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内地改革开放对香港经济多元化的重要影响_外发加工论文

中国内地改革开放对香港经济多元化的重要影响_外发加工论文

中国内地的改革开放对香港经济多元化的重要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香港论文,中国内地论文,改革开放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以制造业大规模地向外转移为标志,香港从80年代开始了其经济结构的多元化过程。这种多元化是由一定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共同促成的。所谓内部因素主要是香港制造业的生产成本有较大上升,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减弱。而外部因素较多,包括内地的改革开放为香港制造业提供了低成本的生产地;香港周边国家和地区制造业竞争力的加强;以及国际间贸易和金融业务的大发展为香港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等等。在涉及香港经济向多元化转变的所有“外部”因素中,内地的影响毫无疑问是居于首位的。本文的任务正是要详细对此问题展开分析。需要说明,中国内地与香港间的经济影响实际上是双向的,但本文主要分析中国内地对香港的影响。

内地以互补的优势有力地促进了香港经济的结构转换

中国内地的特点是人多、地大、物博,人口是香港的200余倍, 土地面积是香港的9500余倍。而且,内地在70年代末才开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到了80年代,还可以说仍是计划经济体制占有相当优势。在长达几十年的计划经济中,生产的发展是不正常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低工资、多就业”的方针更是使得“大锅饭”盛行,工资水平低下。计划经济体制还使中国和外界隔膜严重,较少了解世界市场上的竞争规则和促销手段,也自然没能建立起自己的营销网络。因此,内地当时的特点除了人多、地大、物博之外,还包括产品竞争力低、信息封闭和营销网络缺乏。

带有上述特色的中国内地,在70年代末进行改革开放时,无疑和香港形成了极强的优势互补的格局。如前所述,香港正处于周边国家和地区制造业的有力竞争当中,香港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正为工资和租金成本上升所困挠,那么内地的对外开放,以优惠政策对待外来投资,无疑使香港的制造商顿生柳暗花明之感。当时,内地的各地政府为吸引外商投资,不但给予税收减免,土地批租的价格也极其便宜,有时甚至是完全免费,这与香港的高额租金相比无疑具有很大吸引力。内地香港两地的工资差距亦十分显著,其具体的差别程度参见表1 (资料来源:据《中国统计年鉴》、《香港统计年刊》、“Estimats of Grass Domestic Product: 1966—1992”有关资料计算)。

表1 香港—内地的平均工资比较

汇率:内地年香 港香港/内地

内地年工

本币/ 工资:工资: (%)

资:本币美元 美元 美元

1980 762 1.5 5084697.9924.7835

1981 772 1.71 451.4625380.11191.706

1982 798 1.89422.22226237.91477.397

1983 826 1.98417.17175364.81285.993

1984 974 2.33418.02586106.71460.843

1985 1148 2.94390.4762 66401700.488

1986 1329 3.45358.21747273.61888.181

1987 1459 3.72392.20468388.22138.732

1988 1747 3.72469.62369603.72044.978

1989 1935 3.76514.6277 113462204.701

1990 2140 4.78447.6987

13208.62950.332

表1清楚地展现了内地——香港两地巨大的工资差距,我们看到, 在1980年时,香港的工资水平(均已按当年汇率折合为美元,以下均同)已差不多是内地的十倍, 而且这种差距还表现出扩大的趋势, 到1990年时已达几乎30倍,这意味着,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在香港雇一个工人一天的工资,在内地则足以雇佣一个工人长达一个月。如此巨大的工资成本差别,必然导致香港制造业向内地转移。在这个意义上,内地与香港的优势互补及对香港经济结构变化的影响,无论怎样强调恐怕都不会过分。

在这里还有两个问题需要说明:第一,在比较两地工资水平所涉及的汇率换算中,均采用的是官方汇率。众所周知,当时中国内地对汇率实行严格管制,正处于进口替代阶段的中国无例外地也采取了高估本币汇率的政策,在黑市上,美元兑人民币的比价还要高得多。这就意味着,如果考虑到实际汇率,那么内地的工资水平(以美元计)还要更低,与香港的工资水平的差距还要更大。第二,也许有人会提出,由于香港生活成本高,因此如果按购买力平价来进行汇率计算,两地的工资差距就不会那么大。但这里我们要强调的是,香港制造的产品主要是在国际市场销售的,在国际市场上,顾客只考虑以美元标价的商品价格,而不去计较该商品是由住在月租300美元住宅的工人生产的, 还是由住在月租10美元住宅内的工人所生产的。总之,表1对两地工资水平的比较,在涉及制造业生产成本这个问题上,无疑是具有说服力的。

