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人口脱贫工程与中国政府的反贫困制度安排,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政府论文,贫困论文,人口论文,制度论文,工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脱贫百万:征服贫困的千秋伟业
绝对贫困,是一个一直困扰人类社会进步的历史范畴。研究、治理、摆脱绝对贫困,是人类面临的共同的历史性任务。几乎世界上所有的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以及国际性的社会集团组织都在研究并试图解决贫困问题。贫困已成为发展中国家最尖锐的问题,也是发达国家不容忽视的难题。在80年代世界贫困人口规模居高不下的大背景下,中国政府由于实施大规模的扶贫工程而成功地解决了2亿人口的绝对贫困问题,使中国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7亿下降到1995年的6500万。但一个难以回避的现实是进入90年代后,中国减缓贫困的速度明显放慢了,世界银行副行长卡洛斯在中国国际扶贫研讨会上盛赞中国扶贫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也忧虑地指出:中国现在减贫的速度已停滞不前,且落后地区的贫困率仍比较集中。
1995年3月,联合国首次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由180多个国家,118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上万名国际机构、政府机构、非政府机构组织代表参加的联合国社会发展首脑会议,共商在全球减缓和消灭贫困问题,并将1996年定为“国际消灭贫困年”。中国政府总理李鹏向世界作出重要承诺:在本世纪末中国将消灭绝对贫困[①]。中国伊斯兰省宁夏回族自治区主席白立忱也郑重声明:决不把贫困留给21世纪。随着中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实施,中国唯一的伊斯兰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经济建设开发史上的宏篇巨著终于掀开了她的扉页。由宁夏回族自治区主席白立忱提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政协主席李瑞环关心,李岚清副总理考察时审定,邹家华副总理亲自揭幕,姜春云副总理视察时肯定,百余名专家论证,1995年12月13日国务院正式批准立项列入国家“九五”计划的宁夏扶贫扬黄灌溉重点工程已开始进入全面实施阶段。这项以移民为主的脱贫百万,开垦200万亩水浇地,投资30亿,计划用短短6年的时间完成的反贫困移民工程,将从根本上解决宁夏回族自治区半壁河山200万人口的绝对贫困问题。这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荫及子孙的伟大功业,向世界昭示了中国政府反贫困的决心与信心。反贫困扬黄灌溉工程,以其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为基点,拉开了本世纪末世界反贫困开发史上一项最大移民工程的序幕,必将彪炳世界反贫困移民开发史册。
二、反贫困:难以轻松的话题
贫困,是中国国情最突出的特征之一,更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在世界反贫困史中,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她以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1/4的人口,成为亚洲乃至世界发展中国家贫困发生率最低的国家之一。然而,一个不容否定的现实是:中国尚有6500万人口处于政府规定的贫困线以下,且贫困突出地表现为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全国55个少数民族,其中90%以上位于贫困地区。宁夏南部山区八个国家级贫困县,总面积达3万平方公里,人口217万,是国家重点扶持的“三西”贫困地区的一部分。这里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严重,生态环境和自然条件极为恶劣,许多地方连最起码的生存条件都不具备,出现特大干旱时,成千上万的人要到几十公里外找水续生,几百万人祖祖辈辈只能与牲畜一同饮用水质浑浊、虫菌滋生的窖水、涝坝水、渠沟水,加之又是高氟缺碘地区,经常由此引致大规模的疾病流行,农民辛勤劳作往往被付之一“旱”。多少年来,回汉群众和贫魔的撕杀恰似一场场由“老天”裁判胜负的旷日持久的拉锯战,风调雨顺仅可得温饱,一遇大旱就会陷入绝对贫困的境地,出现大面积的人口返贫。1995年由于持续大旱,宁夏南部山区返贫率、贫困率达86%,位属全国之冠,受灾人口超过170万。