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污水池施工工艺及技术要点论文_黄志锋

混凝土污水池施工工艺及技术要点论文_黄志锋

泉州市环境卫生管理处 福建泉州 362000

摘要:钢筋混凝土水池是污水处理工程中的主要构筑物,水池工程施工质量优劣对整个项目将会产生重大影响。施工中如不能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及时采取切实有效的技术措施,易发生工程质量和安全事故,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本文针对具体的工程实例介绍钢筋混凝土水池施工时重点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混凝土污水池;施工工艺;技术要点

1、工程概况

室仔前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系统改扩建工程污水混凝土池体浇筑施工为案例,从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防渗、防腐等环节分析施工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组合池是污水处理项目的核心处理构筑物,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是上下两层的叠池,具体尺寸为:28.6m×12.0m×9.9m(长×宽×高),埋深3.1m,上层沉淀池高为5.5m,下层清水池净高为3.9m,中间板厚为25cm,池体底板厚为50cm,池外壁厚为35cm,隔板厚为25cm。

2、主要施工技术

组合池的主要施工工艺流程为:基坑开挖--边坡支护--素混凝土垫层--下层水池底板--下层水池池壁--上层水池底板--上层水池池壁--走道板--满水试验--回填土--安装。

2.1施工计算

在水池施工过程中要进行计算的主要有:基坑排水量的计算;边坡支护的计算;施工抗浮验算;模板及支架的计算。

2.2主要分项工程

2.2.1模板工程

(1)底板侧模采用九夹板,外支撑采用钢管斜向支撑。为防止底板模板与垫层间缝隙漏浆,在施工模板前沿底板线做一条3cm×3cm的水泥砂浆倒角,模板安装时下部紧贴倒角既可防止漏浆,又可保证尺寸准确。

(2)池壁模板采用大型九夹板,板厚度为16mm。在施工前将九夹板边角修整,使对角线误差在5mm以内,然后均匀整齐地打穿墙拉杆的圆孔。穿墙拉杆采用14mm拉杆,拉杆上设双定位片及止水环。池壁模板拼装时,先拼装内侧模板并固定,待该侧模板平整度、稳定度及保护层均符合要求后,再安装穿墙拉杆,然后安装另一侧模板。

(3)上池底模板采用九夹板,厚度为16mm,板与方木档料构成模板体系安装在钢管支架上即可。

2.2.2钢筋工程

双层水池的钢筋主要有底板、池壁及隔墙钢筋等。应先绑扎底板下层、底板上层钢筋,最后绑扎池壁和隔墙钢筋。池壁及隔墙钢筋利用搭设好的钢管脚手架固定竖向钢筋,以保证间距及垂直度。由于底层的池壁钢筋、隔墙钢筋除了承受水的侧压外还承受沉淀池及水的重量,为保证钢筋不发生偏斜,因此须绑扎s形拉结筋,拉结筋应同时拉住竖向与水平分布筋,拉结钢筋主要采用φ8mm一级圆钢,采用梅花型布置方式,间距一般为600mm。

(1)绑池壁钢筋

工艺流程:立2~4根竖筋→画水平间距→绑定位横筋→绑其余横筋→绑其余横竖筋池壁分布筋构造要求

1)池壁外侧水平筋应连续通过池壁转角;

2)池壁水平筋在交叉处如不能直锚,则需做15d弯钩,伸至对面筋内侧;

3)池壁水平筋锚固在约束端(暗柱等)纵筋内侧;

4)水平分布筋在竖向分布筋的内侧还是外侧,依设计;

5)池壁水平筋应错开搭接,同侧上下相邻两排水平分布筋沿高度交错搭接。

(2)绑底板钢筋

工艺流程:清理模板→模板上画线→绑板下受力筋→绑负弯短钢筋底板筋构造要求:

1)底板短向分布筋应放在下面(一般情况下);

2)双层双向钢负弯距筋交叉点应逐点绑扎;其它应在板筋支座边缘逐交叉点绑扎,中间可梅花型挑绑扎;两层筋之间须加钢筋马凳,以确保上部钢筋的位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负弯矩钢筋每个相交点均要绑扎;

3)底板负弯距钢筋锚固端应带弯钩12d;

4)在钢筋的下面垫好砂浆垫块,间距0.8m。垫块的厚度等于保护层厚度。

2.2.3混凝土工程

本工程蓄水构筑物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抗渗等级为S6,水泥选用水化热低的水泥,水灰比不大于0.50,水泥用量控制在320~350kg/m3。坍落度控制在12cm±2cm,混凝土应分层、连续浇筑,加强振捣。大体积混凝土由于水化热产生的升温较高、降温幅度大、速度块,使混凝土产生较大的温度和收缩应力是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施工前应进行计算分析,采取措施控制温度裂缝。

