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职教服务“三农”的制约因素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职教论文,三农论文,制约因素论文,农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得到了蓬勃发展,学校的规模和效益不断扩大,办学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为全面推进我国农村城镇化和工业化建设、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以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撑,培养了数以百万计有技术、懂经营、善管理的城乡劳动者,为改善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农民人均纯收入少、农村劳动人口素质低的状况做出了应有贡献。但是,要实现党中央提出的“在二十一世纪前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从根本上彻底解决“三农”问题,重要的途径之一是要加大教育工作力度,在巩固“两基”普及成果和攻坚的前提下,继续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与培训,以迅速提高农村人口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水平。这样,既有利于提高农业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益,也有利于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把数以千万计的富余农业劳动者转向非农产业,使大量的农村人口走向城镇,达到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目的,促进“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可是,从当前农村职业学校办学的实际情况来分析,服务“三农”尚存在诸多制约因素。
一、中等职业教育总量尚不足,特别是涉农专业几乎完全萎缩,不能满足“三农”发展对农业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近年来,中等职业教育招生面临种种困难,虽然各校招生成本年年居高不下,招生人数和在校生人数占高中阶段教育的比例仍维持着较低水平,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人数总量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不能呈现正相关,特别是农村职业学校涉农专业的设置和招生人数急剧下降,造成直接服务“三农”的农业科技实用人才和农业生产带头人培养数量不足、质量不高,严重影响到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农村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与当前国家大力推动“三农”问题解决的宏伟目标不相适应。
以中部某省为例,简要说明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等职业学校招生人数和在校生人数的变化情况。全省中等职业教育规模1997年出现一个高峰。其时,全省中等职业教育招生26.71万人,占全省高中阶段教育的招生总数的58.29%,其中农村中等职业学校招生7.54万人,占全省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总数的28.1%;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人数68.12万人,占整个高中阶段教育比例的58.86%,其中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人数17.77万人,占全省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人数的29.9%。但到1998年,全省中等职业学校招生人数比上年下降近2万人,1999年再下降近3万人,2000年虽略有好转,仍比1999年减少0.5万人。最近几年,随着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力度不断加大,特别是将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大力促进职业教育规模的扩张。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总数各地均有所回升,但占高中阶段教育招生的实际比重却上升缓慢。2001年,全省中等职业学校招生23.5万人,但占高中阶段教育招生的比重仅为42.11%,比1997年降低16个多百分点。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实际招生5.82万人,比1997年下降22.8%。2002年,全省中等职业学校招生27.0万人,比上年增长14.9%。但与此同时,由于生源的充足和升学率的提高,普通高中的招生形势更旺,不仅学校数比2001年增加22所,招生人数也增长18.6%,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数占高中阶段教育的实际比重进一步下跌至41.35%。2003年全省中等职业学校招生32.4万人,比上年增加5.4万人,招生人数占高中阶段学校招生人数比例也仅为43.43%。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中等教育阶段两类学校招生情况和在校生情况比较如下图:
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招生数比较
附图
注:数据来源于1990—2003《中国教育年鉴》
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在校生数比较
附图
注:数据来源于1990—2003《中国教育年鉴》
另据某省2003年对13所农村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及在校生人数调查来看,不仅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形势严峻,县域内普通高中与职业学校招生数与在校生数比例不协调,而且大部分农村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是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仅有三所学校开设了涉农专业,并且规模很小(见表1),这种状况与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严重不相适应。
表1:13所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及在校生情况
专业名称 专业点数 在校生人数专业名称
专业点数 在校生人数
养殖 3384建筑装饰
1166
种植 2252 服装设计与制作
7754
园林 185 工艺美术
6537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
10
3710 会计 4628
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
61546 旅游服务与管理
4301
电子技术应用
1288商务英语
5
1286
汽车运用与维修
1299 文秘 2256
计算机及外设维修 153 舞蹈表演
2 54
计算机及应用
10
7906 合计78
18771
工业与民用建筑
2266 涉农专业比例7.7%
3.84%
另外,通过对某省近三年三年制中等职业学校招生人数的统计表明,农业类专业招生极不理想,招生数所占比例很低(见表2)。
表2:某省中等职业教育农业类专业招生情况表
农业类专业招生数(人)
农业类专
不同学校类型不同专业类型
业招生人
全省招高职学院中 县(市、区)
农经、加工
数占全部
年份 生数
招生 专部招生数 学校招生
其它学校 种植类专 养殖类专 类专业招 招生人数
(人)
人数 数 招生数
业招生数 业招生数 生数 比例
2002年 159051 1958 1078336
544
956
833
169 1.25%
2003年 209384 2420 1135907
378 1716
66075 1.15%
2004年 207414 1592 725376
491
828
568
196 0.77%
注:数据来源于全省三年制职业中专学生电子注册数据
二、农村职业学校的设备设施普遍存在扩充与更新缓慢,不能保证按照人才规格要求培养合格毕业生
当今世界日新月异,科技进步、技术发展迅速,设备更新换代接二连三。而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在教学中的突出环节是实践性教学,并要求在仿真的环境中进行技能训练和操作实践。为此,职业学校的校园校舍及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图书资料的拥有量以及实习实训设施设备的配置与更新,对合格人才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当前,投入问题已成为困扰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县市是农村职业学校的办学主体,由于我国县市区财政基础的薄弱,大部分县市区仅仅是保住了教师的档案工资,学校的基本建设和公用经费基本没有拨款,学杂费收入成为学校收入的主体,学校建设主要是依赖借款或公款。据2003年对13所农村职业学校经费情况调查,2002年,财政性人员经费拨款仅占学校人员经费实际支出的48.53%,公用经费拨款仅占4.65%,基建经费拨款仅占14.58%;学校发展建设资金主要来源是借款,13所学校校均欠款564万元,最多欠款2259万元,最少也欠127万元。投入不足,导致农村职业学校建设严重滞后。表现在:一是基本设施简陋、短缺。据2003年对13所农村职业学校抽样调查,生均校舍面积12.3平方米、生均图书16.9册(见表3、表4),仅相当于教育部颁发的合格中等职业学校标准的一半。二是专业教学设施严重不适应教学需要。对照教育部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指导方案》中专业设置标准要求,专业教学设施设备价值达标率和项目达标率普遍偏低,13所学校共开设专业18个,专业教学设施价值达标率仅为20.3%、专业教学设施项目达标率仅为37.5%,其中价值达标率低于10%的专业有工业与民用建筑、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汽车运用与维修三个专业,价值达标率低于20%的专业有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建筑装饰、种植、园林、养殖、舞蹈表演、文秘七个专业,价值达标率达到20%-50%的专业有服装设计与制作、电子技术应用、会计、旅游服务与管理、商务英语五个专业,价值达标率达到50%以上的专业只有工艺美术、计算机及外设维护、计算机及应用三个专业,特别是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教学设施设备价值达标率和项目达标率分别仅为4.6%、19%,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教学设施设备价值达标率和项目达标率分别仅为7.9%、10%(见表5)。