就生活状况而言,1993年特困户按当年的实际收入,即使全部用于生活,人均每天也不到0.5元(年人均152元),这部分人维持最简单的生存基本上都是靠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救济,可以说是绝对贫困或赤贫人口。国外许多学者都认为贫困地区均与自然环境有关。美国经济学家M·P托达罗说:几乎所有第三世界国家都位于热带、亚热带和干旱地区,而历史事实是现代经济增长,一切成功的范例几乎都发生在温带国家。这样一种分析不能简单归之于巧合,它必然与不同的气候环境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某些特殊困难有关。宁夏南部山区属沙化干旱性地区,植被稀少,降雨量小,草树成活率低,根本不适于人类的生存,是历代封建统治阶级歧视少数民族,把他们逼到缺乏生产和生存条件的贫困山区。自然原因(包括地理面貌、气候条件、土壤成分)是导致“苦甲天下”——宁夏南部山区八县贫困的最根本原因,也是造成该地区投资效益过低从而投资疲弱的基本原因。多少年的经验和教训使人们清醒地认识到:制约南部山区经济发展的关键是水,十年九旱,脱贫在一个“水”字。水的问题不解决,国家投入再多,措施再好,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
三、反贫困吊庄移民:中国政府具有世界意义的制度创新
(一)脱贫百万:引起中南海重视的大事件
南部山区八个国家级贫困县因贫困、干旱等综合问题,一再引起中共中央、国务院密切关注。南部山区200多万回汉群众的绝对贫困问题也一直牵动着中央领导的心。党中央国务院一贯重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问题,但如何根治贫困,是个长期困扰宁夏经济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解放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关怀支持下,宁夏南部山区虽经过大规模的扶贫开发建设,群众生活有所改善,但作为全国自然条件最为严酷的“苦极”地区,宁夏南部山区绝对贫困依然;摆脱贫困,走上富裕之路,依然任重而道远。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在深入调查研究、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以移民为主,脱贫百万,开垦荒地,建扶贫扬黄灌溉工程的战略构想。即:利用宁夏境内黄河两岸拥有大面积可开垦荒地这一得天独厚条件,在兴仁川、红寺堡、清水河川和马场滩4个区域进行大规模移民开发,扬黄灌溉,为彻底征服贫困开辟第二战场。该项工程一经提出就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李鹏、李瑞环、邹家华、李岚清、姜春云、陈俊生、钱正英等中央领导同志及国家有关部委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1994年10月28日,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在给江泽民总书记、李鹏总理的信中写道:看来有条件的地方搞扬水灌溉,成片移民,是一个根治贫困的好办法……而且对于加强民族团结,解决宗教纠纷,维护社会安定,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现在社会上都很关心东西部差距问题,如果宁夏在脱贫上早日有所作为,意义重大。自治区主席白立忱在南部山区调研时指出:“贫困山区的百万人民祖祖辈辈不得温饱,他们希望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改变面貌,希望在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手中实现他们梦寐以求的愿望,我们要动真情,使真劲,我们应该有强烈的感情,担负起这一光荣的历史使命。”
(二)宁夏反贫团吊庄移民绩效的检验
(1)在全球荒漠化加剧的大背景下,大规模移民开发沉寂荒芜的
土地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6月17日是世界抗荒漠化及干旱日。联合国防治沙漠化公约秘书处发表公报提出:当前世界荒漠化现象仍在继续加剧。全球现有12亿人受到荒漠化的直接威胁。其中1.35亿人在短期内有失去土地的危险[②]。据专家估计:全球荒漠化的土地达3600万平方公里,近百年全球荒漠化吞噬的土地面积相当于美国可耕地面积的总和。荒漠化是全球性的严重问题之一。基于人多地少的国情及走向新世纪的严峻形势,保护与节约耕地应是中国发展农业的首要政策。“存得方寸地,留与子孙耕”,这是江泽民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反复强调的一句名言[③]。粮食是宝中之宝,生产粮食的良田,更是世间最珍贵的资源。目前,我国人均耕地仅有1.2亩,为世界人均耕地的1/4,稳定粮田应是农业发展的一项极为重要的政策。移民开发荒芜沉寂的土地,对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耕地,对宁夏乃至全国农业发展必将产生更深远的影响。
