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港产业结构发展进程比较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产业结构论文,发展进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1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318(2003)01-0055-04
1 台港产业结构的演变进程
1.1 台湾产业结构演变特征
据有关资料,在近50年来台湾三次产业净产值比重的变化中,其工业化的推进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52年,台湾人均GDP为196美元左右,第一产业净产值比重占35.9%,第二产业的比重为18%,第三产业比重达46.1%。第三产业比重已远远超出第一产业,是第二产业18%的2.6倍。此为台湾工业化初期阶段。1980年,台湾经济第一产业净资产值比重占GDP的9.2%,第二产业为45%,第三产业为45.8%。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在台湾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几乎相当,处于工业化发展成熟阶段。1998年,台湾国民经济中第一产业净产值比重为2.9%,第二产业为34%,第三产业为63.1%。此时的台湾第三产业的比重开始超过第一、第二产业的比重之和,步入后工业化经济社会。
在台湾三次产业净产值比重的变动中,其产业结构演变的特征是很明显的。上世纪50年代,台湾第二产业发展较快,而第一产业呈缓慢发展趋势,第三产业发展与第二产业相比则表现为稳中有降。此时台湾的三次产业层次表现为“三、一、二”的结构,与香港产业结构走势不同。20世纪60-80年代,台湾经济主要表现为第二产业与第一产业的相互消长,此时第二产业迅速上升,第一产业迅速下降,而第三产业比值相对稳定。1963年台湾第二产业比值首次超过第一产业。此时三次产业结构的比重逐步呈现“三、二、一”的产业格局。80-90年代,台湾经济主要表现为第三产业与一、二产业的相互消长。这一阶段,第二产业与第一产业稳步下降,第三产业稳步上升。从1987至1998年,台湾第一产业比重由6.1%降至2.87%,下降了3.2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由47.5%降至34%,减少了13.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则从46.2%升至63.1%,上升了16.9个百分点。此时台湾三次产业的“三、二、一”层次结构得以相对稳定,未来产业结构的变动将是其不断优化与调整,以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趋势。
上述所言,台湾产业结构进程中的演变特征,与许多其他地区的工业化阶段以及产业结构变化的有较大不同,与香港地区也存在较大差异。台湾的产业结构转变中几乎未经历“二、三、一”的层次演变阶段,这是由台湾经济政策、市场需求、生产要素投入三大因素的作用所决定的。
1.2 香港产业结构的阶段特征
近50年来,香港经济的发展分为产业工业化、产业多元化和产业结构调整三个阶段。
1.2.1 产业工业化
据香港贸易发展局资料,二次大战前,由于缺乏现代工业的支持,香港经济发展十分落后。因此,此时香港的经济结构比较单一,主要是利用其自由贸易港的地位,发展转口贸易。1950年香港的渔农业占国民生产总值GDP的3.6%,制造业占GDP的9%,加上水电供应及建筑业,一、二产业部门合计占GDP的20%,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大,仅局限于商业和服务业,金融业、运输业、零售业等还没有形成规模。50-60年代,香港人抓住机遇,利用国际有利因素,使香港经济的发展逐步建立在第二产业的基础之上,改变了过去以转口贸易为主的产业结构。如,制造业在GDP中的比重由1950年的9%提高到1970年的31%,1988年依然保持在20%以上。
1.2.2 产业多元化
进入80年代以来,香港制造业逐步转移至中国内地,一些有配额限制或不易在香港继续发展的行业,如玩具业、印染业、皮具制品业,几乎90%以上转移到广东珠江三角洲等地。此时,第三产业在香港则发展迅速,无论是该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还是所提供的就业机会,都迅速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制造业的大量北移,以及作为亚太地区著名的国际金融、贸易、旅游、信息中心地位的加强,香港的产业结构已高度轻型化,其主要标志是:批发、零售、进出口贸易,以及金融保险、地产和商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在本地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并于90年代起超越制造业成为对香港本地生产总值贡献最大的产业。资料表明,香港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从1980年的67.5%,进一步上升至1996年的84.4%,香港的第三产业逐渐扩大,并从90年代中期开始取代第二产业。
1.2.3 产业结构转型
90年代以来,在香港各产业在GDP的份额中变化最大的是第三产业。曾是香港支柱产业的制造业在GDP的份额1970年为31%;1980年为25%;1995年为9.2%;1999年仅为5.8%。而包括制造业在内的整个第二产业占GDP的14.6%。相反,第三产业从1980年占GDP的67.4%上升到1999年的85.3%。显然,第三产业在香港经济中占绝对优势地位,香港经济已经转型为服务型经济。1999年香港的主要行业为第三产业中的批发、零售、进出口、贸易、饮食以及酒店业,占GDP的24.8%,金融、保险、地产以及商用服务业占GDP的23.4%,社区、社会及个人服务业占GDP的21.5%。
