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利工程施工,是指按照设计提出的工程结构、数量、质量、进度及造价等要求修建水利工程。水利工程在防洪减灾、农业灌溉、工业生产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水利工程的渗漏问题比较突出,严重影响水利工程的性能发挥。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就必须做好防渗施工,水利工程防渗施工技术作为水利工程取得质量的重要保障。水利工程承担着挡水、蓄水和泄水任务,要严格按照水利工程的技术规范,采取专门的施工方法和措施施工,确保工程质量。水利工程建设企业只有加大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有效降低水利工程渗漏的发生,确保工程施工质量,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防渗技术;应用
一、水利工程防渗施工现状
地理位置决定了我国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因此对应的堤防工程也是很多的,这些设施明显的提升了人们对水资源的利用率,带动了农业的发展、经济的进步。不过工程本身也有很多的质量问题,比如工程的养护管理经常不达标,经常出现大大小小的渗漏问题。经过查阅相关资源发现,渗漏管损坏、坝体出现裂缝和修建时间太早等都会造成渗漏,甚至于坝体的损坏和坍塌。这些状况一旦出现就会严重的限制堤防效果,对于水资源的利用率也会下降。有鉴于此,必须要从工程实际出发,合理择取对应的防渗施工技术,进而有效的提升工程质量,带来水资源利用率的优化。
二、水利工程渗漏的原因
1、施工方法造成的渗漏
水利施工对于施工工艺的要求非常严格。当前在水利施工中存在着一些施工企业盲目抢进度、不注意施工质量、不讲究施工工艺的情况。如施工企业没有及时清除管件表面的锈蚀,致使管道与混凝土无法紧密粘结,产生缝隙,出现结构性渗水。还有施工人员浇捣混凝土前,没有清除止水带附近的杂物,或振捣不严密,不均匀,致使粗骨料窝集、架空,形成蜂窝、孔洞。或在现浇混凝土凝结时没有控制好过大的内外温差(混凝土凝结时,水泥颗粒、石灰、氧化钙与水化合,会在混凝土内部产生超过110℃的水化热,产生拉应力,若过早拆模,以致外层混凝土迅速降温,内外温差超过25℃,就会撕裂混凝土。或在分层浇筑时没有做好通水冷却,或在混凝土终凝前没有进行二次振捣,甚至出现漏振,或振捣时间不足,插入深度不到位。以上种种情况,都会造成水利工程建成后出现裂缝,最终出现渗漏。
2、水利工程的工程结构变化
在水利工程中,只有施工质量得到保证,水利工程的结构才能有保障。水利工程不管是在建设管理上,还是材料的选取,乃至于施工技术等方面,一旦出现问题都会使得工程结构出现变化,这对水利工程质量是极为不利的。与此同时,水利工程的施工环境很差,这是工程性质决定的,这也会影响工程的质量。在水利工程施工之前,对于工程的结构必须要有合理的规划,不然工程的使用年限将会极大的减小,工程一旦老化就极易出现裂纹,进而就会出现渗漏现象。
3、水利工程施工缺乏规范的制度
就当前来看,水利工程建设领域并没有正式的规范对建设部门约束,没有制约就会使得这些部门在工程建设时极不严谨。建设部门如果没有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水利建设,那么工程质量必然不高,一旦外界环境出现大的变化,工程极易崩坏。假如出现强降雨,那么就会带来很大的水流量,这时排水系统就很容易出现问题,继而也会引发渗漏问题,严重影响工程的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的应用
1、高压喷射防渗技术
水利工程中解决防渗问题的基础是掌握防渗墙原理,防渗墙的主要构成包括浆体与原土层。因此,在实际的施工中可以通过将两者紧密结合起来的方式来预渗水现象的发生,但是如何实现两者的紧密结合,以达到防渗效果是相关人员应该注意并思考的问题。除此之外,施工人员也应该具体的施工工序中采取一些有效的作业方法,例如高压喷射作业。该施工方式指的是在原土层与浆体集合时,采用高压喷射的方式对灌浆的位置进行作业,以便于浆液可以在整个喷射过程中自动的与原土层结合并逐渐变得紧密。在高压喷射中原途层也会受到高压的影响是其结构发生变化,同时这种变化也将利于浆液与原土层的进一步结合,整个过程中中伴随高压搅拌,目的是在浆液发生凝固之后可以迅速的形成防渗层,这种情况下形成的防渗层具有很强的硬度,着对于防渗施工技术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同时相较于其他的防渗施工技术这也是比较有效的一种方式。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该防渗施工技术应该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高压喷射技术效果的发挥依赖于防渗墙的实际情况,其中的喷射方式包括了旋转、定向以及摆动等。由于该施工技术对于作业的实际环境要求较低并且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因此在防渗施工技术中使用频率较高。
