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竹县人民医院放射科 四川 达州 635100)
【摘要】目的:探讨GE1.5T核磁共振仪联合多种功能成像在前列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GE1.5T超导磁共振成像仪进行横断面T1WI、T2WI、脂肪抑制T2WI、矢状面脂肪抑制T2WI、T1WI动态增强扫描及MRS及DWI扫描序列,收集我院泌尿外科25例前列腺患者,年龄45~76岁,平均年龄58岁,有前列腺增生病史20例;超声诊断前列腺癌3例,前列腺增生23例;CT诊断前列腺癌5例,前列腺增生20例;核磁共振诊断前列腺癌12例,前列腺增生13例。全部25例行手术切除或前列腺穿刺活检,病理结果13例为前例腺癌,其中3例侵犯膀胱、直肠前壁,4例波及精囊,盆腔淋巴结转移6例,肺转移2例,髂骨转移2例。结果:本组25病例患者,全部25例行手术切除或前列腺穿刺活检,病理结果为13例为前例腺癌,MRI报告为12例,MRI准确率约为92.3%。结论:MRI平扫及动态增强联合多种功能成像是目前诊断前列腺癌的最佳诊断方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关键词】 GE1.5T核磁共振仪;平扫及动态增强;联合多种功能成像;前列腺癌;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R7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3-0197-02
前列腺癌在我国中老年的发生率有逐渐增多趋势,以前我我院多采用超声检查和CT检查,漏诊率比较大,我院2012年引进GE1.5T超导核磁共振仪后开展对前列腺癌的诊断,准确率约为92.3%。由于超声和CT检查的局限性,无法对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用我院GE1.5T超导核磁共振仪平扫及动态增强联合多种功能成像不仅能早期诊断前列腺癌,而且判断早期转移具有良好的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收集我院泌尿外科25例前列腺患者,年龄45~76岁,平均年龄58岁,有前列腺增生病史20例;超声诊断前列腺癌3例,前列腺增生23例;CT诊断前列腺癌5例,前列腺增生20例;核磁共振诊断前列腺癌12例,前列腺增生13例。全部25例行手术切除或前列腺穿刺活检,病理结果为13例为前例腺癌,其中3例侵犯膀胱、直肠前壁,4例波及精囊,盆腔淋巴结转移6例,肺转移2例,髂骨转移2例。
1.2方法
采用GE1.5T超导磁共振成像仪进行横断面T1WI、T2WI、脂肪抑制T2WI、矢状面脂肪抑制T2WI、T1WI动态增强扫描及MRS及DWI扫描序列。
2.结果
本组25病例患者,全部25例行手术切除或前列腺穿刺活检,病理结果为13例为前例腺癌,MRI报告为12例,MRI准确率约为92.3%。
3.讨论
前列腺癌的核磁共振表现:正常前列腺在T1WI上呈较低信号,比较均匀,T2WI上可显示中央区、移行和周围区。中央区信号稍低,周围区因腺体含水量较大,信号较强,移行区很细窄,信号低。前列腺癌多发生于外周带,T2WI上表现为周边高信号区内出现低信号病灶,可作为诊断依据,但不要当成特异性表现,因为分泌物有时干扰较大,往往伴发前列腺增生及炎症。前列腺癌病变较大时包膜局部隆起,甚至不规则穿破到包膜外。病灶发展可以出现前列腺直肠角消失、两侧神经血管束、周围静脉丛不对称,精囊角欠对称或者消失,精囊受侵表现为T2WI高信号的精囊内出现低信号,前列腺癌还可侵犯膀胱及周边其他结构,直肠受累比较少见[1]。盆腔腹部可见淋巴结肿大。DWI上前列腺肿瘤组织为高信号,较前列腺其它组织信号要高些,腹盆腔淋巴结转移表现为结节状DWI高信号。波普扫描,MRS表现:Cho升高及Cit降低,以Cit明显降低及(Cho+Cre)/Cit的比值显著升高,均提示前列腺癌可能性大。[2]诊断时要联合核磁共振平扫及多种功能成像,有条件最好增强扫描,表现为动脉期明显强化,呈速升速降型强化方式。[3]
总之,目前对前列腺癌诊断方法多,包括有经直肠指检(DRE)、B超、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测定、活检、CT、MRI等。MRI软组织分辨率高,GE核磁共振仪平扫结合多种功能成像的优势在于早期诊断,可确定病变范围、分期及估计手术疗效和预后等。MRI是目前前列腺癌最佳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其早期诊断及分期准确性均明显高于经直肠超声和CT,运用平扫及动态增强联合多种功能成像是目前诊断前列腺癌的最佳诊断方法。
【参考文献】
[1]郭应禄.前列腺增生及前列腺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8.131-134.
[2]崔盾,张忠嘉.前列腺癌的CT诊断[J].医学影像学杂志,1996,6:194-196.
[3]王继琛,高玉洁,等.前列腺癌的MRI诊断与分期[J].中华放射学杂志,1996,30:741-744.
论文作者:张华权,吴修东,秦澜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月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21
标签:前列腺癌论文; 核磁共振论文; 前列腺论文; 信号论文; 直肠论文; 精囊论文; 前列腺增生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1月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