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清价值取向把握发展趋势--从两位张华及其回响谈生命价值的协调_人生价值论文

认准价值取向,把握发展态势——由介绍两位张华及其反响谈人生价值座标,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座标论文,两位论文,反响论文,态势论文,价值取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4年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的高材生张华(男)、为抡救一位落入粪池的老农,将生命永远留在了24岁的年轮上;而今,又有一位张华(女),北京师范大学刚刚考取的哲学系研究生,当未来在她脚下伸向理想远方的时候,却弃学高校,到县城某家储蓄所当了一名点钞员。

对两位张华怎么看?(为表述的方便,以下分别称他们为男张华和女张华)

当年,当男张华的事迹报道以后,在报纸上展开了好长一段时间的讨论,其焦点在于:一位离材大学生为一位老农献上了生命到底“值得不值得”?

其实,“值得不值得”的问题反映的是人生价值观的问题。所谓人生价值观,对于每个人来说,就是内心深处最重要的信念、信仰和理想的总称;它反映一定主体的利益、需要、心理和行为取向,是人们用以衡量事物的价值、评判事物好坏并决定其态度的内心尺度。这样说很抽象,而社会实践则是检验它的唯一标准。对于男张华个人来说,他在一个特殊的时刻实践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人生价值观,树立了一代青年人的楷模,正如叶剑英元帅当时闻读后欣然题词所称颂的,是“新一代的理想之歌”,这有什么“不值得”可言呢?对于男张华之后的实践延续来说,别的不说,单就地生前所在的二大队,据人民日报和新华社记者所写的通讯《发奋学习 报国为民一一记第四军医大学学员二大队》(新华社西安1996年11月19日电)报道:张华生前所在的二大队三届毕业学员984人,118人考上博士研究生,289人考上硕士研究生;四届学员先后在国内外专业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2500多篇,获得国家和军队三等奖以上的科技成果330多项。他们中间己有240余人担任了医学不同专业的学术或学科带头人,300余人成为正副教授或业务骨干,300余人次荣立一、二、三等功。在一次次全校、全省、全军、全国乃至国际性的各种竞赛中,光是“第一”就多达47个。这是何等辉煌的成就!这难道不是张华精神的延续与闪光吗?可以说,时至今日,男张华生前所在的二大队又奏响了一曲“报国为民”的群体辉煌的“理想之歌”。

女张华呢?

而今,当女张华的选择公诸报端后,立即在青年中特别是在大学生中引起了极大反响。《齐鲁晚报》辟专栏以“张华现象”为题展开了讨论,短短两个月的时间,收到稿件400余篇;不少高等院校纷纷举行“张华现象”主题班会。从讨论的情况来看,大致有两种观点:一种是指责,说她总有一天是要后悔的,因为将来研究生毕业毕竟使那时的就业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为人生价值的实现增添一个沉重的砝码;另一种是赞扬,说她无怨无悔,在这深沉选择的背后有着更深的内涵。

我以为,对于女张华的这一讨论基本上还停留在就事论事的层面上,还没有把她当前的这一选择放到我国发展态势的大背景上来加以宏阔观照。如果把她放到这样的大背景上加以宏阔观照的话,便不难发现,在人生价值的座标上,男张华为我们树立了“报国为民”的纵向Y轴,女张华则为我们树立了“个人功利”的横向X轴,其图式可表示为:

我国目前发展态势的大背景是什么呢?简言之,三个字:转型期。处在这样的转型期,一方面,竞争机制和利益调节机制的确立必然带来多元的人生价值取向,而两位张华则是代表了具有正面效应的多元价值取向的两极,一极为“报国为民”的价值取向,一极为“功利目标”的价值取向;在人生价值座标上,此两极作为纵、横两轴所构成的90°夹角的区间里为众多理想与现实相结合的多元价值取向提供了广为自由选择的天地。

另一方面,由于目前的竞争机制和利益调节机制尚不健全、不完善,因而社会生活中还存在着“素质逆淘汰”的负面效应,具体表现为“在某种情况下,假冒伪劣盛行,真的争不过假的,美的争不过丑的,善的争不过恶的,文明的争不过野蛮的。大学生、共产党员胡志勇为什么自杀身亡?第一,作为一位学了医但刚刚从医、尚无处治权的实习生,对于深夜送来的危重病号不但得不到抢救,而且被不负责任的值班大夫开了昂贵药品打发走,实在无法容忍;第二,当把自己内心的不平打电话告诉自己最信赖的爸爸的时候,他不但得不到理解与支持,而且倒要他去“慢慢习惯”,冷若冰霜地挂了电话。在胡志勇的心目中,本来完全是一片“救死扶伤、匡正时弊”的心,但因遭到这一连串的打击而被扭曲了,于是急转直下,灭绝了一切希望,在人生价值座标上,突然之间由正面效应转到了负面效应,以至于走上了自我毁灭的道路。其图示为:

如此急剧的负向递转,足以证明了美好的不但没有战胜丑恶的,而且连美好的自身也被扭曲变成畸形,顷刻间转向自己的反面了。

在教育方面,这种“逆淘汰”的现象似乎更为典型,后果也更加令人忧虑。比方说,“大学毕业挣小钱,小学毕业挣大钱”,这不是笑话,这实际上是对当前脑体倒挂现象的一种集中概括。还有什么“读书越多越吃亏,研究生吃大亏”、“傻博士、穷硕士,呆头呆脑读学士”,“硕士不硕,博士不博”,这也并非牢骚,这实际上都是对莘莘学子处于无可奈何尴尬局面的生动描述。这种转型期的“逆淘汰”现象必将影响到青年学生人生价值取向的选择。当然,如果因此而悲观失望,或者牢骚满腹,或者自暴自弃,或者径直走向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等,那么,在人生价值座标上,也会因被扭曲变为畸形而急剧由正面效应转向负面效应,其图示为:

超出极限的功利追求以致于畸形发展,都将是于国于民有害的,必然导致在人生价值座标上急剧向负面效应转化,因而也必将走上祸国殃民的道路。但是,对于没有超过极限的功利价值取向,就象女张华目前的就业选择,我们便不但不应当指责,而且应当理直气壮地予以支持和帮助,并充分相信她同样会达到崇高理想的境界。

不要只习惯“人往高处走”的思维定势,也应具有“人往低处走”的辩证思考,关键是要看价值取向能够得以实现的条件、处境和机遇。

总之,在以“报国为民”价值取向为纵轴、以“个人功利”价值取向为横轴所构成的人生价值座标里,其交叉点为“O”,以此为端点,向上、向右均为正向走势,向下、向左均为负向走势,唯有座标整体的右上域(即第一象限)为人生具有正面效应的价值取向,其左上、右下两域(即第二、四象限)则是不可能形成什么效应的,而作为具有正面效应两极的纵轴和横轴所构成的正向区间里,任何一个价值取向一旦超越了某一正向极限,它便争剧转化,顷刻转到纵、横两轴为负值走向的左下区间(即第三象限),而负向效应的两极则是“祸国殃民”和“自我毁灭”。其人生价值座标图示即为上图所示。

应该说,正面效应价值取向的区间是极其广阔的,因而对于每个人来说,其人生价值取向的选择便必然是自由的,又是多元的。

当然,人生价值座标图示只是一种形象化图解,实际的情形要比图示复杂得多。但是,这种大致反映价值取向整体轮廓的做法,在人才的培养上还是很有实用价值的。联系我们近几年的人才培养,特别是写作人才的培养,我们至少可以引伸出两条经验,其一是人才培养机制的分流与转化,其二是发展态势的导引与突破。下面,根据我们实施“写作实践系统工程”中的体会扼要谈谈这两条经验。

一、人才培养机制的分流与转化

当前,学校教育实施的仍为传统的应试教育,虽然一再强调素质培养,但是,统一考试、统一模式、统一标准,必然导致按照统一规格来培养人才。这当然有好处,不能轻易否定,而且,它在当前来说,还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处在转型期竞争机制和利益调节机制已确立的新形势下,只有在体制上确保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紧密结合,贯彻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因势利导的原则,在培养机制上适当进行人才分流,多做转化工作,才能将应试教育广阔的发展前景变为现实。就拿男张华的同学来说,同样是高材生,同样发扬张华精神“报国为民”,但是,阎小君与李云庆走的具体道路就不同。李云庆出国深造,获得了成功,而阎小君则用自己的行动证明,在祖国这片沃土上同样能创造出令全世界瞩目的成就。

殊途同归,“条条大道通罗马”,在人才培养的机制上我们应当树立这样的观念。就我们师专中文专业的学生来说,虽然大家都处在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年龄阶段上,也虽然大家都是在同一高考录取分数段里录取来起步于同一起跑线上,但是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则是千差万别的,而起跑之后,不久便拉开距离,而且充分展现了异彩纷呈的生动景象。以人生价值座标为参照系,根据几年来的观察与研究,中文专业的学生,就其典型表现来说,我们大致分为四种类型,即深造型、才干型、深沉型、通遥型。对于这四种类型的状况,我在《论人才培养的分流与转化》一文中已作了具体分析,在这里,我着重对其“转化”机制作一些较为具体深入的探讨。