制造业向内地的转移的方式和进程

李嘉图的相对比较优势理论表明,各方利用相对比较优势进行分工协作,则协作各方都能得到更多的利益。而上一节的分析表明,在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生产上,内地的比较优势已不仅仅是“相对比较优势”,而是绝对比较优势;而在制造业产品的销售和开发上,香港同样拥有绝对比较优势。在绝对比较优势下,双方分工协作所能带来的利益就比在相对比较优势下还要大。也正是在此基础上,内地——香港在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上开展了日益扩大和深入的协作。这种协作的实质,就是充分利用内地在低工资、低租金方面的优势,同时发挥香港在产品外销和设计方面的优势,这种合作于是就采取了在香港称为“外发加工”、在内地称为“三来一补”的形式,即由香港提供样品和技术要求,提供元件配件,内地加工后,由香港方面全部收购,再由香港出口海外。

在对双方均有巨大利益的基础上,香港与内地间的“外发加工”发展很快,并构成了香港经济结构变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我们通过历史数据来进一步深入考察和分析表2(资料来源:根据《香港统计年刊》; “Estimates of Grass Domestic Product 1961—1995”有关数据计算)。

表2 涉及外发内地加工的贸易值(百万港币)

A B

C A/C

涉及的由中占"由中国同期香港制

国进口进口总额"

造业的总

"数额" 比重 产值

1989113561 58.1348161 0.326231

1990145103 61.8341986 0.424295

1991197384 67.6338692 0.582783

1992254013 72.1337928 0.751678

1993295203 73.8316271 0.933386

1994354912 75.9296190 1.198258

1995399567 74.4

年均增长%23.3-2.7

1.4A/C 1.4A

D E=1.4A/D F

进出口贸易

业增加值

19890.456724159013.4 5705090.27872273065

19900.594013203144.2 6398740.31747585593

19910.815896279337.6 7658860.360808

101999

19921.052349355618.2 9249520.384472

119806

19931.306741431284.21046251 0.39504

145646

19941.677561 117001311700130.424676

161959

1995 13441271344127

年均增长%

GH

I=G+H J

与外发有关 与外发有关 与外发有关 香港

的贸易等的制造业

的贸易及制

GDP(现价)

增加值 增加值造业增加值

1989 20364.82 65797.22171 6797.22171 523861

1990 27173.66 58041.285214.86468 582549

1991 36802.03 78953.6115755.6291 668512

1992 46062.06 101605.2147667.2595 779335

1993 57532.27 118081.2175613.4658 897463

1994 68780.15 141964.8 210744.95 1012585

1995 ∑800793 1105461

年均增长27.5625.59 26.21

K=I/GDPLM=A/L

外发有关香港的总 香港产品

转口

增加值的 进口 出口

比重

1989

0.125601 562781

0.201821224104

346405

1990

0.146279 642530

0.225831225875

413999

1991

0.173154 778982

0.253387231045

534841

1992

0.189479 955285 0.2659234123

690829

1993

0.195678 1072597

0.275223223027

823224

1994

0.208126 1025709

0.316016222092

947921

19951461121

0.267964231657 1112470

由于香港有关资料对“外发加工”的统计是从1989年开始,我们也只有对现有可得到的资料进行分析。从表2可见,从1989—1995年, 在香港从内地的进口中, 涉及“外发加工”的部分出现惊人的增长, 从1989年的约1136亿港元猛增至3995.67亿港元,年均增长率高达23.3 %,而在同期中,香港制造业的总产值则年均下降2.7%。 与这种情况相对应,由进口中的外发加工部分, 也由开始时占香港制造业总产值的1/3左右,上升到1995年1.68倍。这种对比, 鲜明地表现出香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在内地明显的生产优势下,高速向内地转移的过程。

“外发加工”对香港贸易服务业的拉动作用

香港这次经济结构转型是以制造业在经济中比重下降、服务业比重上升为特征的。上一小节所讨论的,实际上是“内地因素”使香港制造业比重下降的问题,而本节要讨论的,则是“内地因素”对香港经济结构转型影响的另一方面,即对香港贸易服务业的促进。

任何经济结构转型都要求大规模地进行固定资产的重置与更新,即要求有大量新投资, 这些投资只能来源于经济活动的“增加值(addedvalue)”。因此,在内地进行的“外发加工”对香港服务业的拉动作用,就至少应该从对香港服务业有关业务的直接促进以及对香港经济活动的“增加值”的贡献这两方面讨论。

(1)对香港贸易服务业业务的直接促进。

由于内地工资低、租金便宜,同样的资金额在内地所形成的制造业生产规模,可能会比在香港有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扩大,如此大量的“外发加工产品”不但要输入香港,而且还要经香港安排再出口,这无疑会相当有力地促进香港进出口贸易部门的活动。根据表2中M栏的计算,总的来说,由“外发加工”所涉及的来自内地的进口额,占香港进口总额的比重呈现上升趋势,最高时曾达34.6%,最低时也超过20%。由于绝大部分“外发加工”最终还是要再出口的,因此可以相当有把握地说,这部分业务在香港的总出口中也占有大致相同的比重。从而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外发加工”这一制造业向内地的转移活动,对香港贸易服务业的直接贡献率为20—30%。

(2)对香港“增加值”的贡献。

实际上,香港制造业向内地转移所产生的影响是相当深远的,其范围不仅涉及到制造业、进出口贸易,也涉及到批发、零售、运输、仓储等许多部门。但我们为了分析清晰起见,将只讨论关系最密切和最直接部门,即制造业和进出口贸易业,因此,从这一点来说,下面关于“外发加工”对香港增加值贡献的分析,是有所低估的。

我们首先从香港制造业的增加值入手分析。

表3香港制造业的增加值占“中间投入”的比重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业中 251991

243634241469238164223688

180588

业增

9617098532 97223 99764 9258286536

B/A 0.381641 0.404426 0.402631 0.418888 0.413889 0.47919

(资料来源:据《本地生产总值估计》有关数据计算)。

由表3可见,香港制造业增加值占其中间投入的比重, 呈现上升趋势,进入90年代后均在40%以上,这对“外发加工”而言意味着什么呢?