(2)必将产生良好的生态效益
宁南山区大部分土地是超过25度的陡坡地。按照水土法应该退耕还林,但囿于维持生存的需要又不得不继续进行掠夺耕种,过量地砍伐和过度垦植,使森林覆盖率极低。人口迁移将减少迁出地的人口密度,可退耕还林,逐步恢复生态平衡。
对移民垦区而言,引黄灌溉,可使沉睡千年的荒漠变为绿洲,荒漠生态演变成农田生态、林草生态、畜牧生态,形成由环境因素、生物因素和人类共同组成的有机整体。耕地面积的增加,防护林和经济果林的扩大,使绿色植被覆盖率扩大,自然环境从根本上改观,给半荒漠景观带来巨大的变化。将要建立的绿洲农业和绿色屏障对土地沙漠化的防治、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改善必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正象邹家华副总理视察宁夏时指出的那样:“小气候就会得到改变,自然灾害减少,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存能力就会增强”。
(3)经济效益显著
吊庄移民兴修水利,整修农田,改造灌排渠系,发展农、林、牧、副、渔,显示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先期迁入扬黄灌区的15万回汉人民,不仅稳步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不少家庭已步入小康,走上富裕之路。且通过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改变了生态环境。土地的pH值从9.1下降到7.8,土壤有机质含量由0.2125%上升到0.32%,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据自治区农调队调查:1995年吊庄移民区人均粮食539.1公斤,较移民前增加2.1倍;油料34.5公斤,增长3.71倍;蔬菜77.1公斤,增长4.68倍;水果4.31公斤,增长2.5倍;肉类9.67公斤,增长8.9倍。1995年纯收入达591.89元,比移民前增长3.4倍,人均收入1000元以上的农户占到54%。移民垦区彻底摆脱了绝对贫困。
此外,南部山区的农民移民川区后,受川区的影响,很快适应了现代文明和技术。通过迁移流动农民走出深山大沟,冲破了贫困地区愚昧、落后的心理障碍,不仅增长了见识,增强了商品经济观念,更重要的是掌握了技能,从这个意义上说移民是个大学校。
四、实施“东西合作工程”与反贫困吊庄移民的深度开发
人的流迁是一种经济行为,是理性选择的结果,在宏观层面上,由于区域间、城乡间的差距所产生的“比较利益差”是移民的经济动因。
经典的人口迁移理论,无论是19世纪8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E.G.RAVENSTEIN提出的“迁移法则”,还是20世纪60年代英国学者EVERETTSLEE以集大成的身份提出系统的“推拉理论”,都强调自然环境、投资环境、收入差异对移民流向的影响[④]。
为改善移民垦区的经济环境,贯彻中央“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的方针,把握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历史性机遇,推动新一轮横向经济联合,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实施“东西合作工程”,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于1996年4月发布了关于实施“东西合作工程”的具体政策规定,旨在吸引东部发达地区各类企业及大专院校、科研机构,以有形和无形资产为纽带,实施多层次、多形式、多要素的经济技术合作,到宁夏兴办各类企业,共同扶贫开发。并具体制定了关于人才、技术联合与开发的政策规定。移民开发垦区基础设施落后是制约经济发展,影响“东西合作工程”深度发展的根本原因。反贫困吊庄移民垦区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很好的宏观效益,是移民垦区脱贫和发展市场经济所需的外部经济环境,但其投资大、周期长,不首先通过“输血”给一些启动资金,是无法增强“造血”功能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应设立相应的扶贫基金,支持移民垦区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同时建立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从根本上改善移民垦区的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
