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州半岛地域开发与产业布局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雷州论文,地域论文,半岛论文,产业布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区域开发的自然地理背景
1.雷州半岛位于北纬20°13′-21°57′,属典型的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我国大陆光热资源最丰地区之一。最冷月平均气温10°C以上,年太阳总辐射量102.8-118.4KJ/cm[2],水热同期,年均温22.5-24°C,≥10°C积温8232.6-8486.9°C,持续天数350-360.9天,充足的光热资源,适于发展热带、亚热带作物。
区域平均降水量1481mm,平均径流深619mm,但由于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多暴雨,淡水资源季变明显,地表蓄水不足,供需矛盾突出。
2.区域地形平坦,后备耕地资源较充足。在1721.97万亩的陆域用地面积中,台地平原占79%,丘陵岗地21%,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50m。现有耕地518.9万亩,林地525.4万亩,水域256.34万亩(其中滩涂148.63万亩),尚有282.03万亩末利用土地,土地开发还有一定潜力。
3.区域三面临海,岸线漫长,有广阔的近海海域及滩涂,海洋生物资源丰富,鱼、虾、贝、藻类品种及产量属全国前列,经济鱼类有21目120科371属520余种之多。但由于酷渔滥捕,近海渔业资源总体呈衰退趋势,加之入海污染物逐年增加,海域污染呈逐年加重趋势,海洋生态系统遭到不同程度破坏。
4.雷州半岛历经多次构造运动,受强烈的岩浆活动与沉积变质作用的共同影响,形成较丰富的矿产资源,已发现各类矿藏33种,矿产地155处,但多为中小型矿床及矿点。主要金属矿有金、银、钛、铅、锌等,非金属矿有硫铁矿、高岭土、瓷土、滑石、石英砂等。雷州半岛外围海域也是南中国海海上油气开发的重要基地,属世界四大海洋油气聚集中心之一。近海盐田总面积3800ha,原盐产量居广东省之首。可见,发展重化学工业的资源前景较可观。
5.从旅游资源看,雷州半岛具有较强独特性和地域优势的旅游吸引物包括海岸资源、热带景观、陆地火山湖、文化古迹、人工水库、城市特色人工构景及集约型郊区农业等。半岛岸线绵长曲折,近侧有东海、南三等岛屿烘托,适宜开辟海滨浴场和观景度假区的岸线总长约150km,不少岸带沙滩洁白细柔,坡度比降小,宽度大、海水清澈透明,风微浪弱且极少遭受“三废”污染,但目前仍在初级开发阶段。陆地代表性旅游资源有湖光岩、鹤地水库、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雷州市以及热带植物园林。旅游资源地域组合好,类型多,有较强的区际比较优势。
二、区域开发的主要限制因素分析
1.远离多级区域经济中心,地理要素空间引力微弱
区域空间中的经济、社会客体、总是存在着与周围客体或地区的相互作用,其强度与密切程度与客体的“聚集规模”及其间“距离”有关。在此,借助于地理客体间相互作用引力模型加以分析:
Qij=AiDi·BjEj·F(dij)
模型中,Qij为两类不同地域的空间作用强度,Di、Ej为客体产生作用力的测度,为外生变量,还可用客体特征值的函数表示,Ai、Bj为相应的常数规模因子,为内生变量,dij为空间距离,F(dij)为阻抗涵数。
