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变革与中小学教育改革的方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小学论文,教育改革论文,方向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今时代,正处于一个飞速变革和发展时期,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信息高速公路向各个领域延伸,经济、社会的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整个世界的教育在这种大背景下也有了空前的发展,人类大大地提高了自己的教育水平;在本世纪初,工业国家完成了初等教育的普及,紧接着这些国家又实现了中等教育的普及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中国家也由教育的极端落后向普及教育迈进。特别是我国,一个占世界人口1/4的大国,也将在本世纪末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教育在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人类社会生产及政治、文化各方面的发展对教育的需求量空前提高,教育的真实价值在各个领域内显露得越来越明显,它在世界舞台上一跃而成了众人瞩目的“新星”。因此,自本世纪初叶以来,世界教育改革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完成了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变,加强了科学技术与现代教学内容的结合,教育的规模和投资获得了迅速发展和增加,教育和社会各个领域的联系越来越广泛深入,有一种说法从总统到百姓都常挂在口边,即:国际的经济的竞争,经济的竞争是科学技术的竞争,科学技术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教育的竞争。但是,在当今社会教育仍然充满着种种矛盾,许多国家仍然在为教育不能适应时代和社会的需要而感到苦恼,整个世界在面对教育的成就和发展时,发现世界正处于教育的危机之中,发现教育总是与飞速发展的社会存在着一段距离,教育改革似乎成了当今世界一个永恒的话题。这至少可以说明,如何搞好教育改革是值得我们去思考和研究的。
现代社会一个十分重要的特征就是教育与社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在当代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拉开了新一轮社会改革的序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四个现代化是党的政府在新时期的工作重点,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体制和各个领域的改革正在深入进行,而且改革带来的成效也愈来愈明显。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为迅速适应逐步提高的社会需求,教育的发展、教育的改革便成为势所必然。
一、社会变革: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要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的巨大变革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各个方面提出了挑战,对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但更多的、更明显的是社会改革取得的巨大成效,为社会各个领域的改革提供了基础和条件,教育改革便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得以进行的。
(一)社会变革丰富了教育改革的物质基础
教育规律已经表明,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直接制约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和水平,在社会处于相对停滞的时期,教育也往往处于维持状态,当社会变革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之时,教育改革便有可以充分利用的物质条件。当代中国近二十年的社会变革取得巨大的经济成效,为教育改革提供了越来越丰富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资源。
首先,教育改革从社会变革中的直接受益是改革经费的增加。教育改革需要经费,而资金的来源主要是财政支付、生产单位投资和家庭投入。特别是中小学教育改革,情况更是如此。因此,教育改革的发展水平,受制于社会改革的发展水平。我们可以看到,在社会改革力度较大的地区,对教育改革的投入便较大。在我国,教育改革较有名的地区,也是教育变革发展较快的地区,如上海、广东、江苏、浙江对教育改革注入的资金都是相当可观的。另外,改革开放以来,从中央到各省、市、自治区至县乡,教育改革立项在逐年增加,教育改革经费的绝对数字也在逐年上升。其次,进行教育改革,除了保证教育教学常规的正常运行之外,需投入大量高水平的、有献身精神的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社会变革在解放物质生活劳动力的同时,也为教育改革提供了充足的人力。比如,据不完全统计,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大大小小的教育改革实验不下四、五千项,这还不包括许多教师自发进行的教育改革实验,投入的人力和时间是可以想象的。仅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郑和钧主持的“协调教学与心理教育”实验,在全国各地便有三、四千教师参与,如果不是在改革、开放这种大背景下进行,是难以想象的。再次,随着社会变革带来的物质资料的丰富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为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资料。这一方面表现为教育改革所必须的校舍、教室、实验室、操场、仪器设备、图书资料、体育运动器材等等的提供,与社会改革的运行和取得的成效是密切相关的。比如,随着“希望工程”的运行在贫困地区迅速增加的“希望学校”,海外同胞在全国各地捐修的校舍、图书馆、运动场等,既是社会改革的成果,也是教育改革的成果。如号称“三湘第一校”的田家炳中学,其现代化的校舍和设备折合人民币近两千万,如果不是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是难以想象的。另一方面则表现在社会改革背景下,社会提供的教育物资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为教育手段和方法的变革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条件和技术条件,如随着社会变革带来的传播、通讯手段的发展,生产技术手段的更新,教育改革能借用的手段便越来越多,教育媒体的丰富与更新也随之加快,教育手段和方法的现代化便有了丰富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基础。如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无线电、电影、录音、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等,正以以前难以想象的速度进入中小学,对中小学教育方法和手段的变革产生了巨大影响。
