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北旅游客源市场竞争力分析论文_韩汭洁

辽西北旅游客源市场竞争力分析论文_韩汭洁

韩汭洁

(辽宁大学亚澳商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6)

摘要:辽西北的旅游资源具有很强的独特性,为了保证其独特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对其旅游客源市场的研究与分析十分必要。旅游客源市场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客源市场的竞争直接影响当地旅游业能否持续、健康的发展。本文对辽西北三大客源市场从市场特点、不利因素、有利因素进行分析,对于制定辽西北旅游发展政策、扩大市场规模、构建完整的旅游产业链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辽西北 旅游市场 客源

一、传统市场:沈丹大东线客源区

目前辽宁省内旅游路线大多以一日游、二日游为主,如沈阳—大连,锦州—葫芦岛,大连—丹东,抚顺—本溪—丹东等。而跨省区旅游线路多为串联几个省市,更多的情况下,省内景点是作为一条常规旅游线路中的一个景点。在省内还没有一条游览时间较长、,串联多个旅游景点的经典旅游线路。

东线市场的不利因素体现在:首先,旅游产业集中度低,产业链条缺失。辽西北旅游发展大多数是独立经营的模式,没有形成较完整的产业链和产业体系,因此旅游业对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拉动还没有充分显现。其次,旅游产品特色不明显,项目建设趋同。大多数旅游项目不重视特色乡土文化及民间节庆的挖掘与开发,仅凭着一股热情一哄而上,盲目发展。再次,基础设施落后,经营管理欠规范。目前,辽西北旅游业现有基础设施、配套设施薄弱,大多数旅游项目的工作人员都是当地的村民。最后,开发缺乏政府主导,布局不够合理,缺乏整体规划,功能分区不够明确,对当地的生态保护重视不足。

东线市场的有利因素体现在:第一,红色旅游在整个旅游市场中所占的比重逐年增加,客源稳定且持续增长。辽宁省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等战争的发生地,红色旅游资源丰富,特征明显。第二,小短假释放旅游需求,省内周末游市场发展稳定。伴随着2.5天“小短假”的实施,市场对周末旅游产品需求量出现“井喷”。第三,乡村旅游越来越受到旅游者的青睐。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收入水平和消费观念的不断提升,人们渴望返璞归真这必将有利于辽西北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二、北线市场:齐哈长客源区

对于北线市场而言,辽西北是他们的冷点出游选择。以阜新为目的地,长春和哈尔滨客源地的直线距离在300-600公里,而高速公路的距离达到850公里,扣除中途休息的时间也需要9-10小时的路程。高铁时代的到来大大的改善了上述困境,对于即将通车运行的京沈高铁,沿途的中转站贯穿辽西北三地,在没有绕路的情形下能够探寻到更多独具地方特色的辽西北文化。

北线市场的不利因素体现在:首先,北线客源停留期短,中转类型客源占比较大。根据北线市场游客偏好的调查显示,他们比较喜欢在北京、天津、河北、山西等区域游玩,或者是途径沈阳、大连,休憩游览片刻,很少会专门在辽西北逗留。其次,北线旅游市场空间增长缓慢,后劲不足。北线客源人均消费普遍低于南线客源,考虑到物价水平的上涨因素,这些年居民的人均旅游消费几乎没有增长,消费总额增长主要源于出游群体规模的扩大。最后,北线市场旅游需求偏好更倾向地理位置偏远的南方。根据市场调研的结果显示,相较于临近的省份,东北地区的游客对于南方旅游市场有更独特的偏好,他们更愿意到环境差异较大的地方旅游,去感受不一样的地理环境人文风情。

