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在城市建设中,一些城市多次遭受雨涝灾害,一些城市也非常缺水。干旱和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中国许多城市的地面过度硬化。在雨季,地面上容易产生地表径流。地面径流大大超过城市自身的排水能力,导致内部洪水的出现。它还会产生非常严重的水污染。在海绵市的实际建设中,主要是为了应对暴雨洪水,从而实现对暴雨洪水的有效管理。因此,有必要加强海绵市的建设,从某种意义上有效地改善水资源的匮乏,从而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关键词:城市道路建设;海绵城市;市政工程;工程设计
导言:随着我国城市现代化的发展,城市道路建设提出了更多的科学思路。传统的城市道路建设不能与现代绿色能源城市建设相结合。现代城市化提倡绿色、节能、环保的理念。因此,海绵城市的概念也出现了。目前,许多城市受到洪水的影响,这些洪水不仅对南方的雨水城市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而且对西北地区也造成了一定的破坏,不仅影响了这些地区居民的日常生活。它还威胁到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在防洪泄洪过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传统的城市道路建设工程已不能满足当前雨水径流控制的技术要求。在当前的城市道路工程中提出了海绵城的理念,必须积极探索解决雨水排放问题的新思路,寻找实用的技术方法。
1海绵城市概述
最近,在中国出现了一个新的名词,海绵城,这被认为是一个非常奇怪的名词对大多数人来说。实际上,海绵本身是具有很强吸水能力的物体,而所谓的海绵城市是具有很强吸水能力的城市系统。海绵城市是一个良好的水资源管理体系的一部分,充分利用水资源,以减少城市内的水涝,同时能够合理地巩固和加强城市生态系统。
海绵城市的建设一般取决于两个方面的推进。一是建设有效的城市生态系统,科学划分公园草坪、植树等城市绿化举措,加强水库、洼地建设。二是加强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这是排水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因为排水系统的建设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要加强排水通道的扩建和道路可渗透路面面积的建设。合理布置地下排水系统。
现如今,海绵城市在一些西方国家中得到了大力的使用,海绵城市的研发对城市构建的积极作用是各方面的,同时不好的影响较小,且市场广泛。海绵城市和传统的处理技术不一样,海绵城市构建必须要通过多方的努力,可是海绵城市能够有效截留水资源循环使用,有益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2建设海绵城市的重要性
2.1海绵城市建设利于改善生态环境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因此,在城市建设中实现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是最重要的,海绵城市在实际建设中对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相关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中国加强了对海绵市的有效推广。并有相关部门发布了大量相关政策,其中有海绵城市的实际建设。
2.2海绵城市,除了能防雨、防洪之外,还能够对于水资源合理应用
建设的主要意义是利用海绵效应改善城市排水状况。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化,以解决水资源利用问题,在合理利用水资源的同时,确保雨水和洪水的保护。从排水角度看,海绵城的建设可以有效缓解城市在一定意义上的排水压力,也可以实现雨水的回收。
3海绵城市理论在市政工程设计当中的应用
3.1机动车道设计当中对海绵城市理论的应用
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机动车道均采用传统的非透水路面。这种设计会导致路面积水增加,严重阻碍地下水的补给,并在长期运行中进一步加剧城市热岛效应。在道路设计中,它被设计成可渗透的路面,并在提高路面通透性的基础上,促进雨水能更有效地补充地下水资源,减少城市道路从根的径流总量。在机动车道设计中,为了有效防止因雨水渗入路基而破坏道路路基,需要在道路结构上层铺设透水沥青混凝土。另外,在道路结构的中下层和基层选择非渗透材料,使雨水进入道路结构层后,它可以沿不透水结构上表面流动,沿水平斜面流入盲沟。最后,将雨水更充分地排放到路边隔板或雨水检查井中。在实际设计中,最好将道路的纵向坡度控制在0.3%至6%的范围内,而对可渗透车辆道路的相应拱水平坡度最好控制在1%至1.5%的范围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海绵城市在居民区以及建筑物中的应用
