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电力配网管理技术的运行和维护分析论文_王安乐

新形势下电力配网管理技术的运行和维护分析论文_王安乐

(桐庐供电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11500)

摘要:电力系统中的配网线路检修和维护工作是保证供电稳定的必要手段,电力配网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在实际工作中,务必要重视电力配网的建设工作。为了满足经济的发展需求,实建立健全生态、科学、协调、环保的电力配网系统至关重要,是我国电力事业健康、快速、有效、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基于此,本文就针对新形势下电力配网管理技术的运行和维护进行分析。

关键词:新形势下;电力配网;管理技术;运行维护

引言

随着不断加快的城市化进程、不断提高的居民生活水平,社会逐渐增高的电气化程度,使得社会各个领域都无法接受停电所带来的损失,这就对配电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1配网自动化的现行状态

近几年,配网朝向自动化的方向发展,逐步引进自动化技术,构建可靠的配网系统,注重配网的安全与节能。配网已经进入了自动化的运行状态,利用通信技术连接配网自动化的各个区域,促使配网具备自动化的条件,能够正常的获取自动化技术中的信息和数据。我国电力企业比较注重建设通信系统,积极建设通信系统,支撑配网自动化的运行及技术引进,配电自动化的现行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应用了信息技术,为配网自动化提供了很大的动力,信息技术是自动化的核心,具有互联的特征,促进配网与自动化系统的信息传输,而且是双向信息传输,保障配网自动化处于优质的状态,维护现行自动化配网的可靠度。

2配网线路运行维护和管理存在的问题

2.1自然环境造成的线路破坏

自然环境因素对配网线路的影响是难以避免的。在整个配网线路的运行中,由于线路大都是直接暴露于自然的,因此,往往出现的故障问题较为严重,例如,线路对树木放电所引起的跳闸现象、台风对线路的破坏等,造成的后果都是十分严重,而且一旦发生上述故障,维修难度也相对较大,会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不利影响,尤其是在坍塌地段、山区、雷区等地区,这种复杂的地理特征都会增加线路维护管理的复杂性。

2.2维修人员自身原因

现阶段,对于配网线路的运行维护管理基本上都采用了自动化和信息化管理技术,这种技术可以大大提高故障的诊断率,可以及时消除故障。但是,在实际维护管理工作中,配网线路的维护人员在技能素质上有较大差异,还不能完全适应智能化电网发展需求,对于较为专业的技术也没有完全理解和运用,很难再第一时间利用自动化信息技术来判断线路可能出现的故障,对于配电线路的管理知识也较为缺乏,使得维护管理效率下降。

2.3外部因素的干扰

社会化大生产的进步,使得电网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在电网建设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因为施工不当等外部因素而引起的线路破坏问题。例如,在工程作业区域,大型机械设备的工作会对周围配电线路造成破坏;另外,不法分子对于线路的切断、盗窃等破坏行为也会影响到线路功能的发挥,一旦线路受到破坏就会增加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风险发生的概率,不利于社会的正常发展,影响到社会化大生产的顺利进行。

3新形势下针对电力配网管理中存在问题提出具体解决对策

3.1加强对电力线路及电力配网设施危害的安全检修

(1)对配网线路设备进行定期的巡视工作,及时的清除线路台区范围内的障碍物,如树木等;定期检查避雷器和绝缘瓷瓶,最大程度的避免停电事故的发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管理末级漏电要加强管理,安装与维护总保护器的工作也要真正的贯彻落实下去,尽可能的降低由于单个用户出现故障或单台配变出现故障而造成主线停电的可能性。(2)充分利用新设备,在实际供电中尽可能的采用地埋电缆、架空绝缘导线及架空电缆等,使故障发生率大大降低。(3)定期检修配电线路及配电变压器的运行状态,如果遇到线路或设备出现异常情况,应该及时上报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中。

3.2充分应用自动化系统及设备

首先,智能开关。即便没有通讯线路,智能开关也可以实现自动恢复费故障段、自动隔离故障段、自动诊断故障的供电,通过主站与子站的控制单元实现遥控、遥测自动化。其次,监控、检测终端。其主要包括出线开关终端、开闭所开关终端、联络开关终端、分段开关终端等等,其可以有效地采集、处理信息,接受、执行遥控指令,上报事件记录等等,此外,还具备参数设置、保护电源、通讯、自恢复、闭锁功能、自诊断功能等等,其在电力配网的正常运作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3.3提高检修维护技术

配网线路检修和维护中,检修技术是重要内容,只有确保检修技术的先进性和可靠性,才可以保障配网线路运行的安全稳定,并且在这种先进技术的支持下,也可以对线路运行中的潜在隐患及时发现并消除。对此,电力企业就要对检修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将最新的技术及时普及和讲解,并在实际运用中进行检验,从而提高新技术检测装备配置水平,可以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的支持和帮助下提高配网线路的检测维护效率,避免遗漏,最终达到综合分析电力设备状况和管理设备状态,减少故障出现,提高供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4标准化管理

(1)工程管理制度标准化。严格遵守《配电网工程管理办法》中的相关规定,严格执行公司及国家电网统一制定的专业管理制度,包括审计、物资、财务、计划、规划等方面,将分层管控职责落实到位。(2)业务实施流程标准化。定位机构职能,使流程管控不断强化,明确业务界面和衔接职责,将横向岗位与部门之间内部流程进一步细化,使业务流程框架体系符合内控要求,并可以覆盖到各个部门。(3)评价考核机制标准化。明确工作事项、技术事项、管理事项的责任,将指标量化,定期分析与统计指标,尽早的发现管理中出现的薄弱环节和问题,增强对参建队伍的考核力度和检查,确保全过程、全面、全员的贯彻执行相关标准。

3.5提高配网基础设施管理水平

首先,对电力配网建设工作进行科学规划,尽可能的简化线路布置以降低安全事故出现的频率,这就需要电力配网各个部门之间要进行有效的沟通和联系,明确配网结构框架,确保科学性、合理性的配网规划得以在实际工作中贯彻落实,为后期的配网的检修和维护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在电力配网建设中应该加强管理的规范化和统一性,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来约束工作人员的行为,为配网的正常运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最后,加强人员专业化管理,明确岗位分工,划清职责界限,必要时可以开展有规律、有计划的培训,来提高工作人员的个人能力和综合素养。

4、结束语

配网自动化的现行状态,决定了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方向,按照配网自动化技术的运用,落实自动化管理的措施,完善配网运行的环境,同时还要规范配网自动化技术的运行过程,落实自动化的运行措施。配网自动化是未来电网的建设方向,积极提出自动化技术与管理措施,满足配网的基本需求,推进配网自动化的建设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丽娜,曾涛.关于电力配网调度管理实践及技术思考[J].科学家,2016,(12):60+88.

[2]陈世杰.电力配网管理技术运行及维护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24):210.

[3]高峰.电力配网管理技术运行及维护分析[J].通讯世界,2016,(11):140-141.

论文作者:王安乐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26

标签:;  ;  ;  ;  ;  ;  ;  ;  

新形势下电力配网管理技术的运行和维护分析论文_王安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