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伟[1]2003年在《四川联通CDMA网络规划与建设》文中指出CDMA通信是一套全新的技术体制,一经问世,就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1995进入商用以后,它以其大容量、低辐射、通话质量好和绿色环保等诸多优点,成为移动通信发展中新的亮点。本文是作者参与设计与实现的中国联通四川分公司CDMA二期工程项目的实际工作的总结。 本文介绍了CDMA技术原理和CDMA网络结构以及系统组成的各个部分,根据中国联通四川分公司的经营发展战略,和CDMA系统设计规范,设计和实现了中国联通四川分公司CDMA二期工程,CDMA二期工程是在一期工程的基础上进行的,本文所设计的中国联通四川分公司CDMA二期工程建设方案进一步完善了网络结构、网络覆盖、网络质量,解决了CDMA二期工程将实现全网升级为CDMA 1X系统的接口问题,以便为移动数据业务的开发搭建网络基础平台。本文还在工程实施上作了精心的设计和安排,对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措施,指导了工程的实施和圆满完成。目前中国联通四川分公司CDMA二期工程已投入运行,在CDMA网络服务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章素华[2]2002年在《CDMA蜂窝通信系统的网络规划》文中研究指明基于CDMA(码分多址)技术的数字蜂窝系统由于具有容量大、音质好、升级潜力大等优点,赢得了广大消费者及运营商的青睐,在世界各地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1996年,我国首先在北京、上海、广州和西安四城市进行了CDMA网的商用试验。目前,中国联通开始在我国大规模建设800MHz CDMA蜂窝通信系统,因此对CDMA无线网络设计的研究变得十分必要。 本文阐述了CDMA的网络结构、同步要求、传播模型。在此基础上对一个小城市的城区进行CDMA(IS-95A)网络规划。依据《中国联通800MHz 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技术体制》,从满足话务量要求和覆盖要求两方面估算基站的数量。为了满足无缝隙的覆盖,可在前面估算出的基站数量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基站。在确定基站的数量后,在一定的干载比时,根据小区容量和小区覆盖半径之间的关系确定每个小区所能支持的话音信道数和小区的半径。由于CDMA的软容量特性,本文提出根据一天中业务的繁忙情况,在不同的时间段设定不同的干载比,对信道数进行动态分配,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话务要求。功率控制是CDMA的关键技术之一,采用有效的功率控制方法可以进一步提高容量。本文提出的与距离的二次方有关的前向功率控制算法可大大节省基站的发射功率。
贾保灵[3]2006年在《多业务CDMA蜂窝通信系统中的接纳控制策略》文中认为为移动用户提供多种业务服务是未来移动通信网络的发展方向。由于CDMA技术具有灵活支持多种业务的特点,因而被未来移动通信系统所采纳。在CDMA系统中,每一个接入的用户对其它用户而言,都相当于一个干扰源,接入的用户数越多,或者接入高速率、高QoS的数据业务所占用的带宽越多,引入系统的干扰也越大。不断增加的系统干扰会逐渐加重无线链路的负载,进而造成网络向用户提供的QoS恶化,如误码率上升、反馈重传引入的时延增大、带宽利用率的下降等。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有效的方法是对接入的用户数目进行控制,该研究课题就是接纳控制策略(Call Admission Control简称CAC)。呼叫接纳控制的主要任务有两点:一是保证接入用户的QoS;二是保证当前在线用户的QoS不被新接入的用户破坏和影响。因此,为了保证当前在线用户的QoS,需要拒绝那些对当前用户的QoS产生恶化影响的接入请求。 本文围绕接纳控制这个课题,在对多业务CDMA系统容量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接纳控制策略来提高业务质量和系统性能。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对承载具有不同QoS要求的多业务CDMA蜂窝通信系统的容量性能进行分析是系统设计的重要一环,也是小区容量规划所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同时,有效精确的分析方法有助于我们深入地认识影响
郑明强[4]2005年在《四川联通CDMA目标网成都地区目标网的规划和建设》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移动通信市场的竞争十分激烈的,移动通信的发展受到技术和市场地驱动。中国联通公司作为我国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的提供CDMA网络服务的电信营运商,针对目前用户对移动网络的规模、容量、服务等级和综合业务能力不断提出较高要求的情况下,如何建设更为合理的CDMA网络以及如何利用CDMA网络的技术优势提供更多的数据增值服务,以吸引更多的用户加入CDMA网络阵营成为联通公司今后发展的核心问题。本文依据中国联通公司CDMA目标网络设计要求和规范,以及四川成都地区移动通信发展的需求分析,分别从CDMA移动通信技术的描述、联通CDMA网络现状分析、阶段性目标网的规划、无线网络的规划、设计及实施、移动数据优化流程和方法等方面来对成都地区的CDMA网络进行了阶段性目标网的规划和设计。论文主要章节如下:第一章概述第二章基于宽带的移动通信技术第叁章四川联通网络现状第四章目标网规划和建设第五章无线规划步骤和设置原则第六章移动数据业务优化流程和方法第七章总结和建议
