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对策论文_ 李娜娜

略论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对策论文_ 李娜娜

安徽农业大学经济技术学院 李娜娜 230011

摘要:本文分析了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知识结构较为单一以及学生缺乏创新意识。我们提出了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对策:第一,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中要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第二,教学中要发展学生的联想思维;第三,要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

关键词:视觉传达设计教学;创新思维;培养对策

一、前言

视觉传达设计是高校美术设计课程的一个方面,它与创新思维的结合,极大地推动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也是新课程实施的要求。新课程改革以学生为主体,高校美术设计课程的实施,必须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用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要建立良好的教学模式,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自身必须具有创新思维,转变观念,引导和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

二、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1.知识结构较为单一

我国高校设计教育注重学生艺术知识的传授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在视觉传达设计中,更注重“艺术”教育。尽管20世纪80年代初西方设计理念传入中国,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包豪斯教育理念,但我们并没有充分吸收西方设计艺术教育的精髓,严重程度违背了包豪斯所强调科学的、逻辑的工作方法和艺术表现相结合的教学概念,违背了设计艺术教育应当以理工型体系的方向而非艺术型教育体系的培养模式,课程各环节缺乏系统性,专业课的知识覆盖面过窄,学科缺乏交叉性,”这导致学生在设计创作时缺乏科学精神,创作出的作品缺乏创新性。

2.缺乏创新意识

创新能力包括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创新意识是形成创新思维和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我国视觉传达设计缺乏创新意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中国现代设计是在传统设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传统设计体现了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和精神追求,向往“天人合一”,遵循自然生长规律,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自然,强调时间、地点和人;善于利用形势,因材施教。艺术。这种适当适度的设计原则影响了我国设计创新意识的发展。其次,中国传统艺术设计被称为“手工艺”,设计师被称为“工匠”。作品大多由一人完成,从设计到生产。作品设计强调经验的积累和技能的继承。工艺美术的传承主要是通过家庭内的传承或师徒的传授。这种积淀性的传承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创新思维发展。另外,我国高校视觉传达设计教学存在教学内容单调、教学方式单一、评价方式刻板及重理论轻实践等多种问题,直接影响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

三、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对策

无论是平面创意、海报设计、字体设计还是标志设计,教师都应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中要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是一种不同于内在思维的思维方式。它是创造性思维的源泉,它要求设计师在正常情况下逆向思考事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种思维方式引导人们重新思考平常的事情,寻找更好的创作形式,并做出新的创作组合。在视觉传达设计中,设计师经常使用共同联想思维模式进行重新设计,然而好的设计必然是出奇制胜的。在常规的思维模式下寻找与其相反的设计点,采用夸张、对比的表达形式,增强设计的趣味性,可使设计作品更具特点。因此,个性的表现也是现代设计的生命力所在。在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中,教师可以时常引导学生进行逆向思维训练,从基本图形图像出发,让学生了解逆向思维训练的重要性。视觉传达设计有基本的表达形式,但创意的表达不是一成不变的。逆向思维通过打破固有思维的一般模式,让学生学会反向思考生活中的问题,对设计创作多提问、多分析,从而使设计作品更具吸引力。

2.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中要发展学生的联想思维

联想思维模式的培养在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中更为普遍。联想思维是一种没有固定方向的思维活动,是人们理解外部事物的基本属性后,大脑对相同或相似事物的想象。联想思维由于对象形态和内容的不同,可分为近似联想、相似联想、对比联想和因果联想。联想思维较其他思维模式而言是一种较为理性的思维模式,它通过对外部事物的分析作出理性的判断,因此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它拥有概括性、连续性和形象性等基本特征,是设计活动中能够产生良好设计想法的一种思维模式,也是较为常见的思维模式。联想思维模式由于其严谨的原则和逻辑,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相关的训练,学生可以从原来的设计元素中提取出新的表现形式,对其今后的设计方向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3.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中要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

发散性思维是指在思维过程中,针对一些对象如A对象与B对象和其他相关对象之间的发散性联想,形成C对象,而B对象与A对象之间的联想引发的C对象则是发散性联想。人们把单个对象联系起来不是单一的,因此,人们可以以不同的角度和方式来关联一个问题。在这种思维模式下,人们往往会对联想对象有较为全面的认识,同时所能联想到的对象也具有多元性的特征。这种思维模式可以从事物的一个方面向多个方向联想。教师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能够让学生较为周全地找到设计的出发点,并能有所侧重地表达设计初衷。如,在对象的样式、颜色、图案、主题、材质或纹理中可以找到许多不同的表达方式。发散思维方式给设计者更多的选择,可以大大提高设计者的整体意识,锻炼设计者的独特性和灵活性,从而获得更多更好的设计理念和表达。

四、结语

总之,教师不仅可以利用课堂时间进行教学,还可以走出课堂,使教学渠道多样化。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通过视觉传达设计网站、微博、微信等信息传播平台,上传教学视频、优秀设计作品等教学资源。这种新的互动学习模式符合当今学生快节奏的生活节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主动学习,促进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吸收知识。教师利用网络可以及时、快速、信息化地拓展学生的知识,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

李娜娜,女,景德镇陶瓷学院硕士研究生,现就职于安徽农业大学经济技术学院,园林与艺术系,视觉传达专业教师。

参考文献:

[1]赵琦.高校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J].艺术科技,2017,30(11):388.

[2]王丽岩.河北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实践教学探索[D].河北大学,2014.

[3]王雪莹,张勃.跨学科视野下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整合创新研究[J].艺术百家,2017,(2):215-216.

论文作者: 李娜娜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5

标签:;  ;  ;  ;  ;  ;  ;  ;  

略论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对策论文_ 李娜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