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桩基础工程公司 黑龙江哈尔滨 150036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对水力电力资源消耗量也逐渐增大。水利水电工程是一项关乎民生的重要工程,但由于长期缺乏科技、人才、资金等各方面的资源,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技术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因此,为了能够更好的促进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使其为国家经济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就需要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进行深入的了解,不断创新发展新技术以促进其施工水平、施工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思考
前言:水利水电工程不仅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清洁能源需求、产生很高的经济效益,同时也能让人们用上更充足、更清洁的水资源,正逐渐成为我国绿色能源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因此,必须要对其工程的施工技术进行引导、管理、规范和发展,以更好地保证其施工质量,更好地促进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保障人民生产生活的稳定。
1.现代水利水电工程的发展情况
1.1施工技术水平得到提升
我国早在二十世纪初期就开始了大规模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但由于当时技术水平的限制,水利水电工程的价值并没有得到特别的显现。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和相关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技术水平、施工工艺以及工程管理质量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工艺、技术、装备、管控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实际的施工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自有的施工方法,并将大量先进的新兴工艺与机械设备吸纳进了其施工建设的应用当中。另外,相比于以往传统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耗能巨大、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对水资源等造成污染等问题,我国现代水电水利工程的施工和发展更多的注重其环境保护的效能。能够在不污染环境的条件下进行施工,这是现代水电水利工程很大的一点进步,也正好符合了我国正在实行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1.2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
虽然我国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由于受到行业发展条件的限制,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仍有着劳动力较为密集、施工技术更新慢等问题存在。过于注重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数量、缺乏在提升施工技术方面的研究,使得传统的施工方法技术含量较低,严重制约了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水平的提升,使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技术水平远落后于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另外,由于工程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较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体系仍不够完善、工程质量评估审批和实际监管工作力度不足,使其工程质量无法得到更好的保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当前国际社会普遍重视对可再生资源的发展和利用,其中对水利资源的利用自然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点,可以预见我国未来二十年内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方面的投入会有大幅提升,尤其是高科技设备的投入和使用将会显著增加,通过对现代化技术的全面应用达到与社会发展接轨。在人才培养方面国家也会进一步加大投入,通过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能力来改善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效率,实现其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2.现代水利水电施工常用到的技术
2.1传统施工技术
我国传统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主要是预应力锚固技术,因其使用范围较广,且综合性能优越,而一直受到业内人事的青睐。这种技术的主要原理是运用锚杆支护,进行地下工程周壁的开挖,通过地下土体和岩体的锚固力使得地下的结构能够保持相对的稳定,从而防止地下工程出现坍塌、滑移。其应用可以对原有建筑物进行加固、补强,能够更好地起到提升建筑物稳定性的作用,并且因其能够传递混凝土内部的拉应力,使工程项目超荷载部位的过大荷载得到减少,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长久以来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若想提升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技术水平,就不能完全抛弃预应力锚固施工技术,而应打破其传统施工过程中的缺点,在原有的技术上进行改进。预应力锚固技术本身就是在对传统的施工技术进行不断的创新和改进中发展而来的。因此在对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技术的改进方面,也应在预应力锚固基础上进行。可以通过将其与GPS定位技术等新兴现代化施工技术进行结合,使之更高效地按照设计要求的方向、大小及锚固深度,预先对基岩或建筑物施加主动的预压应力,以此来提升水电工程的施工效率。
2.2新兴施工技术
碾压混凝土是近十多年来兴起、并得到迅速发展的一项筑坝新技术,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这种技术的主要工作原理就是通过利用大型土坝的运输来振动和碾压机械,从而实现了对混凝土的搅拌和压实工作。因该施工技术在施工过程中不会产生大量的粉尘物质,对环境和水体的污染较小,且济效益、施工效率高,最适于大体积和大面积混凝土施工。
除此之外,随着近些年来计算机技术和卫星事业发展进程的加快,GPS、AutoCAD辅助设计技术、数据库、GIS技术的应用都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GPS技术的辅助下,能够对施工地点作出完美的数据分析,并且便于测量人员对各个位点的数据进行精确掌握和记录。而对于一些比较危险的特殊地理位置,利用GPS定位技术也可以减少数据测量工作人员的工作危险性。利用AutoCAD可以建立各种数学模型,通过与计算机数据进行结合,利用计算机软件数据库对数据进行整理分类和记录,使绘图与数据分析计算能够高效地配合,水利水电工程的图纸绘制效率因此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而GIS则能够科学合理的储存测量的数据信息,以地理空间为基础,通过地理模型分析的方法建立数字地形模型,为提升测量数据的利用效率奠定基础。
结语:总而言之,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技术直接关系到其工程建设的运行。由于自然条件的复杂性和技术条件的限制,在施工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因此,在现代化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中,应灵活运用预应力锚固等传统的水利水电工程技术,并在施工过程中将传统技术与新型技术相结合,在掌握传统技术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研究新,培养高素质、有创新精神的专业性人才,促进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艺兴.关于现代水利水电施工技术思考[J].水利水电工程,2016(23).
[2]李军.浅谈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17).
论文作者:杜英鸣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新时代》2018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3
标签:水利水电论文; 水利水电工程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技术论文; 锚固论文; 我国论文; 传统论文; 《科技新时代》2018年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