目前,国家扶贫开发资金与实际需要相差甚远。《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实施的资金规模为:扶贫贷款45.5亿,以工代赈资金40亿元,财政支持整个不发达地区的发展资金仅为12亿元,合计不到100亿元。按没有解决温饱的总人口测算,人均占有资金非常有限,根本无法与国外扶贫标准相比。作为本世纪中国乃至世界一项最大的反贫困移民工程,需要政府投入巨额的资金,加强移民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开发潜在的自然资源。
(1)加强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为农业提供服务的基础设施对于移民垦区农业增长水平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世界银行对58个发展中国家的研究表明:在1969~1978年间,灌溉面积每增加1%,农作物总产量就会增加1.6%,铺设道路增加1%,产量就会增加0.3%。对于基础设施的投资,还有助于改进和保持自然资源,促进生产率的提高和技术进步。
目前,移民垦区大多是靠近黄河水源的半荒漠地区。在建设移民居住点时,本着“结合实际、合理规划、规模适当、考虑发展、利于生产、方便生活、道路畅通、环境优美”的原则去规划、设计,加大对基础设施尤其是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由于移民垦区基础设施建设大多只有社会效益而经济效益相对低下,用于改变移民垦区基本生产条件和生存环境的投入应全部无偿,至少应部分无偿,在移民区形成大规模的公路交通网,便利移民区的生产、生活,解决农牧产品的流通问题,形成环境优美、服务设施齐全的具有伊斯兰特点的新型居民点。
(2)国家经济建设的重点项目、工程应重点考虑移民开发垦区
与东部沿海地区甚至和东北地区相比,国家对西部地区投资少、欠帐多,中央和地方要针对移民垦区的自然资源状况,采取适度倾斜的扶持政策,有计划、有重点地安排一批能够开发和利用当地资源,带动移民垦区经济发展的骨干项目。近年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重点扶持的范围,已经开始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但有发展潜力的中西部地区扩展。反贫困移民扬黄灌溉工程,作为具有世界意义的反贫困项目,政府应优先安排一些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矿产、水利等资源开发和新发展的工业项目以及国家重点工程,在条件相同或相似的情况下,应当首选移民垦区,为当地工业发展、小城镇建设创造必要条件。
(3)找准结合点,吸引有远见的企业家到移民垦区投资
民营企业家直接参与扶贫,实施扶贫开发项目,培训技术人员,投入扶贫开发资金为贫困地区扶贫开发开辟了一条互惠互利的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1995年,中国第一村——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决定无偿提供资金技术和管理,在银川地区再造一个华西新村,其目标以贫困山区移民1000户进行异地开发,如今工程已在贺兰山下全面展开。在江苏省出资的大力支持下,迄今已有400户、2200名来自西吉、海原、固原、同心等贫困山区的农民在这里落户,已建房800间,开发土地4700亩,完成了引水管道、泵房设施、桥涵、闸门等建筑。集镇建设已全面展开,程控电话通讯工程、医院、学校、商业楼的施工正紧张进行,投资150万元的华西村希望小学正在建设。塞上江南的华西新村成为东西合作扶贫的新创举。
宁夏吊庄移民大迁徙的推动力是贫困,是低收入,是社会保障的匮乏,是发展机会的短缺,是生存根基的动摇乃至丧失。大规模吊庄移民开发是中国乃至世界反贫困移民史上的大事件,要总结宁夏先期吊庄移民的基本经验,借鉴美国西部“优先发展、优惠条件、全面发展、国家资助”的做法,实行移民开发区的深度开发。
五、反贫困百万人口脱贫工程实施经济增长的策略与政策选择
反贫困扶贫扬黄灌溉工程,是具有世界意义的制度创新。由于大规模移民涉及经济体制、经济利益、生活习惯和宗族观念等方面,可以说是一个复杂的、史无前例的浩瀚的移民工程,唯有各方面配套协调,才能使移民搬得出,安得稳,富得起,真正实现移民富民的反贫困战略构想。
(一)深层理解民族地区的稳定与均衡发展问题
经济和政治从来都是相互决定的。中国贫困人口从80年代初的2亿降至目前的7000万得益于国家安定和实施了改革开放的政策。许多国家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表明:没有稳定就不能发展。有效的反贫困政策必须建立在社会和政局稳定基础之上。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一个仍然存在大量贫困人口的大国。在目前我国东西部经济差距急剧拉大,且中国的贫困主要表现为少数民族地区贫困的形势下,走向世纪之交的中国,一定要切实关注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民族地区绝对贫困化将是影响稳定的根本原因。