(二)社会变革为教育变革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
一般来说,一个国家的教育制度是政治制度的体现,在社会大变革中,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科技体制的全面改革,必然促进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当代中国的社会变革为教育变革提供了一个宽松的政治环境,焕发了教育工作者从事教育改革的积极性。如新时期一开始,邓小平便代表党中央推翻了压在教育工作者头上的“两个估计”(注:“两个估计”即在文革中作出的“教育战线17年执行的基本是资产阶级的教育路线;17年培养的知识分子基本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估计。),明确指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在全社会倡导“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加上思想解放运动的进行,真理标准的讨论,解除了教育工作者从事教育改革的后顾之忧。其次,社会变革的深化,理顺了教育内部和外部的关系,激发了活力,为教育改革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变化,也为教育体制和结构的变化提供了条件。再次,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教育改革也逐步进入高速发展的新轨道。伴随社会各个领域管理体制的改革,教育管理权限的下放,校长负责制、教师岗位责任制的实施,为教育改革增添了极大的活力。
(三)社会变革为教育改革提供了观念上的支持
社会在各个领域的改革开放,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观念更新。首先是确定了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克服了以前那种急功近利的短视思想,认识到了教育是今天的消费,明天的生产,在全社会树立起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的共识,加强了教育发展的出路必须适应社会改革发展的认识。第二是随着社会改革的深入,社会各个领域对人才的质量需求愈来愈高,在全社会树立起了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手段的认识,同时,努力摒弃传统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人才观,明确了各种层次、各种级别都有出类拔萃的人才,这就使教育改革的目标更为明确,为多出人才奠定了基础。第三,社会改革使全社会都认识到“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的重要性,强调从社会现实和未来的需要出发,提高在教育过程中培养人才的质量,正是在这个背景之下,教育领域才轰轰烈烈地开展起了“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大改革。
二、教育改革:社会转型时期的必然要求
社会发展的历史和现实都表明,社会改革愈深入,对教育改革的要求就愈高,社会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根本动力。在我国社会发展进入到“社会转型”时期,即“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由自给半自给的自然经济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转化,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化,由乡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化,由经济文化不发达国家向现代化国家转化。在这种大转变时期,从社会结构到社会行为,从社会体制到社会观念都在发生着或快或慢的变化。”(注:陆学艺、李培林主编《中国社会发展报告》第1页。)社会转型必须带来社会体制、生活方式、道德标准、行为等方面的变化,也必然要求教育适应这种变化,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改革。
(一)社会转型对社会从业人员需求的提高要求教育必须改革培养人才方式
在社会转型时期即在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化过程中,社会生产的各个要素都在发生迅速的变化,在劳动对象方面,从对再生性生物资源的利用,到对非再生性自然资源(如各种矿藏)的开发,再到各种各样的人造材料的制造与加工,再到以知识、信息为生产对象的知识产业的出现,越来越显示出物质生产对科学技术的依赖。在劳动工具方面,从以手工操作的简单工具,向机器,再向自动控制的机器,以及与此相关的能源,由人力、畜力到火力、电力,再到原子能、太阳能的运用,高技术含量越来越重。这样对劳动者的要求也呈现出新的变化的趋势:一是在劳动过程中,劳动者由以消耗体力为主转变为以消耗智力为主;二是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作用也从直接使用工具向监控机器的工作转化,生产劳动逐渐转变为科学劳动,科技人员在生产中的比重逐渐增大;三是在转型时期,管理逐渐向自动化方向发展,要求管理人员必须接受过高级的专门训练。由此表明,作为社会各个领域培养人才的基地的教育,必须适应社会转型的变化,改革培养人才的内容和方式,加大教育过程中的科技含量,注重受教育者智力、能力和全部潜能的开发,注重受教育者适应现代社会的适应能力和创造精神、合作精神的培养。这使当前中小学教育改革的任务日益迫切。
(二)社会转型速度的加快要求教育改革必须适应人的终身学习的需要
社会转型变化速度的加快不仅仅表现在经济体制、政治体制、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变化的加速,最突出的表现还在于科学技术革命的飞速发展方面。这一方面表现为科学知识总量以越来越短的周期成几何级数增长,整个世界的知识每隔5~7年便要翻一番,在许多领域如计算机、生物、新材料、新能源、电子技术、海洋技术、空间技术等领域,差不多2~3年便要翻一番;第二方面表现为知识的陈旧率越来越快,许多技术刚刚发明,马上又被更新的技术所替代。在封建时代,“半部《论语》治天下”,在50~60年代以前,一个大学生所学的知识可以享用终身,在当今社会,即使是博士毕业后,如不继续学习,也会落后于时代的发展;第三方面表现为随社会变革的加速,科学技术上的新发现、新发明,从推广到运用的周期在迅速缩短。据估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新技术、新工具和最新劳动组织方法从设计到投入实际应用的速度,比20年代和30年代快一倍以上,比本世纪初快三倍以上(注:引自秦麟征《国外学者评论新的世界产业革命》,载《国外社会科学动态》1984年第2 期。)。科学技术发展速度的加快,在生产领域带来的不仅仅是巨大的经济效果,而且使生产部门的劳动结构和社会总的生产结构的变化也加快,一部分劳动者迅速地、不断地由一个行业转到另一个行业,这意味着大多数人在一生中只学习和从事一种职业的时代将要结束。