表3:13所职业学校图书情况
总 计专业类 工具类
总册数校均生均册数 适用率 总册数
生均册数
适用率 总册数
生均册数
适用率
457739 35210.69
16.9364.5% 134434 4.97 62.8%
4094 0.15 64.9%
表4:13所职业学校校园校舍情况
校园(m[2]) 校舍(m[2])教室(m[2]) 实验室
食堂(m[2])
总面积
生均 建筑总面积 生均 数量(个) 面积生均 数量(个) 面积(m[2]) 面积生均
1607730 58.9
336646.6
12.359457643.1 2.1 213 20093.1
21702.5 0.8
表5:13所职业学校实验实训设备情况
专业设置标准实际价值
价值达标率 项目达标率
专业名称 专业 在 校
要求应有价值
点数 学生数
总值(万元) 生均(元) 总值(万元) 生均(元)(%)(%)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 103710 3079.3 8300.0 362.8 977.9 11.8 35
服装设计与制作 7 754
137.4 2289.5 83.6 1108.6 48.4 41
工业与民用建筑 2 26648.5 5388.0 11.3 424.8
7.9 10
工艺美术6 53796.8 1613.0 71.7 1335.8 82.8 56
会计4 62821.0 750.0 15.8 252.3 33.6 69
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 61546 1597.335500.0 251.5 1626.9
4.6 19
计算机及外设维护1 53 8.0 1500.0
8.0 801.0 53.4 90
计算机及应用
107906 1131.0 1500.0 764.9 967.5 64.5 65
旅游服务与管理 4 301
165.0 6875.0 64.3 2136.2 31.1 33
汽车运用与维修 1 299
306.610255.5 18.3 613.3
6.0 40
商务英语 51286 1446.2 7000.0 207.9 1617.0 23.1 40
文秘2 25655.0 6875.0 33.9 1324.2 19.3 17
舞蹈表演 2 5472.0 8000.0
6.7 1240.7 15.5 10
养殖3 384
510.212598.0 63.9 1665.0 13.2 21
园林1 85
238.9 2811.4
5.2 607.1 21.6 29
种植2 252 1524.730502.0 86.0 3414.0 11.2 35
电子技术应用 1 288
253.1 8789.0 119.9 4163.2 47.4 29
建筑装饰 1 16680.2 4833.0
9.4 566.3 11.7 36
农村职业学校由于设施设备的短缺和陈旧,各学校的教学无法摆脱普通教育的模式,黑板上种田、黑板上维修机器的现象比比皆是,学生动手能力和操作水平完全达不到教学要求。学生质量不合格,导致就业困难,为“三农”服务、为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更加困难。
三、农村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困难,特别是高素质的教师数量不足、流失严重,难以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由于农村职业学校的地理与人文环境相对较差,教师的待遇与个人素质能力结合不紧,以及职业教育的地位未能提升到应有高度等多种原因,不少农村职业学校难以吸引、留住一些高水平的教师,导致教师队伍建设非常困难。具体表现在教师人数总量不足、专业课教师结构性缺乏的矛盾突出、教师培养培训的经费缺口较大、优秀教师流失严重等方面。在农村职业学校所流失的教师中,相当部分是既有较高理论素养、又有较强动手能力和丰富实际经验的专业教师,还有一部分是具有较高业务水平的文化课教师。据不完全统计,中部某省农村职业学校的教师流失人数,平均每年将近500名,其中有不少为高素质人才。优秀教师的流失,对农村职成教育发展是一个巨大损失。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农村中等职业学校中,本科以上学历的教师仅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8%,比全省中等职业学校的平均值低4个百分点,比农村普通高中学校低19个百分点;专业教师中,具有“双师型”素质的教师,比例不到30%。据2003年对13所农村中等职业学校抽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一是专任教师数量不够,学历合格率低。13所学校的专任教师师生比高达1∶20,学历合格率为61.7%,其中第一学历合格率仅为25.2%。二是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所占比例严重偏低。13所学校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仅为8%,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仅为36%。三是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文化课教师所占比例偏高,13所学校占到48.7%;兼职教师偏少,13所学校外聘教师只有3.9%;双师型教师严重不足,13所学校双师型教师仅占专业教师的31.7%;新兴专业和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专业的教师更是匮乏,部分学校的计算机及应用和数控加工技术专业的专业课教师缺口在半数以上,甚至于少数学校没有一名专业对口的专任教师。四是教师培训经费严重缺乏。部分学校由于经费紧张,没有单列教师培训经费;部分学校仅补贴教师培训经费的较少部分。据对13所农村中等职业学校2001-2003年教师培训经费的调查,人均培训经费为205元,其中学历教育培训占50%。(见表6、表7、表8)