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加快贫困地区发展步伐,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政治问题,是治国安邦的一件大事,我们必须从战略的、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打好扶贫攻坚战重大的政治、经济、社会意义。”[⑤]因此应切实加大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投入的力度,实现脱贫致富与可持续发展双重目标,把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新中国带入21世纪。
(二)制定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反贫困可持续发展行政措施
扶贫扬黄灌溉工程,是本世纪世界反贫困史上一项最大的移民工程。必须集全区之智,聚全区之财,统筹规划,周密安排,通力协作,按照“起步快、动作大、管理严、运转活、边建设、边受益”,高速、高质、高效原则,采取超常规发展思路和措施才能保障工程顺利进行。
加强移民区基层组织建设是移民顺利迁徙的重要保证。移民开垦区的建设,要把“给钱、给物,更要建个好支部”作为确保移民开垦地区经济建设顺利实施的主要措施来抓,移民开垦区要发展,摆脱贫困,外部支持固然重要,但根本上还要依靠当地干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国家的投入,社会的支援,最终要通过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努力才能取得更大成效,加强移民开发地区组织建设需要加大移民垦区干部与发达地区交流培训的力度,使乡村干部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更新观念,学到技术。选好配强班子,找准致富路子,提高乡村基层组织的整体素质。增强率领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从制度上保证反贫困移民工程的顺利进行。
在机构改革中,要加强移民垦区扶贫机构建设,选拔精明强干,开拓进取,勇于奉献,不畏艰难的得力干部充实到反贫困移民工程第一线,组织移民群众进入新灌区,以工代投建设新家园。
跨区域反贫困大规模移民工程,涉及户籍、劳动,各级地方政府等部门。要强化政府的组织协调能力,打破地区、部门、行业、山区、川区的界限,发挥整体实力,打好反贫困攻坚战。
(三)提供反贫困移民开发的农业保护政策
反贫困百万人口脱贫移民工程主要从事农业开发,基本上是农业的扩张,主要从农业发展中直接受益。这就要求必须提供支撑移民垦区农业发展的保护与政策支持。
江泽民总书记说:“必须把农业放在整个经济工作的首位。这是从我国人多地少这个基本国情,从保持全国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全局性要求出发的。是从保持和加强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独立自主的战略性要求出发的。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由于社会比较利益等原因,如果不加以重视和保护,农业很容易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⑥]。农业保护的对象涉及农业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各个领域。择其要者,主要包括农产品生产的保护,水利资源和水利设施的保护,基础设施和耕地资源的保护以及农业科技教育的保护等,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产业生存、发展,都依赖于该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和边际收益。由于农业生产率低,以人力、畜力为主的农业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很弱,加之长期不合理的“剪刀差”,中国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农产品有效供给不足仍是面临的一个主要矛盾,现阶段以至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农业保护必须围绕提高农业生产力,增加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来进行,进而实现平衡农产品供求,提高农民收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目标。因此农业的保护重点要放在农业生产领域,放在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科技进步方面。
