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首先介绍建筑工程管理影响因素,提出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控制措施,以期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的管理水平。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质量控制,措施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建筑工程项目总量在我国各地迅猛发展,使之成为城市建设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与此同时,国内外有许多建筑行业的学者也对建筑工程过程中各环节的管理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包括对建筑施现场的管理、建筑工程项目质量、项目的成本管理和施工安全的管理等,这些都是每一个建筑施工企业在日常建筑施工工程管理工作中重要的部分。
1 建筑工程管理影响因素
1.1安全管理存在巨大隐患
1.1.1建筑工人缺乏安全意识
由于大部分建筑工人均缺乏施工安全意识,未在施工阶段做好安全防范。如在须系安全带才可施工的境况下常选择不系安全带,在工作的过程中不佩戴安全帽,并未充分意识到加强安全防范、做好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个别建筑施工企业存在急功近利的想法,而忽视很多关键的细节点,最终导致建筑工程质量偏低。如在对植物的选择时仅关注一种植物而忽视了植物搭配,或出于经济原因只考虑价格而不考虑种类。另外,还存在很多偷工减料及植物存活率不高,故意抬高植物价格等做法。
1.1.2安全保护措施不到位
若未建立起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将很难顺利完成建筑工程。但目前一些建筑工程公司尚无完善的质量管理系统,在施工过程中随处可见随机、随意的状况发生。部分施工企业为实现更大的自身利益,未重视安全生产,并未真正做到安全施工,安全保护措施未真正落实到建筑施工阶段。如安全保护措施过度老化或损毁的问题十分严重,安全设备维修更换不到位、不及时的问题依然存在,安全保护措施十分简陋,根本无法达到安全施工的基本要求。此外,施工现场也根本看不到安全施工的警示标志,有些虽然摆放了关于安全施工的警示设备,但却摆放在十分不起眼的地方,无法起到良好的警示作用。这些问题都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且一旦发生严重的意外事故,后期采取措施也难以弥补。
1.2人员管理存在诸多不足
建筑工程施工涉及人员众多,须加强对全体参与施工人员的管理。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决定着工程施工的质量、效率和施工单位的利益及社会利益。若加入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偏低,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均缺乏专业的施工技能及综合素质偏低,都将对施工工程的质量带来极大的影响,严重的甚至可能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直接影响到施工单位的利益和形象,对施工工人个人也会造成极大的危害。
1.3协调调度工作效率低
完成一个建筑工程,期间涉及的人员、设备和物资众多,故保持良好的协调度十分重要。假如对人力、财力及物力等诸多方面都无法协调到位或协调不及时、不合理的情况,不仅会对建筑施工的工期带来极大影响,更会导致施工单位内部各部门人员间产生严重纠纷,以至于工程施工整体效率低下,施工单位内部缺乏凝聚力,最终导致施工资源的严重浪费,施工单位经济效益受损。
1.4监督管理工作不过关
因建筑工程的施工工序十分繁杂,且工程量十分巨大,再加上部分监督人员缺乏责任心,以至于在施工监督管理工作过程出现了诸多历史遗留问题未得到解决,导致监督管理方面的工作存在巨大漏洞,无法有效地对建筑施工人员、技术、设备及现场等展开全面有效的监督和管理。
1.5整体的管理体系有漏洞
保证施工管理质量水平得到显著提升,须建立健全的施工安全管理体系。然而,从目前情况来看,很多施工工地并未创建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或在施工管理层面上依然存在诸多管理问题。保障施工管理安全有效必须保障施工工作开展更加有序、有效。不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对建筑工程施工进度和质量均会带来极大的影响,对工程施工成本的控制也会造成极大影响,严重影响建筑施工单位的利益和声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控制措施
2. 1 加强建筑施工管理的重视程度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建筑施工企业管理思想与手段已经逐步进入了现代化,因此,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在建筑工程企业施工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可忽视,其不仅能够影响工程总体的施工水平,而且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也产生一定的制约作用。这一思想虽然得到了各界人士的足够认可,但是由于其认识程度不够。因此,建筑工程企业一定要加强对工程管理工作的宣传工作,有效提高工程管理企业的现代化水平,从而才能提高施工工程质量。
