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知识经济论文,企业技术创新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伴随21世纪一天天临近的脚步声,世界经济正在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知识经济给每个国家、每个企业都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中小企业是市场经济中最活跃的主体,它所蕴含的风险意识和创新精神已经成为市场经济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石。同时,中小企业也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和重要源泉。而在知识经济时代,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表现出了更大的活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知识经济时代,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问题,以及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中面临的问题和对策进行深入的探讨。
一、对知识经济和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剖析
(一)知识经济的内涵
知识经济从理论上讲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也就是说,真正的生产资料不再是以资金设备和原材料为主,占据主导地位的是人的知识。OECD发表的《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给出了知识经济的明确定义,即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资源,并将形成一个以创新为导向的创业型经济体系。创业型经济体系的本质是能够对知识加以创新的应用。
1.知识成为发展经济的资本,这是知识经济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在经济活动中,知识作为一种生产投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知识的拥有者——人是知识经济的灵魂。
2.知识密集型产品的比例大大增加,知识经济是以高技术产业作为第一支柱的,把知识生产和物质生产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知识和信息资源,大幅度提高产品的知识含量,产品的附加值日渐提高。
3.知识经济的出现,标志着传统工业经济的衰落,由于微电子、信息、计算机技术在传统产业中的广泛应用,大大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物耗、能耗。
(二)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特点
1.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呈现出相当的广泛性和多样性。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有相当的广泛性,这主要表现在中小企业创新活动具有广泛的参与性,所投入的人力、财力、物力之大,所涉足的产业领域之广、部门和地区之多,是其它组织和团体根本无法比拟的,而其创新成果所分布的领域和影响范围之广更是有目共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在创新类型、创新方式和创新成果中,都显示出无限的多样性。创新类型,包括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和服务创新等;创新方式,包括R&D、技术转移、技术推广等;创新成果,既有大量的渐进性创新成果,也不乏一些具有重大意义的创新成果。换而言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不能简单理解为R&D或仅存在于高技术领域,或仅局限于一些小的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实际上,技术转移和技术扩散才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更主要的形式。
2.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成功率较高。在技术创新成功率方面,中小企业较之大企业成功率要高得多。中小企业进行的技术创新大都是市场拉动型的,即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技术创新活动,其主要目标是利润最大化。中小企业熟悉市场环境,非常了解客户关心的问题,技术创新一开始就瞄准了特定市场,这样不仅成功率高,而且在引导消费者对新产品的认同方面还可以节省大量开支。而大企业的技术创新大多是属于技术推动型的,其技术创新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市场竞争地位。因此,大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既面临着可能失败带来的巨大风险,又面临着新产品在开拓市场、引导消费者认同方面所耗费的大量开支,因而,其技术创新成功率远不如中小企业。据一些发达国家资料表明,小企业中平均每个雇员完成的创新成果是大企业的两倍。
3.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在高科技领域大有作为。知识经济时代是以“科学技术为第一生产力”的经济时代,高技术产业是知识经济的产业支柱,它的迅猛发展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而中小企业蕴含的企业家精神与高技术产业特点正相吻合,这使得中小企业能够在很多高科技领域傲视群芳。美国学者ACS.Z.J等人对1982 年美国34个创新最多的行业进行了统计,结果是,中小企业在14个行业占优势,特别是在一些高技术行业,如计算机、程控仪器、电子元件、工程和科学仪器等领域表现了明显的优势。在高技术产业中,中小企业常常在较短的时间内成长为大企业,例如1994年创立的网景(Netscape)公司,仅用一年时间,营业额就高达8070万美元,成为历史上成长最快的企业,而苹果、惠普、微软等企业,也都是在短短一二十年内,迅速成长为世界级大企业的,而以往达到这样的规模往往需要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时间。此外,随着高科技的发展,中小企业的组织创新也在不断进行,出现了虚拟结构、分子化企业等适合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新的组织形式,这就从制度上保证了中小企业在高科技领域获得更大的发展。
