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_政治论文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变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文,媒体论文,时代论文,工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人类数千年浩瀚的文明长河中,媒介都曾以自身独有的传播特性,通过有效的信息传播,对社会大众产生过强烈的观念暗示、情绪感染和行为引领的作用。但毫无疑问,当代以网络信息技术为平台、以移动通讯技术为载体的新媒体的出现,开启了人类思想文化相互交融、相互碰撞、相互借鉴、相互影响的又一个新时代。尤其是对今天身处信息接受群体前端的高校学生而言,新媒体时代疆界变化背景下多元文化的八面来风、技术变革背景下媒介文化的浪花飞瀑、社会变动背景下流行文化的潮起潮落、主体变迁背景下校园文化的云卷云舒,都于无声处走惊雷,不仅长驱直至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在很大程度上掌控了他们的眼球和手指;更悄然改变着他们的思维方式、精神状态甚至人生选择。换言之,新媒体时代的纷繁表象影响着学生的生活世界,而其背后蕴含和传播的文化观点与思想意识,则感染和诱导着学生的精神世界。

一、新媒体时代的显著特征

与传统时代相比,由网络媒介为表征的新媒体时代的当下面貌,呈现出“千江有水千江月”的显著特征。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

1.媒介作为社会思想文化传播重要载体的迅捷化

与其他媒介一起,网络媒介进一步凸显了媒介所营建出的“拟态环境”功能。媒介信息内容在更完善、更广泛、更快捷地映照真实世界影像的同时,还拟现出人类更多基于想象、认识的影像,媒介在社会思想文化中的传播扩展作用得到加强。另外,手机等移动、便携媒介的无时不在,使得人们参与由信息的交流、互通所形成的社会文化的时间、地点不受限制,也最大量地扩展了参与社会文化组建的主体数量和范围。由此,媒介功用的无比强大、社会文化中媒介元素的增加、媒介生活的普泛性等,导致了任何个体在有媒介存在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可以就任何信息进行任何社会文化与思想的构建与流转。

2.公共思想文化结构和参与的多元化

在媒介的帮助下,社会公共思想文化的结构越来越多元化。链接在互联网上的电脑、手机终端,连接着无数人的存在表达。无数人运用文字、声音、图像、影像符号,将生活片段、生命感受与情绪状态,深或浅、静态或动态、即时或延时传递给公共网络平台,并等待回应、互动,同时为社会思想文化添加新内容、新形式,新层面、新结构,新表达、新状况。社会公共文化由此消弭了过去公共与私人、社会与个体、正史与野史、精英与草根等的界限,改变了人类社会文化原来那种表面、笼统而僵硬的面貌,构建出纷繁立体、深入鲜活的关乎生命存在状态的记录与表现方式。

3.公众参与和选择思想文化内容的个性化

2006年,美国著名的《时代》杂志,曾出人意料地将“你”评为该年的年度人物。其意为普通网民正与风云人物一样,正在成为改变这个世界的主体。有关研究预测,2010年传播领域超过70%的事实信息的提供者,将不再是专业的传媒机构和传媒人,而是在线发表独立见解、发布各种文字与影像的“你”(崔耀忠:理论传播要站在网络化的前沿)。因为信息传播媒介的便携与简易,个体在当前社会公共思想文化构建中的作用得以扩大、加强,个体的文化参与、价值选择和思想表达、主体建树的作用得到凸显。个体的声音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得到呈现并获得呼应,由此也进一步强化了个体参与、选择、表达和建设的权力,社会文化建构中的个性特色成分加大、面貌突出。社情民意的模仿式表达、自我心灵的感染式观照、现实生活的戏谑式写真,已成为当下公众介入和参与新媒介的主要方式。

二、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与变革探究

毋庸赘言,我们不能无视或忽略新媒介的这些文化新特征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联关系。新媒介在高校中的无所不在,媒介生活在青年学生学习与生活中的须臾不会分离,必然影响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有格局的构建面貌,影响到我们对现实中传统教育模式、组织模式和文化模式的重新审视与反思,影响到我们德育工作的有效性、针对性和时代性。从这个角度看,新媒体时代引发的学生思想接受方式、观念表达方式、价值选择方式和行为呈现方式的急剧变化,应当使我们着力探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下述三个方面的创新与变革:

1.从管束到激励的模式再造

新媒体打造的最有效的传播模式,就是传播主体通过对受众多种需求的针对性满足,激励和调动受众的持续关注与积极参与,形成稳定的、固有的“用户黏性”。鉴于激励学生成长发展,满足学生成才需求,也同样是当今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本体性任务,因此,借鉴新媒体有效传播的现实范式,参考组织行为学中各种激励理论模式,并针对今天高校学生的鲜明特点,笔者基于长期实践,提出了如下图所示的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激励模式(见图1)。

