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促使传统纸书回归静态深阅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静态论文,电子书论文,传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489(2011)06-0112-06
全球最大的网上书店亚马逊在2007年推出了电子阅读器“Kindle”;苹果公司在2010年开发出拥有更多功能的“iPad”;市场上还有索尼等公司开发的电子阅读产品。在电子书及阅读器大规模涌入市场、进入人们生活的同时,传统图书出版业更加萧条,因此有评论家预言,传统的纸质图书将会很快式微甚至消亡。根据市场调研公司Forrester的数据,电子阅读器在美国2009年的销量是300万部,[1]美国市场情报公司iSuppli Corp.指出,2010年电子阅读器的销量达到1200万台。[2]而在iPad上市80天,全球销量达到300万部。[3]
与电子阅读器相伴的是,越来越多的网络内容提供商、电子商务平台不断开发电子图书的服务项目——谷歌迄今已经与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5000多家出版社开展合作,其图书搜索的规模已经达到180万种;网络书店亚马逊直接与作者签约发行电子书,迈入出版领域。而传统图书经营者们面临着日益加深的困境,如2010年1月,“中国最大民营书店”的第三极书局倒闭;2011年2月美国最大连锁书店之一的Borders Nearing Bankruptcy Filing实体书店关张;数据显示从1999年以来,美国独立书店的数量已经由3250家减少到1400家;[4](P.19)世界各地的出版业也都在大幅度削减开支、裁员。
面临日益兴起的电子图书业,在未来传统图书出版业是否还有存在的理由和不可替代性?
一、回顾人类“阅读”历史,探寻传统书特别之处
(一)阅读的条件
阅读,从其狭义概念上来说,就是指从书面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这样描述阅读:“阅读是怎么一回事?阅读是吸收。好像每天吃饭吸收营养一样,阅读就是吸收精神上的养料。”[5](P.137)结合这两个简单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有着深远历史的人类行为——阅读,其目的至少包括两个重要方面,其一是获取信息,也就是通过阅读来“知道”,其二是“吸收精神上的养料”,即“理解”和“感悟”,这是更高一级的目的,也就是在通过阅读所获得的信息基础上,阅读行为的个人主体开始接收、思考和吸纳这些信息的影响,与信息内容进行复杂的互动。因此,“获取信息”注重外来的量的积累,而“吸收精神养料”则更关注阅读主体通过内向传播而形成的内在的某种质的变化。
毫无疑问,起源于中国的纸张的发明和使用,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和作用。纸张的出现,解决了对人类大规模阅读行为构成瓶颈的原材料难题。在廉价、易用、相对来说也方便保存的纸张得以使用之前,人们阅读的文字、符号内容或是刻在石块、瓦片、金属器皿、竹简上,或是写在价格昂贵的皮革以及布帛等织物上,其使用与传播成本的高昂,使得阅读只能在相对极小的范围内进行,是窄众行为。
“更重要的是纸张的制造问题。如果将纸张看作使欧洲的复兴成为可能,这并不为过。纸张起源于中国……只是到了14世纪造纸业才传入德国,直到那个世纪末纸张才丰富和便宜到足以使印刷书籍成为有利可图的事业。于是印刷业自然和必然地接踵而来,人们的知识生活也随之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和更有活力的时期。它不再是从一个头脑到另一个头脑的涓涓细流;它变成了一股滔滔洪流,不久就有数以千万计的头脑加入了这一洪流。”[6](P.809)