对于“深造型”人才,人们往往是比较偏爱的,个人也往往自恃有才而自觉不自觉地自名清高,但是,有的因过分用功而将身体累夸,有的沉溺于知识的海洋而越来越削弱了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还有的知识的学习与掌握越来越高深,但“报国为民”的意识却越来越淡漠。这当然都是向极端走去的极少数人,但是从其走势上来看,也不能不说是开始逆向转化的突出表现。要避免这种逆向转化,首先,对其“深造”优势不要“宠”、不要“捧”,而要正确导向,使其向高层次进发;第二,对其弱点不但不要护短,而且力求从其优势的充分发挥来弥补其“不足”。男张华生前的同学,西京医院儿科主治医师张笑飞,可谓“深造”已成,医道高超,但他作为医疗队的队长和战友们一起走进沙漠边沿神木县的乡乡村村、沟沟岔岔,为那里的老百姓防病治病。如果说“身”下去是比较容易做到的,而“心”真正同老百姓贴在一起则是极不容易的。一天深夜,一位青年农民怀抱着刚出生3天的婴儿,冒着风雪赶6个小时的山路“跌跌撞撞来到医院”,这个新生儿患的是硬肿病,又并发肺出血,血痰把婴儿的小脸憋得青紫。这当然急需吸痰器,而这家医院又没有这种设备。怎么办?只见张笑飞弯下身子,嘴对嘴地给婴儿吸出了血痰,感动得婴儿奶奶在窗外扑通跪倒在雪地里,泪流满面地大喊:“恩人哪!”这就是一位高级大夫的所做所为!硬肿症,这种在神木县的多发病,还从没救活过一例,这个刚出生3天就患上这种病的婴儿却被张笑飞大夫救活了。我们说,如果没有高超的医术,便不会救活这个婴儿;但是,如果没有高尚的医德和灵敏机动的实践能力也是不能奏效的。荷兰唯物主义哲学家斯宾诺莎湮没于乡村市井而踽踽独行,宁做与正统思想抗衡的启蒙主义者,宁愿终生以磨镜片为生,也不愿意接受来自瑞典女王的馈赠,这是为什么?因为他坚信这么一句话:“每一个有学问的人,如果不学会一门手艺,最终会变成无赖。”所以对于处在学习期间的“深造型”同学来说,着力培养奉献精神,注重知识向实践能力方面转化是极其重要的。

对于“才干型”的同学来说,他们往往被领导、管理干部所器重而被专业课老师所轻视,他们自己又往往重奉献精神与动手、实践能力的发挥与发展,而对书本知识的学习却不十分看重;有的当了学生于部,表现了突出的领导、管理才能,但是每次的考试成绩居然连中等水平还达不到。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男张华生前所在的二大队学员于洋,于1992年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八一杯”全军青年知识竞赛电视公开赛上,由他任场上队长、主答手的总后代表队夺得了第一名,他也被评为“全军优秀选手”,可谓才干杰出,引起轰动,但是,因竞赛而耽搁下的功课怎么办?为此,学校决定,他的三门功课可以免考,但是,于洋却找到队领导,坚决要求补考。经过紧张的补习后,他三门功课考试都取得了90分以上的好成绩。于洋在赛场上称雄夺冠,在考场上亦不示弱,而我们有的同学在实践能力上表现了突出的才干,却在学习成绩上总是扯后腿,现在来对照一下于洋的所做所为,难道还没看到自己的明显差距吗?有差距,就应向弥补差距的的方面转化。

对于“深沉型”的同学来说,无论老师还是领导、管理干部谈起来,总觉很他们有潜力,城府深,但由于性格内向,影响了潜能的发挥与发展,而他们个人又往往对于考试、测评、选优之类总是不以为然,对于“深造型”、“才干型”同学所取得的成绩又往往不服气,却又总是笑吟吟地表示出“无意苦争春”。对于这样的同学促使其尽快转化尤其重要。我们93级文秘班一位同学,入校第一学期考试成绩在本班37名同学中倒数第3名,德育测评倒数第1名,但是,这位同学练书法、搞篆刻,才干突出,学习上不是不行,而是他把书本知识的学习根本没放在眼里,而对于广泛涉猎例是满有兴趣的。通过做思想工作,虽有所振动,但仍决心不大,又通过与其亲友联系,共同对他施加了点压力,他终于想通了,端正了主攻方向,调整了自身在同学中所处的位置,从此,学习上势如破竹,工作上勇于开拓,并经过竞争上岗担任了系学生会社团部长,结果,第二学期便被评为三好学生,第三学期考试成绩居全班第一,德育测评在全班数第二,第四学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毕业后被国税局选了去 。从这位同学的变化过程来看,“深沉型”的同学确实应在“转化”上下功夫,确实注重潜能的发挥;一旦在潜能的发挥上有了突破性的发展,其发展变化的幅度便会比任何类型的同学都大。

