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桂芙 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第一小学 138000
随着音乐教学的不断改革和提高,特别是器乐教学进入课堂之后,适合目前小学生器乐教学的竖笛也就应运而生了,这种乐器音质优美、形制小巧玲珑、价格便宜、携带方便、吹奏省力,尤其它那温润纯朴具有田园风味的音色,让学生更加爱不释手,真是小学生理想的乐器。
实践证明,这种竖笛教学,在音乐教学中是可行的,它在提高学生的整体音乐素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学生道德情操,加强审美意识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并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竖笛教学是音乐教学中的一项重大发现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特别是思想上的认识,把竖笛的学习同丰富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情绪,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都有明确的共识,这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次飞跃,是音乐教育的一项重大发展。同时可以启迪学生的思想,开发智力,陶冶情操,提高音乐素质。
二、竖笛教学给课堂增添整体效果
竖笛那轻巧明快、温润纯朴具有田园风味的声音,是声乐所不能比拟的。
一节音乐课需要增加竖笛教学才是比较完整的,通过孩子们的演奏,丰富了课堂教学气氛,使学生发挥了自身特长,又得到了自我表现的满足欲。学生们奏出的开阔和谐的乐曲,使听者、奏者同时获得愉悦,再加上简单的打击乐伴奏,更增添了整体效果。
现在我校又开设了竖笛(二课)活动小组,这些小组的学生,来自各班的精英,他们能吹奏出相当一部分的器乐曲,同时能与锣、鼓等乐器合奏。这已证明,竖笛教学由简单到多样化发展,并初步取得经验效果,因此,竖笛的表现力是丰富的,各种不同音乐的交织,作用于学生的心理,激发他们的创造欲,使其人尽其情,给学生们学习带来了生气。
三、竖笛教学加强了审美意识
竖笛教学恰恰是使学生感受、感知音乐美的一种有效手段。音乐教育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潜移默化之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通过它对自身优美的旋律和明快的节奏来感染人,提高人们理解音乐的能力,通过音乐的形象之美,去感受和评价艺术作品之美,自然环境之美,社会生活之美,继而挖掘人类世界的真善美。
四、能锻炼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让学生都能获得体验
竖笛吹奏的姿势以及表现出来的节奏音色,旋律流畅度和表情,学生们在训练的时候都体现得出来,可一让他们上来吹奏,其效果就不佳了,我认为要想极大程度发挥出学生平时的学习的效率,先要加强对他们心理素质的培养,为了尽早地得到锻炼,使学生有强烈的表演欲望,并能流畅地在公共场合为大家表演、把乐曲的感情用竖笛较好地表现出来,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他们多听,多看,自己多示范,请一些吹得好的学生上来表演,并不断给予掌声鼓励、从而激发他们想登台一展身手的欲望。让全体学生都能得到体验。
五、能注重方法,提倡合作精神
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家长的溺爱使他们都有些争强好胜。现代教育又非常地重视合作能力,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这些特点,在这过程中采用师与生合作、生与生合作的互动方式进行合作,我按能力高低把学生分成几组,通过组与组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学习的积极性。
实践证明,把竖笛带进课堂,作为学习音乐的内容和手段,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手指的灵活性、协调性、节奏感、和一些音乐知识的扩充,加强相互交流交往,同时还充分培养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审美力和优良的道德品质,从而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把竖笛带进音乐课堂对音乐课堂教学的确有着重要的一面。
六、能创造条件,训练音乐的听觉能力
都说音乐是耳朵的艺术,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我们往往只结合演唱、欣赏来填充孩子们的听觉培养,却忽视了真正意义上的听觉思维训练,除了要有良好的内心听觉思维能力外,竖笛在课堂中的学吹练习能为此提供大大的帮助,具体表现在:
1.对音高节奏的正确掌握:
除了唱之外,奏也是训练音高听觉的基本方法之一,孩子们要通过吹奏表现出来,其听觉思维的过程就更为集中,一些单音、音阶的吹奏练习,不仅可以让孩子对音乐有个音高的概念,让他们轻而易举地在大脑中牢记,提高记忆能力。而且通过有节奏、有趣味旋律的练习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实践中来,有效地掌握基本的节奏型,从而达到“教”与“学”的有机统一,并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2.对力度音色的有效把握:
力度在音乐中有着极为细腻的作用,他是音乐情感表现的重要因素,孩子们按乐谱上的各种力度记号,亲自用竖笛来吹奏,把气吐得强、弱,渐渐的强或是渐渐的弱,这对力度听辨来说是很有意义的。再者,通过强音和弱音的吹奏练习,能让学生更正确地分辨出不同的音色效果。
总之,竖笛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丰富其知识,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促进身心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论文作者:贾桂芙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4月总第23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8
标签:竖笛论文; 学生论文; 音乐论文; 听觉论文; 孩子们论文; 能力论文; 音高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6年4月总第23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