(常州市德安医院 江苏常州 213000)
【摘要】目的:探讨动机性访谈(MI)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态度和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选取在某三级医院普通精神科住院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在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个别与集中讲解的方式进行药物知识宣教;实验组采用动机性访谈(MI)干预,干预时间为8周。干预前及干预8周后分别评估两组患者服药态度和依从性。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服药态度和依从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服药态度和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机性访谈干预技术,能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对药物治疗的态度与认知,提高服药的依从性,巩固治疗效果,促进康复。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动机性访谈;服药态度;服药依从性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7-0285-03
精神分裂症是重性精神病之一,具有发病概率高、致残可能性大和复发率高等特点,严重增加了家庭社会的经济负担。有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约有2.0%~6.5%的人群患有精神分裂症,其中有超过半数以上患者有复发的可能性[1],据国内研究[2]统计,精神分裂症的复发病例中,55%~76%的直接原因为停用药物。国外的研究[3]也指出,精神分裂症患者对治疗的不依从性是疾病复发的最主要原因。因此,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至关重要。
动机性访谈(MI)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人际沟通方法。它着眼于改变患者的动机,以达到改变其行为的目的,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尊重患者思想和情感,应用个体化的沟通技巧和方法,营造友好的、支持性的干预环境,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是MI的核心思想[4]。目前MI已被广泛应用于慢性病管理,并成为行为改变的主要技术之一。近来国外研究者将其作为提高服药依从性的直接干预手段,研究结果均显示动机性访谈可显著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5],本研究对2016年6月至2017年3月入住我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动机性访谈技术,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6年6月—2017年3月入住我院的符合入组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入组标准:①均符合ICD-10关于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②年龄在18~60岁,文化程度在小学以上,交谈合作,能用语言表达内心体验;③患者及其监护人知情同意;④住院时间不少于70天;⑤服用新型抗精神病药,精神病简明评定量表(BPRS)>35分。排除标准:①排除严重的躯体疾病和传染性疾病;②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③中途主动要求退出。
1.2 研究方法
将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进行精神分裂症常规护理和药物护理。
1.2.1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药物知识宣教,以个别与集中讲解为主。每周一次,每次30分钟。课程内容分别为:疾病知识的宣教、药物治疗的重要性、药物治疗目的、药物名称、用量、用法及不良反应、坚持服药的重要性等。入院时由责任护士进行个体健康宣教,每周四由专科护士进行集体健康宣教。
1.2.2实验组在药物知识宣教的基础上,采用一对一、分阶段式的动机性访谈方式,干预时间为8周。由经过培训的护士完成,根据患者主要存在的行为改变问题,制定MI干预计划,根据计划进行一对一干预,每次30分钟,第一周二次,以后每周一次。首次干预时,访谈者通过应用个体化的沟通技巧和方法与患者互动,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了解其存在的主要问题、生活习惯、工作方式以及爱好等。通过和患者交谈,制订干预计划,并在住院期间依据干预计划开始实施。第2次干预时,访谈者着重在于观察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及时调整计划、评估效果。第3次及之后,干预访谈者与患者进行互动式讨论,重点内容是在过去持续干预中,患者发生的行为改变,以及切实获得的服药认知和依从性的改善,鼓励长期坚持。如果病人在访谈过程中不合作,可以给予心理干预,重新调整访谈时间,必要时延后一次,如多次不合作,应予以剔除。若中途出院,则以电话访谈完成访谈。
每次干预前,访谈者需要和患者预约时间,安排舒适、安静、适宜交流的房间。开始时,与患者自由交谈,交流患者最近在生活及疾病控制等方面的心得体会,让患者自由阐述,了解患者最近的疾病状况,应对心态及遇到的困难。接着,提示患者当前遇到的问题,从患者的角度来看,可以通过什么样的途径解决,让患者自由阐述。然后,访谈者就患者在行为干预方面遇到的问题及患者自己提出的解决方案和患者进行一一探讨。在探讨的过程中可以首先罗列出患者之前提出的方案,随后访谈者从专业的角度结合患者的需求,提出新的方案。分析衡量方案之间的利弊关系,引导患者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并且认可正确的方案,经过协商后确定解决方案。最后,访谈者再次提示患者“您认为这样的方案可行吗,有什么困难没有?”如果有需要,继续探讨直至最终达成一致。要肯定患者在前一阶段取得的成绩,鼓励进行下一阶段的行为干预。鼓励患者努力实施,但是不要过于强调患者必须达到什么样的程度,让患者感觉到自己可以在访谈者的指导下,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让患者感觉到在他的背后始终有一个专业的教育者,在不断地支持他,帮助他解决问题。
3.讨论
影响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因素有很多,除患者自知力不全外,患者对治疗的态度、病耻感、药物副作用、家属对疾病的认识及支持等都会影响服药依从性。随着新药不断问世,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虽然有了一定的改善,但目前服药依从性的水平仍然很低,有调查发现,精神分裂症服药完全依从性仅为20.05%~56.80%[7,8]。在改善服药依从性方面,健康教育是一种有效的措施。
本研究发现,单一的健康宣教不利于患者接受了解相关知识,而且有部分患者会产生逆反心理,不仅不利于医患关系的维持,也对患者的健康有影响。而动机性访谈(MI),是健康教育的一种新模式,它采用一对一的形式,借助现代的设施,加以图片、PPT、视频等多种媒介辅助,以患者为中心,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让其主动接受知识,进行思考,解决其在服药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顾虑等。这一过程中实验组患者的治疗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使其易于接受,并认识到服药的必要性,遵医嘱服药,从而提高服药的依从性。
综上所述动机性访谈干预技术,能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对药物治疗的态度与认知,提高服药的依从性,巩固治疗效果,促进康复。
【参考文献】
[1]姚华华,姚秋女,陈新霞,等.量化健康教育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现代实用医学,2010,22(3):296-297.
[2]施永斌,何琼娜,褚庆文,等.药物自我处置技能训练对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10):1477-1479.
[3]Delaney C.Reducing recidivism:medication versus psychosocial rehabilitation[J].J Psychosoc Nars Ment Health Serv,2002,36(11):28-34.
[4]李蒙,李婷,施秉银,等.动机性访谈在糖尿病教育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2):187.
[5]李眷阳,梁烨,莫翠英,等.出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6,12(1):77-78.
[6] McEvoy J P,Meyer J M,Goff D C,et al.Prevalence of the metabolic Syndrome in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Baseline results from the Clinical Antipsychotic Trials of Intervention Effectiveness(CATIE)Schizophrenia trial and comparison with national estimates from NHANESIII[J].Schizophrenia Research,2005,80(1):19-32.
[7]孙丽丽,周沫.反复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分析[J].中国房,2007,18(8):637-638.
[8]Possidente CJ,Bucci KK,Mcclain MJ.Motivational interviewing:a tool to improve medication adherence[J].Am J Health-Syst Pharm,2005,62(15):1311-1314.
论文作者:吴红华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9月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2
标签:患者论文; 精神分裂症论文; 动机论文; 实验组论文; 药物论文; 态度论文; 药物治疗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9月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