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农村小学生的习作课活起来论文_蒋云涌

让农村小学生的习作课活起来论文_蒋云涌

建水县曲江中心校龙泉小学 云南 红河 654306

新课堂改革要求教育者要以一颗“开放之心”,去拥有一双“开放之眼”,视每一位学生为“开放之人”,视每一分钟为“开放之时”,视每一节习作为“开放课堂”,让每一节习作课活起来。

一、激趣引情创氛围

兴趣,是获得知识进行创造性写作的一种自觉动机,是鼓舞和推动学生进行个性化写作的内在动力,培养兴趣,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针对小学生求知欲望强,好奇心强等心理特点,教师要根据习作内容创设一些新颖别致、妙趣横生的情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习作,如:一个小游戏,一个集体活动,一起到外面欣赏花坛里的鲜花……然后让学生把看见的、听到的、想到的写出来,这样走进生活,学生写的顺利,而且写出的习作也很真实。

二、开放评价共提高

习作教学的一般形式是“指导——习作——评改”三个步骤,评改是写后指导,这是习作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参与,让整个评价过程活起来,通过新颖的题目入手选择习作,由作者读,师生共赏,共评,及时抓住闪光点加以渲染,如“这个词用得真好!”“这句话真优美、生动”……这样的评价方式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互相学习,相得益彰,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五勤”积累奠基础

作文难就难在常常“提笔忘言,半天挤不出一滴墨水”。究其原因,主要是小学生生活面窄,积累太少,作文材料不丰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丰富的语言是学生进行习作的材料。如果没有丰厚的储备,学生下笔时自然是很空洞的。注重积累是语文学习的重要规律。

1、勤观察。俗话说“处处留心皆学问。”观察是小学生习作的第一步,观察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小学生素质的重要内容,养成对景物、人物、某一静物的观察,循序渐进,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

2、勤读书。学知识“像蜜蜂采蜜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只有勤于读书,善于读书的人,才能体会那种“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乐趣,小学生作文材料的积累也需要勤读书。

3、勤动笔。观察后有见闻和感受,读书后有心得体会,这些都是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萌芽,更是写好作文的基础。俗话说:“三天不读口生,三天不练手生。”这些灵感不及时记下来,就会立即消失。因此勤动笔是学生积累作文材料的关键环节,日积月累,不怕写不好作文。

4、勤整理,作文材料也需要积累,但不能头发胡子一把抓,纷繁复杂的积累需要不断的整理,去粗取精,推陈出新,在修改中获取新知识,在整理中积累材料宝库。

5、勤运用。知识来源于读书学习,学得多,积累得多,不见得作文就写得好,理论需要联系实际,积累的材料在于写作实践中的运用。其实小学生平常接触得最多的,还是课本,只要利用好这位默默谦逊的“老师”,边学边用,小学生的素质就会逐渐提高。

大多数农村学生写作文是一件难事,如何帮农村学生克服写作文的难关,老师应该考虑好这个问题。

1、多看书。老师的责任是帮助学生选择看什么书。这很重要。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必须读一些课外书籍。增强学生对文学的爱好。有些作品,尽量帮助学生了解作者的经历、写作的过程、写作的特点、写作的背景。

2、多读书。让学生多读好文章。而且读的时候应该感情丰富,提起学生的兴趣,包括语调和语气。加大学生文学知识面。重点句子要背诵、牢记。

3、多写作。要求学生坚持写日记,不强求学生写得多好,但要坚持。

4、多讲解。在讲解课文时要把文章的结构、中心思想、写作方法等讲给学生听。模仿写作很重要。特别是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讲。

5、多指导。学生往往在写作上不会写开头。要告诉学生,文章的开头是千变万化的,没有规定模式。只要符合题目就行。开头要简明,不要俗套。文章结构要理清。结尾要出彩。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构建一个开放型课堂让农村小学生的作文课堂活起来。

论文作者:蒋云涌

论文发表刊物:《成功》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5

标签:;  ;  ;  ;  ;  ;  ;  ;  

让农村小学生的习作课活起来论文_蒋云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