2、防渗墙技术
防渗墙是当前普遍采用的防渗技术,它的成本较低,墙体较薄、持久耐用、渗漏指数低。进行防渗墙施工,要先在地基中造孔,然后向孔内灌注混凝土形成地下墙体,起到防渗效果。在使用防渗墙技术时,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结合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施工工艺。对大块岩石与弱风化硬岩层先进行孔内聚能爆破,再进行重缓冲砸破碎,最后用液压双轮铣清孔。采用这种工艺对堰体回填层、全风化层与淤积层进行施工,效率高,施工速度可达100m2/d;但这种工艺不适用于块石、砂卵石漏浆地层与弱风化层(施工速度会降至6m2/d,甚至4m2/d,而且施工成本也会上升)。铣削成槽工艺缺点是难以进行槽孔纠偏,当防渗墙墙体深度超过40m时,难以保证墙体的搭接厚度。先用冲击钻钻出主孔,再用抓斗进行副孔施工,这种施工工艺造孔精度较高,但在施工过程中遇到块石(花岗石块石、砂石块石)和硬岩层仍要进行爆破作业,或用冲击钻施工。两钻一抓成槽工艺的施工速度大约为10m2/d~15m2/d。
3、帷幕灌浆防渗
该技术常见于堤防防渗施工之中,为了确保防渗的效果,必须要根据规范配比浆液,一定要让浆液的质量达到相关标准。之后,根据工程工艺流程的要求,在岩层裂缝处开孔,然后将配比过关的浆液压进其中。在一定时间之后,浆液会凝结为一团,这也是一个固化的过程,然后基岩的强度能够得到显著加强,在结构的整体性上也能得到保障,由此抗渗性能也能进一步提升。工程中的灌浆技术种类多样,我们需要严格按照工程实际进行选取,然后对于钻孔、灌浆施工的各个细节都要严格把握,进而带来防渗性能的全方面提高。
4、劈裂灌浆防渗
在防渗原理上来看,就是借助浆的压力劈开堤身形成裂缝,然后再往其中加入浓度极大的浆液,后者会在其中构成纵向垂直防渗帷幕,由此阻止渗漏情况的出现。该项技术一旦施行就能有效填充坝体中的裂缝、孔洞等,去除掉这些缺陷之后,渗漏问题自然也就解决了。劈裂灌浆防渗施工在操作上也比较便捷的,然后在工程造价上也是相对较低,并且工程进展较快,取得的效果也比较明显。
结束语
防渗施工作为水利工程施工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着水利工程的质量和最终寿命。在施工的过程中,必须先了解渗漏的具体原因,根据具体情况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把握每个环节的特点,使施工的整个过程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只有这样才能提升水利工程防渗施工的质量,实现理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水利工程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明恒.水利工程中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23):33-34.
[2]陈锦平.水利工程中防渗施工技术探究[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03):88-89.
[3]文德鑫.水利工程堤防防渗施工技术初探[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05):99-100.
论文作者:靳学艳1,靳璐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5
标签:水利工程论文; 防渗论文; 防渗墙论文; 工程论文; 浆液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水利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