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投资银行自营证券业务的未来出路_投资论文

国内投资银行自营证券业务的未来出路_投资论文

国内投资银行自营证券业务的未来出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投资银行论文,出路论文,未来论文,业务论文,国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营证券业务是国内投资银行四大主要业务之一,1996年及1997年上半年股市处于高峰期时,有些大、中型投资银行自营证券业务创造的利润几乎占整个公司利润来源的60~80%。一时,投资银行自营证券业务成为公司、监管部门、民众关注的热点。证券经营机构也几乎都把大部分资金、优秀的人才和精力倾向了这种业务。同时,也正是这种金融投资业务使许多投资银行在股市低迷期蒙受重大亏损甚至面临破产;在股市高峰期受到监管部门通报处罚,甚至公司负责人受到撤职查办处分。随着国家对资本市场运作立法的进一步健全,执法的严厉,供求矛盾进一步缓解,股市走势的平稳,市场投资回报率便进一步向平均利润回归,投资银行红极一时的自营证券业务,今后的出路何在?今后规范发展的策略该怎样?这些便是本文试图回答的问题。

目前自营证券业务的运作情况及潜在的风险

1.资金来源与规模

根据《证券经营机构自营证券暂行管理条例》,投资银行自营证券规模按购入价格计,不能超出公司净资产的80%,应该说一些大型投资银行对此也十分重视。有自营资格的投资银行,由于前期股市高峰时回报丰厚,利润储存较多,随着股市疲软调整,已开始逐渐收缩仓位正向80%净资产概念靠近,特别是在传说保证金分流管理快一步到位时,这种收缩速度开始加快。一部分暂时停止自营资格的投资银行或一部分目前规模较大、但市场机会把握不好的投资银行,大多干脆深埋其仓位静观不动,显然,其自营投资规模远大于80%的规定。 另一方面, 随着1997年下半年中国人民银行允许部分有影响的投资银行增资扩股,其风险资产比例将进一步好转。但是,一部分中小投资银行,侥幸心理较重,由于其资产大多在5000万左右,80%的比例约束根本无法满足其自营投资长期业已培育出来的“胃口”,轻者超出净资产1~2倍,个别小型投资银行由于历史仓位或亏损原因其自营证券规模常常高达净资产的5 倍以上。

不过,无论是什么规模的投资银行,无论以什么理由超比例持仓,在国家投资银行的负债来源严厉监管的条件下,其高比例自营证券投资资金来源都几乎只有一个——交易保证金

2.证券自营操作策略

国内投资银行自营证券从理念上分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以一级或一级半市场原始投资为主阶段(1993年前)→以依靠技术分析为主的闭门投资阶段(1994~1995年)→以大自营投资为主的 “做庄” 阶段(1996年5月份至今)。

以大自营投资为主的“做庄”操作阶段其主要表现为:大型投资银行利用其资金优势、持仓帐户分散隐蔽、研究宣传机构人才资源等对其选好的个股进行深度投资操作(“做庄”),中户投资者为其“摇旗呐喊”,散(小)户往往是事后盲目的跟风者,加之金融投资概念不清,认识肤浅,其买进成本最高。一旦在各种题材的促成下价位达到市场认为的风险区,大、中、小户常常也同样因为内幕信息外传的顺序以及对价位控制力度的差异,分层次卖出,其结果,显然是大户获取高额垄断利润,中户获取中间利润、小户在行情持续上涨时方可获取有限的利润。但是,一旦市场出现较大的利空而暴跌,大户购入成本远远低于股市平均成本,自然易逐渐斩出,而中小散户便理所当然成为其牺牲品,这种操作策略就是股市上常常出现中小户“天天笑、年年哭”的原因。即股市持续上涨时,大部分中小户往往每单有较少的利润可得,而一年中只要有一次行情暴跌,便会利润全失,甚至亏损,就是有大行情的年份也是如此。

应该说,1997年上半年以来,由于国家监管部门对操纵市场进行严肃整顿,1997年10月1日新的刑法已将操纵市场列入违法范围, 大型投资银行已开始重新调整自营投资理念,重新定位金融投资业务的方向。但部分中小投资银行由于认识或仓位历史原因或追逐暴利的惯性等仍在坚持上述的“做庄”观念,大量超比例持仓。1997年下半年以来,市场已向平稳调整方向发展,暴利的机会正在消失,中小户金融投资观念正在更新,但由于各种利益因素的诱惑,他们仍在艰难地玩高仓位持股“游戏”,可惜现实却是“杀机四伏”。

3.持“大自营”观念的投资银行面临的三大风险:

(1)流动性风险

在证券自营业务中,高比例持仓其资金来源主要是客户的保证金。一旦股市回报率不能满足投资的预期回报率,一段时间以后,可能出现大量中小投资者离开市场,另一方面,随着投资基金逐渐推出,资金分流管理条件逐渐成熟,保证金面临“物归原主”,这些投资银行届时便会出现清算资金流动性危机。