因此,当重要的原料问题解决之后,在中国活字印刷术发明后的400年,即15世纪四五十年代,以金属活字为特征的西方现代印刷术在欧洲大陆也应运而生。西方人一般认为德国人古登堡发明了第一台使用金属活字的印刷机,而这项发明“并不仅仅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众多因素中的一个。尽管我们还在犹豫是否将这项发明称为‘历史发展的第一推动力’,但是印刷机显然非常接近这一称号的含义。这是一项影响了其它技术的技术——它是大批量生产的原型,它的直接影响还表现在,它使知识的广泛传播成为可能。”[7](P.82)
随着印刷术在近代欧洲的大量使用,供人们阅读的知识文本大量增加并得以迅速传播;书籍逐渐变得便宜,图书从此不再是富人的专属品;大量读者不再受困于以往手抄本那模糊难辨的字迹,快速默读这一阅读方式开始流行——工业革命带来的基础教育的普及和受教育人数的大幅度增加也是不可忽视的必要条件之一;因此,阅读的方便更进一步促进了读者与之同步的思考行为和习惯。阅读开始成为大众潮流,与之相应地,服务于大众阅读的通俗文化(如小说)得到极大的推动和发展。
(二)阅读的分化及其带来的思维、行为上的变化
当阅读成为一种普遍的、广泛的日常行为时,“印刷品毫无疑问地突出了人们天生的视力上的弱点,尤其在过度用眼而导致的视力衰退方面。”[8](P.94)不过,对于开启心智、打破文化禁锢、增长知识等等重大意义来说,这样的代价是一代代的阅读者所乐于付出的,只是这并不意味着人们会放弃那些,将减缓阅读过程中视觉压力的可能,而且人们也不断地改善阅读环境,例如眼镜和放大镜的出现;另一个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无论在东西方家庭建筑格局中,地位至高无上的追求舒适的“书房”的产生和发展。阅读是一种值得人们付出与追求的享受。
阅读型公众也因此开始形成。“阅读型公众的性质本身决定,人们不仅更加分散,而且和聆听型公众相比,他们还更加个性化。……完全相同的信息可能会削弱社群的感觉,因为这样的信息使独处的读者走向前台。诚然,书店、咖啡屋、阅览室也提供了新型的聚会场所……但是无论个人身处哪里,他收到印刷品形式的讯息后总是需要暂时的独处,就像在图书馆阅览室里独处一样。社会可以被认为是一群分离的单位,个体先于社会群体——这样的观念似乎与阅读型公众更协调,而不是和聆听型公众更兼容。”[9](P.302)
阅读型公众的兴起,意味着在得到更为广泛的交流信息的基础上,读者作为个体,其深层次的性格习惯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更加“沉默”、“自我”和“个体化”,因为阅读行为的日益普遍深入,也让更多的个体有了思考的需求,对“个人空间”的追求得到了鼓励和强化。
另一方面,读者的阅读兴趣与阅读目的也开始出现了明显的分野。“读者的阅读并不止步于宗教生活手册或实用手册;同样,印刷商也不会止步于出版诸如此类的图书。与纯精神修养、虔诚事主相联系的是静默、独处和沉思的生活态度;同时伴生的生活态度还有:阅读刊登丑闻的小报、‘下流歌谣’、‘意大利快乐书’和其他‘白纸黑字的堕落故事’等。”[9](P.310)
在印刷机开始大行其道的时代,有两种颇具代表性的图书读物值得一提。其一是受到广泛欢迎的百科全书,它很鲜明地代表了人们通过阅读对更多新知识、新信息的渴求。另外一种是《圣经》,与百科全书所代表的知识、信息的广度相对,《圣经》则是因它对人们心灵、思想的影响深度而经久不衰的。在新的书目、书种不断涌现的同时,类似《圣经》这样的“老的”经典读物也在不断再版重印,而且从印量上来看,要远远多于其他新出现的一般化的大众读物。
