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经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后的临床观察论文_丁当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310003

摘要:目的:探讨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APBSCT)多发性骨髓瘤(MM)临床效果。方法:18例患者随机分组。APBSCT治疗组:选择1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进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治疗,年龄在30~50岁,利用化疗联合G-CSF,当WBC>5.2×109/L开始采集自体外周血干细胞。采用适量的马法兰(300mg/m2)进行预先处理。对照组:8例患者只进行化疗。结果:10例患者造血系统均快速恢复。2例患者出现不适,临床表现为发烧,2例患者表现为肝功能异常。移植后进行随访3至36个月,8例患者获得CR,2例患者8个月后病情复发。只进行化疗组的8例患者,化疗后均获得CR,但6个月后病情出现反复,2例死亡。结论:利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方式,临床效果良好,且安全有效。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干细胞;移植治疗

多发性骨髓瘤病因是骨髓浆细胞克隆增殖所致。多年来通过在生物学领域对多发性骨髓瘤的深入探索,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许多方法已经应用于临床[1]。迄今为止,治疗MM最有效的手段还是先通过化疗后再进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2]。MM是一种复发率高,难以缓解,临床治愈率低的一种疾病[3]。本文深刻总结了10例MM患者接受APBSCT治疗后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择18例2013年3月至2014年1月被医院确诊为MM的患者,诊断无误符合国内医院诊断标准,并无其他疾病,如较为严重的心、肺、肝、肾等并发症的干扰,能承受大剂量化疗治疗。男性12例,女性6例,年龄45~60岁,平均年龄(48.2±2.3)岁,分泌型一共14例,其中IgA型4例,IgD型10例;未分泌型4例。根据临床分期要求,据Durie标准:ⅢA14例,ⅡA4例。

1.2方法

化疗组:8例患者只进行化疗。

APBSCT治疗组:在进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前,所有患者均需进行MP化疗。化疗后,有6例患者达到完全缓解,3例患者部分缓解,只有1例患者未缓解。

1.3外周血干细胞的动员及采集

外周血干细胞的动员和采集的方法是采用HDT化疗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即G-CSF,动员外周血干细胞,具体方案:依托泊苷400mg+环磷酰胺5.5g,一共24h,待经联合化疗后的白细胞水平降至最低,此时开始使用G-CSF(450-650μg/d)需皮下注射,持续10日,当WBC>5.0×109/L时,开始采集APBSC。干细胞采集1次,单个核细胞采集数量是(0.81~5.58)×108,细胞采集量为(1.50~3.43)×106/kg。

1.4预处理

预处理化疗:大剂量马法兰(200mg/m2),重新输入APBSC。

1.5支持治疗

10例患者全部进行药浴,药浴后进入百级层流室,在预处理期间,保持水化、碳酸氢钠碱化尿液。每7天对患者的痰物、尿液、粪便等进行检测,患者体温有超过38℃者,需要给予静脉注射广谱抗菌药。

1.6移植APBSC后治疗

3例肌肉注射干扰素,患者在接受移植干细胞之后开始注射干扰素,每天2次,2例患者开始注射白介素-2,采取静脉滴注。7天一个疗程,注射3个疗程。对于病情再次复发者,进行标准剂量联合化疗。

1.7统计方法

试验所得数据采用SPSS18.0进行分析,进行t检验,卡方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移植前后各项指标变化及病症状态

APBSCT治疗后患者身体各项指标情况见表1:

3.讨论

多发性骨髓瘤被人们认为是无法治愈的血液瘤疾病,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这种疾病一般多发病于年龄偏大的人群。在临床上目前依旧以化疗治疗为主[4]。虽然有多种其他新式的治疗方法应用于临床,治疗效果也取得明显进步但是其治疗效果均不太理想。总的生存率以及治愈率低。采用非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进行治疗,又会存在免疫排斥作用,给患者带来更大伤害。而且供体有限,成本高,不宜进行[5]。多发性骨髓瘤发病原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6-7]:1、病毒感染:长期的病毒感染可表现为网状内皮系统增生。2、慢性感染及炎症:临床上的一些慢性感染以及炎症,像结核慢性肝炎等,可能会伴有浆细胞恶性增生。3、电离辐射:从事放射线一类工作的人群容易受到电离辐射,因此这类人群的发病率比较高。4、遗传因素:多发性骨髓瘤的诱因可能与某些遗传因素有关。多发性骨髓瘤一般表现为5种类型,蛋白尿型。这是多发性骨髓瘤早期症状。肾小管功能不全型,这种类型是最常见的一种。急性肾功能衰竭,一般患者病程中都会出现该种症状。慢性肾功能衰竭,这是患者晚期会出现的症状。

利用常规的化疗方法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效率较低,未能够有效延长病人存活时间。研究表明[8],HDT联合APBSCT的治疗方案比使用单纯的化疗治疗效果会更明显,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改善病症。建议在65岁以下的患者使用HDT联合APBSCT作为第一线治疗方案。本试验外周血干细胞的动员和采集的方法是采用HDT化疗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外周血干细胞,WBC>5.0×109/L时,开始采集APBSC。干细胞采集1次,单个核细胞采集数量是(0.81~5.58)×108,细胞采集量为(1.50~3.43)×106/kg。这样,每个患者都取得了足够的治疗细胞,每个患者的预处理都采用了马法兰进行处理,效果良好,随后外周血干细胞回输体内,造血重建。有2例患者在缺乏粒细胞期间出现发热,而且发热的高峰期与粒细胞匮乏期平行,经过抗感染处理后,体温恢复正常。3例患者出现肝功能受损,经治疗后肝功能恢复正常。因此,大量应用马法兰预处理及应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是安全可靠的。10例患者经过移植治疗后8例患者CR,CR率80%,但是有2例病情出现反复。这与相关报道相比类似,虽然出现2例病情反复者,但是获得CR的患者,经过长时间的随访后仍然保持CR,明显优于常规化疗治疗。从患者移植前状态看,移植前拥有PR的患者治疗效果好,目前仍保持CR状态。而只进行化疗的患者,在治疗后获得CR,但是,在随访的数月后发现病情反复,有2例出现死亡。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经化疗后在进行字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效果要比单纯的化疗效果明显的多。在APBSCT治疗过程中,干扰素在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效果人们还尚不清楚,可能对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有作用。由于使用白介素的患者较少,且对这两例患者观察时间较短,故现在无法明显判断其在治疗过程中发挥什么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APBSCT在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方面是安全有效的方式,采取本方法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耐受性比较好,在移植时最好选择患者已获得PR时最好,这样可使患者在移植后治疗能够获得较长的CR,有利于进一步的观察研究。

参考文献:

[1]李菲,邱录贵,高危性多发骨髓瘤研究进展[J].国际输血与血液学杂志.2012,(6):511-514.

[2]乐凌云,田炳如,夏永明,等.糖类肿瘤相关抗原检测对多发性骨髓瘤诊断价值[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2):1866-1867

[3]宋晓晨,周芳.硼替佐米联合左旋苯丙氨酸氮芥预处理自体干细胞移植多发性骨髓瘤三例[J].白血病淋巴瘤,2012,21(4):239-240

[4]汪涓,傅铮铮,吴德沛,等.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回顾性疗效分析[J].中国医学杂志,2013,93(2):114-118

[5]李燕彬,王国蓉,耿玲营,等.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使中国高危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获益更多[J].白血病淋巴瘤,2013,22(11):645-649

[6]邹德慧,隋伟薇,易树华,等.一线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疗效及预后因素分析[J].中华血液学杂志,2013,34(4):299-303

[7]李娟,刘俊茹,黄蓓辉.含硼替佐米的诱导化疗序贯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和安全性[J].中华内科杂志,2012,51(4):279-283

[8]梁赜隐,梁汉云,岑溪南,等.硼替佐米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疗效及预后因素分析[J].中华血液杂志,2014,35(3):225-230

论文作者:丁当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7

标签:;  ;  ;  ;  ;  ;  ;  ;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经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后的临床观察论文_丁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