从发达国家农业保护的实践看,实施农业保护的手段是多方面的,既有资金等要素方面的重点投入,也有政策、制度、法规等手段的运用。发展中国家在这方面的经验是很多的,做得比较好的通常是税收适度而且提供支持较多的国家。值得注意的是:发达国家的农业保护水平目前呈现增长趋势,非农业部门向农业部门转移资源仍在不断增加。
宁夏反贫困移民扬黄灌溉工程的顺利实施,必须有政府提供的农业保护手段和农业支持政策,切实加强农业基础,改变农业不利的发展环境,提高移民区的收入水平。一要实行优惠的税收政策;二要通过农用生产资料价格补贴向农业生产提供直接补贴保护垦区农业,调整工农业分配关系,结束农业剩余提供的历史。
农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整个中国经济发展的进程,其他产业的发展直接或间接依赖于农业的发展。实施移民垦区农业保护,既有政府的责任,全社会各行业、各部门也有责任有义务支持、保护垦区农业。
(四)优化结构、科学决策、创建现代化生态农业基地
历史上的扶贫扬黄灌溉区曾有过林茂草丰,地肥水美的景象。但由于有限的资源载着超负荷的人口和环境负担,千百年的战争,无休止的垦伐、过度开采,牧区放牧过多,毁坏草场,致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再加上干旱少雨,风蚀、沙化,逐步形成现在荒漠型地理环境。根据扶贫扬黄灌溉区居民的生产需要和生活条件,移民开垦区的发展、农林牧用地结构一定要考虑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1)走大农业发展的路子
大农业与常规农业发展路子的不同之处在于农林牧副渔资源综合利用,沟渠林田路综合治理,人钱物科技综合投入,形成扬黄灌溉地区因地制宜、全面安排、综合发展的农村经济发展新格局。
在移民垦区,造林绿化,对生态环境改善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发展林业,改善生态环境已成为世界舆论关注的热点和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要大发展,造林绿化也要大发展。治山、治沙、治水的根本出路在于造林绿化。抓绿化就是抓农业,就是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搞绿化产业。为全面完成《2000年全国造林绿化规划纲要》和“三北”防护林总体规划,应尽快建成林业生态体系和林业产业体系,把移民垦区建成用防护林开路——建设绿色水库,经济林带头——建设绿色银行,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为基础——装满“米袋子”、“菜篮子”,饲料作补充——丰盛“肉杠子”的高产、优质、高效、农林牧协调发展的现代化生态农业基地。在200万亩开垦区,农用耕地面积要保持在120万亩,使人均占有粮食400~500公斤。林、果、草用地80万亩,即每户3亩左右。在土地资源开发程序上,坚持一水利、二林网、三耕垦,根据总体规划,集中连片开发,形成区域规模,真正把造林绿化作为改善生态环境和促进经济发展及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一项基础工程常抓不懈,使移民垦区绿化面积达到30%以上。
(2)发展庭院经济
庭院经济就是以个体农民为基础,发展成为农林牧副渔任何一业的专业户、专业村,庭院经济是促进乡镇企业发展的一支强大力量。如银川效区移民区,很多养鱼专业户秋后清理池塘,水粪浇地种田,肥沃的土地亩产过千斤;麦杆、玉米秸通过乡镇企业加工成鱼饲料供给养鱼专业户,发展成良性生态大农业。此外,鱼池供城里人节假日垂钓,按时论斤收费,既丰富了城乡居民的业余生活,丰富了菜蓝子,也增加了养鱼专业户的收入,庭院经济带动了种植业、养殖业、农副产品深加工业的发展。移民区农民还利用宁夏日照充足的特点,发展冬季高效农业,通过以日光节能温棚为重点的措施增温保湿,充分挖掘土地潜力,发挥土地效力,大规模种植周期短、产量高、效益好的冬季蔬菜、瓜果等,为农民开辟了一条脱贫致富、实现小康目标的新型产业,变冬闲为冬忙,农民收入成倍增长。此外,还可种植采集绿色食品,加工出口,走创汇农业的路子,建设有国际竞争力的“菜蓝子”,为移民找到一条长远的致富之路。
(3)移民区要适时发展乡镇企业
“无商不活,无工不富”,似乎成为农村经济走向现代化经济,农民走上富裕之路的铁律,从而导致移民县区为摆脱财政困扰而过早转移扶贫开发资金,将本来应用于扶持移民进行种植和养殖业的有限资金过多用于县办工业、乡镇企业发展,使移民失去扶持而难于脱贫或失去扶持而返贫。乡镇企业的发展受市场、劳动力素质、原材料等各种综合因素影响,绝不能拔苗助长,许多县办企业、乡镇企业因种种原因导致经济效益欠佳而使扶贫资金付之东流。转移移民垦区救命钱——扶贫开发资金的做法应视为对移民垦区人民的犯罪。扶贫开发资金应主要用于农业发展。在条件发育成熟时,量力而行,适时发展乡镇企业。否则,将极有可能造成扶贫开发资金的极大浪费,欲速则不达。
