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巧荣 陕西省绥德中学 718000
摘 要:备课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在过去教师备课就是写教案,就是把教材变成讲稿。教师很少关注学生是否愿意听,学生的思维是否被调动起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参与进来等问题,导致很多课是低效的,甚至无效的。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必须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教学目标。
关键词:备课 有效课堂 课程标准
一、 什么是备课
什么是备课呢?备课不是写教案,备课也不是把教材变成讲稿,备课更不是老师自我讲授的安排。备课实际上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内容作教学方法上的加工和处理,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设计规划教学活动。具体而言,1.备课是教学设计;2.备课是对教学资源开发、整合与利用的过程;3.备课是知识的内化与活化;4.备课是对学生的研究与关注;5.备课是教师再学习的过程。
二、备课需要备哪些内容
1.备《课程标准》和三维目标。随着社会的发展,《课程标准》也在逐步的完善,《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就对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性质等有了新的阐释。所以我们在语文教学设计前一定先读懂《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了解课程目标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要求,特别是课程标准中对教师所教学段有哪些具体的目标,只有以此为依据,才能确定所教年级的教学总目标及具体课堂教学目标。其次要把握好课程标准对知识与能力在了解、理解、运用三个层面的不同要求,进而使教学设计符合课程标准对三维目标的整体要求。
2.备教材和相关的课程资源。教材是教师落实课程标准要求的基本载体,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研究、学习的平台,教师通过解读教材来理解课程标准,同时也用自己领会的课程标准来驾驭教材,把教材看成是发展学生能力的媒介。除了要备教材之外,高中语文教师还应该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课程资源,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长学生的见识。
3.备学生。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但是每个学生的生活经历、思想状态、原有的知识状况和学习能力包括学习兴趣和愿望都是不相同的,因此要做到有效备课就必须先研究学生,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关注学生的心理,采取有效措施来维持学习过程中的积极的学习氛围,这样才能使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和生命力。
4.备学法。如何让学生“学”,而且还要“爱学”“会学”,这是当前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因此教师备课不仅要备教法,更要备学法。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5.备教法。新课程改革吸收了建构学习理论,所以我们的课堂教学应将传统的程序式课堂教学转变为建构式课堂教学。建构式课堂教学,是在充分尊重、理解、相信学生的基础上生成并建构的。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促进者,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因此备课中应考虑以下几点。
(1)备问题情境。教学问题情景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要素,创设有价值的问题情境、有思维含量的问题情境是促进学生学习,提高学生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
(2)备教学活动的开展。新课程改革中,我们倡导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即要抓住三个“三”:“三维目标”、“三种学习方式”(时间、空间、自由)。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三讲三不讲”:即讲易混淆的、易出错的、易遗漏的;不讲学生已会的、讲了学生也不会的。我们提倡小组互助教学模式:学(定标自学)——研(互动合作)——展(交流反馈)——教(精讲提升)——达(当堂达成),在不同的课型中,教学模式也应灵活多变。
(3)备学习的反馈与控制。通过合理的反馈与调控,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提高并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
6.备教学手段的运用。新课程强调知识的整合,因而更强调教学手段的辅助作用。因此教师在备课中还要本着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原则,合理使用现代化手段来创设情境并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以弥补教师表述的不足。同时,根据知识特点合理使用教学辅助手段,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使其协同互补、相得益彰,这也不失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又一个好办法。
7.备习题和作业。习题和作业设计要注重训练对策:即注重训练、注重一题多解注重思想方法、注重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欲望。教师在训练过程中要关注差异(分层设计习题)、培养自主。
8.备板书设计。一个好的板书设计是课堂知识的高度概括,可以帮助学生快速了理清本节课的知识框架和重点、难点。所以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设计一个合理的板书。
9.备教学分析反思。教师在上完课后,结合学生的反应,把成功、失败的经验、教训都记录下来,根据教学中所获得的这些反馈信息及时改进和完善教案,明确课堂教学改进的方向和措施,突出备课的研究性。
参考文献
[1]《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2]《新课改下如何实施有效备课》。
[3]《谈高中语文新课改理念的实施》。
论文作者:卜巧荣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5年11月总第8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11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课程标准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教材论文; 知识论文; 情境论文; 《教育学》2015年11月总第89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