北线市场的有利因素体现在:第一,辽西北旅游长期冷点、冷线,神秘感对游客的吸引力更强。辽西北在物质性旅游资源开发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一系列的景区景点先后建成。除此之外,辽西北还有众多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阜新玛瑙雕、蒙古勒津乌力格尔、蒙医药等等,带有地方神秘特色的民俗文化遗产对于北线市场吸引巨大。第二,独具地方特色的辽金文化,易于同北线客源产生强烈的文化认同感。辽宁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历史上多次作为中原汉民族和东北少数民族的交界地区。第三,自然条件相近,但是气候更怡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辽西北四季分明,夏季最高气温不超过28℃,冬季最低气温不低于零下25℃。这种独特的气候适宜夏季避暑,冬季滑雪。对于北线市场而言,嬉冰雪、泡温泉、到辽宁、过大年成为了许多人冬季出游的项目。

三、西向线市场:承赤通客源区

蒙冀辽三省交接,形成了一条非典型的内蒙古旅游线路,没有草原、没有沙漠,但是有森林、有温泉、有湖泊、有峡谷、有博物馆、有民族文化。

西线市场的不利因素体现在:首先,旅游资源丰富,但特色品牌辨识度低。辽西北旅游资源给游客的印象停留在产品丰富但开发程度较低的层面上,现有产品等级相对较低,历史文化资源的转化效果不明显。其次,旅游者刻板印象较重,印象停留在传统层面。对于从未到辽西北旅游的游客来说,说起辽宁,说到东北,大家的印象普遍停留在二人转的层面。就像谈到内蒙古,可能有人会认为全是大草原一样。旅游信息宣传不到位,资源不对称,由此造成的刻板印象使得旅游者失去出游兴趣。最后,地标性建筑少,缺乏出游吸引力。游客选择辽宁作为旅游目的地时,更多的会选择具有标志性景点的城市游玩,比如沈阳的一宫三陵,大连的发现王国、老虎滩海洋世界等。对于辽西北而言,人们普遍没有具体而深刻的城市印象。

西线市场的有利因素体现在:第一,独具地方特色的风土人情,相互交织。200公里范围内的赤峰、通辽,四平、辽源,承德、秦皇岛是周边客源区,相邻的这些区域在文化、饮食习惯、出行规律、生产生活等方面比较接近但是地理位置属于不同省份。辽宁、内蒙古、吉林、河北在辽西北交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旅游经济。第二,辽西北区域乡村度假游内容更丰富。另外,度假旅游活动一般具有客源市场相对稳定,游客逗留时间长,重游率高,以家庭为基本单元的比例大的特点,对于长期城市印象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推动作用。第三,旅游产品协调互补,跨省市精品旅游线路受到吹捧。比如具有满族民俗风情的旅游线路:承德--赤峰---锦州--鞍山,在实现跨省市联动发展的同时共享旅游经济。当下,随着游客旅游消费习惯的演变,全域旅游、“旅游+”的融合理念不断成熟,以及文创、旅游IP带动的新业态、新要素的发展,都将进一步丰富旅游产品内容,拉动旅游核心产品和衍生性产品的消费。

参考文献

[1]叶玉杰. 东三省旅游竞争力评价研究----基于SPSS统计分析软件. 硕士学位论文,东北师范大学. 2012。

[2]陈小华. 旅游客源市场分析. 硕士学位论文,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3。

[3]王德刚,宋文旭. 《旅游强省战略----山东省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研究》[M].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

[4]李雪鹏等. 辽宁省城市旅游竞争力区域分异.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5]龙江智. 旅游竞争力评价范式:反思与启示. 旅游科学,2010(2)。

[6]王彦堂.“大东北旅游”:从“4+1”到“12+2”. 东北之窗上半月,2010(19)。

[7]李润华. 黑龙江省冰雪旅游竞争力及提升对策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东北师范大学. 2008。

[8]徐志坚. 辽宁省沿海经济带与“五点一线”开发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辽宁师范大学. 2008。

[9]张莹.区域旅游无障碍开发研究----以京津冀区域为例. 硕士学位论文,河北师范大学. 2010.

论文作者:韩汭洁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2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5/8

标签:;  ;  ;  ;  ;  ;  ;  ;  

辽西北旅游客源市场竞争力分析论文_韩汭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