(五)树立水资源忧患意识,应用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国家经贸委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且主要集中在东南、西南地区。我国西北地区水资源拥有量为全国的7%,水资源相当匮乏。目前,宁夏引黄自流灌区亩均用水1727立方米,临近黄河的银南亩均用水2042立方米,远远高于同样水资源缺乏的以色列亩均860立方米的用水量。极度贫乏的水资源与较低的水资源使用效益,对西北干旱农业经济发展提出严重警告:水资源利用要警钟长鸣!要根除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错误观念,树立全民族的“水资源忧患意识”。
西方许多国家都十分重视对人民进行节水教育。如:在水源极为丰富的德国,报纸、电台、电视台经常介绍节水知识,学校经常进行节水教育。节约用水,被视为福荫子孙后代的事情。德国人强烈的节水意识来自严格科学的管理。水法是德国最古老而健全的一部法律。各州有水法,欧共体也有水法。违背了水法,不仅要成倍地纳税,还将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80年代以来,以色列在农田灌溉领域普遍采用电脑控制的滴灌和喷灌等技术,使农田用水减少30%。在降雨量为100毫米以下的内盖夫沙漠地区一年种植2~3季,用水量仅为900立方米,最突出的是随着各项技术的综合应用,劳动生产率成倍增加,1995年比1948年综合生产率增加18倍以上。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自然条件严酷干旱的以色列发展成为欧洲的厨房。
滴灌技术的应用,是当代世界干旱地区灌溉由传统方式向现代科学技术方式转变的重大变革,是干旱地区发展高效农业的一项重大突破。滴灌把旱一温一旱的灌溉方式改为按作物生长期对水肥的需要,通过管道、滴头把水肥直接滴到根部,保证按作物自然规律生长,防止了水肥流失,抑制了杂草和病虫害,获得理想的质量和产量,且滴灌可以随地势布设,不用平田整地,不要排灌系统,便于集中管理,提高了劳动效益,若滴灌和温棚结合,突破季节性,变淡季为旺季,将取得更大的季节差效益。反贫困移民扬黄灌区农业应逐步推广应用膜下灌溉、滴灌、渗灌等节水技术,加强灌溉管理,合理调配资源,推动节水、节能、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建设和发展。
扶贫扬黄灌溉工程要管好地上水,挖取地下水(宁夏军区开始进行“百井”扶贫双拥共建工程,打井100眼,解决50万人口和500万头牲畜饮水),拦住天上水(宁南山区正在推广一项“打窖集水微灌技术”,建蓄水窖3万多眼),勤耕深翻,蓄水存肥,增施有机肥,培育与选用抗旱品种,建设旱涝保收的机械化高产“海绵田”,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走农业集约化发展道路。苦战几十年,让育衍我们民族的肥田沃土重现固有的繁荣风貌。
(六)提高移民区人口素质,做好科教兴农这篇大文章
中国农村进入现代文明最大的和最后的屏障在于劳动者自身文化技术素质乃至综合的文明素质偏低[⑦]。在即将到来的21世纪,农业将成为现代科技应用最广阔、最活跃和最富挑战性的领域,而农业科技则无疑是现代农业经济的生长点。移民垦区文化素质与现代化农业的要求相去甚远。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教育落后不仅是贫困地区的特征,而且也是其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之一。据世界银行对58个国家1960~1985年间影响GDP决定因素的一项研究表明,教育可以对总产出作出很大的贡献。受教育平均年数增加一年,可能会使GDP提高3%,无疑,使移民区儿童接受教育会大大增加他们摆脱贫困的可能性,由于劳动能力是移民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本,因此提高受教育水平显然是同贫困斗争的最有效途径。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农民的收入。据自治区农调队对57户贫困户抽样调查分析:他们的文化构成是文盲占60.6%。初小占25.8%,高小占3.8%,初中占9.8%,与一些富裕户相比,劳动力文盲率高出三倍。家庭收入只有平均值的47.6%,富裕户的15.5%,呈现结构式贫困。为适应现代农业经济发展需要,要深入持久地实施“231”工程,即:扫文盲、扫科盲,学习文化知识,学习科学技术,学习经营管理,培养和造就一代新型农民。要抓好青、少年教育增长率,特别是少年儿童的义务和成人脱盲教育,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七)筹建适应民族经济发展的伊斯兰开发银行
亚洲许多国家都存在扶贫组织,比较成功的有孟加拉国的“乡村银行”,泰国的农业和农业合作社银行,尼泊尔的小农发展项目,印度的自我就业妇女协会银行及印尼的农村银行等为本国发展经济,消除贫困做了长期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宝贵的经验。为积极筹措民族经济发展所需资金,除国家资助外,从长远考虑,应筹建为回族群众服务的伊斯兰开发银行。