对于“逍遥型”的同学来说,其“转化”就更困难些,但应树立“浪子回头金不换”的观念。的确,这样的同学往往叫人讨厌,而他们个人却又往往“自我感觉良好”,由此而形成的反差又往往构成某种“对立”,因而在他们身上做工作便会突出地感觉到“逆反心理”的存在。比如,有的同学谈恋爱,似乎既不违纪,也不妨碍别人,但是,由于其活动范围囿于两人之间,便自然与大家形成隔膜。这样的同学往往自觉性较差,什么学习、工作、集体,奉献等等,均不放在眼见,只顾一味地我行我素。但是,终会有一天,要么在两人之间,要么与群体之间,总要爆发某种冲突,这几乎是必然的,因为整体的培养目标与他们的“逍遥”选择是不协调的,甚至是格格不入的.作为教育工作者,就要善于抓准有利时机,做强有力的转化工作。有一次,有这样两位同学,别人并没有伤害他们,他们却起了疑心,将好端端的同学给打了,对此,学校不姑息、不迁就,从严处分了他们。我们则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强化思想灌输,端正其人生价值取向,结果,这两位同学转变很快。当然,这样的同学“转化”需要时间,因而在有限的时间里往往仅仅取得“转化”的契机,而实现“转化”的成效却要到毕业就业以后。上面举到的那两位同学就是如此:毕业后不久,一位成长为县级先进工作者,一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以上四种类型的划分,不是绝对、不变的,而是相对、变化的,而且,划分不是目的,更不是要求学生“对号入座”,划分类型的目的在于通过对每种类型的典型分析,使培养对象逐步认识人生价值取向,并尽可能在人生价值座标上大致确认自己所处的位置,从而自觉调整,向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方向转化。唯有向有利于人才培养方面的转化才是我们的目标所求。就我们所搞的写作型人才培养来看,可以说,才干型人才走在了前头。他们在素质培养,为社会服务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实践能力的施展上率先投入,取得了某些令人注目的成果,因而对于其他几种类型的同学来说,引发了某些向才干型人才“聚焦”的热点效应。

二、发展态势的导引与突破

人生价值座标显示了人生价值取向有着广阔的自由选择天地,而青年学生的发展状态又呈现着多姿多彩的情形,那么,这两方面交融在一起,有没有规律可循呢?有的,那就是:就学生能体现人生价值取向的发展态势来说,纵向有环节推进,横向有方式之别。

先看纵向环节推进。小说的情节之所以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推进,就是因为它反映了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在规律。那么,同学们在帅专两年四个学期的学习过程中,也不能不说大致体现了这样的环节推进。入校第一学期,从高中跨入大学,一方面踌躇满志,踏上了新起点;另一方面诸多不适应,又一时摸不清大学学习生活的规律,这只能是一个“开端”。第二学期,经考试、测评、又经过寒假的反思与交流,不但思想境界达到一个新天地,而且大学生活已逐步适应,并摸清了它的规律,所以,这时必然出现较快的“发展”。第三学期,经过一年的适应、发展,特别是经过了学年的考试、测评,又经过了时间较长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那么,这时必然到达两年期间创辉煌的阶段,这就是两年大学生活的“高潮”。到第四学期,忙于实习,毕业就业的问题提到日程上来,便必然进入“结局”了。

把握环节推进,便于区别各发展阶段上的特点,从而因势利导,最大限度地提高育人效果。比如,当进入“发展”的第二学期时,对于学生干部队伍的组建我们实行了“竞争上岗优化组合”的办法,提出:以综合测评为基础,以竞争演讲为主要依据,以广泛吸收各方面的意见为重要参考,以优化组合为总体目标。这样实施的结果,不但使干部队伍的组建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效果,而且给全体学生的“发展”铺开了竞争激励的大好局面,形成了你追我赶的热潮。再比如,当进入“高潮”的第三学期时,为使各种类型的同学都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并确实创造出两年期间的“辉煌”,我们特地加大学生自我管束的力度,广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这样做,不但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形成最佳投入状态,而且共同组合了涌现优秀成果的良好环境和气氛,使每届字生的能量在这时得以最充分的发挥。