1.2.4 主要特征
香港产业结构演变的三个阶段中,主要特征有:一是第三产业始终在香港经济中占主导地位。1970年,香港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已达60.7%,1999年更高达85.3%。2000年香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吸收的劳动力之和占整个从业人员的比重为19.9%,第三产业的比重为80.1%。由于金融业、房地产业、旅游业、运输服务业、信息业等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必然导致香港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即经济向多元化国际化发展阶段,从而使香港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为综合型的国际经济结构。二是第二产业的重要性日趋下降。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香港的出口加工工业异军突起,成为香港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从而使第二产业在香港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从70年代开始,由于第三产业迅速发展,使第二产业在香港生产总值的比重中呈下降趋势。1970年,第二产业占香港国民生产总值的37.3%;1980年为31.7%;1995年却为15.5%。三是第一产业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不断下降。从产值比重看,长期以来第一产业都不具备支柱产业的地位。自50年代以来,第二产业异军突起成为香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后,第一产业的地位则退而居末。不过,虽然第一产业在香港经济中的地位呈不断下降趋势,但其产值的绝对量却在缓慢上升。
2 台港产业结构的比较分析
三次产业的比重是产业结构的主层次。从上述台湾与香港两地产业结构变化一般分析,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提高,正是产业结构演变比较突出的方面。
一般认为,整个世界产业结构调整趋势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第三产业迅速发展,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而台湾和香港在其产业结构的调整进程中,都遇到一些产业空洞化的问题。香港的一些产业面临着向内地迁移和寻找低成本资源,来推动企业的发展和保持产业竞争优势;台湾的一些企业在埋怨生存与发展空间狭小,岛屿经济是与经济一体化格格不入的,也在寻找到大陆投资设厂、转移产业等机遇。然而,香港与台湾的产业外移,是把双刃剑,既推动了台湾与香港产业结构的升级,也延缓了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
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看,二、三产业将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力量。其中,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将使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水平逐渐提高,并在未来经济增长中成为第一拉动力。资料显示,1980-1997年间,香港服务业的年均贡献率为81.55%,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首要动力。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首先通过产品结构、产业组织结构的调整,以及技术改造和创新,实现工业内部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其次是通过提高农业的装备水平和机械化程度,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最后是通过对第三产业的需求拉动作出贡献,促进第三产业结构的升级。台湾产业结构演变与经济增长具有内在联系,产业结构调整是推动其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之一。从数据上说二、三产业净产值比重的增加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但直接推动了台湾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从产业结构开放度来说,香港经济外向化和结构开放的目标是全方位的,向中国内地、台湾、日本以及欧美国家和地区等全方位开放,政府对经济“积极不干预”,属于自由经济体系最好的地区之一。它要借助于经济自由港和东西方桥梁的作用,成为经济增长最快地区,缩小同美、日之间的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中的差距,跻身发达地区的行列。台湾经济外向化和结构开放的政策是有选择的。产业结构升级或优化的选择,不完全取决于企业行为和市场经济规律,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总是与政治联系在一起。台湾的经济外向化和产业结构的开放度,还存在政治区域的情结,偏重于日本、欧美国家等。目前,香港产业结构开放度逐渐从传统的西欧和北美市场漂移出来,而日益同中国内地的产业相耦合,这种情况与其说是深度化,还不如说反映其“现实主义”的倾向。而台湾的产业结构开放度就没有其灵活和现实,或许是台湾产业结构调整的压力还没有真正来临所致。