顾杰[5]2003年在《无线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移动台定位技术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通信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尤其是蜂窝移动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用户数量迅速增加。根据我国信息产业部统计:1997年全国共有1332.9万移动用户,而到2003年已经有2亿5千万移动用户。推动移动通信发展的主要因素是通信质量的提高和新的服务业务的发展。因此当前的无线蜂窝系统并不仅仅限于传统的语音通信服务,而需要不断增加新的服务功能。其中利用无线蜂窝系统实现移动台的定位就是一项具有巨大市场前景的业务。为了改善针对移动用户的公共安全服务质量,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FCC Federal Communication Commission)于1996年7月发布了E-911条例,要求美国所有移动网络运营商必须在一定的时限内,在满足一定概率和定位精度对所有移动台用户实现定位功能。2001年10月FCC又进一步更新规范要求,要求在2005年12月31日之前所有移动网络运营商实现更高精度的定位服务。E-911条例大大促进了移动台定位技术的发展,在随后的几年中,各种针对不同的移动通信系统的移动台定位技术相继提出,以期能够在规定的时限内达到E-911条例的要求。除了公共紧急救助电话服务外,利用无线蜂窝系统实现移动台的定位还有大量应用前景,诸如提供灵活的记费服务操作,蜂窝系统的设计和管理,商业求助电话服务,被盗车辆跟踪系统,智能运输系统和移动电子商务等。介于此,不少国家政府和公司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无线蜂窝系统定位技术的研究和试制。 本文在深入研究了无线蜂窝通信系统的定位技术基础上,阐述了作者在其中几个问题上所做的工作详细讨论和总结了各种定位方法的基本原理,并且对这些方法的性能、实现复杂度和适用环境进行讨论比较。通过对CDMA定位技术的分析,提出一种基于CDMA通信网络的TDOA定位方法,通过仿真试验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同时对该方法定位性能及误差来源进行分析得出影响定位性能的主要因素是定位参数TDOA获取的精度。<WP=8>提出一种在无线衰落信道中TOA检测估计的算法,该算法可以实现低SNR情况下稳健的TOA检测,根据检测到的TOA信息可以方便的得到TDOA信息从而实现高精度定位。通过对无线通信信道中的多径延时模型分析,得出利用TDOA信息进行定位是一种无偏估计,可以通过多次测量取均值来提高定位精度。该算法适用于对静止和低速移动的移动台实施定位服务。当移动台进行高速移动时则不能采用单纯的多次测量取均值,因此提出一种定位跟踪算法。该算法也同样适用于对处于静止状态和低速移动状态的移动台实施定位。通过对无线信道中路径损耗模型的讨论和外场测试实验,提出了一种利用接收信号功率强度实现定位的方法,并开发出一个基于GSM通信网络的定位演示系统。结合演示系统的实际工作情况还给出了一个利用现有GSM通信网络提供的资源实现定位服务的方案。整个论文从结构体系上可以划分为叁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二章主要讨论各种定位方法及性能比较,第二部分由第叁章至第六章组成,该部分主要阐述作者在CDMA蜂窝系统中的定位及跟踪实现方面所做的工作,第叁部分为第七章主要阐述作者在GSM蜂窝系统中的定位实现方面所做的工作。
周满辉[6]2014年在《cdma2000与WCDMA通信系统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3G移动通信标准不仅要满足大多数用户的语音和低速数据服务,也要满足少数用户的高速分组数据服务3G中的主流制式都采用了码分多址通信方式,码分多址通信系统的容量与干扰有关系,可以通过降低干扰来提升系统容量在高速数据传输部分1x EV-DO采用时分多址技术,而WCDMA仍然采用码分多址技术1x EV-DO与WCDMA的高速数据传输部分分别采用时分多址和码分多址两类截然不同的技术,文章从调制方式的角度出发,给出不同技术的合理性1x EV-DO中的业务信道由16个Walsh信道构成,业务或控制数据采用16码道同时发送来提高分组传输速率本文对1x EV-DO中业务信道16码道发信问题进行了研究文章基于cdma2000与WCDMA系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比的方法,给出它们的容量和无线覆盖,得出的结论为网络规划提供了一些参考首先,给出了1x EV-DO前向链路的速率形成过程,对前向链路标称速率进行核算,从1x EV-DO中采用的调制方式角度说明下行链路中使用TDMA方式的合理性,然而WCDMA中并无此做法其次,比较分析了cdma2000和WCDMA的上行和下行最大用户数以及覆盖半径,给出了1x EV-DO反向链路的极限容量和仿真方法,研究了1x EV-DO下行链路预算,结合传播模型分析无线覆盖,得出一些有参考价值的结论最后,研究了1x EV-DO系统在不同调度算法下的吞吐量
