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民办高校的兴起与发展,满足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多样化需求,深化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体制改革,同时对高等教育的办学结构也起到了优化作用,极大地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和输送了一大批实用性、应用型人才。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民办高校德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民办高校学生的道德素质、个人品德有所提高,民办教育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和肯定。
关键词:大思政视域;高校大学生;德育管理;分析
引言:民办高校学生教育工作难做,德育实效性较差,这已经是民办高校中的普遍现象,也是当前民办高等教育工作的热点问题之一。改进民办高校的德育建设工作,提高民办高校德育建设工作的实效性,把大学生培养成高素质实用型人才,是所有民办高校工作者面对的共同课题。民办高校教育工作者更应牢固树立立德树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民办高校学生主要特点
一是学习兴趣不高。不少学生由于在小、中学阶段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对学习失去兴趣。很多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得当,学习能力比较弱。加之进入大学后自由支配学习的时间较多,不能很快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普遍存在厌学情绪。二是存在自卑心理。社会上包括学生家长和学生本人对民办高校学生都视为高考的失败者,学生自然就有了低人一等的想法,往往失去自信。再者民办高校学生学费比公办院校高,那些来自经济欠发达地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经济压力比较大,学习比较吃力,与经济条件较好和学习较好的学生相比,部分学生往往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三是自律力不够强。从学生的现实表现看,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自我意识较强、容易冲动和感情用事。因此上课迟到早退、不请假外出、不按时起床、沉迷于网络游戏、缺少学习动力、不时出现抽烟喝酒、甚至打架斗殴、破坏公物等违纪行为。缺失努力目标和时好时坏等现象为数不少,学生缺乏持久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能力。
2.民办高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2.1部分民办高校领导对德育工作重视不够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带来的价值越来越大。残酷的就业竞争,对专业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知识的重要性,被社会广泛认可,“知本家”很有市场,“学而优则仕”“劳心者治人”的观念,影响一部分人的价值取向。为了找个好工作,取得令人羡慕的社会地位,拼命学习专业知识,“知识工具主义”“知识实用论”在部分学生心中泛滥。一些民办高校领导,为了迎合部分学生需求,节约经费,提高就业率,注重应用性知识的传授和实用性技能的培养,增开一下实用型、专业型的技能课程,注重教书,淡化育人,压缩德育课时,或采用大班授课方式,降低了政治课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漠视德育课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致使部分学生片面追求应用性知识和实用性技能,轻视、淡漠自身的道德培养和品德提升,使德育教育被忽视。
2.2有些高校德育内容没有与时俱进,不能理论联系实际
当前,一些民办高校在进行道德教育时,通常表现为基本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把德育目标定位在理想化的虚幻境界中,试图建立一个“世外桃源”式的环境,让学生达到一个至高的境界,以此来培养学生成长。然而现实生活并非德育教育中所描绘的那么美好、公平、公正。德育与现实生活有时严重脱节,往往使德育教育沦为空谈,使学生怀疑、不信任;即使相信,在现实中也难以付诸行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于有些德育内容,针对性不强,缺乏时代感,难以引起学生共鸣,这样严重的降低了德育教育的权威性、实效性,使学生自觉接受和主动接受德育教育的积极性,大打折扣。面对学习、人际交往、爱情、就业等方面遇到的道德冲突与矛盾,学生无法用德育知识来解决,茫然不知所措,学生内心的“困惑”,无法解惑、释疑,这些都影响了学生学习和践行德育的积极性和兴趣、热情。
3.思政视域下民办高校大学生德育管理的有效实现途径
3.1创新德育教学模式,激发学习兴趣
民办高校基本属于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不同于普通高校对于党委责任的落实与重视。“立德树人”作为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核心宗旨,同时也是新时代新思想下高校思政工作的落脚点,更加应该要注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有效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高校要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推进教育教学育人创新、校园文化育人创新、校园网络育人创新、实践育人创新,开展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文化素养。
3.2增加课程教学渠道,强化党政领导
当前,民办高校思政课程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最新的国际国内时政,掌握最新思想动态。让民办高校大学生认真学习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文件精神,多渠道强化思想理论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突出课堂主渠道作用,推进哲学育人功能建设。强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占领网络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加强和改善党对民办高校的领导,健全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强化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建设,提供经费保障,提升民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水平,为立德树人创造良好的环境,促进民办高校大学生全面发展。民办高校可以以“党建质量年、作风建设年”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保持思政德育的与时俱进,加强红色基因传承、学习青年习近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活动,打造民办高校思政工作亮点,推进课程思政,挖掘专业课程的德育元素,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
3.3发挥区域德育特色,强化实践教学
各民办高校要进一步认清形势,提高认识,明确大思政时代发展对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的崭新要求。要加强领导,把握机遇,深入挖掘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资源和特有优势。进一步强化学习型队伍建设,坚持以人为本,提高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的精致化水平。进一步构建长效机制,坚持工作创新,把理论研究作为必由之路,大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和专业化。要在新的起点上,进一步统一思想、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不断开创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学发展的新局面。在开展思政德育教学中,重视理论联系实践,提升民办高校大学生德育水平。通过构建特色“课程思政”体系实现德育实践教学目标。
总结:大思政视域下,做好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德育管理工作至关重要,高校要认识到自身德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措施,创新模式、创新渠道、创新方法,实现高效的德育管理目标,促进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和综合素养提升。
参考文献:
[1]李亚楠,王文举.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及对策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6(15):194-195.
[2]方安.浅谈民办高校学生管理中的科学性[J].现代交际,2017(05):134.
[3]赵利侠.互联网+背景下民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7(18):131-132.
论文作者:童捍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0
标签:德育论文; 民办高校论文; 学生论文; 思政论文; 大学生论文; 视域论文; 工作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