模型表明了空间上的接近程度(或可达性)与活动区位的适宜程度。在一定范围内,各级城市人口、经济活动会形成等级的、多层重叠的吸引力范围,而它们间的位置关系和等级从属关系呈一种结构形态。湛江市距全国经济中心上海约1584km,距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约2187km,距华南经济中心广州市亦在380km以上。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间的距离dij愈大,则空间作用强度Qij愈小,受其辐射、示范、带动效应愈弱。如作为区域性经济中心的广州市,对外围地域客体的波及辐射效应,珠江三角洲附近的佛山、东莞、惠州等远大于粤西地区。区域经济学家迈达尔的“累积循环因果论”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与空间作用强度模型相似的原理。他认为,经济发展高梯度地区产业、信息、技术等要素向外围扩展的过程中,首先影响到与之近邻的地区。空间相互作用引力模型虽是一种静态均衡定位方法,以之分析动态事象有失偏颇,但地域之间在特定时段生产要素流动与传递的“地理近邻效应”却是客观存在的。
2.落后的腹地直接限制了港口“吞吐”功能及优势的发挥
雷州半岛及湛江港背依大陆近1/6面积的经济腹地,水力、铁矿、有色金属、煤炭、木材、芒硝等为腹地的主导矿产资源。从我国经济发展格局看,该区域目前仍处于开发前期准备阶段。云贵高原、川西、湘西等为少数民族聚居区,山大沟深,交通闭塞,人——地关系紧张,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开拓、创新意识尚未形成推动区域发展的主导合力。“九五”期间,国家经济发展战略重点和投资重心线将向西部移动,但从产业地域分工要求及产业成长阶段论,该地区以资源初加工为主重点发展原材料工业的状况近期难以改变。原材料、初级产品属目前国家外贸政策中限制出口的部分。具有民族地方特色和国际比较优势的土特产、农副深加工产品、机电产品将是近期可望扩大的外贸商品。雷州半岛的深水良港,要发挥其西南进出口商品的集散地作用和“大吞吐”功能,则应通过联合、协作、招商引资等措施,联手开发腹地资源、提高深加工度。
3.基础设施滞后,水旱灾害频繁
(1)水利基础设施投资少,年久失修,江河防洪标准普遍较低,洪涝和台风威胁及历年成灾损失十分严重。据统计,该区域现有大中型水库25座,19座未达到设计标准,汛期被迫控制运用;万亩以上江河堤围30条,有21条未达标准。农田排灌设施效益衰减,全地区仅5万亩以上灌区有效灌溉面积连续几年来减少了44万亩,导致雨季洪灾、干季旱灾的恶性循环。
(2)次级交通网较发达,但骨干交通设施滞后。交通线网是区域经济的增长轴,现代运输体系中、铁路以其快速、大运量及成本相对低廉更能刺激落后地区的经济开发。1995年,湛江市拥有公路里程6598km,密度为49km/km[2],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但铁路密度小,里程短,运力与运量矛盾突出。黎湛线运力为1200万T/年,而1993年以来运量一直超过1800万T/年,1990至1995年年均客运增长量更以11.9%的速度递增,这种头重脚轻的运输结构导致客货运输的全面紧张,黎湛复线与粤海(海南)铁路贯通后,矛盾可望缓解。
4.城市职能分工不明,产业结构严重趋同,总体规模偏小
雷州半岛首位城市为湛江市,1995年来市区非农业人口51.52万人,所辖廉江市、吴川市、余闻县、雷州市、遂溪县等建城区非农业人口在23万以下,属小城市。中心地与腹地城市间缺乏明确的专业化分工,产业结构严重趋同。若采用相似系数法,将1985年和1995年全地域工业总产值的部门结构作为标准结构,然后用相应年度的各地区部门结构加以比较,如果剔除几个属于资源偏在型的产业之后计算相似系数,则各地之间的相似系数达0.87,而且1995年的相似系数大于1985年的系数值。工业结构均以资源初加工、轻型家电等为主,缺少竞争力强、具比较优势的“拳头产品”。主导产业发展动力不足,产业布局自成体系,极化与反磁力作用较弱,地域分布松散。中心城市尚难以对雷州半岛的广大地区进行全面经济辐射,带动其它城镇发展。
三、区域开发与总体布局构想
1.重点培植增长极,点轴开发,扇形扩展,非均衡协调运转