表6:13所职业学校专任教师学历及职称结构
学历结构 职称结构
第一学历第二学历
中专
大专 本科 研究生 中专 大专
本科 研究生 初
中
高
总 比 总 比总 比 总 比总 比总
比总比总
比
级
级
级
数 率%
数 率% 数 率%
数 率% 数 率% 数
率% 数率% 数
率%
文化课教师38 6.5
444 70.4 149 23.6 0 0.06
1.0
221 35.0 400
63.4 4
0.6
257 299 58
专业课教师34 5.4
422 67.4 168 26.8 2 0.313 2.1
234 37.4 372
59.4 7
1.1
336 202 45
实习指导教师 13 14.0 58
62.4
22 23.7 0 0.08
8.635 37.6 5053.8 0
0.0
49
36
8
合计 85 6.3
924 68.4 339 25.1 2 0.127 2.0
490 36.3 822
60.9 11 0.8
642 537 111
表7:13所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情况
双师型教师
专业教师
获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具有相应岗位具有相应岗位 占专业教
工作经历培训经历师的比率
占双师型 占双师型占双师型
专业课教实习指导(%)
人数 教师的比人数 教师的比 人数 教师的比 总人数师人数 教师人数
率(%)率(%) 率(%)
113
49.56
5524.1 6026.3
228 719
626 93
31.71
表8:13所职业学校教师流失情况
学历
流 失 形 式
教师大 专 本 科
研究生 调 出
辞 职
解 聘 流失
类别 人数 比率 人数 比率 人数 比率 人数 比率
人数 比率
人数 比率总数
(%) (%) (%) (%) (%) (%) (%) (%)
(%) (%)
(%) (%)
课 42425858 00 8989 1111 00 100
课 17
35.4
3164.6
00 37
77.8 9
18.8 2
4.1748
指导
133.3
2 66.7
00 3100 00
00
3
合计
60
39.7
9160.3
0
0.0
129
85.420
13.2 2
1.3 151
农村职业学校由于教师队伍普遍缺乏和素质偏低,导致教育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滞后,影响到整体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提高,以及农村职业学校在农业科技推广、农村经济社会建设中作用的发挥。
四、专业建设水平不高,农村职业教育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服务能力弱
近些年,由于农业类专业招生不景气,许多农村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已向计算机及应用、机电技术、模具制作、机电设备运用与维修、电子电器、会计、文秘、旅游服务与管理、商务英语等第二、第三产业比较热门的专业转向,这是农村职业学校适应面向市场办学的需要,也是满足学校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从职业教育总的发展形势来讲是必须的。但是,一方面在新专业的设置过程中,一些学校比较随意,既不考虑学校自身条件,也没能针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缺乏前期的充分论证和必要的准备,致使一些新开专业从一开始就在低标准上运转,有的甚至根本就不具备开设的条件。如本文前面所述,对13所农村职业学校专业设施设备情况的调查来看,学校的专业设施设备是极其简陋的,部分专业教学所需的基本条件都不具备。另一方面,农村职业学校所开设的专业地方针对性不强,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能力较弱。同时,由于地方政府部门对学校专业设置的统筹和指导力度不够,更使农村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门类繁多,交叉重叠现象普遍发生,专业设置缺乏地方特色和农村职业教育的个性。据对中部某省73所县(市)属职业学校2004年专业设置及招生人数情况统计,不难看出,紧贴县域经济发展需要的专业类别和招生人数均很少。73所县(市)属农村职业学校共有72所学校开设了计算机及应用专业,招生人数占招生总数的32.2%;43所学校开设了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招生人数占招生总数的11.8%;30所学校开设了会计专业,招生人数占招生总数的6.8%;三个专业的招生人数占73所农村职业学校全部招生人数的50.8%,达半数以上(见表9)。而对农类专业的改造,大部分农村职业学校缺乏积极主动的实质性动作,对“大农业”的理解也不够透彻,农类专业实际上已濒临绝境。其结果是不但毕业生素质不高,而且脱离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不具备为农服务的能力。据各校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资料反映,目前农村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去向,相当多的是广东等沿海地区和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大中城市,在本地就业的比例很低,其中对口就业率不到10%。2003年,对13所农村职业学校的上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调查,其在本县(市)和本省就业的都在30%左右。