如本章第一节所述,内地和香港的货币工资水平由于相差十几倍到几十倍,“外发加工”的单件产品上的分摊的工资支出是微乎其微的。在实际上,“外发加工”输回香港的进口值,对香港投资者而言只是“中间投入”,“外发加工品”运回香港后,投资者略为进行后期处理,再将其出口,但在决定其价格时,投资者将会根据香港的制造业增加值与其间投入的比例来考虑,这就是说,投资者将在“外发加工”进口值的基础上,再增加40%作为定价的基础,所以在表2中,以0.4乘“外发加工涉及的中国进口额”作为H栏, 即“与外发有关的制造业来增加值”。当然,在进行上述计算之前,我们还考虑了决定制造业产品价格的另一方面的因素——市场需求因素。我们以“香港进出口贸易的单位价格指数”(见表4)作为这一因素的反映发现,在1986—1995年间, 无论是出口、进口还是转口的单位价格指数的变动都相当平稳,而且变动的幅度和趋势都非常一致(详见表4)。 这表明尽管香港的制造业高速转移到内地,但国际市场上对这些制造业产品的需求仍是稳步增长的。因此,关于香港投资者按照“中间投入”对待输回香港的“外发加工”、并按照过去制造业的中间投入与增加值的比例来决定其价格的分析,就具有其合理的基础。

表4香港进出口贸易的单位价格指数(1990=100)

整体

进口港产品转口

出口

出 口

1986 86.7

86.9 89.8 86.6

1989 97.4

97.4 98.7 97.1

1991102.6 101.9101.9102.2

1992103.5 102.1102.9 103

1993103.1 101.5103.2102.4

1994104.6 104.3104.8103.9

1995108.1 109.5107.3107.5

(资料来源:《香港统计年刊》(1996年))

到目前为止,我们还只是在“制造业”这个狭小的范围里讨论了“外发加工”对“增加值”的贡献,但与“外发加工”有直接关系的还有进出口贸易业,关于“外发加工”对该行业增加值的贡献的估算是比较简单而清楚的。根据表2的D栏和F栏, 可以得知每出口单位港元可为进出口贸易业带来多少增加值,又根据E栏, 可得知涉及(已附加了香港制造业增加值的)“外发加工”在总出口中的份额,那么将E栏与F栏的数据相乘,就得到与“外发加工”有关的进口贸易业的增加值,即G 栏。

最后,将G栏与H栏相加,就得到“外发加工”对香港生产总值的全部贡献。I栏表明,在1989—1994年的6年里,“外发加工”所导致香港生产总值的增加共达8008亿港元,这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字,占同期香港生产总值累计GDP(按当年价格累计)的18%。

如果再考虑到1989 年以前的“外发加工”活动, 则由此导致香港GDP的增加会达到万亿港元以上。在这万亿港元以上的增加值中, 自然会有相当一部分被用于香港经济转型所需的固定资产更新,并进而促进了香港经济结构的转型。

另外,内地还以直接投资于香港服务业的形式,推动了香港的结构转型,这主要表现在改革开放后,内地以香港为前哨,加快了其融入国际经济的步伐,在香港开设了许多公司、办事机构等。在改革开放前,内地处于计划经济,对外贸易和涉外金融活动均只由政府指定的少数几家机构代理,如华润公司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就作为外贸部门授权的机构,几乎垄断了经由香港的外贸业务。在这种“计划经济”下,内地自然没有在海外增设机构、扩展业务的强烈要求。但改革开放后,外贸权力下放,许多地方政府、甚至大企业都有了外贸自主权,自然产生了向外派驻贸易代理机构的需要。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内地各地区、各部门、甚至企业都纷纷在香港这个内地主要的对外交流窗口开设业务机构。在不长的时间里,内地在香港的业务机构就从廖廖可数发展成了一股举足轻重的力量。据1996年的统计,在香港所设立的所有地区总部中,内地已占有超过10%的数目,而在香港所有的地区办事处中,内地也占有接近10%的数目。目前仅正式得到有关部门批准,内地在香港设立的公司就达1800余家,这些机构活跃于贸易、金融、运输等几乎所有的服务行业,使之增色不少。

标签:;  ;  ;  ;  ;  ;  

中国内地改革开放对香港经济多元化的重要影响_外发加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