图1 学生教育管理激励模式图

这一模式含有需求、目标、努力、绩效、能力、认知、环境、奖酬和满足几个变量。笔者认为:唤起需求是动机激励的起点;满足需求是动机激励的目的;动机的差异性决定了需求满足的针对性;刺激的强度和公平性维系着动机的水平和状态。这一模式强调从关注学生的需求入手,以学生认同的目标引力为动力,以学生可以清晰认知的满意结果为目标,以相应的环境压力为保障,通过对学生努力过程、能力过程和自我认知过程的综合激励,利用锦标性奖酬和精神性奖酬两个杠杆,对学生的绩效给予有针对性的、不同方式的评价与认定,从而使其在获得满足感、实现个人目标的同时,获得下一个个人努力动机的激励。由此构成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激励模式,就成为一个既关心学生、帮助学生,又引导学生、鞭策学生,体现“育人为本”的新型管理模式。

这一模式在现实中的理念指向,集中体现为面对今天分众化、同质化、个性化,追求真实性、实用性的学生兴趣点,我们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利益相关性。

马克思指出:人们奋斗所取得的一切,都和他们的利益相关。从这个角度说,利益是激励人们动机的起点,也是满足人们需求的目的。它同样也是今天学生大多数行为的内在驱力。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学生是否关注利益,而在于在国家长远利益与学生现实利益之间,在集体重大利益与个体实际利益之间,在推动社会和谐发展与尊重自我个性发展之间这些学生密切关注和关心的利益内容上,我们能否关注他们的内在需求、情感取向和兴趣趋势,把深邃的理论用平实质朴的语言讲清楚,把深刻的道理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说明白,使抽象的理论逻辑转化为形象的生活逻辑,让科学理论从书斋走进大众生活、融入人们心灵。

需要强调的是,尽管思想政治教育,从其内在本质上,是对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与精神世界的建构。但同样无疑的是,生活世界是人们的第一世界。个体真正精神世界的建构与超越,绝非来自外在的强迫与压力,而是来自内在的认同与觉醒。在帮助学生建构精神世界的过程中,让正确的思想理论立足、关照并引导学生的生活世界,而不是脱离、空泛、僵化地凌驾于他们的生活世界之上,成为被学生束之高阁的彼岸悬壶,是使其具有受众亲和力的关键。因此,在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我们应多一些真情实感,少一些虚假套话;多一些推心置腹,换位思考,少一些强制管束,自我中心;在彰显大气恢弘时多些平民风格,在推崇先进典型时少些众口一词;习惯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增进思想共识;在从管束到激励的模式再造中和我们的学生共同发展。

2.从班级到团队的组织重构

高校学生组织,既是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基本载体,也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单元。然而,需要我们关注和研究的,是在今天社会急剧变革的大背景下,特别是在新媒体强烈而无形的感染作用和网络虚拟形态下,作为人们进行交往互动环境与框架的组织,其构成要素、既有边界、内涵特质、组成形态,等等,正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显而易见的深刻变化。而今,传统组织的边缘化、新兴组织的网络化、同质组织的多样化,都是展现在人们眼前的客观现实。高校学生组织自然也不例外。

显而易见,随着以学生社区、学生社团和学生团队等为代表的新的组织单元的迅速发展扩大,尤其是随着以“人人网”、“微博”等为标志的网络虚拟组织的爆发式增长,以及随着这种变化而更加凸显的“同喻文化”和朋辈交往,以班级为基本管理单元的大学学生组织,尽管表面上看并未发生结构上的改变,但受外部环境、自身功能、学生特点、管理实践等因素的变化影响,在教育的有效性、组织的凝聚力、学生的归属感等方面,都与昨日不可同语。在某种程度上,它已被削弱的仅成为识别学生身份的一个符号。正因此,基于团队组织特征有利于学生身心需求的有效满足,团队内在机制有利于组织凝聚功能的有效发挥,团队价值取向有利于教育价值导向的有效渗透,由班级到团队的组织重构,业已成为今天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变革和创新的重要土壤。

这一重构在现实中的实际运用,主要表现为面对多样化、多元化、平权化,追求创新性、自主性的学生共振点,我们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组织的团队交互性。

这里所指的学生组织重构,就是将团队结构,主要是矩阵结构和项目型结构,逐步建构为学生组织的基本模式。对现有各类学生组织的特征要素,按团队应有要素进行分析和重塑,从而将团队的优点化为学生组织的优势,将常规的组织管理方式变革为创新的团队管理方式。以团队组织的整体发展观,代替传统组织的个体竞争观;以团队组织的系统思考观,代替传统组织的机械服从观;以团队组织的终身学习观,代替传统组织的经验制胜观;以团队组织的变革创新观,代替传统组织的规避风险观,进而通过整合重构组织要素,提高组织适应性,建立起有生命力的机体,即:愿景共同、利益共享、分权决策、自主管理、结构扁平、组成灵活、内外开放、以任务为导向的学生“团队型组织”。

在对学生团队组织的建构过程中,我们应把握好与之相关的“四步建构法”:一是把握学生特点,整合个性特征,使个体特征与团队角色相匹配。二是把握结构设计,突出灵活特征。通过灵活采取矩阵结构或项目型结构,重塑现有各类学生组织。三是把握发展愿景,细化团队特征。要注重愿景人性化、阶段化、差异化内涵,着力塑造学生“自己的团队”、“喜爱的团队”和“成功的团队”的形象。四是把握标杆管理,体现激励特征。要以团队的外部和内部两个标杆,通过相互激励,使学生团队具有持续活力。无疑,从班级到团队的组织重构,必将使学生在团队中获得成长,在成长中创造价值。

