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园区运行机制初探_农业论文

农业科技园区运行机制初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园区论文,农业科技论文,运行机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1年11月10日,多哈一声槌响,中国终于跨入了世界贸易组织的大门。中国加入WTO是一个契机,它将全面推动我国的改革和发展踏上一个新的平台。农业,作为我国的基础产业和弱质产业,如何应对这一来之不易的发展机遇,并在新世纪国际农业经济竞争中站稳脚跟,是一项实践价值和理论意义重大的课题。笔者以为,当前最为现实的选择是,要大力培育和发展农业科技园区,通过农业科技园区的辐射和带动效应的释放,培育和提升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并力争使之成为21世纪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和我国农业参与国际竞争的中流砥柱。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在全国51个工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的巨大推动下,特别是经济结构调整引发的农业高科技产业发展的不断升温,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如火如荼。但与我国农业发展的现实需要以及西方农业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特别是在园区的运行机制建设方面还严重滞后。有鉴于此,要推动我国农业科技园区的跨越式发展,当务之急,是要着力构建五大机制。

一 技术选择机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的基础

农业科技园区因地制宜地选择自己的技术体系,是体现农业科技园区特色的关键。我们认为,农业科技园区技术体系的选择应遵循复合多元原则、智能原则、高产优质原则、资源节约原则。农业科技园区技术选择结构如图1。

(一)农业高新技术

它包括:①现代生物技术。如基因技术、细胞技术、胚胎技术、酶技术与发酵技术等;②现代设施农业技术。最典型的设施农业技术有现代化温室高产栽培技术、工厂化育苗技术、工厂化水产养殖技术和集约化畜禽饲养技术等;③多色农业技术。现在应用较多的有绿、蓝和白色农业技术。绿色农业指水产品和技术是指以生态农业为主体的持续高效农业新技术,通过物质的循环和深层次加工与转化,达到环境、生态与经济效益协调发展的目的;蓝色农业技术是水体农业技术,在园区使用较多的有工厂化水产育苗技术、高密度精养技术以及水生植物的种植技术等;白色农业技术是指微生物产业、食用菌的生产与加工,目前很多园区都设有菌种中心、食用菌示范区等项目;④信息网络技术。信息网络技术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园区所采用,一方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流;另一方面也可以实现内部的网络化管理。

图1 农业科技园区技术选择结构示意图

(二)具有重大推广价值的实用技术

它包括:①实施高效栽培技术。如CO[,2]施肥技术、复合配方施肥技术、植保技术、授粉技术、补光技术、环境调控技术以及无土栽培技术、立体栽培技术、畜—菜共生技术、鱼—菜共生技术等先进适用新技术;②高效适用的养殖新技术;③农产品储藏保鲜与加工技术;④农业高新技术产品市场开拓中的营销技术。

(三)具有龙头示范带动作用的技术

园区的建设都有一定的区域性,科技园必将成为当地农业产业化的龙头,因此,众多园区选项时均对区域性示范带动的技术进行优先考虑。如江苏徐州有一个银杏科技示范园,以银杏的种苗繁育和种植示范为主体,因为该地区有20万亩成片的银杏园,示范园的建立对当地银杏业的发展起重要的龙头带动作用[1]。

二 技术扩散机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的动力

如前所述,农业科技园区开发和建设的最终目的,是通过科技园区这个样板,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诱导园区周边地区农民使用新的品种、新的设施工艺和新的农业技术,以促进这个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因此,如何建立科技园区的技术推广和扩散机制,加速新技术、新品种和新工艺的应用普及率是每个科技园区建设中后期必须正视的问题。一般认为,农业科技园区的技术推广和扩散应遵循以下四部曲,见图2。

图2 农业科技园区技术扩散示意图

(一)技术宣传

这是农业高新技术成果传播的基本方法。通过发放技术资料,召开技术宣传会议,通过广播电视、科教电影节目,报刊宣传,个人演讲等方式,向技术的可能采用者宣传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同时激发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二)典型示范

现阶段我国的农民是分散经营,势单力薄,抵御农业经营风险的意识和能力相当薄弱。因此,在新技术、新品种和新工艺的应用上最注重实效。所以,农业科技园区首先要通过自己的新技术、新品种和新工艺的应用,取得显著经济效益,让农民看得见、摸得着,才能解除其大胆应用新技术、新品种和新工艺的忧虑。

