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血压是以动脉血压升高为特征,可伴有心脑血管、肾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疾病。是心脑血管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而心脑血管病是我国近很多年来死因中的首位。所以在高血压治疗上,应中西医结合发挥各有的特点和优势,以期达到治疗高血压的最高目标,治疗高血压,防止心、脑、肾血管病的发生或发展,延年益寿,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高血压,中西结合,高血压护理
1一般护理
保持病室清洁整齐、空气畅通,注重床铺整洁干爽。病室一般控制温度在18~20℃。一定叮嘱患者卧床休息,严格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行心电监护。急性期患者应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头痛者可冷敷头部,烦躁者可遵医嘱适当使用镇静药物。并且排便时不能过度用力,久坐后起立时动作应轻缓,避免突然站立或用力过猛导致血压骤升。
2.饮食护理
高血压与饮食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甜食与饱餐易导致人体变胖,肥胖促进血压升高饮。高血压病患者的饮食要根据具体情况,给予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高蛋白、富含维生素和钙质、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一定要保证食物具有充分的热量、脂肪,禁食动物内脏。嘱多进食新鲜水果、蔬菜,多饮水。饮水量每日不少于2000ml,钠盐每日不高于4g。禁忌烟酒和刺激性食物。并按时排便,防止便秘。嘱排便时切勿用力,以防血血压突然升高,发生危险。
3.心理护理
高血压患者病程较长,需长期服药,长期卧床,不能自主活动,加之住院治疗及经济压力等因素,使患者紧张、烦燥、焦虑,情绪反复无常。护士操作时应语言文明、态度温和、动作轻缓,以减轻患者负担和焦燥心理。耐心给患者讲授高血压病发生机理,使患者对自身病情有所了解,以配合治疗。耐心倾听患者需求,帮助解决生活困难。做好家属工作,使其安慰体贴患者,减少患者家庭压力。避免刺激精神,以防患者血压骤升,发生危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睡眠护理
病室保持适宜温度、光线,禁止随意走动。护理操作应提前完成,以免影响患者休息。减少外界环境刺激,减少人员探视;患者睡前可采用温水泡脚;失眠或神经衰弱者可给予饮用中药安神汤。睡前避免高声谈笑或讨论激动事情。
5运动锻炼
人体的高级神经活动都可以通过动户外运动来调节,可以提高心血管的功能,促进新陈代谢。还可以控制体重增加,增强人体的免疫抵抗能力。促进血管舒张,降低血压。同时运动还可有效控制体重,不至于加重心脏负担;鼓励患者适当进行功能锻炼,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血管舒张,降低血压。嘱患者锻炼时应动作舒缓,防止血压骤降发生危险。
6用药护理
嘱患者认真遵照医嘱服药,服药应按时、按量,不得擅自增加或减少剂量,以免导致不良后果。并向患者讲解服用降压药的方法、注意事项以及不良反应等。询问或观察患者服药反应,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师处理。
7.加强健康教育
增强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护士应将疾病、所用药物的相关知识告知患者及家属,增强患者正确的保健意识和行为。为病人及家属讲解发生误吸的先兆及表现,使之具备一定的识别能力。
8中医护理
8.1痰浊中阻型 患者多感觉胸闷、恶心、眩晕、大便秘结、脉濡湿滑。应保持病室清洁整齐,空气通畅,温湿度正常。饮食可予低钙、低脂、富含维生素食物,禁忌动物内脏及高脂食物,以防止增加脾胃压力。嘱家属妥善照顾患者饮食生活,减少精神刺激。
8.2肝阳上亢型 患者出现眩晕、头痛、耳鸣、性情焦燥易怒、脉细数。应给予清淡、易消化食物,鼓励患者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等,忌食甜食及高脂食物。避免食用辛辣食物,禁烟限酒。经常与患者谈心,播放轻松音乐,使患者心情舒畅,积极配合治疗。
8.3肝火上炎型 患者头痛头晕、面红目赤、口苦舌干、急躁易怒、脉弦数,小便赤黄,便秘、耳鸣等症状。病室应整洁安静,床铺整齐,空气清新。饮食调理以倾泻肝火为主,可给予清淡、富含维生素、富营养饮食。做好与患者沟通工作,避免各种外力刺激,指导患者进行心理调节,以愉快接受治疗。
总结:健康的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当运动、戒烟戒酒、心理平衡”是世界卫生组织在总结当前预防医学的最新成果时提出的。随着人们对于生命质量要求的提高促进了这门学科的高速发展。消除或减轻机体功能的障碍,重建或弥补患者的功能是康复医学的主要目的,针对患者的这些功能障碍有效地诊断、预防、治疗、评估、处理和训练,来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因此,在平常的生活中,一定要采用积极的方式改变生活,消除不利于心理和身体健康的行为和习惯,干预高血压病发病的可逆性危险因素,血压将有可能恢复正常。
参考文献
[1] 邹伟,袁怡.高血压患者护理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2012,9(3299):329.
[2] 李金枝.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护理[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6):126.
论文作者:姚智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7月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2
标签:患者论文; 高血压论文; 病室论文; 血压论文; 食物论文; 饮食论文; 发生论文; 《医师在线》2016年7月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