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高明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漕桥卫生院内科 214000
【摘要】:目的:探讨赖诺普利治疗高血压合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2月-2015年9月我院接收的其中50例高血压合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两组患者都实施常规治疗,除此之外,对照组使用硝苯地平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赖诺普利治疗,观察两组高血压合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 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高血压合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8.00%(P<0.05)。 结论:赖诺普利用以治疗高血压合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具有很好的疗效,能够大幅度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推广使用价值。
【关键词】: 赖诺普利;高血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
高血压合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因为各类心脏器质病变发展到末期而衍生的一种疾病,它的临床症状比较复杂,一旦患病,患者的心肌细胞将濒于衰竭,难以满足呼吸和一些身体重要器官的供血需求[1],一般会产生憋气、呼吸困难、肺水肿等一些临床症状。赖诺普利是一种不含琉基的转换酶抑制剂,它可以进行长效血管紧张素转换,它能够在治疗高血压合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时,能起到扩血管作用,是治疗高血压合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首选药物[2]。本文中在治疗高血压合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时采用赖诺普利进行治疗,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随机选取2012年2月-2015年9月我院接收的其中50例高血压合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
对照组: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8例,年龄52-70岁,平均年龄(61.31±4.26)岁,病程2-6年,平均病程(4.12±0.81)年。
观察组: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55-72岁,平均年龄(63.48±4.81)岁,病程2-7年,平均病程(4.76±1.48)年。
两组高血压合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使用硝苯地平治疗,一次10mg,一天三次,饭后服用。
观察组:使用赖诺普利治疗,起始量为10mg一天,一天两次,饭后服用,然后每隔7天给患者量一次血压,根据血压调整剂量,每次递增5mg,剂量最大增加到20mg,一天一次[3]。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患者的心功能与治疗前对比改善了两个级别以上。
有效:患者的心功能与治疗前对比改善了一个级别。
无效:患者的心功能与治疗前对比改善不足一个级别或没有改善,甚至病情加重。
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总例数×100%
用药后将两组高血压合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化进行对比,血压降至离正常水平越接近说明治疗效果越佳。
1.4 统计学处理
全文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当P<0.05时,表示两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治疗,对比两组高血压合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压指标,观察组比对照组更接近正常水平,对照组高血压合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8.00%,观察组高血压合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对比两组高血压合并高血压合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总有效率(%)
注: *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
3 讨论
高血压不仅能够诱发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而且能够促使其加重,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可能会引起左心室肥大,随后产生微循环异常,进而导致心肌凋亡,在治疗高血压合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时,要选择有效的抗高血压药,它既要能明显起到降血压的效果,又要能够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一般的情况下,病情比较严重的高血压合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要联合应用抗高血压药物才能起到更好的治疗效果[4]。
高血压合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大多容易引起交感神经系统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过渡激活,它们的过渡激活会对心肌产生有害作用,加速心功能的恶化速度,相互促进会推动心力衰竭的发展,进而增加高血压合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率,所以,如果能够有效抑制交感神经系统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过渡激活,将有利于改善高血压合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
赖诺普利是一种能够有效抑制血管紧张素的转换酶抑制剂,对比其他的转换酶抑制剂有更高的特异性,它能够有效减少醛固酮分泌,同时还能降低血管的阻力,赖诺普利能起到扩张静脉和动脉的作用,以达到降低其周围血管阻力的作用,还能够降低肺血管阻力,从而改善患者的心血排量。赖诺普利在体内产生药理作用不用经过肝脏转化,虽然起效稍迟,但胜在其维持作用时间长而且非常平稳[5]。
本文中观察组和对照组高血压合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同样的基础治疗下使用了两种不同药物治疗后,都取得了相应的疗效,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8.00%),由两组的数据可以看出,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赖诺普利治疗高血压合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更加显著,经过治疗后,患者血压明显降低、心功能得到了改善,并且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说明赖诺普利治疗高血压合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具有优越性,能够取得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周会玲,王国强,武美玲等.赖诺普利治疗高血压合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J].河北医药,2012,34(15):2272-2273.
[2] 王佃刚.赖诺普利联合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24(7):4184-4185.
[3] 秦学明.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赖诺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实践,2012,21(2):155-156.
[4] 王发波.赖诺普利联合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52例疗效观察[J].航空航天医药,2010,21(11):2110.
[5] 于文武.赖诺普利联合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3):165-166.
论文作者:蒋高明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12月第2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9
标签:心力衰竭论文; 患者论文; 高血压论文; 充血性论文; 普利论文; 疗效论文; 对照组论文; 《医师在线》2015年12月第24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