在这种变化之下,教育面临着巨大挑战,即社会的高速、无限发展,与个体生命的有限性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这也正是教育改革的动力所在。如何使个体在短暂的人生中尽快掌握以往的文明成果,并更多地为创造未来社会作出贡献,正是当今教育改革思考的重要课题。为适应这种变化,在中小学教育改革中,如何建立与现代化社会相适应的终身教育体系,如何加快学习速度、提高学习效率,成了教育工作者进行教育改革时关注的焦点。
(三)社会转型的深入发展, 要求教育必须进行深层次的改革
社会转型一方面要求教育在改革过程中扩大规模和提高速度,另一方面,更深刻地要求对教育结构、培养目标、教育内容、方法、途径等一系列教育内部系统进行深层次的改革,要求教育结构能满足社会各方面结构的变化和人终身接受教育的需要;要求在培养目标上把着眼点放在基础学习、适应能力和选择性上,培养出富有独立学习能力和创造精神的人;要求教育内容能反映转型时期的社会、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当代水平;要求教学方法、途径要适应培养社会现实和未来所需要的人。因此,对传统的那种只能适应农业社会,或经济缓慢发展、技术水平较低的手工业社会需要的教育模式进行变革,已是社会提出的越来越紧迫的要求。我国当前的中小学教育改革正是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形成的巨大推动力下进行的。
三、方向:教育与社会的平衡发展
教育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以社会发展的已有水平作为基础,又相对落后于社会发展的已有水平。因此,现有教育水平与社会发展需要之间的矛盾是一个永恒的矛盾,也是推动教育发展的动力之一。教育要改革,并不是某一特殊时期的特殊要求,而是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特别是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现在教育状况不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矛盾显得更为突出,对教育改革的要求便更急迫,教育改革的幅度也会加大,总体上我们可以看出,教育改革的原因起自教育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那么,教育与社会的平衡发展也就是教育改革努力的方向。
(一)教育改革必须适应社会变革提出的要求
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生产、科学技术与教育的关系日益加强加深,教育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产生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现代生产与科学技术的关系日益加强,现代生产的发展已经由劳动密集型逐渐向技术密集型转化,在这种情况下,生产的发展、财富的创造,主要依靠科学技术的发展,依靠生产中的技术设备的更新和产品的更新,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人,都要靠人的创造来实现。因此,教育的水平如何,能否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就成了与社会发展休戚相关的大问题,它要求教育能培养一代具有新的观念、新的行为准则和新的思维方式的新人。这不能靠短期的社会教育来完成,必须从中小学开始抓起,渗透到年轻一代心目中去。
社会变革对教育改革的另一方面的要求是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由主要为传递继承人类已有文化服务逐渐向更多的为未来社会服务。在现代社会,绝大部分职业都要求从事该职业的人员接受过学校的专门训练,各行各业都需要具有一定普通文化教养和专门技能的人,也就是说,现代社会发展要求学校扩大教育的社会功能,不仅仅只是为某些社会部门培养人才,而是为全社会各个部门培养人才。对于每一个人来说,不仅需要接受一定程度的普通教育,而且还需要接受一定的职业训练。这就使学校不能按照统一的固定的模式去培养人,而是要根据社会各部门对人才的需要来考虑学校教育的结构和要求。因此,为适应社会发展,必须全面施行中小学教育改革,从办学模式、培养目标到教育内容、方法、手段和师资、管理都能适应社会变革的需求,当前最为集中体现社会变革的需求的改革就是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转轨”能否顺利实现,是我国中小学教育改革的关键,从而也是中小学教育能否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关键。
(二)社会应该为中小学教育改革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现代教育的发展已经表明,中小学教育不仅仅是基础教育系统和中小学校的任务,而是全社会普遍应该关心的事。中小学教育改革的顺利实施,必须有相应的社会条件作保证。也就是说,社会应该与其对教育不断变化和增加的要求相适应,向中小学教育改革提供足够的经费和设施,以保证作为社会重要部门的中小学教育的正常发展和改革。因此,要求社会为中小学教育改革提供一个宽松的社会环境,使全社会各阶层的人明确中小学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减轻对在“升学”和保证提供“前程”方面的社会、政府和家庭压力。如果以“升学率”作为评价中小学教育质量的标准,会直接影响学校教育改革的成效。同时也要求社会为中小学教育改革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包括对中小学教育改革的投入,达到能持续进行的程度;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不断充实和完善必要的设施。同时,也要求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和支持学校的教改活动,比如为学校提供必要的教改所需要的场所和基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保持一致,新闻、舆论创设理解和支持教改的环境,专家、学者多提供教改精神资源,政府能协调解决社会、学校、家庭教育难于一致的问题,等等。
总之,社会和教育就是在这种相互依存、相互要求、相互作用、相互补充、相互对话的过程中,逐步在改革过程中向一致和平衡方向发展的。收稿日期:1998—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