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经济的不断提升使得人们对于道路桥梁工程施工技术具有更高需求。本文介绍了预应力施工技术的特点,主要研究预应力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桥梁工程受弯构件、桥梁加固等方面的的运用及优势,旨在提升预应力施工技术的应用价值,供相关人员以参考。
关键词:市政;道路桥梁工程;预应力技术
引言:对于市政道路桥梁工程而言,预应力施工技术的运用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有效提升桥梁结构的抗震性能以及承载能力,同时具有施工简易、工程造价较低的特点,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工程施工质量,值得在工程中广泛应用。因此,加强对预应力施工技术的研究,有利于促进市政道路桥梁工程建设水平,为工程质量做好坚实的技术保障。
1预应力施工技术的特点
1.1提升工程质量
道路桥梁承担着交通运输的责任,在长期运营过程中,由于反复受到外部荷载力,长此以往会使桥梁结构发生严重损坏,不利于市政道路桥梁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1]。预应力施工技术的应用,在道路桥梁结构方面有效提升了抗震性及承载能力,使道路桥梁在长期运行中仍然保持良好状态,不仅保证了道路桥梁工程质量,同时大大降低了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一定程度上延长了道路桥梁工程使用寿命。
1.2降低工程造价
一方面,将预应力施工技术运用于道路桥梁构件方面,主要使用的工程材料为重钢筋及混凝土,材料的规格及性能容易掌握,且购入价格较低。另一方面,由于道路桥梁稳定性的提升,因此降低了补救成本。
1.3简便施工过程
该项施工技术主要针对建筑构件内部预应力筋,只需对其施加压力即可,所使用的施工设备容易操作,作业难度较低。利用简便的施工工程技术能够达到良好工程效果同时,减少了工程量,大大加快了施工进度。
2工程概况
位于某市的一所大桥采用了四跨混凝土连续钢构,主梁应用了三向预应力体系。其中,横向预应力钢束应用单端交替张拉方式,竖向预应力应用滞后张拉工艺。在受弯构件已加孔道压浆工艺中应用了预应力技术。施工过程中竖向预应力筋共张拉两次,第二次张拉主要用于弥补因操作、设备等原因造成的预应力损失。
3预应力施工技术在市政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3.1用于受弯构件中
受弯构件中未应用预应力技术以前,因混凝土自重较大且受拉性及受弯性较差,易出现开裂问题。在大跨度桥梁施工中,控制混凝土稳定性的难度增高。而预应力技术的应用,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混凝土构件是道路桥梁工程质量的基础保障,因此应保证浇筑质量,严格按照施工标准规范操作,保证混凝土结构密实,无气泡出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此基础上,采用预应力技术处理混凝土构件以提升混凝土的弹性和强度。在施工前,应对混凝土的法相压应力、主压应力、钢筋拉应力等数据进行计算,保证受弯构件应力满足工程质量要求。在实际施工中,以混凝土多跨连续梁单元为例进行分析。多跨连续梁构建应用较为广泛,主要包括正弯矩区及负弯矩区。其中正弯曲力矩位于中间跨度,负弯曲力矩则位于支座位置,如工程抗弯曲或剪切压力无法满足设计要求,需进行加固。建议在构件加工中加入具有高强度性能的碳纤维材料,以保证混凝土受弯构件承受预应力时的安全。
3.2用于桥梁加固中
预应力施工技术的应用,能够优化桥梁结构,通过降低最初状态下结构加固的混凝土应变值、受拉及受压应力变形,大大提高了钢筋的稳固性能。通常情况下,用于桥梁加固的主要预应力体系有体外预应力加固、无粘接预应力加固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体外预应力加固需在壳体外设立预应力索,并运用钢筋、钢绞线等工具对梁体施加预应力。由于力的相互作用,反弯作用力与梁体的部分荷载力抵消,适用于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加固接连箱梁的施工中。无粘结预应力主要通过预应力的张拉向混凝土施加预应力,达到增强混凝土抗裂能力的目的。所运用的预应力筋在表面防腐层或外保护套的保护下,不会接触混凝土,即处于无粘结状态。该预应力筋具有性能佳、自重较低、抗腐蚀性能优、抗震性能强的优点,值得广泛应用。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则是对碳纤维施加预应力,在其张拉过程中降低变形及裂缝情况出现,提升构件承载力。此种方法更适用于配筋不足构件的加固。
3.3用于桥梁路面中
通常情况下,应用预应力施工技术对混凝土路面施工的流程包括六点。第一,施工前准备。准备齐全施工材料以及材料验收文件。第二,安装模板。模板清理完成后使用脱模剂,进行放置、绑扎等操作。第三,浇筑混凝土。按照施工标准规范操作,利用水平仪测定高程,利用全站仪对预埋钢筋复测。第四,路面养护。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对路面养护,以保证路面质量。第五,张拉预应力筋。尽早对混凝土施加预应力,同时张拉操作需要精确计算混凝土构件的抗压能力。第六,封锚。结束预应力张拉操作后,利用相关机械设备将多余的预应力筋切除并进行锚具封闭处理。
3.4用于孔道压浆中
运用预应力孔道压浆具有两大优势,即能够保证预力筋与结构共同作业、保护预力筋不会发生锈蚀等病害问题[2]。在实际孔道压浆施工中,易出现压浆密实度、饱满度不够或漏浆问题,严重影响工程施工效率以及质量。对此,需要施工人员规范操作程序,配置合适的浆体水灰比例,避免出现孔道浆体沁水现象。如若水浆配置比例偏大,建议使用JMH-3外加剂降低水灰比例,并运用高速搅浆机提升浆体流动度。值得注意的是,孔道压浆需彻底,避免因雨水或气温偏低时产生裂缝,影响市政道路桥梁质量。
结论:市政道路桥梁的建设是构成我国公路建设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其建设有利于发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使城市间来往更加密切,促进经济发展。预应力施工技术的应用是道路桥梁施工的一大进步,值得推广并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刘佳宝.50m预应力混凝土T梁场地建设及预制施工技术[J].价值工程,2019,38(29):194-197.
[2]崔青海,燕友良.预应力技术在公路桥梁施工中的优化应用策略[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9):68-69.
论文作者:胡巍巍,徐志刚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3
标签:预应力论文; 混凝土论文; 桥梁论文; 构件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孔道论文; 道路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