张艳荣[7]2006年在《蜂窝移动通信分布式功率控制及其性能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在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功率控制是最重要的系统要素之一。对FDMA/TDMA系统,它的主要作用是减少共信道干扰,提供“更紧密”的频率资源复用,从而提高系统容量。在CDMA系统中,为了有效地解决“远—近”效应和小区边缘问题,功率控制对CDMA系统显得尤为重要。没有功率控制,CDMA系统的容量甚至会低于FDMA系统。另外,从经济的角度考虑,功率控制还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移动台发射功率,从而延长移动台电池使用寿命。本论文针对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分布式功率控制以及在采用功率控制后系统的性能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分布式功率控制算法在实际系统中应用时,存在着诸如时延和信号测量困难等我们所不希望的问题。因此提高分布式功率控制算法的迭代速度一直是研究人员关注的焦点。首先,本论文提出了一种适合于FDMA或TDMA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基于信干比(SIR)平衡的新型分布式功率控制算法。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一维蜂窝系统还是二维蜂窝系统,它都大大地减少了迭代步数,从而使迭代速度明显提高。3G和未来的4G移动通信系统将提供诸如高速数据、视频、高质量图像传输等宽带数据业务。这些服务大多数是下行传输,从而使下行链路的功率控制与上行链路的功率控制变得同样重要。本文针对OVSF-CDMA和MC-CDMA蜂窝通信系统的下行链路,提出了一种基于贪心算法的速率分配方案,并从理论上证明了该方案能够以最小的基站总发射功率提供最大的系统吞吐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合于蜂窝通信的分布式联合功率和速率控制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实际系统中轻负荷和重负荷时系统的稳态发射功率受正交化因子影响很小,但在中负荷情况下,系统的稳态发射功率随正交化因子增大而显着上升。研究还表明,轻负荷时每个用户都可以最高数据速率传输数据,而在中负荷和重负荷情况下,用户的平均数据传输速率会随着正交化因子的增大而很快下降。在CDMA系统中,为了能够得到更好的网络容量,联合功率和速率控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目前发表的文献中,很难兼顾语音和数据用户各自的特点。所以本文针对综合语音和数据业务的CDMA蜂窝系统的上行链路,提出了四种基于业务优先级的联合功率和数据速率控制算法并仿真了它们的性能。这四种算法为:PBCPRC(基于优先级的联合功率和速率控制)方案,PBSPC方案(基于优先级的选择性功率控制),SIRPBCPRC方案(基于SIR和业务优先级的联合功率和速率控制方案)和改进的SIRPBCPRC方案。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在进行资源分配时考虑了语音业务的实时性,给予语音用户更高的优先级。仿真表明,与不区分优先级的相应方案相比,本文提出的这四种方案都大大降低了语音业务的中断概率(甚至到0),而代价是数据用户传输速率的降低。同时,本文还对这四种算法进行了综合评价:从各种性能综合考虑,当系统重负荷时,改进的SIRPBCPRC方案应该是这四种方案中最佳的选择。功率控制对CDMA系统的容量有很大影响。本文研究了在瑞利衰落和非理想功控条件下采用最大比合并的RAKE接收机的OVSF—CDMA多业务系统的容量,针对国外某刊物论文存在的问题给出了正确的数值结果。并对最佳接收功率比的取值为定值的数值结果给予了理论说明。从理论上研究了多速率单小区CDMA系统的上行链路在AWGN环境下采用线性串行干扰消除SIC接收机的性能。对传统单用户接收机双速率系统,线性SIC双速率系统以及理想SIC双速率系统的容量极限给出了闭合表达式。
孙斌[8]2007年在《多媒体业务CDMA系统中呼叫接纳控制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未来的移动通信网络要能够为移动用户提供诸如语音、可视电话、高速互联网接入等多媒体业务,为了保证各类业务的服务质量,同时又最大限度地利用无线资源,支持尽可能多的用户,必须采用呼叫接纳控制算法(Call Admission Control简称CAC)。它是无线蜂窝网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它通过接纳或者拒绝一个用户的服务请求,来保持系统的正常运行,是平衡用户服务满意度与系统资源最大化利用矛盾的主要手段。因此,有效的CAC能在保证用户的不同QoS要求的同时,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本文首先对CDMA蜂窝系统的上行和下行链路容量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由于综合考虑了呼叫的到达过程、业务激活因子、无线传播环境等因素,因而容量分析更符合系统的实际情况,从而更加有助于系统的规划与设计。接着在基于容量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两种基于信干比(SIR)的接纳控制算法:局部算法和全局算法,并对两种算法在业务阻塞率、系统中断率等性能指标方面进行了仿真和分析。