增长极理论、点轴开发理论和扇状式结构模型是广泛应用于各地区区域开发和国土规划并取得良好效果的区域空间结构理论。增长极理论认为,区域发展由于资源约束及投入—产出效果要求,经济增长不会均匀地出现在所有地域,它以可变的强度,率先将一些有限的生产要素集中投资于区位优越、资源丰富、具有极化能力的“点”上,通过某些主导部门或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在一些地区或城市聚集,形成规模经济效益,使其逐渐承担与自身规模、层次对应的所在腹地的经济中心作用。在极化作用不断增强的同时,对邻近地区产生辐射。这一理论的核心在于集中有限的生产要素重点发展经济效益好、创新能力和带动效果强的重点城市,通过增长极以高位势的生产要素梯度辐射,达到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目标。
湛江市的区位特点及已有基础使其基本具备作为雷州半岛区域发展增长极和“中心地”的功能,但从现有生产要素密集度及规模效益特点看,其辐射功能与强度偏小。同珠江三角洲一些新兴城市相比,湛江市的规模增长速度明显滞后,具体表现在基础设施优化与配套速度、产业聚集速度、主导产业培育速度、人口非农化速度、投入——产出增长速度等方面。当然,影响城市规模的因素除历史原因外,还涉及地区资源组合特点、地理位置、外部设施、区域综合实力等。粗略考察湛江市发展的历史轨迹,其建国以来至70年代末整体实力居广东第二位,而80年代中期以来日渐后移的原因,不能仅归因于城市客观地域因素制约,区域产业政策的战略导向是一重要约束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至1992年,湛江市产业发展重点为农业,二、三产业相对滞后。如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中,一、二、三产业的比重分别为42.1%、25.8%、32.10%,其中工业生产总值比重由1985年的30.3%降至1990年的25.8%。作为非农产业载体的城市长期以来缺少应有的投入,基础设施的“瓶颈”制约导致投资环境的相对弱化,国际国内生产要素注入量远远落后于珠江三角洲地区。1957-1978年、1979-1990年全民所有制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由年均增长17.5%降为15.9%。
区域发展战略要求一个城市的发展规模应适合于区域生产力布局和区域城镇体系发展的需要,中国历史上许多因忽视区域因素而人为地限定城市合理规模的先例,都给城市及区域的发展带来不良后果。经济中心极化速度的受阻与功能的低下直接影响到周围腹地的经济发展,雷州半岛与珠江三角洲在此背景下发展差距急剧扩大在所难免。
要将湛江市培植成为雷州半岛真正的增长极,近期主攻方向应从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入手,重点建设的一批交通、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和水利工程项目。根据市“九五”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在原已动工的湛江民航机场扩建、火车南站和高速公路石门桥段基础上,新增粤海铁路,电厂二期工程等建设项目。
区域总体开发格局宜选择“点—轴系统”非均衡开发模式。因社会经济客体,大都“寻找”或聚集于优位功能点上,形成大小不等的城镇,而相邻城镇间的相互作用力主要是沿交通线、动力供应线等线状设施传递扩散,由此发展,生产力地域组织进一步完善,形成以“点—轴系统”为标志的空间结构。
点轴开发的核心是选择各级重点开发轴线,重点开发轴一般以区域大型水、陆运输干道为对象。雷州半岛的一级开发轴线应定位于“∪”型海岸带,它是全国一级开发轴线“T字型”格局(即沿海与沿长江)中沿海地带的一部分,产业发展方向以海洋开发、临海型产业及滨海旅游渡假业为先导。二级开发轴可确定以下三条:①黎湛铁路沿带。该线是雷州半岛沟通西南地区的主要通道,沿带有湛江城区、遂溪、廉江等市县,人口密集。复线建成后,其辐射功能将更加增强。②广湛高速公路湛江段。该线是雷州半岛联接珠江三角地区的主要通道之一,沿线有徐闻、海康、湛江市区及吴川市。③已列入“九五”重点建设项目的粤海铁路及沿线。该线贯通后,将成为热带农副产品北运与深加工货品南运的大动脉。
通过增长极倾斜培植,点轴重点开发,逐渐使区域经济增长在非均衡协调运转基础上沿多级开发轴线扇形扩展,进而采取梯度推进方式,使生产要素的极化与辐射效应波及粤桂琼毗邻区经济带。
2.依港兴市,组建港口工业区