(三)书籍阅读的发展历程和特性概况
因此,让我们来概括一下上述阐述:(1)因为廉价材料、制作成本低的出现,阅读行为经历了从窄众贵族化向大众平民化的演变;(2)书籍和读书的流行,为人们处理信息、反思历史、规划未来奠定了基础;(3)书籍是人类知识体系得以保存和繁荣的重要工具之一;(4)阅读的本质目的在于获得信息增量和心智启迪;(5)阅读者除了追求读物本身带来的信息、精神层面内容的收获之外,也追求阅读过程的舒适与享受,以及由此带来的感官与精神愉悦;(6)阅读促成与之相伴的个人思考的时间与空间需求,书籍这种信息和知识的载体强化了文字所赋予人类的思考能力和批判能力;(7)阅读兴趣出现分野,原因来自于追求精神修养和堕落内容刺激的不同生活态度;(8)经典读物长期在人们的阅读中占有重要地位;(9)以报纸杂志为代表的即时性文字信息载体逐渐从狭义的图书读物中分离。
最后还要强调一点,那就是传统和遗传的力量。相对兴起未几的电子阅读浪潮,几百年来人类的阅读主要是以纸质图书为对象的,经久积淀下来的行为习惯与衍生出来的心理定势,会为面对新势力冲击时的传统图书增添保护的价值砝码。
二、环顾人类“阅读”现状,思索电子书带来的变化
(一)数字化大大降低了文化传播的成本
数字革命为人类发展带来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作用在媒介领域的重要一点是,“一旦被数字化,信息就能以极低的成本被轻易地复制与传播。”[10](P.94)
这就如同当初纸张的出现一样,电子书再次从根本上解放了文化传播的成本桎梏。数字时代的信息载体耗费的主要是虚拟资源,这种天然的成本优势必然剧烈地冲击着传统的纸质媒体。
电子图书的消费者在更为低廉的价格面前不会无动于衷,而传统出版商却少有降低编辑制作、销售等环节成本的空间。虽然可能有不尽相似之处,但还是可以将目前纸质图书面临电子图书的挑战,比作在纸张和印刷革命之后的手抄本行业的命运。因此,也有评论家将电子书的问世等同于古登堡当年所发明的印刷术,认为它是人类文明传播史上的又一伟大发明;它将革命性地改变我们的阅读方式,进而以超出我们想象的方式推进文明的进步。
(二)电子书实现了信息易得性
除了成本优势,作为数字革命的一个组成部分和受益者,电子图书还具有巨大的信息含量优势。例如,迄今已有近250年历史的《大英百科全书》共32册,收录了8万个条目;而完全开放式的免费的网络化的“维基百科”,只用了4年时间就已经收录了近50万个条目。
存储空间的无限放大,也使电子图书得以为它的消费者提供更多的方便与选择权利。目前全球约有一亿种图书,用数字工具把它们全部储存起来可以节省出来巨大的存放空间,同时还具有存取、检索、查阅上的便捷。数字时代的普通读者,用一部可随身携带的电子阅读器,可以收存成百上千本图书,他们甚至可以把家中所有的藏书,轻松地放进自己的衣服口袋。这样的便携优势也是任何一个读者都不会忽视的诱惑。而且,它可能更干净、更卫生,尤其比起图书馆借回来的图书或买回的二手书。电子书也使选择与购买图书更为方便,因此电子图书的读者相较以往,节省了大量空间距离与寻找的时间成本。
电子书所实现的信息易于获得性的另一个层面是,人们在阅读电子书时,可以借助数字化网络与外界其他读者进行即时交流,打开了一个传统图书阅读所无法企及的新的交流、共享的空间。
还有其它一些电子书所具备的辅助性功能也是传统图书所望尘莫及的:例如,电子图书提供强大的搜索功能,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可以随意链接和转换;读者动手增删、标注心得体会也不再受材料、空间的限制;不用担心笔尖划破书页;不用担心墨水带来的污渍;不用担心页面留白空间不够;电子阅读器的屏幕背光使得人们可以在没有灯光的情况下也能阅读;电子书所拥有的“text to speech”的功能也大大改善了目障人士的阅读……