2. 2 贯彻落实质量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由于建筑工程与人们的居住安全息息相关,因此,建筑施工单位以及相关的政府管理部门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从施工手段、技术上、组织上以及思想上加强对建筑工程质量的管理以及控制,从而有效的落实施工问题的责任制,并且在施工过程中确保多方参与为主体,从而实现施工过程管理规范化以及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化。
2. 3 加强施工人员培训
为了有效的提升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建筑施工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从而提高施工人员的施工技能。对于处在施工一线岗位的工作人员,必须要着重加强施工质量管理。而作为施工单位技术管理者以及各级领导干部,了解并且掌握工程施工中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自身的工程质量管理水平,同时也要制定严格的质量考核制度,从而有效的提高建筑工程质量,促进建筑施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 4 加强建筑材料的管理与控制
建筑施工材料是建筑工程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建筑材料是建筑施工的物质前提,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必须要加强对施工材料的管理与控制,而建筑施工材料的管理内容主要包括采购、质量验收以及储存三方面内容。而对于建筑施工材料的采购人员必须要严格把控材料的质量关,并且具备专业的施工材料辨别能力。同时,对于采购工作而言,选择合适的采购商也是采购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对供应商进行选择时,应该对供应商进行择优选择,对其材料价格与质量、诚信、信誉以及售后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实现初步的选定,在合作顺利的前提下,再考虑签订长期的供货协议。
2. 5 加强施工环节质量控制
对于建筑施工的质量控制,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三个环节,即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以及事后控制。这样有利于我们对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质量控制,能够大大提高质量控制管理的工作效率。
1)事前质量控制是指在正式施工前进行的质量控制,主要进行编制施工质量计划、明确质量目标、制定施工方案、设置质量管理点、落实质量责任。其控制重点是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保证施工过程的顺利稳定。2)事中质量控制也称作业活动过程质量控制,包括质量活动主体自我控制和他人监控的方式。自我控制是第一位的,即作业者在作业过程对自己质量活动行为的约束和技术能力的发挥,以完成符合预订质量目标的作业任务;他人监控是指作业者的质量活动过程和结果,接受来自企业内部管理者和企业外部有关方面的检查检验。自控主体的质量意识和能力是关键,是施工质量的决定因素;各监控主体所进行的施工质量监控是对自控行为的推动和约束。自控主体不能因为监控主体的存在和监控职能的实施而减轻或免除其质量责任。事中质量控制的目标是确保工序质量合格,杜绝质量事故的发生;控制的关键是坚持质量标准;控制的重点是工序质量、工作质量和质量控制点的控制。3)事后质量控制也称事后质量把关,包括对质量活动结果的评价、认定;对工序质量偏差的纠正;对不合格产品进行整改和处理。控制的重点是发现施工质量方面的缺陷,并通过分析提出施工质量改进的措施,保持质量处于受控状态。
3 结束语
建筑工程建设和人民的生活有十分紧密的关系,因此,其施工建设和管理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建筑企业而言须在其施工建设和质量管理阶段中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做好利弊权衡工作,可更有效地控制及管理不同因素对建筑施工建设质量带来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郑 省. 加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思考[J]. 中国科技博览,2010(24):102.
[2] 戴 黍. 从“质量的管理”到“管理的质量”———兼论质量管理理论对我国企业发展的启示[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39.
[3]袁沛光.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企业技术开发,2016(35):170.
[4]胡捷,金怡.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与进度控制[[J].建筑技术,2013.44(7):646
论文作者:谢荣斌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6
标签:质量论文; 建筑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施工单位论文; 措施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