台湾与香港“三、二、一”产业结构的形成与稳定,展现了其产业结构升级与优化的趋向。当今经济世界,生产经营国际化、金融资本全球化、国际贸易自由化等已在许多国家或地区出现,许多较为发达、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组合在一起,相互之间提供的国际性商品与服务越来越多,国际市场联系越来越密切,推进了三次产业本身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在世界经济产业结构大调整的趋势下,香港与台湾不得不重视的世界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进程中所带来的影响,对各自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提出了新要求。
3 台港产业未来进程中的选择
在产业结构发展的进程中,未来的市场份额和经济竞争,取决于科技的实力,实质上是企业的竞争力和产业的比较优势。台湾与香港的产业优势,是区域经济竞争中的法宝。任何国家或地区,没有一个产业中的行业或企业拥有全面优势,有所为才能有所不为。
3.1 台湾与香港在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进程中选择要有重心
香港产业结构的发展中,一方面,香港是典型的结构轻型化城市,工业化进程中没有出现过“霍夫曼定理”所说的重化工业比重越来越大。它的固定生产资本如工业机械、运输设备、建筑机械都需要进口,在生产与加工方面一直存在先天不足。再加上香港是中国内地“两头在外”、“三来一补”的最初发明者,“日本原料-香港加工-美国市场”构成了这个轻型结构的主要运作方式,这就决定了它的产品以制成品为主、包括成衣、塑料玩具、家用电器、电子产品和光学仪器等等。香港产业中的贸易产值,实质是由转口贸易支撑的,特别是由占转口总额约50%的对中国内地的进出口来支撑的。另一方面,香港第三产业的比重上升,是与世界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相适应的。
台湾产业结构的发展中,海岛依赖型经济是其最典型的特征之一。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成为拉动台湾经济增长的源泉,是台湾经济的一个优势;但与此相伴随,台湾经济对外依赖性强,容易受制于人。台湾虽然与世界上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经贸往来,但美国、日本却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1997年,台湾对美国的出口为295.5亿美元,占其出口总额的24.2%;其次是对香港的出口,为286.9亿美元,占其出口总额的23.5%;再次是对日本的出口,为116.9亿美元,占其出口总额的9.6%,对这三个贸易伙伴的出口额占台湾出口总额的一半以上。对台湾的进口则首推日本,为290.2亿美元,占台湾进口总额的25.5%;其次是美国,为232.3亿美元,占台湾进口总额的20.4%;再次是德国,为53.7亿美元,占台湾进口总额的4.7%。从中可以看出,美日港台的贸易关系发展成为单向分工的特殊关系,即台湾搞加工出口工业所需要的设备、零部件、原材料主要来自日本和美国,实际上成为日本、美国的“加工出口区”,而生产的工业品又主要销往美国、香港,成为美国、香港的“消费品供应区”,这样,美国、日本及香港的外贸政策的变动,在经济上、以致于政治上都会对台湾产生较大影响。台湾的依赖性经济,就必然有依赖性的产业结构,产业发展与升级都要受制于依赖的国家或地区产业发展与调整。
3.2 台湾与香港产业结构调整进程中不得忽视中国内地(大陆)市场因素
中国大陆未来几年仍是亚太地区乃至全球经济增长率最高的市场,未来台湾应扮演产业结构资源整合的角色,才能在经济竞争中占得优势。事实上,香港的产业结构调整比台湾产业结构发展的空间要大得多,背后还有一个中国大陆市场,这一点不用多述。但应该指出,台湾产业结构的发展进程中,必须正视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中国大陆市场总要成为台湾依赖性经济发展的重要市场空间,它是台湾经济增长十分重要的动力。同时,台湾产业结构的再升级也得依靠中国大陆市场,得益于广大的大陆市场作腹地,过去十多年台湾产业结构较顺利地由劳力密集产业向资本技术密集产业转型。现阶段台湾产业面临新的挑战,能否再转型升级成功,相当程度上也取决于两岸经贸关系能否进一步有效整合。这也是台湾适应经济全球化、区域化潮流的必行之路。
比较分析台港两地产业结构的演变进程,可以说是各具优势互有不足。香港的第三产业发达,领先于台湾;台湾的第二产业,尤其是综合工业实力胜于香港,不存在香港那样的轻型产业与重化产业失衡的现象。但是,香港的贸易、金融中心和产业实力等地位一时难以变化,而台湾的自然资源、基础设施要胜于香港。因此,从现实基础和未来发展来看,未来产业结构调整进程中的差距就是与中国大陆的经济关系、市场因素的变化。
收稿日期:2002-12-02
标签:国内宏观论文; 产业结构优化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城市gdp论文; 第一产业论文; 经济论文; 第二产业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