(三)浅阅读——信息易得的另一面
电子书所实现的高度的信息易得性为人们获得及处理信息带来了前人想象不到的便捷;但是,电子书的信息易得性仿佛是一枚硬币,它还拥有另外一面:电子书最大的缺陷就存在于它最大的优势——爆炸般的信息增量和丰富的选择权利。也就是说,一方面,诸如Kindle或iPad这样的电子阅读器,改变了传统的书籍的那种静态的、内向传播的模式,而变成了动态的、与外在不断交换信息的系统。另一方面,这也更加强化了数字时代的信息过载。
人们阅读的初始目的之一是获得信息,从数量上看,数字时代的媒介革新使得这一需求得到极大甚至超量的满足;但与此同时,人们也从此被过量的信息所淹没和困扰。源源不断的信息伴随着源源不断的信息垃圾。
电子图书带给读者的选择权,也变成了利弊互现的双刃剑——读者面临着选择的诱惑与随之而来的压力。当人们面对一本书时,他只要做出读与不读的决定;而当读者手上同时拥有成千上万本图书时,选择压力就自然而然地伴随着选择权利出现了。
这样的选择压力不仅体现在需要更多的时间做决定,也出现在读者的精神和心理层面,进而影响到读者的阅读行为,逼迫他们改变阅读模式,客观上压缩了他们阅读过程中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因此,快速浏览的“浅阅读”成为一种新的主要的阅读模式,它与快餐式的信息文化的盛行互为因果。浅阅读强调了阅读的速度、范围,保证了与所谓“时代信息”的同步,但这一切是建立在放弃阅读深度的基础上的。因此,“浅阅读”给读者带来了信息满足感和某些感官快感,但在心理收获上与传统意义的阅读体验完全不同。
在这样的新型阅读状态下,读者可能难以感受到传统的纸质书籍因其静态性所开辟而来的独立的心理空间,以及从中所引发的各种思考、想像和沉浸其中的高峰体验;而且,由于阅读过程中即时交流的便利,电子图书的读者也更容易放弃独立深入思考,而转向与外界的信息交互。因此,电子书的阅读由于其开放和多媒体的特性,而变得更加广泛、动态、多元化,也更加碎片化和断裂化了。
电子书对于阅读方式和阅读体验的改变,再一次切合了麦克卢汉的观点——“媒介即信息”:电子书的媒介形态和特征一方面极大强化了阅读的信息获得功能;但在另一方面,对深入启迪读者心智方面不仅没有改善,反而带来了很多障碍。因此,传统的深阅读形式似乎又变得奢侈了。
三、数字时代传统图书的生存意义和生存空间
(一)传统图书将并非只是艺术收藏品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深入,传统纸版图书会不会成为一种纯粹的艺术品,成为装帧精美、甚至有手工编号的收藏品或古董?它是否仍然具有生存空间和生存意义?
“电子图书的创造性潜力仍然是一块未开发的领域。所有这些意味着传统的纸与墨图书的死亡吗?可能不是。人们还是会被触摸图书及阅读装订在封面之间的纸页的独特体验所吸引。负责微软电子图书事业的总经理迪克·布拉斯(Dick Brass)说:‘传统图书将继续下去,因为它们是美好的和有用的。它们就像汽车出现之后的马——并未消失而是转变为一种娱乐的动物。’”[10](P.187)
(二)选择纸质图书的原因
传统、怀旧情结、复古的时尚、特殊的阅读体验,甚至某种品味身份象征,这些都是支持传统纸版图书继续存在下去的基本要素。但是,仔细分析,我们会发现即使在数字时代,纸版图书的价值似乎也不会仅仅局限于另一种“娱乐的动物。”正如美国作家杰米·麦肯济(Jamie McKenzie)的观察,当他看到邻座的乘客在飞机起飞时被迫关闭Kindle阅读器时,他觉得自己有一种优越感,“那个人也许会有一万本书可以读,但飞机起飞的时候可以继续阅读的人是我。”[11]
如果人们面临这样一个选择:阅读一本纸质图书,或者通过电子阅读器阅读同一本图书,那么,会有什么样的选择结果呢?