党俊肖[9]2016年在《基于GIS的特频专用CDMA移动通信站传播覆盖预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实验法在研究区架设试验站点,采用路测测试法采集大量信号数据对SPM传播预测模型进行校正,设计出传播模型校正的最小二乘算法及信号数据处理方法体系;建立适用于该型频率装备的无线信号传播覆盖预测改进模型,验证有较好的准确性。通过校正出的SPM传播覆盖预测模型在GIS技术支持下,对研究区内单基站通信信号传播损耗进行了预测计算,得到了研究区内基站信号各类传播损耗分级、强度及各类覆盖栅格图,将无线移动信号覆盖及损耗预测进行了可视化研究。通过对研究区范围内该型基站覆盖预测计算研究,从定量分析视角验证该型通信装备的实战能力,得出单基站有效覆盖小区半径、蜂窝小区覆盖边缘、覆盖边缘盲区、单基站覆盖面积、覆盖强度水平等战技指标,验证了该型装备的实战保障能力。本文通过实测信号数据对CDMA无线电通信传播模型进行校正研究,进而为通信台站址选择、无线网络参数配置,对战场环境和台站覆盖的通信环境可视化仿真显示,将直观、形象、逼真的无线通信信号覆盖展现给指挥员,有助于通信指挥中心准确判断战场通信态势,调整优化无线通信网络部署,将会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参考价值。
邓燕[10]2005年在《基于多媒体业务的CDMA系统的无线资源管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移动用户提供多种业务服务是未来无线通信网络的主要发展方向。由于CDMA技术具有灵活支持多种业务的优点,因而被第叁代移动通信系统所采纳。如何在恶劣的无线传播环境里以及用户运动且相互干扰的情况下为各类业务提供QOS保证,同时充分利用珍贵的无线频谱资源,是基于CDMA技术的第叁代蜂窝通信系统、以及未来的无线个人通信系统都必须致力解决的问题。 对承载具有不同QoS要求的多业务CDMA蜂窝通信系统的性能进行研究是系统规划所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同时,有效精确的分析方法有助于我们深入地认识影响CDMA系统的诸多因素,从而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提高系统的频谱利用率。本文正是从多媒体多业务处着手,对多业务环境CDMA系统的性能和QoS支持做了相关的工作。 论文第一章介绍了本篇论文的背景,当前无线通信系统的基本发展情况、本设计研究的意义。第二章简单介绍了CDMA系统以及CDMA的无线资源管理,着重对无线资源管理中的多媒体QoS准则进行了介绍。 在第叁章中,仿真了CDMA系统中支持多种业务时系统性能的变化,各个业务对系统的影响,同时我们利用Markov模型给出了该情况下系统的状态转换模型,得出了理论分析的公式。在论文的第四章为了优化无线网络的应用级QOS,给出了我们固定预留带宽和动态预留带宽的两种接入策略的思想,仿真了采用这两种策略时的系统性能,与第叁章无策略的情况做出了比较。 同时我们在第五章中提出了一种SDMA随机复用的信道分配方案,给出了理论模型和数值分析,并与CDMA系统相结合得到了一系列性能曲线。 最后总结了全文,并提出了未来的展望。
参考文献:
[1]. 四川联通CDMA网络规划与建设[D]. 张红伟. 四川大学. 2003
[2]. CDMA蜂窝通信系统的网络规划[D]. 章素华. 华东师范大学. 2002
[3]. 多业务CDMA蜂窝通信系统中的接纳控制策略[D]. 贾保灵. 北京邮电大学. 2006
[4]. 四川联通CDMA目标网成都地区目标网的规划和建设[D]. 郑明强. 电子科技大学. 2005
[5]. 无线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移动台定位技术研究与实现[D]. 顾杰. 电子科技大学. 2003
[6]. cdma2000与WCDMA通信系统性能研究[D]. 周满辉. 南京邮电大学. 2014
[7]. 蜂窝移动通信分布式功率控制及其性能分析[D]. 张艳荣. 西南交通大学. 2006
[8]. 多媒体业务CDMA系统中呼叫接纳控制的研究[D]. 孙斌. 南京理工大学. 2007
[9]. 基于GIS的特频专用CDMA移动通信站传播覆盖预测研究[D]. 党俊肖. 兰州大学. 2016
[10]. 基于多媒体业务的CDMA系统的无线资源管理[D]. 邓燕. 西南交通大学. 2005
标签:电信技术论文; 中国移动论文; 蜂窝移动通信论文; 通信论文; 基站定位论文; 通信系统论文; 通信基站论文; 蜂窝网络论文; 功率控制论文; 移动网络论文; 用户研究论文; 蜂窝数据论文; 网络规划论文; 无线覆盖论文; 宽带速率论文; 定位设计论文; 用户分析论文; qos论文; 运营商论文; 中国联通四川分公司论文; cdma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