表9:73所县(市)属职业学校2004年专业设置及招生人数情况(个人、%)
机电设
专业名称 种植 园林
养殖 畜牧
机械模具机电
备安装
数控 机械 焊接 电机与
制造制作技术维修技术 加工 技术
电器
专业点数
4 2 1 1 2
15 22 13 1 1 1 1
招生人数 186
114 6 70276 22082481271357 5249190
占比例0.38 0.23
0.01 0.14
0.56 4.5 5.15.54
0.12
0.10.1 0.39
续上表
专业名称 汽车 电子电电子与
计算机
计算机 计算机旅游服
运用 器维修 电子 信息
电子 及应用
网络技 外设维 文秘 工艺 幼儿 务与管
维修 技术 商务术 修
美术 师范理
专业点数
1143 14 1 6 72
2
1 28222 27
招生人数 681
57611911
163
43415768200 1022725 1850 1081850
占比例1.4
11.82.43
0.33 0.932.2 0.4 0.25.6
3.8 0.223.8
续上表
饭店群众服装制 工业与
专业名称 服务 航空 公关 音乐 文化 运动 保安 烹饪 作与设 民用建 会计 商务
与管 服务 礼仪艺术 训练
计 筑
英语
理
专业点数
3 1 1 5 2 2 2 1 21
4 3026
招生人数
90
205428786293631
2523 394
3325 2111
占比例0.2
0.4
0.09 0.18 0.18 0.06 0.07 0.06 5.15 0.8
6.8
4.3
五、农村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滞后,不能适应服务“三农”的需要
一是部分农村职业学校办学定位不准、办学思想不端正。如:片面追求学历教育、忽视职业培训的开展,片面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各种职业技能的训练;专业设置追求时髦、脱离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实际,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陈旧,等等。这些都背离了农村职业教育为“三农”服务的方向,难以实现农村职业教育为“三农”服务的目的。农村职业教育要真正做到为“三农”服务,有待于按照有关要求定好位。
二是农村职业学校办学形式单一。从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形式来看,虽然部分学校适应市场的需求,开办了少量的短期培训,但与国家提出的职业学校要实行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重并举的要求距离较远。大部分农村职业学校都是实行单一的学历教育,面向广大农民的职业培训未能开展起来。职业培训的短缺,导致广大农民缺少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来提高科技文化素质,致使我国农村农业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普遍很低。有学者曾做过调查,我国农业劳动者中掌握一、二项实用技术的人数仅占调查人数的16.4%,获得专业技术职称和岗位培训证书的人数仅占调查人数的7.3%。另外,从上年农业劳动力培训人数占劳动力的比例来看,据某省2003年对13个县市农村劳动人口培训情况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培训率仅为11%,而芬兰1990年为46%、美国1991年为38%、瑞士1993年为38%、挪威1991年为37%,远远高于调查县市的培训水平。
三是农村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滞后。从农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来看,虽然部分农村职业学校逐步转变办学观念,树立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但总的说来,大部分农村职业学校人才培养仍采取与市场就业需求脱节、自成体系、自我封闭的传统办学模式,排斥企业标准、用人需求和就业要求,忽视学生适应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不能学以致用、较好地就业。据调查,目前全省仅有长沙县职业中专等极少数学校,能够立足农村、面向农民,采取校企合作、产教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围绕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开设专业,并创办农业企业,建立现代农业技术推广示范基地,带动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村职业学校直接为三农服务,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汩罗市职业中专等少数学校,能够积极引进企业标准,实行“订单式”培训,直接为农业企业输送实用人才,或加快农村剩余劳动的转移等。
四是农村职业学校教育制度陈旧。从农村职业学校的学习制度和证书制度来看,农村职业学校大都是采用统一的学年制,固定时间入学、固定时间毕业。这种僵化的单一学制严重脱离农村和农民求学的实际需要。另外,农村职业学校不注重设立职业资格鉴定机构,较少组织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证书考核,致使学生毕业时手中仅有学历毕业证,在我国部分职业(工种)实行资格准入的情况下,大大降低了学生就业率,影响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地解决,农村职业教育为“三农”服务的道路就会越走越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