宁夏现共有清真寺2600座,宗教职业者阿訇、满拉和寺勤人员数万人。按照伊斯兰习俗,回族群众的收入不能存入银行获取利息,属于清真寺的款项由寺管会主人保管,阿訇的收入、年长穆斯林的收入总是自家保管。穆斯林的收入年复一年游离于国家经济运行的轨道,处于自求平衡,自我循环的半封闭状态。西北地区穆斯林经济生活中蕴藏着巨大的财力,为吸收穆斯林巨大的资金,应考虑在银川建立由国有银行、地方政府、清真寺三种资金参股构成的股份制开发银行。总行设在银川,在西北地区以清真寺为基层网点,以较大的清真寺为中心点,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伊斯兰开发银行网络。
宁夏伊斯兰开发银行资金的来源主要有:清真寺的收入,宗教职业者的收入,回族宗教事业及企业单位的收入,涉外活动中的捐赠款项等。
资金的投向为清真寺的建设维修,宁南山区移民开发建设,对基本生活水平在贫困线以下的穆斯林生产活动进行扶持,支持穆斯林改造生态环境,扬水排灌,垦荒屯田,种草种树,兴办民族公益事业,建工厂、办学校、培训人才,支持国家在西北地区发展能源、交通及通讯设施、重点建设项目。
为尊重穆斯林的宗教习俗,使银行的现行利息政策能够和穆斯林的金融意识相融合,开发银行分配制度以分红取代利息,凡存款利息支出或发放贷款的收入一律按“分红”对待,比照银行投资的有关规定,计算收支盈余,组织分配。银川伊斯兰开发银行以法人地位承担民事责任,成为支持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重要的资金来源之一。
(八)利用宁夏伊斯兰优势,发展民族经济
(1)建立伊斯兰文化社区,积极开发宁夏旅游资源
今日世界,旅游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无烟产业。美国在西部开发中,做到三个并重:即有烟工业布局与无烟工业布局并重,资源开发与旅游资源开发并重,保护自然风景与开发人文景点并重。在中国,通过发展旅游而致富的村庄至少有1万个,人口约300万。百万脱贫移民,绝大部分是伊斯兰群众,在回族聚集地,应建立中国穆斯林文化旅游区,利用、改造、规划一批穆斯林旅游景点,并做出相应的近期、中远期规划,规划区可由清真寺,穆斯林民俗村,伊斯兰风味馆,伊斯兰宾馆等组成,以浓郁的伊斯兰文化色彩,形成全国800万回族穆斯林心中的“娘家”,与宁夏特有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塞外风光,神秘的西夏王陵,及与北京山顶洞人齐名的人类繁衍生息地——水洞沟遗址、明长城与黄河交汇的横城古渡、贺兰山岩画、风光旖旎的沙湖、小桥流水稻菽飘香的江南田园风光,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动人的塞外动态画卷,吸引大批国内外游客前来宁夏参观、旅游、访问。根据资源规划出相应的经济开发项目,必将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亦可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2)打好“清真”金字招牌,开发清真食品
宁夏是中国唯一的伊斯兰省,发展清真食品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世界有7亿多信仰伊斯兰教的人口,共同的信仰,相近的习俗和消费方式,传统的经济文化联系,可迅速缩短中国同世界各国穆斯林的距离,一个“清真”字样,将空间、差异缩小。在回族人口占全县人口51%的西吉县,昔日不起眼的土豆,一经加工成食品,再借助“清真”这一得天独厚的社会、民族、人文优势,犹如插上金色的翅膀,身价倍增,不仅解决了农民卖土豆难的问题,还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扶贫扬黄灌溉区应大力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清真”系列食品,以食品加工业为龙头,带动农副产品深加工、精加工、进而带动移民垦区农业的发展,实现农林牧副渔和工贸加工各业的良性循环,让食品工业真正成为振兴移民开垦地区工业的主力军。
注释:
①《贫困不能留给下个世纪》载《经济日报》1996年5月22日。
②《中国经济时报》1996年6月21日。
③⑥《江泽民总书记在河南考察》载《人民日报》1996年6月7日。
④邬沧萍、穆光宗《农业流迁现象:成因、趋势、与因势利导》载《经济学家》1995年3期。
⑤《人民日报》1996年9月24日。
⑦尹全洲《论我国专业银行商业改革的社会成本约束》载《经济科学》1995年2期。
标签:绝对贫困论文; 贫困问题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灌溉农业论文; 政府工程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脱贫攻坚论文; 人口问题论文; 土地政策论文; 三农论文; 经济学论文; 经济论文; 移民论文; 农村论文; 时政论文; 中国人口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