港口工业区即以港口为依托,利用廉价水运建立的第二产业聚集区,发展初期通常以原材料或产品运量大、笨重低值、适于水运的生产部门为主,如冶金、石化、造纸等部门。二战以后产业的临海型布局充分体现了“港为城用,城以港兴”的规律。世界许多深水大港,其港区一般与各类经济开发区紧密结合。东南亚许多临海型国家和地区普遍推行港口工业化及自由港有关政策,兴办各类出口加工区,工业布局与码头建设有机结合,港区与工业区密切联系。港口职能也不仅局限于单一中转运输职能,新加坡、香港、台湾、印尼等国家和地区港口与工业区相互渗透的布局模式,可为湛江组建港口工业区提供借鉴。
从雷州半岛沿海港口现状看,虽自然条件优越,但功能单一,均以转运为主,产业、贸易功能尚未发挥,港口附近缺少具深加工能力的工业区。同时因港口规划与城市规划缺乏协调,导致港区与其它产业布局在岸线利用上存在一定矛盾。要将湛江港的区位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应充分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搞好港口配套建设,发挥综合功能。到本世纪末下世纪初,使泊位和吞吐能力较目前增加一倍,争取在发挥比较优势基础上,重点投资建设数个专业化对外口岸,在雷州半岛形成以湛江港为中心,大中小港口相配套的现代港口群;
(2)以深水港为依托,合理配置工业区,完善港口的工业、贸易功能。利用低成本水运优势,在港口附近布局钢铁、石化、机械、拆船等综合连锁效应强、附加值高的原材料重化工业。同时,利用港口的货源和集散条件,在货物中转、停留过程中争取加工份额,外引内联,建设出口加工区。这样既可促进城市外向型经济发展,又为港口提供了稳定的货源。完善港口的贸易功能,在配套转运系统基础上,建立不同种类、规模的商品分配中心,完善各种商业运输代理机构和服务、银行及信息咨询机构等,充分利用港口腹地,加强同云、贵、川、桂等省区的经贸联系。
(3)在生产要素有限的情况下,根据轻重缓急,围绕重点产业或项目强化湛江市区、东海岛、海安等三个国家级、省级、市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将开发区的土地利用规划与职能纳入港口发展战略统筹安排。产业项目选择上,宜将适合于雷州半岛热带农产、海产资源深加工、系列家电、生物工程、海洋开发等高技术产业研究、应用与推广做为主攻方向。
3.协调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区域经济高度化进程
据H·钱纳里对结构转换过程与时期的划分,当区域人均收入超过400美元时,制造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便会超过初级产品对增长的贡献,产业结构处于急剧变动状态。湛江市城镇居民1995年底人均收入6253元,已进入该区间,但结构关系仍滞留在以初级产品为主的第一阶段。1995年一、二、三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1:1.2:1.02(按90年不变价计算),明显落后于广东省平均水平,第二产业产值中,轻工业占60%,重工业占40%。产业结构失衡状态与低级状态并存,产业间关联松散,造成经济低水平运转。从雷州半岛90年代后期结构调整与结构成长的关系看,要扭转产业结构低级状态与失衡状态并存的局面,推动产业结构协调化与高度化进程,须从以下方面入手:
(1)发展外向型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充分发挥半岛水产、热作、山地资源优势,把雷州半岛建成全省水产、糖、林、果、畜基地,注重基础农业与创汇商品农业基地建设,种—养—加结合,农—工—贸并举,实现农业产业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应以改善水利条件为突破口,改良地壤结构,整治中、低产田,发展旱地节水农业。