(1)掺入膨胀剂,限制膨胀率≥2.5X10,自应力值≥0.35MPa;掺量:HEA为8%;

(2)选择良好级配(符合筛分曲线)的粗、细骨料,严格控制骨料的规格和质量,控制水灰比,减少混凝土内的缺陷;砂应尽量用中、粗砂,细度模量2.5~3.0,含泥量≤1%;

(3)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除满足设计强度等级和抗渗标号外,还应达到《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中对补偿收缩混凝土限制膨胀率的规定;

(4)混凝土的振捣必须密实,不得漏振、欠振和过振。在混凝土终凝以前,要用人工或机械多次抹压,防止表面沉缩裂缝和塑性裂缝的产生,以免影响外观质量;

(5)掺膨胀剂的混凝土要特别加强保温保湿养护,补偿收缩混凝土浇筑后1~7天内应特别加强养护(有条件时应采用蓄水养护),7~14天仍需湿养护,大梁上部可以采用蓄水养护,立面结构应采用双层饱水木模板进行保温保湿养护。模板拆除时间宜不少于7天。模板拆除后继续养护至14天。

2.3防水层施工

第一层素灰层,厚2mm。先抹一道1mm厚素灰,用铁抹子往返刮抹,使素灰填实基层表面的孔隙。随即在已刮抹过素灰的基层表面再抹一道厚1mm素灰找平层,抹完后用湿毛刷在素灰层表面按顺序轻轻涂刷一遍,将素灰层在操作过程中由于多余水分的蒸发形成的毛细孔道打乱,从而形成一层坚实不透水的水泥结晶层,成为防水层的第一道防线;

第二层水泥砂浆层,厚4mm~5mm。在素灰层初凝时抹第二层水泥砂浆层,要防止素灰层过软或过硬,过软会破坏素灰层,过硬则粘结不良。要使水泥砂浆层薄薄压入素灰层厚度的1/4左右,抹完后,在水泥砂浆初凝时用扫帚按顺序向一个方向扫出横向条纹;第三层素灰层,厚2mm。在第二层水泥砂浆凝固并具有一定强度(常温下间隔一昼夜),适当浇水湿润,方可进行第三层操作,其方法同第一层;第四层防水水泥砂浆层,厚4mm~5mm。按照第二层的操作方法将水泥砂浆抹在第三层上,抹后在水泥砂浆凝固前,分3次~4次用铁抹子压实,最后再压光。

2.4满水试验

组合池抹面之前应先做满水试验,组合池为上下两层结构,为确保池体结构安全且便于观察,应在满水试验前先对组合池混凝土进行回弹,确认达到设计强度后才能进行充水。满水试验应先对下池试水,然后对上池试水。两池的试水方法也有所区别,下池试水不用测定蒸发量,上池试水测定蒸发量。在试水前先进行一些准备工作,如对池体结构进行检查,临时封堵管口,清扫池内杂物,接通水源,设水位观测标尺、水位测针、水池沉降观测等;然后再注水,向池内注水分五次进行,每次充水为设计水深的1/5。每次充水结束后稳定二天,观察和测定渗漏情况,扣除管道的渗漏因素,24小时渗漏率应小于1/1000。下池蓄满水后观察三天,符合要求后继续上池满水试验。具体试验应严格按照《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和设计图纸进行。

3、结语

该污水处理项目的组合池经过精心组织,2007年9月中旬开始施工,10月底池体结构施工完成。经过1个半月的施工使上下两池满水试验均一次成功,因此在施工中采取的措施还是有效的。笔者认为在水池施工中,如果对下列问题加以注意,钢筋混凝土双层池的施工就会收到良好效果。

(1)仔细查看设计图纸,积极参与图纸交底,认真组织相关技术人员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2)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及图纸要求正确设置水平施工缝;

(3)对水池伸缩缝处、刚性套管埋设处、池壁与底板交接处、对拉螺栓等较易出现渗水漏水的部位要及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4)满水试验前要认真准备各项工作,试验应先下后上,满水试验过程中及时将渗漏点用明显颜色标记于水池池壁上,以方便以后补漏及再次满水试验观察。

参考文献

[1]GB5020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GB50496-2009,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论文作者:黄志锋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9

标签:;  ;  ;  ;  ;  ;  ;  ;  

混凝土污水池施工工艺及技术要点论文_黄志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