二、知识经济与中小企业的相互作用
(一)中小企业——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最有效的实验场地
作为知识经济的支柱产业,高技术产业是一种高风险、高利润的产业,技术前景和市场前景的不确定性使大企业在涉足高技术领域时往往持一种谨慎保守的态度。而中小企业由于市场竞争的压力和追求竞争优势的动力,较之大企业更具紧迫感,因而在开发利用高技术成果方面表现得更为积极主动。另外,高技术产业在发展初期具有一种自发的团聚效应,这种效应产生的外部性使中小企业可以节省大量的经营成本。随着产品结构的调整,大企业对高技术的依赖程度日益加重,中小企业对高技术的需求也将日益加强,因此,随着技术的分化及融合,中小企业的技术集约化进程会进一步加快,进行特殊和专业的技术开发的能力会进一步加强。一般来说,中小企业在技术开发阶段有一定优势,但在技术推广、应用阶段则要依赖大企业资金充足、设备先进的长处,在这种情况下,中小企业就成为大量高新技术成果的试验场地,成为大企业的初试、中试车间。大、中小型企业的这种密切联系,将会推动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知识经济时代的国际信息网络是中小企业发展的机遇
工业经济时代,大公司在国际联系、市场开拓、技术转移等方面有中小企业无法具备的优越性,然而,在知识经济时代,中小企业完全可以通过国际和国内的各种信息网络来建立在工业经济时代只有大公司才有财力和人力建立的国际联系;开拓在工业经济时代只有大公司大批量生产的产品才能开拓的国内、国际市场;进行在工业经济时代只有大公司才有技术力量进行的技术转移。在这一时代,企业运行与发展跨越了国家和行业的界限,金融资本、生产规模、员工数量、市场份额、销售总额和其它传统意义上扩展的要素已成为商品,而知识和智力才是未来创造收益的实际推动力,在知识经济时代,中小企业可以通过网络来寻找资金、技术、市场、人才和合作伙伴。国际信息网络改变了传统工业经济规模收益递减的规律,网络使中小企业创新呈现出全新的面貌。
三、顺应知识经济潮流,运用各种经济手段,推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
(一)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
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改革开放政策使我国中小企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特别是70年代以来,中小企业年增长率一直保持在30%左右,远远高于总的经济增长率,在吸纳就业、维持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着难以替代的作用。但是,随着现有产品需求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着产品结构性矛盾与自我创新能力不足的严峻挑战。据统计,许多发达国家的中小企业在技术进步方面取得了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在科研投入等量的情况下,小企业产生的发明比中型企业多3倍,比大型企业多23倍。但在中国, 中小企业在这方面的能力相差甚远。一方面,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中国中小企业很少从长远计划考虑企业的经济发展,过于重视眼前利益,没有把技术创新战略和企业的整体经营发展战略结合起来,缺乏创新意愿,对高技术产业的参与更少;另一方面,客观上缺乏技术创新的条件和能力,例如,人才、资金、国际市场行情调研等许多问题尚未解决,影响和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经济一体化趋势日渐明显,必然会把更多的中小企业推向国际市场,届时企业面临的将不仅是国内竞争,还将直接置身于激烈的国际竞争。因此,我国中小企业要继续获得生存发展,必须进一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
(二)加强政府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引导和扶持
国外的成功经验表明,中小企业由于其自身资金、人才相对薄弱,往往不能独立完成技术创新市场化的全过程,政府应该针对中小企业创新的特点和弱点,抓好技术创新工作。
1.建立政府宏观管理体系
(1)制定扶持政策,鼓励中小企业技术创新。 设立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科技计划,加强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全过程的支持;制定中小企业信息扶助政策,即政府通过建立和发布有关科技信息以减少中小企业的信息收集成本;制定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保证其对技术创新成果的专有性;实施政府采购政策,为从事技术创新的中小企业提供稳定的市场,从而减少企业技术创新在市场方面的不确定性和市场风险;制定中小企业加速折旧政策,以促进中小企业技术设备的更新改造;实施科技人才政策,为科技人才创办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从事技术创新活动提供最大可能的帮助和支持。
(2)建立对口管理机构,指导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目前, 我国对中小企业的管理是按经济和行业划分的,从实践中看,这造成了中小企业在地位和发展环境等方面先天的不平等,也不利于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为此,政府有必要对口设立一个国家级的中小企业管理机构,统一归口管理各种经济成分、各行业的中小企业,协调政府各部门有关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及其技术创新活动的法律、政策和管理等方面问题,并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保护中小企业的利益,更好地推动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