在没有更多选择的前提下,多数人会选择前者。这是因为在电子阅读器的外形无限接近软软的纸页之前,传统的纸质书无疑对读者来说更人性化、更舒服、更贴近。还有迥异的视觉感受,通过屏幕阅读文字,无论如何不会比阅读纸面上的文字更让人舒服并且节省目力,尤其是在光线充足的阅读环境里。而且,任何一部电子阅读器其大小都是固定的;而一本图书,它的封面、装订、大小——从巴掌大的口袋书到一本桌面大小的画册,仅是不同的物理形态就能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官享受和移情作用。也就是说,信息量的优势一旦丧失,电子书的竞争力就明显下降了。
此外,人们阅读的目的,绝不仅仅在于追求信息量或对所获信息的即时反应,还在于开启心智引发思考,而深入思考需要的往往不是更多的信息,而是静谧甚至私密的不受干扰的个人时间与空间、以及独立的心理空间,而电子书所代表的是开放的娱乐氛围。
(三)纸质图书的“质”感,以及与电子书分道扬镳
足以引导读者通过阅读进入更高精神领域的体验与带给人们以享受的文字内容,其构成重点不在于量,而在于质——一本纸质书具有不易替代的人文优势。
有多少人会通过电子阅读器读圣经,或者那些单本阅读耗时长的哲学、社会学等“非实用性”的经典名著?这里所指的单本图书阅读时间需求量,不仅与图书文字的多寡相关,也与图书在被阅读过程中激发读者想象、移情、思考、举一反三所占用的时间密切相关。
有这样一些读者的行为耐人寻味,他们通过网络接触到某本书,在部分甚至全部阅读之后,又将这本书的纸质版本买回了家——亚马逊曾经公布了这样一个数据:在客户购买电子阅读器后,他们购买的书本数量是以前的3.3倍。[11]
基于获取广量信息的阅读,和基于获得更深层次精神享受与启示的阅读,这两种阅读目的在数字化信息时代日趋显著地逐渐分野,为数字化时代纸版图书的出路指明了方向:它不可能也不需要在信息容量与功能丰富上与电子图书竞争,它应该继报纸和杂志等新闻信息载体从图书中分离之后,在现有图书内容方面继续完成“二次剥离”,淡出以一次性使用和消费即时信息为导向的市场,因为在这样的市场里,很难体现出纸版书自身物质形态所带来的优势,并且无法面对那一领域的价格竞争。
而旨在激发读者思考、获得更深层次阅读体验的、“一书在手回味无穷”的“耐用品”的特征,才是纸版图书存在的价值所在与追求目标,在这种状态下,人们真正需要的是一本“静态”的书。
简而言之,未来的纸版图书必须追求经典,并在比电子图书更高的审美、思想标准上,不断开发、挖掘、推出并复制新的经典。经典的、高品质、需要一定时间去阅读思索的内容,加上装帧精良、读者友好的传统外在形式,这些品质和特性的组合,将使未来的纸版图书成为真正的奢侈品,这种奢侈的内涵在于深度的、有质感的阅读,而不是徒具虚名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艺术贵族”。
四、结语
依据人类的媒介发展历史,我们可以大致判断电子书将是未来图书的必然趋势和重要分支;但也正如人类媒介发展历史至今所展现的那样,新的媒介不会完全替代旧的媒介,旧的媒介不会消亡,只可能发生改变,从而各自分别拥有发展空间和主要功能。因此,传统书籍在未来的发展上可以借鉴和参考新兴的电子书籍的一些优势和做法,同样,电子书也可以从传统书籍中寻找那些给人们带来思考的空间和美好的阅读体验的“秘密”,从而真正实现亚马逊的创始人杰夫·贝佐斯(Jeff Bezos)开发电子书的初衷——“书籍这种形式已经进化到了相当的程度,但我们仍希望对它加以革新”,[4](P.22)从而让阅读更纯粹、更美好。
这一点非常重要,书籍——无论是纸质的或数字化的介质形态,都必须具备引人阅读的基本功能和根本价值,因为那些能带来思考的阅读对人类的意义和影响是非常深远的。也正因为如此,著名的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Leften Stavros Stavrianos)在他的经典著作《全球通史》(A Global History)中将人类历史分为两大阶段,分界点就是公元1500年,从那时人类世界进入现代文明;而1500年正是古登堡发明西方现代印刷术之后的半个世纪,那时书籍开始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