(三)教育培训

技术的推广和消化吸收要求用现代科技知识武装农民,加强科技普及和人才培训,持续不断地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其途径有:①科技培训推动农民素质提高。组织科技人员、技术推广干部送科技下乡,利用科普集会、科技培训班、绿色证书工程、电视讲座、印发科技材料等多种形式对农民进行培训。②科技活动带动农民素质提高。开展“科技结良缘”活动,鼓励引导科技人员与农民签订技术合同,或选派科技人员下乡、下村任镇长助理、村长等,这既增加了科技人员和农户的收入,又带动农民科技素质的快速提高。③具体科技成果的推广。要求科技人员直接在作业现场向农民讲解、演示和答疑。

(四)后续服务

在技术扩散和推广过程中,后续服务很重要,农民在新技术的应用中经常碰到一些难解决的问题,因此,在新技术应用过程中,园区科技人员应提供一条龙服务,处处为农民着想,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技术供给机构和园区龙头企业以技术转让和入股联营为纽带,通过上述四部曲,与园区广大农民一道,构成农业高新技术的扩散的三大主体。

三 资金筹措机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的保障

农业科技园区是一个高投入高产出的项目,没有雄厚的资金支持,园区建设就难以为继。因此,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建立一个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融资机制,是一个农业科技园区有效运行的前提。

(一)政府投资启动

以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为主的注重生态保护的园区或某些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通常是由政府兴办的。其建设需要各级政府投入一定数量的启动和导向资金。

(二)依靠社会投资主体,采取多种形式,吸引各界投资

在农业科技园区的初建时期,政府投资是必要的,但政府投资只能作引子、作启动,按照市场经济法则依靠社会法人、个人和外商投资,才是筹资的根本之策。首先是通过承包、租赁、拍卖、股份合作等形式吸引农民投资,也允许农民或其它个人以土地、技术管理入股来完善投资机制。其次,农业科技园区通过完善优化园区内的投资环境,制订配套的优惠政策,特邀新闻界、企业、农业户及外地客商,专题召开新闻招商发布会,广泛吸引企事业单位、企业法人和各类客商来园区开发,推动园区发展。

(三)争取各类贷款和援助

根据国家金融政策,积极争取各类贷款和援助也是园区筹措资金的重要一环[2]。

(四)尝试建立风险投资机制

从国外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的经验来看,健全的风险投资体系是农业高新技术创新和转化的催化剂。我国农业科技园区要实现超常规发展,必须着力推进园区融资机制的创新,建立健全农业风险投资体系。具体做法是:①以国家财政和地方财政为主,结合科研单位、高校的技术转让费用和高新技术企业的销售利润留成汇集成农业科技园区的风险投资基金;②建立包括国家技改资金、自身积累的风险基金、社会集资和吸引外资等的农业科技园区风险投资公司。如:杨陵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园区在国家科技部的支持下,努力探索创业基金、转化基金、担保基金等多种形式的科技产业投资,依托已形成的环境条件,大胆进行风险投资探索。结果在风险投资的推动下,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大大加快。

四 人才利用机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的源泉

高技术产业是知识密集型产业。国外研究表明,在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相关要素中,高技术人才的密集度是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首要因素,约占33%。国内有人对影响我国53个高新区技工贸收入的众多因素进行了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人才是影响高新区技工贸收入的关键因素,尤其是中高级职称人数对高新区全年收入的影响最为显著[3]。可见,在农业科技园区的开发建设中,大力引入高科技人才并发挥他们的才智,具有重大意义。

(一)建立农业高新技术人才聚集机制

一是要加强人才信息网的建设,尽快建立一套高效的信息系统和高质量的人才回归供求信息网络,及时掌握海外农业科技人才和园内人才流动的供求状况,把农业科技园区创建成为“人才回归特区”。二是要最大限度地鼓励和吸收数以万计留学人员学成回国,努力为他们创造一个更加宽松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例如对那些掌握农业高、精、尖技术的科技人才提供科研经费和实验设备;在职称评定上以成果和水平为依据,打破“论职排辈”的观念;在生活上,以低价出卖或出租的形式提供一定数量的专家公寓、通讯设备、轿车等给在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中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和企业家使用。

(二)完善人才利益驱动机制

首先建立农业科技人员报酬与贡献挂钩的激励机制。鼓励从事农业高新技术研究与开发的科技人员先富起来,允许农业科技人员从完成承包合同、兼职创办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技术成果转让中获得额外收入。对有重大贡献的农业科学家、企业家可打破常规,及时奖励、提职晋级和加薪。其次对在农业科技园区从事农业高新技术研究与开发、成果推广及技术创新等项目中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科技人员实行重奖。

