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解“大中”困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困局论文,大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发迹于1982年的北京大中电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中”),先后经历了小作坊、小门店、专卖店、连锁店等不同发展阶段,目前仅在北京一地就拥有47家连锁门店,年销售额超过60亿元,稳坐京城家电销售头把交椅。
但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大中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门店关张时有发生,高管团队变换频繁,商业腐败依然存在,企业的凝聚力、战斗力大不如前,在外埠的发展遭遇重创,与其合作的供应商怨气与日俱增……
事实上,大中面临的问题并非大中独有。和大中一同成长起来的中国民营企业和大中一样面临着类似的问题:一方面创业者依然雄心万丈(比如大中老板一直渴望的大中上市);而另一方面,创业者却越来越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企业越大越无法控制,理想与现实走向之间越来越显得南辕北辙。
如何解决企业长大的难题?这也是我们努力求解大中困局的真正意义所在。
北京大中电器有限公司再次被媒体关注是去年后半年,跟以前不同的是,此次被关注是因为大中积累多年的问题已经逐步暴露:去年6月份,位于北京北三环的大中电器北太平庄店悄然关门,9月北京蒋宅口店再次悄然关张;更引人注目的是,该公司副总史明也跳槽到竞争对手上海永乐去了,而史明并不是大中高层近年来跳槽到竞争对手的第一人。
人才困局:高层变动 中层混乱
有人说,大中不需要强势人物,大中的企业文化强调“店小二”精神,连老板都乐于称自己为消费者的“店小二”。作为职业经理人,在大中,如果太把自己当回事离走人大概也就不远了。
“你觉得大中人事动荡的原因是什么?”一位在大中工作多年的先生,面对记者的采访,显得很漠然,“你看看他们高层的变化就知道了。”正如这位大中员工所言,除张大中外,大中的高层管理团队是极不稳定的。今年3月,大中原总经理胡凯不幸辞世。之后,大中的总经理及各级经理人的人选如走马灯似的来回变换。仅就总经理而言,先是一直负责财务的大中元老金信远担任,时间大概3个月,接着是此前负责人事的梁小平继任3个月左右,现在终于轮到宋红出任总经理。事实上,梁小平当年曾因直言被张大中命令回家待岗。而宋红在胡凯之前就是大中总经理,此人为人温和低调,因是澳洲移民必须定期回澳洲居住,所以曾离开大中一年。至于像李力一样擅长市场进攻的人在新的人事排名中只担任北京分公司总经理在大中大概也是一种必然。对此我们追溯到已从大中跳槽的两位前高层离职的原因就可以明了:王俊洲和史明都是业界有名的人物,在市场操作方面的能力被业界广泛认可。特别是现年四十多岁的王俊洲,在2000年前后,在大中迅猛发展时期为大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但这两个人都因为行事张扬得罪了大中高层实权派,而最终不得不负气离开。由于目前整个家电连锁零售企业哪里都缺操盘手,于是很自然的,王俊洲去了国美,不久就被任命为华南(兼香港)片区总经理,史明因为在新一轮的权力争夺中被打入冷宫不得不跳槽到永乐,目前在永乐的具体职务尚不知晓。
有人说,大中不需要强势人物,大中的企业文化强调“店小二”精神,连老板都乐于称自己为消费者的“店小二”,作为职业经理人,在大中,如果太把自己当回事离走人大概也就不远了。
另一点也往往被观察人士提及,大中一直希望上市,但其高层管理团队中没有一个副总懂得资本运作。
大中的中层(如事业部经理、店长之类)情况又如何?大中内部人士告诉《理财》记者,中层基本上都是在大中工作多年的基层员工被提拔上来的。这些人素质普遍不高,一部分人被人们称作商业油子,拉帮结派、猛捞好处。由此导致大中派系林立,甚至商业贿赂横行,特别是事业部经理,因为掌管采购、营销大权,经常或明或暗地大肆向制造商索要贿赂,个别人吃喝嫖赌无一不精,制造商敢怒不敢言。业界人士说这就是潜规则,谁都不敢也不愿去打破,“打破潜规则就别想在圈里混了”。
那么中层经理们的做派高层是否知道?一位与大中有业务关系的企业销售负责人告诉记者:“高层怎么可能不知道呢?”这位人士说,制造商和基层员工不止一次通过匿名信等形式将他们不能忍受的中层的种种行径汇报给高层,但高层从来没有施行严厉的处罚措施。
显然,在这一点上,张大中的打击力度是不够的。而高层对这种行为的不作为客观上纵容了不正之风的滋长蔓延。
扩张困局:四面楚歌 扩张乏力
大中向天津、石家庄、保定等城市的扩张显然并不成功,事实上这三个城市目前普遍处于亏损状态,北京实际上长期扮演着输血者的角色。业内人士早就指出北京的家电卖场已过于饱和,但大中仍对在京开店乐此不疲。
对连锁企业而言,普遍都认为它是规模经济的代表。既然如此,那么大中为什么不尽快抢滩市场,布局全国网点。
本刊记者调查发现,张大中不是不明白这个道理,但是我们也看到,近年来大中虽然急于像国美一样四处布点,但向天津、石家庄、保定等城市的扩张显然并不成功,大中内部人士向《理财》透露,事实上这三个城市目前普遍处于亏损状态,北京实际上长期扮演着输血者的角色。
大中今年本着先华北后全国的战略准备进攻大连、西安等地市场,但因实力不济、准备不足到现在依然按兵不动。与外埠扩张乏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北京,大中仍然在不断开店,目前北京的店面已经达到47家,而4年前大中的店铺才4~5家。有人开玩笑说,大中已经开成便利店了,下一步是否要像北京的报亭一样遍地开花?业内人士早就指出,北京的家电卖场已过于饱和,但大中仍对在京开店乐此不疲,不知其用意究竟何在。难道是因为反正有制造商掏钱能多开就多开?可是制造商也有自己的底线,一味地赔本赚吆喝的事是干不长久的,这大概就是近一段时间大中接连关掉北京门店的原因吧!