(3)制定法律法规,规范中小企业创新。加快立法步伐, 加大立法力度,建立完备的、层次分明的中小企业基本法,尤其是关于技术发明、技术创新、技术转移和技术推广等方面的立法,充分运用法律手段,规范和保护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提供更好的外部环境和空间。
2.通过经济手段,鼓励中小企业创新
(1)设立中小企业创新扶持基金,为企业设立政策担保。 通过设立中小企业创新专门基金,如:研究发展贴息基金、贷款担保基金、中小企业促进基金,鼓励中小企业的创造性行为,强化企业创新动机。通过少量财政资金的支持,利用其杠杆效应,帮助中小企业加速技术创新、市场开拓,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2)制定鼓励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 制定中小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规定中小企业可以将研究开发支出与其它贸易经营费用一起列入日常开支,或者在近几年内将其作为再投资,并且以后不再将其作为纳税单位。
(3)建立健全完善的风险投资体系。统计资料显示, 资金不足是影响中小企业创业和创新的最主要的原因,这主要归结于市场融资困难和政策扶持力度不够两方面。国外的经验表明,风险资本是解决创业和创新资金来源的最佳途径,风险投资是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最有效的支持方式之一。风险投资与常规的贷款相比,向中小型企业提供资金失败的比率较高,传统的金融机构通常拒绝这样的高风险贷款,而且也不具备评估高技术风险的条件。因此,政府必须制定专门的政策措施向中小企业提供风险资金。从我国的情况看,风险投资业的规模较小,尚不能在高技术产业化方面起到主导作用。因此,培育我国的风险投资市场,第一要培育风险投资的主体,构建多元化的高新技术风险投资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扶持;第二要建立包括风险资本的来源、相应的政策环境、良好的运行机制在内的完善的风险投资体系,并结合我国实际,不断研究和探索其有效形式,并在法律、法规与机构上不断规范。
(4)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由于80 年代开始实行了“拨改贷”政策,加之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贷款中的限制因素,中小企业应该把市场融资作为资金的主要来源。但是,目前面向中小企业的资本市场还很缺乏,中小企业通过市场融资还存在相当多的困难。为了给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也为了中国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应不断拓宽现有资本市场的范围,大胆鼓励发展面向中小企业的资本市场。政府应允许经营状况良好的中小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型中小企业面向社会发行融资债券。对于那些潜在市场前景良好、产品技术含量高、有发展后劲的中小企业,证券管理部门应适当降低准入标准,让这些中小企业直接进入证券市场筹资。
3.建立社会服务支撑体系,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培训服务。
(1)建立科技共享机制。 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规模和先天条件的限制,不可能依靠自身的力量独立完成技术创新的全部流程,尤其在创业初期,必须要借助来自企业之外的扶持和指导。采用中小企业、大企业、科研机构的合作创新这一较为普遍的形式,一方面可以弥补企业自身功能的不足,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共享机制及其溢出效应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以政府、金融机构和科研机构为动力,形成中小企业的科技开发、科技成果共享机制,可采取如下相关措施:①促进“产、学、研”的结合,推动中小企业、科研机构和大学间成立共同研究和技术开发机构,并辅以市场调研和开拓机构,加强科技成果的生产力转化率和市场成功率;②鼓励、促进中小企业和大企业在科研方面的合作;③成立科研投资中介机构,如设立高新技术专项基金,通过以专项基金为主的注入,建立多元化性质的投资公司,由投资公司对中小企业的科研开发和技术创新行为进行必要的投资或贷款等。
(2)加强中小企业的网络建设。知识经济时代, 网络在企业发展、经济生活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网络建设,不仅有利于中小企业进行信息查询,而且能有效降低中小企业交易成本。网络建设包括开发统一窗口服务,利用互联网向中小企业提供所有的行政政策以及法律规定,节省查询成本。同时,建立行业性的中小企业网络、大企业与相关中小企业的网络、科研机构与中小企业的网络联系,增加中小企业对外的横向联系与交流,推进技术创新的进一步发展。
4.设立教育和培训中心
知识经济深刻地改变着生产力的三个要素,它愈来愈强调信息和科技等无形的战略资源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它从根本上突出了人力资本的作用。因此,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在政府指导下,必须以教育和培训的方式提高中小企业经营者的素质、研究开发人员的科技水平和职工的生产技能,具体措施如下:(1 )教育应给中小企业留下一席之地,各级学校在人才培养、科研项目和咨询服务等方面应注意中小企业的需求,解决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问题;(2)以全社会力量共同投入人力、物力、财力,依托科研机构、 大企业的培训中心,进行相关人才的培养和职工技能的培训,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