(三)促成人才管理机制

一是要激励人才流动,打破部门、地区、单位、学科、所有制之间的壁垒,疏通人才流通渠道。二是要对从事农业高新技术研究与开发的科技人员,实行聘任制、合同制和客座制。科技人员可以兼职、停薪留职或辞职、实行“专家自由产业制”。三是要积极鼓励和帮助科技园区的青年高新人才脱颖而出,为他们创造出能独挡一面的工作环境和在职深造的良好学习条件。如,淮阴市委、市政府制定政策,按照“上下结合、双向选择、互惠互利、多元多向”的原则,以承包经营、资金入股、技术作股、技术转让等多种形式鼓励科技人员参与园区建设,明确合同期内科技人员在原单位的身份、职称、工资、福利待遇等不变,在技术、资金、人才等方面给予支持,全市已有239名科技人员下乡承包和参与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促进了农技人员从“动嘴型”到“动手型”转变,改变了农业服务方式[4]。

(四)培植农业科技园区内的农业企业家

农业企业家是农业科技园区的“轴心”人物,其经营能力的大小、经营水平的高低不仅与农业科技企业生产建设和经营效果有直接关系,同时也标志着农业科技园区运行发展的速度和水平,因此,在科技园区内培植农业企业家是人才利用机制的重中之重。途径有:①开展正规教育,为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家成长打好基础。他们必须接受农业高等院校的本科、硕士、博士的正规教育,成为农业科学技术或农业经济管理方面的“通才”或“超才”。②从农业高校或科研院所中选拔科技企业家,并对他们进行风险意识和经营管理的再培养,使他们成为一手抓科研、一手抓管理的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的帅才。③加强企业家直接参与技术开发、生产作业、市场经营、财务管理等实践锻炼,还要初步提高个人的风险意识、领导艺术、组织水平和战略决策能力等领导管理能力。④努力营造有利于农业科技企业家阶层形成的良好社会环境,特别要在农业科技园区内营造勇于开拓和崇尚创新的文化氛围,为农业科技企业家的成长提供沃土和营养。

五 市场开拓机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的导向

(一)高科技农产品市场预测

准确的市场预测,能对消费需求和消费者行为等变化趋势作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能使企业扬长避短,挖掘潜力,适应市场变化,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和应变能力。预测的内容包括:①市场需求潜量的预测。企业通过掌握市场需求潜量,以便合理地组织自己的营销;②资源预测。企业认真分析和判断自己拥有的土地、资金、劳动和技术等要素资源的生产能力,以便合理进行生产布局;③市场销售预测。企业对农产品销售前景的判定,为企业制订价格、销售渠道和促销策略提供依据;④市场占有率预测。企业预测自己农产品的市场份额和同类农产品、替代品等未来发展趋势,以便企业根据竞争对手的数量与能力采取相应的市场竞争策略。

(二)高科技农产品营销策略

1)倡导绿色消费,开拓绿色市场。据有关资料显示:1995年,世界绿色市场规模达4270亿美元;2000年达到6000亿美元,到2010年将增至12000亿美元[5]。科技园区高科技农产品的开发和生产正好满足了绿色市场对绿色食品的需求。为有效开拓绿色市场,科技企业应以绿色营销观念为指导,大力开发绿色产品;同时,要积极调查国内消费者需求特征,引导我国消费者的绿色需求,竭力倡导绿色消费,不断地挖掘消费者中绿色消费潜力。

2)确立名牌战略,树立品牌优势。当今的世界已进入品牌竞争的时代。品牌已成为企业进入市场的“敲门砖”,只有大家认可的名牌产品才可以有效地占领市场。不少营销专家断言.我国商品市场的竞争将主要表现为名牌之间的竞争。因此,科技园区在高科技农产品的开发与营销中,要意识到品牌的重要性,要发挥园区的比较优势,生产独具特色的农产品,从而创立自己的品牌。同时,在市场竞争中,要不断地应用新的技术和加工工艺进行品种创新,坚持用科技开路以扩大市场份额。

3)运用网上营销,构筑全新的营销网络。在营销手段上,园区内科技企业除要综合运用传统的销售和促销手段外,还要搭上信息化这趟快车,运用因特网来建立营销网络,传递商品信息,吸引网上消费者注意并在网上购买。有人预测,网上购物将是21世纪人类最主要的购买方式。在我国,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网上选购商品。因此,高科技农产品的营销必须运用网上营销这一先进手段,扩大营销网络面,提高营销的效率。

标签:;  ;  ;  ;  ;  ;  

农业科技园区运行机制初探_农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