调整海洋渔业内部结构,促进行业内部的协调发展。海洋捕捞业宜重点发展外海渔业、远洋渔业,调整控制近海滥捕;大力发展海水增养殖业,建立专业化、工厂化养殖基地;积极推广高效生态养殖技术,建立养殖清洁生产示范工程;加强海产品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改进传统加工技术和工艺,建设冷冻系统,发展保活、保鲜技术,开发新型加工产品,开拓国内外市场。
(2)确立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主导地位和劳动力——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基础地位,推进工业化进程。从区域发展阶段及产业结构演进规律出发、雷州半岛未来工业发展的关键是选准主导产业重点培植。根据主导产业优选应遵循的市场需求原则、经济效益原则、技术进步原则、产业关联原则、规模经济原则与比较优势原则等,结合国家产业政策及雷州半岛自身产业发展特征,将主导产业确定为汽车工业、石油化学工业与海洋化学工业、建材工业与热带农产加工工业等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较为适宜。
同时,积极发展制糖、造纸、电力、轻型家用系列机械及办公机械等劳动力——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对现有存量资产优化组合,进行技术改造和内涵挖潜,由高耗、低档、单调向集约、新、特、优方向转变,增强非成本竞争因素,降低单位产出投入系数,从而较大幅度地减轻对农业、能源、原材料的需求压力,形成具有区际意义、资源配置合理,有明显比较优势的产业群。
4.完善地理流场与交通运输网络
经济腹地的货源与交通运输关系密切,港口吞吐货品规模的大小有赖于腹地交通运输的改善。目前雷州半岛与外围腹地的经济联系尚十分困难,通过能力有限,地理流场要素受阻。根据湛江市“九五”目标,到本世纪末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较1980年翻三番,国内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5%,以及国家要求广东省用20年时间提前实现现代化的要求,雷州半岛面临的开发任务急,开发难度大。一、二产业的快速成长必须依靠发达的第三产业特别是交通运输业的支持,大港口与腹地大通道唇齿相依。为此,湛江市制定了至2010年雷州半岛交通、通信将形成“三大网络,四大枢纽”的构想。
“三大网络”即:①以湛江市为中心,北至洛阳、南至三亚,东至汕头、梅州、福建、西至昆明的铁路网络;②以市区为中心,以高等级路面为骨架,辐射内外的公路网络;③以城区为中心,辐射各区城乡和勾通国内外的现代化通讯网络。
“四大枢纽”即:①以湛江港主枢纽港为核心,以环雷州半岛中、小港口群体为拱卫的港口枢纽;②以湛江北站为中心,以塘口为编组站的铁路枢纽;③以市区为中心的公路运输枢纽;④以徐闻四塘和海安为中心的陆岛交通枢纽。届时,运输、通讯状况将得以明显改观。
5.内引外联、优势互补、开发腹地资源
在影响港口发展的区域背景中,以腹地范围、腹地内资源数量与组合特点,腹地经济发展水平与结构以及港口所依托的城镇规模最为重要。西南诸省区自然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在目前国家尚不可能投以巨额资金的情况下,单靠自身的力量是比较困难的,雷州半岛沿海诸港应在明确分工的基础上利用接近国际市场的地缘优势,利用广东省与东南亚市场之间商品需求的互补关系,在省级决策机构的积极参与下,通过招商引资、信息传递、来料加工、产业转换等措施,主动参与腹地煤炭、水电、有色金属、铁矿以及木材与农产品开发;同时与腹地成立协作实体,共建出海通道。
雷州半岛亦应与北部湾其它港口如北海、防城、钦州等联合起来,消除地域封锁和体制制约,克服目前盲目竞争、各自为战、分散无序、高耗低效与重复建设状态,统一规划,明确职能,保证重点,发挥现代港口运输乃至港口经济的规模效益,组建环中国西南沿海以湛江港为中心的港口运输、贸易、加工综合体,带动北部湾经济带与西南腹地的持续发展。
注:文中数据除特别说明外,均来自湛江市统计局《湛江市“七五”时期统计资料》、《“八五”时期湛江统计年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