把握环节推进,便于挖掘环节之间的潜在因素,加大推进的力度,提高发展的幅度。比如,由“开端”到“发展”所跨过的寒假,我们每每举办“岱蕾杯”精短作品大奖赛,目的是开阔学生的视野,通过写作并参赛,使大学生活注入来自社会的活力,从而既使写作活动的自身拓展了取材范围,又使学生的思想获得新的动力,为开学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再比如,由“发展”到“高潮”所跨过的暑假,我们又主要引导大家广泛地开展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目的是让学生深入了解国情、地情、民情,为他们从幼稚走向成熟创造得力契机,以便开学后确能抓住机遇,创出大学期间的辉煌。正因如此,这几年,每次暑假之后山东省大学生社会实践评奖中,都有我们的两篇调查报告获奖,一人获先进个人称号,两位青年教师获优秀指导者奖。

从纵向发展的角度而把握环节推进,的确是一条行之有效的经验;再从横向比较的角度而确认四种发展态势,同样是一种引导学生搞突破的好办法。这四种发展态势就是平衡式发展、跳跃式发展、失衡式发展、滞后式发展。

所谓平衡式发展,就是德、智、体全面发展,其标志是连续几个学期均被评为三好学生或优秀学生干部。这样的同学自我调节的意识和能力都比较强,发展稳定,没有大起大落的情况。

所谓跳跃式发展,就是抓住关键求得突破,紧接德、智、体全面开花,势如破竹地获得较大超越幅度的发展。这样的同学有爆发力,特点突出,有可能创出最佳成绩。

所谓失衡式发展,就是德、智、体的发展失去平衡,往往某一方面发展变化格外、突出,而其他方面老是平平,甚至出现畸形。这样的同学往往比较偏执,独立意识过强,不大善于跟别人合作。

所谓滞后式发展,就是德、智、体诸方面自始至终被落在后面,而自己又以乎无动于衷、心安理得。这样的同学多半不思进取,缺乏主动精神,思路老是活跃不起来。

同样,以上四种发展态势的划分不是机械的而是辩证的,不是凝固的而是流动的,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而且,划分的目的也不是让学生”对号入座”,而是通过典型分析,求得突破,那么,其他几种发展态势怎不也可以抓住关键来个“突破”呢?男张华生前所在大队有位朝鲜族姑娘林丽红,刚入校时连汉语都说不流利,第一次课堂测试只得60分。但是,她抓住关键,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应邀赴日本参加颁奖大会上,她代表获奖者发言,那流利、娴熟、纯正的日语使得评委会主席竖起了大拇指,说:“中国大学生如此优秀,了不起,了不起!”林丽红如此巨大的突破性进展是怎样取得的呢?她说:“每当走过张华烈士纪念碑,一种使命感,一种责任感总是占满我思维和情感的全部空间”。“作为一名军校大学生,一定要胸怀大志,为民族的发展学知识、成大器。”这就是思想的突破带来行动的突破、目标的突破以及效果的突破。

总之,在实现人生价值的宽阔大道上,通过人才类型的划分和发展态势的认定,在人生价值座标上找准自己的位置,然后寻找机遇,抓住关键,奋发努力,都是能够获得突破性进展的。至此,我们便可以回到文章开头时的话题上来了:

男张华,作为解放军医科大学的学员,如果没有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准备,当一位普通农民掉进粪池的时候,他便不会奏响一曲“新一代的理想之歌”;反之,他具有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崇高思想,如果没有遇到一位普通农民掉进粪池的特殊机遇,那么,他也不会奏响这样一曲“新一代的理想之歌”。但是,正象前面提到的李云庆、阎小君、张笑飞、于洋、林丽红等一样,虽然没有遇到老农掉进粪池的特殊机遇,但是,只要抱定“报国为民”、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崇高思想,在任何机遇面前,都可奏响“新一代的理想之歌”。所以,正象法国著名学者巴斯德所说,机遇总是光顾有准备的头脑。这话的确是千真万确的真理。

再说女张华,她也是作为一位高材生,由专科升本科,又成为一名哲学研究生。在人生价值座标上,她目前“个人功利”的选择当然没有男张华那样崇高,但是,她毕竟首先给自己找到了一个切切实实的位置,由此起步,她也必将寻求到“报国为民”、实现人生崇高价值的机遇,同样会奏响一曲“新一代的理想之歌”。我们也正是这样期待着。

标签:;  ;  ;  

认清价值取向把握发展趋势--从两位张华及其回响谈生命价值的协调_人生价值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