3.从疏离到互动的文化整合

大学文化,宏观角度上,它是国家的一张文化名片;微观角度上,它是高校的一个社会代码。作为一所大学的全体师生在长期教育教学过程中逐步形成并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理念、行为规范、管理方式的总和,体现着一所大学独有的生存方式和发展方式的无形资产,它和其他组织文化最显著的区别,就在于其特有的教育性、传承性和扩展性。纵观中外大学历史,真正对大学文化与人文精神的延伸具有拓展和传承作用的,不是它的大楼与规模,而是蕴含在校园草木间的故事文本和环境景观。它既可以是正儿八经的校史,也可以是五彩缤纷的传说;既可以是一个人物,也可以是一栋老屋,甚至一颗古树。但凡著名的大学,总有各种回肠荡气的故事文本流传下来。

现实中,我们的大学校园在主流文化的建构与传输上,的确并不缺少文化活动,也试图制造自己的流行。但学生“被参加”的差强人意和由此产生的隔膜感,还在于我们的文化传播与学生真实的内在需求,存在判断上、感受上、设计上的诸多不适应,在校园各种文化要素传播的内容凝聚、方式创新、情境感染上,需要通过系统的顶层设计加以整合,以改变当下学生在新媒体更为强劲的感召和吸引下对主流文化的疏离。

这一整合在现实中的变革要素,突出反映在面对科技化、人本化、事件化,追求亲和性、情节性的学生关注点,我们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设计新颖性。

马克思主义一向认为,人是环境的产物。环境不但是孕育思想文化传播的土壤,本身也是思想文化传播的渠道。因此,我们在这里提出的从疏离到互动的文化整合中,要注重文化内容设计的新颖性,还不仅是指要注意提升校园主流文化在网络虚拟环境下的视觉形象设计,同样更应当关注的是它在校园现实环境的视觉形象设计。即能否把我们的主流文化内容,转化为学生在校园环境中喜闻乐见、能够感知、便于体验的视觉“故事”和“事件”。

在长期的实证研究中我们还发现,在富于感染性的情境创设中,“故事”和“仪式”固然是思想文化传递的要素,影响学生态度的因子,但在具体创设中,“故事”是否精彩,“仪式”是否高雅,以及由谁来讲“故事”,谁成为“仪式”的主角,却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最终的态度选择和形成强弱。

以往在一定程度上,我们或许并不缺少“故事”,但这些“故事”离学生太远,可望不可即,可敬不可亲;一直是我们全盘地讲,学生被动地听。以往在一定程度上,我们也不一定缺少由“仪式”构成的“事件”,但“仪式”大多不考虑学生的感受,或曲高和寡,或繁文缛节,不与受众的真切体验相关,他们只是“仪式”中的一个道具。这样的环节越多,效果会越适得其反。所以,良好互动效果的环境设计,应当重在体现两个因素:一是要把“情”交于受众,使其用行动获取感动。即在情境创设中,学生依然是主体。我们作为思想理论的传播者,可以是指明路径的策划者,整体过程的发动者和具体环节的推进者,但不可越俎代庖,用自己的情感代替受众的情感,以自己的偏好压抑受众的喜好。所以,不一定我们给学生讲“故事”就是好的方式。恰相反,如果学生能在我们创设的情境中,用自己的行动真切地发现了好的“故事”并津津乐道地讲给我们听,同时积极地与其他人分享,这样才会由感动产生感染,由“情”生理,从而达到理论传播的扩展。这也更符合今天新媒体时代平权化传播的社会心态。二是要把“境”还给受众,使其由心动产生行动。即在环境设计时,换位思考,充分考虑学生的心境、语境,使“仪式”通过精心设计出的“境”,是为学生所喜爱、所向往之境,使他们在“境”中有所悟,有所得。作为一个成功的个案,人民网时政频道2008年特别制作的“什锦八宝FANS圈”的出现,应当生逢其时。它不仅缩短了普通百姓和国家领导人的心理距离,适应了现代受众,特别是青年受众的网络语境,而且因为内容上情感因素的有机植入,使大众的国家意识和大局意识得到升华。因此,在新媒体下对传统的文化传播方式表现出较强反感的青年学生来说,如果我们的传播渠道能加以创新性改进,创设多维的实践认知环境、丰富的情感体验环境、浓郁的素质拓展环境,使其由心动产生行动,我们的校园主流文化还会远离青年吗?

所以,现实的问题不光在于大学文化是什么,更在于大学文化通过怎样到位的创新性总体理念设计和有针对性的组织认同途径,化疏离为互动,将主流价值在学生群体中实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有效传递和漫水式扩展,在今天这个充满着诸多变动性与差异性的学生群体内,取得感化、同化、美化、内化的效果,并使这种效果“化”为学生毕其一生的精神追求与修养、支撑一世的品性与格调。

标签:;  ;  ;  ;  ;  ;  ;  ;  ;  ;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_政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