我国居民社区大多都是封闭式的,并且社区内部都会设有相应的公园、广场等配套设施。因此在对其设计的过程中,也会参考公园绿地的设计形式,同样采用下沉式的设计,保证绿地的高度低于人行路面的高度,这样就可以将雨水进行很好的蓄存以及吸收,从而形成居民社区中特有的水系景观。如果是一般建筑物的话,通常会采取在建筑物顶层进行绿化的方式,这样不仅能够对雨水进行储存,而且还可以缓解城市中的热岛效应,进而美化城市的环境。绿化设施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雨水花坛、透水路面、下凹式绿地以及绿色屋顶等。而对居民社区进行设计时,一般都会谨慎来选择专门进行雨水存储的设施,防止因工作中的失误而导致设计不合理现象的出现,从而阻碍了城市海绵城市的作用发挥。
3.3人行道与非机动车道设计当中对海绵城市理论的应用
目前,我国大部分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也被用作不透水道路。路面潮湿时,会出现供水和道路滑溜的问题,降低城市道路的安全和舒适性。不利于地下水资源的补充。将海绵城市理论应用在人行道与非机动车道设计当中,也就是在人行道以及非机动车道设计当中使用透水铺装,促使雨水能够顺利下渗,对路面湿度以及温度实现有效调节,并大量减少路面积水,对地下水分实现更充分的涵养。结合实际施工路段路基下土壤性质,如果相关土壤透水性不佳,需要在相应基层当中进行排水管的设置。人行道以及非机动车道进行透水设计的时候,纵坡最好要低于2.5%,相应路拱横坡要保持在1%至2%之间。
3.4雨水口设计中应用海绵城市理论
雨水排水口是城市道路雨水径流收集的重要基础设施,是整个雨水收集过程的起点。在一般城市道路建设中,在非机动车道路或机动车边上设置雨水渠。在雨水径流侵蚀和道路清洁过程中,道路碎片将被带入雨水出口,造成雨水出口严重堵塞。雨水收集很难有效实现。一旦遇到暴雨就很有可能发生城市内涝,并造成面源污染。为了对水质污染以及雨水口堵塞相关问题实现有效解决,需要将截污装置增设在传统雨水口上,将雨水篦子换成截污铁篦,并通过截污挂篮对污染物进行拦截,保持雨水口的通畅。同时,还可在生物滞留、下沉式绿地等设施当中合理设置雨水口,对城市雨水进行充分吸收与存储。
3.5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广场以及绿地中的应用
城市广场和绿地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有关部门在建设城市广场和绿地时,要注意广场地板的铺筑,采用更透水性的铺筑材料。对绿地进行工程设计时也充分考虑了对雨水的吸收。严格来说,绿地设计基本都会采用下沉式的设计方式,并且绿地的整体高度要以周围广场的高度为参考,来降低自身高度,从而确保广场整体的吸引力以及向心力,侧面对水体循环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3.6路肩边沟设计中应用海绵城市理论
以往的路肩边沟设计当中,往往是水泥混凝土边沟,不仅容易出现堵塞问题,还不具备净水雨水的相关功能,并且不利于城市美观。为了有效解决相关问题,可以积极设计植草沟,在地表沟渠当中种植景观性植被,不仅具有美化城市的功能,还可对城市径流雨水实现有效收集、排放、输送以及净化。标准转输植草沟躲在高速公路排水系统当中应用,在径流量相对较小并难以设置排水管道的工业区以及居住区等区域也可积极使用这种形式。在居住区相关道路当中,比较适合设计干式植草沟,但是要加强定期维护。
4结束语
文章就海绵城市的概念进行解读,在明确海绵城市概念的基础之上对于海绵城市理念与市政工程设计进行结合讨论,分析海绵城市在市政工程设计中的具体规划,就供水系统、绿地系统、道路系统进行分析。而在以上三点中道路供水系统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点,因此就传统道路雨水系统与海绵型城市道路雨水系统进行分析,从而分析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道路工程设计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总结,就海绵型城市道路建设的设计理念以及应用优势进行分析总结。
参考文献:
[1]韩可骞.基于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景观设计对水生态治理[J/OL].设计,2018(11):152-153.
[2]尹浩明.“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12):116.
[3]白伟方.“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J].技术与市场,2018,25(02):147-149.
[4]孟猛,徐永艳.海绵城市建设探讨[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8,2(01):92-95.
论文作者:徐雪峰1,任小斌2,俞斌3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4
标签:海绵论文; 城市论文; 雨水论文; 道路论文; 径流论文; 绿地论文; 机动车道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