将大中和国美、苏宁做对比应该是有借鉴意义的。国美有鹏润地产和股市融资,财力非大中可比。苏宁与上游制造商(如春兰)的战略合作也使其经营可以游刃有余。但国美到目前为止,在京的卖场也不超过20家,苏宁也不超过10家。经济学家认为,这从一个侧面也反证了并非越具规模越经济,有时正好相反,大规模可能导致不经济。另一方面,由国美肇始的家电卖场价格血拼被大中学来发扬光大了,但国美却在2003年中期改变了价格策略,转而追求利润了。而苏宁一贯坚持利润为王的经营理念跟大中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事实上,三家在京的营业额和利润与店面数量之间远未形成正比关系。如果财务人员稍微研究一下大中在京门店的经营数据,不难得出一个结论,即有些门店的营业额10个店加起来仍不抵马甸一个店。但这样的10个店却分解了像马甸这样的赢利大店的客流。大中与国美、苏宁的竞争在某种程度上已转化为内部门店互抢客源。
经济学家更是指出:从行业发展的角度讲,人们并不希望看到国美、苏宁特别是国美一企独大的现象。可是,大中要达到国美一样的规模并不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联盟困局:新战国时代的商业
当中永通泰不得不解散的时候,大中的实力是否实现了飞跃,大中的结局是如战国七雄般纵横商界还是归于湮灭?
面对国美、苏宁的强势出击,处于北京的大中和上海的永乐、河南的通利、广东的泰达坐不住了。两年前,一个名为“中永通泰”的商业联盟成立。目前这个联盟的成员企业已达到十多家。与北京当年以百货大楼和西单商场为首的大商场发起联盟对抗家电连锁企业但各怀异心不同,中永通泰虽然也属于松散型联盟,但该联盟联署办公,对大宗采购及与制造商的政策谈判做到了统一,应该说中永通秦的实力并不比国美差。在其成员企业都比较弱小的时候,联盟促进了各自企业的发展,客观上也起到了平抑和稳定商业环境的作用。事实上大中、永乐等企业的发展有目共睹。
但同时我们应该看到中永通泰建立联盟的基础是各方都不会侵占联盟中其它方的领地,这些企业的地域分布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但是各企业迅猛发展的结果必将导致利益冲突,因为谁都不想偏安一隅,最终联盟必将解散。现在的问题是,当中永通泰不得不解散的时候,大中的实力是否实现了飞跃,大中的结局是如战国七雄般纵横商界还是归于湮灭?
赢利困局:模式是把双刃剑
大中们和制造商的合作完全是单边主义,合同的谈判完全是大中们说了算,要么同意签合同。要么撤展台下货走人。单边主义自然不可能是双赢,双赢对大中们来说不过是一句漂亮话而已。
大中的赢利模式基本上和国美、苏宁大同小异,因此业界更愿意说这是大中们的赢利模式。事实上这些企业根本不指望直接赚老百姓的钱,他们从制造商购进商品,往往直接以买入价销售,甚至低于买入价销售,账面利润微乎其微,甚至允许亏损。那么利润从何而来?主要靠制造商的返还利润(简称“返利”),返利又分为年返、月返、个别产品甚至有季节返利。通常返利额度呈阶梯状递增,销售额(量)越多,返利越高,因为大中们实行连锁经营,销售额自然比独门独户的商家高,有时甚至高出10倍以上。这就是大中们敢于低价销售的原因,而大型综合商场和小经销商限于规模往往不敢与其打价格战,所以只有倒闭或转行,由此导致家电产品的销售量急剧向连锁企业聚集,这就是大中们赢利的秘密。业内人士指出,家电连锁企业的赢利完全依靠规模效应。
那么商业连锁企业的房租、水电、营运费用是不是就是大中们的费用支出呢?未必是。因为制造商必须缴纳诸如进店费、店庆费、促销费、场地使用费等各种名目繁多的费用。举例来说,一个品牌的小家电如果想在大中的某一个门店销售,一年的场地使用费至少在5000元以上,大家电则至少10000元以上。这仅仅是一个店一年最基本的费用,这样的费用还不能保证该品牌的商品可以取得较好的摆放位置。况且如果某品牌的商品连续三个月销量排名靠后的话,大中将毫不留情地将其驱逐出卖场。再则,大中们本身的管理人员极少,售货员全是制造商派遣,即便如此,他们还会被命令缴纳管理费等人头费。因此可以这样说,家电连锁企业的费用支出基本上已经由制造商承担了。
有供货商告诉记者,大中们和制造商的合作完全是单边主义,合同的谈判完全是大中们说了算,要么同意签合同,要么撤展台下货走人。大中们不可能妥协,因为大量小经销商已经倒闭,大中们事实上已形成对流通渠道的垄断,所以除极个别的国际名牌,妥协的最终只能是制造商或代理商。
单边主义自然不可能是双赢,双赢对大中们来说不过是一句漂亮话而已,连他们自己都觉得好笑。
分析人士对两个问题非常担忧:这种赢利模式能否长远?即便长远,它会给整个家电行业带来什么?自然,这种高压模式会带来各大品牌重新洗牌,没有实力的企业即便不被消费者抛弃,也会提前被大中们抛弃,但是由此带来的制造商利润的狂跌,最终必然影响到技术创新的投入和产品质量的提升。设想如果制造业普遍低迷,与之配套的流通企业又将何以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