(2)政策法规风险

1997年10月1日新的刑法已将操纵市场列入违法范围, 某些见利忘法的投资银行一旦遇上监管部门认真清查,便会暴露出来,何况,机构以个人名义持有股票也是违法行为。监管部门从帐户监管、资金清查、仓位监视三个要害方面关注市场动向和投资银行行为,从技术上讲,这些违规者已难以藏身。

(3)市场投资风险

由于1997年下半年以来二级市场人气较淡,参与者大多是短期博取小利的投机性中小户,机构纷纷退场或静观等候,仍坚持“做庄”操作的小投资银行的市场经验、资金实力、信息调研力量、市场影响力都远远不如大型投资银行,高比例建仓期上行无人跟,下走无人接,为了维持价位的帐面利润,往往在反复炒作中将本已很高的市场成本越滚越大。一旦股市向下调整或国家监管部门强行清仓,便会“水落石出”,蒙受严重亏损,因其自有资本很小,他们很有可能像“3·27 ”事件的投资银行一样面临破产威胁。

自营证券业务未来发展的出路

根据西方发达国家投资银行参与自营业务的历史演进过程,本文对国内投资银行自营证券业务未来的发展方向从资金来源、操纵策略、机构变化三个方面加以阐述。

1.资金来源

在德国,投资银行有价证券自营业务来源主要是自有资本,但可以用自己持有的有价证券向其它金融机构申请抵押贷款。金融机构向投资银行作抵押放款因其是高风险业务而特别谨慎。但大规模的股票投资主要集中在各种基金上,投资银行股票自营的比例很有限,仅仅是自有资本金的一小部分。另一方面,从可操作性来讲,申请以持有股票为抵押的贷款条件是:(1)股市成熟平稳,抵押物计价有效;(2)中长期投资,因为股票一旦抵押便失去流动性;投资银行只能作中长期投资。显然,这两点都是西方发达国家成熟的金融市场所具备的。

中国应该在本世纪末为保证金分流管理创造市场环境,投资银行只要按照国家风险资产比例管理办法把自营投资规模控制在净资产的80%以内,对外投资在资产的50%以内,其基本能维持正常清算必须的流动性需求和自有资本对自营证券投资的风险准备。由于80%+50%〉1 ,投资银行在没有其它任何合法的负债来源期间,不排除少量占有保证金的可能,但数量有限,不足以产生清算危机。

当金融市场建设已能够完全满足保证金分流管理所需的条件,投资银行已经有了法定的长、中、短期融资渠道,执行国家风险资产比例管理条例的条件更加充分时,国内投资银行便可参照外国同业的运行模式运作。

2.自营运作的理念与策略。

在未来几年内,自营投资的主要资金应是“基金概念”,其操作策略表现为:

(1)彻底废弃“做庄”概念。 自营投资对象不能太集中在某一只个股上,而应根据资金的流动性和安全性要求,在一、二、三线股群中,精选有代表性的个股作组合投资。

(2)克服前几年已习惯了“短炒暴利”观念, 消除证券投资急躁心态。投资组合中大部分个股都应根据企业成长的阶段性、产品的市场潜力作中长期规划。

(3)杜绝跟风操作。不能再像以前那样, 根据各种传媒制造题材。精选个股主要依靠深入企业作投资调研、企业发展跟踪,甚至利用投资银行在企业理财方面的人才优势,协助企业开发市场,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让投资银行因长期持有其股票而“发财”。

(4)配合新的发行承销模式,为一级市场个股包销进行专业评估,策划二级市场网上发行后的有关市场预期。管理好发行余股,尽量使其减少损失或促其增值,这也是西方投资银行运作传统承销业务时仍不忘大力研究二级市场的原因。

3.机构与人才的转移

在股市火爆的1996年和1997年上半年,一些大型投资银行自营证券收益占整个公司利润来源的60~80%,以致他们违反国家风险资产比例管理而超额持仓,集中大量的资金和人才参与二级市场的自营业务。应该说,在中国缺乏基金(特别是开放型基金)主力支撑股市的情况下,投资银行的大力参与推动和活跃了股市。但是,正如前面的分析,投资银行直接大规模地参与股市是以扰乱国家货币流通秩序、回避金融投资风险比例限制为代价,因而这显然是不可取的。

按照国际惯例,资本市场的主力机构应是基金管理者。现有的法规鼓励投资银行参与基金管理。本人认为,今后大型投资银行要想大规模地参与股市自营,必定会通过注册或收购基金公司来实现。大型投资银行大量蓄积的人才和对中国股市丰富的市场经验将通过管理大型基金得到转移和发挥。这条路符合中国国情,是国内投资银行自营证券业务的最佳出路。

标签:;  ;  ;  ;  ;  ;  ;  ;  

国内投资银行自营证券业务的未来出路_投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