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的重大突破——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邓小平经济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理论论文,经济论文,重大突破论文,领导集体论文,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邓小平经济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贡献。这一理论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实践的科学总结和行动指南,因此,也必将随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根据邓小平经济理论和经济建设的新实际,认真总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十四大以来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以“三个有利于”为判断标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诸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的经济理论,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
一、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定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什么样的目标模式,是关系到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这个问题的核心是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在这一问题上,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做了大量的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早在1979年,邓小平就指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36页)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正式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思想。之后,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确认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商品经济。在1992年初视察南方时,邓小平又明确提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邓小平的这一系列论断彻底打破了将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作为制度性概念的传统观念。这不仅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同时为我国最终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三代领导集体适时地正确地把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具体化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2年10月,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就解决了关系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性的重大问题,彻底改变了改革多年来在理论与实践中强调的计划经济的主导地位,将市场调节作为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下配置资源和组织生产的基本手段。从此,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1993年12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把十四大的目标和基本原则进一步具体化、系统化,设计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1995年9月,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又明确指出,2010 年我国要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为此作出了重大的战略部署。党的十五大又围绕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课题,对于如何使所有制结构、分配制度等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出了富有创新性的理论。
明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第三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划时代的理论贡献。它更加明确地回答了长期困扰人们的一个重大问题,即社会主义能否与市场经济结合、怎样结合的问题,直接而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各个领域的深入。毫无疑问,这是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的最重大的突破。
二、把“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确定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第二代领导集体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出发,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打破了单一的公有制论。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报告提出, 在农村和城市都要鼓励劳动者个体经济“适当发展”,“作为公有制经济的必要的、有益的补充”。党的十三大报告进一步提出“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继续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这其中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三资”企业。报告中承认了非公有经济的合法存在,这对传统的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是一个重大突破。
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新的实践基础上明确提出:“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为补充,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人民出版社,第23页)在这里,明确提出了作为公有制经济补充的其他经济成份可以同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并且,这种“共同发展”还是“长期的”,这反映了第三代领导集体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问题的认识上进了一步。党的十五大进一步实现了所有制改革理论的全面创新。十五大报告从我国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出发,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问题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阐述。报告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制度的确立,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把这样的所有制结构定位为“一项基本经济制度”,也就肯定了这一所有制结构将在我国长期而稳定存在的合理性。同时,这一提法还澄清了长期以来人们在观念上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简单地等同于社会主义公有制,而把非公有制经济排斥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之外的错误认识,从而对“公有制”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两个概念作了严格的区分。十五大报告还对我国非公有制经济作了新的定位,那就是把非公有制经济由“公有制经济有益的、必要的补充”上升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把非公有制经济纳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范围,确立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地位,明确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并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题中应有之义。同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突破了改革开放以来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可以“适当发展”的观点,明确提出非公有制经济可以与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使非公有制经济能够与公有制经济平等竞争,这更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也反映了现代经济发展的趋势和要求。由“补充论”到“共同发展论”,是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所有制观念上的一个重大突破,推动了我国的公有制经济与其他经济成分展开了“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的激烈竞争,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
党的十五大报告还澄清了在公有制理论上的模糊认识。其一,关于公有制的范围问题。十五大报告根据我国改革的实际,明确指出:“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应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这从理论上说明了某种公有制形式如全民所有制经济比重的下降,并不意味着必然动摇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因为在我国现存的中外合资企业等大量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中,有相当部分是国家和集体控股,这更有利于加强公有资本的支配地位,增强公有制的作用。从实践上看,扩展公有制经济的内涵,可以大大拓宽国有企业的改革思路。其二,关于公有制主体地位的问题。十五大报告提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这表明衡量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具有量和质的双重标准,突破了以往单纯以数量比例衡量公有制主体地位的观念,确立了质和量相统一的全新的评价观念。其三,关于公有制的实现形式问题。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十五大报告还首次采用了“资本”这一市场经济的重要范畴,指出:“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显然,十五大把公有制性质和公有制实现形式作了科学区分,将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明确界定为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这就突破了把公有制实现形式作为社会主义制度属性的传统观念,提出了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并不影响公有制性质的新观点。这不仅否定了以公有化的程度来评价某种所有制是否优越的传统观念,阐明了要按生产力标准选择优化公有制实现形式的新思路,为探索公有制实现形式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同时,也对如何使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结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三、提出“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分配原则
我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实行的是单一的按劳分配制度,但其并未在实践中得到真正的贯彻执行,而且把吃大锅饭、搞平均主义误认为是社会主义的公平原则,以至于为了“公平”,不惜以牺牲效率为代价。结果是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造成事实上的不公平。这极大地挫伤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影响了社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社会财富的增加,阻碍了人们走向共同富裕的步伐。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根据我国的国情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提出了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通过先富带动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大政策。他明确指出:“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然而平均发展是不可能的。”(《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55页)邓小平的这些观点,揭示了走向共同富裕的客观规律性,指出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富裕,而是通过致富道路上先富再到后富的不平衡过程来逐步实现。这就为我国指明了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第二代领导集体在否定平均主义的同时,对分配制度又作了重大改革。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方式不可能是单一的。我们必须坚持的原则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这一原则的提出,打破了我国传统体制下形成的单一的按劳分配模式,从此建立了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相适应的分配方式。
第三代领导集体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配制度作了许多新的探索。党的十四大在坚持邓小平关于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分配理论的同时,首次提出收入分配要兼顾效率与公平。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个人收入分配要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坚持效率优先要求分配制度、分配方式要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但如果单纯考虑效率,而忽视公平,必然会出现贫富悬殊、两极分化,这就背离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因此,必须通过政府对收入分配实行宏观调控,将贯彻效率原则引起的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维护社会公平。显然这一原则充分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从而极大地完善了社会主义分配原则。此外,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还把按劳分配之外的其他方式由按劳分配之“补充”提升为与之“并存”的地位,强调了其它分配方式所占的地位及其重要性。这更有利于发挥各种资源要素的潜力,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党的十五大在新的理论与实践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这是我党第一次明确提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分配方式是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这一观点,是第三代领导集体对我国20年来分配体制改革实践认真总结的结晶。它同我国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结构相适应,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要求和特性,同时也体现了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所必须遵循的特殊分配原则,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市场经济的共有分配原则。构成生产力发展要素的除劳动力外,还有自然资源、资本、技术等。不同的生产要素具有不同的作用和效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生产要素的所有者之所以把各自的要素投入到生产过程中去,就是为了取得相应的收益,否定按生产要素分配,就不可能调动一切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源参与经济建设,实现生产要素的最佳结合,也不利于我国市场体系的形成,因而也就没有市场经济本身。所以,在坚持按劳分配的前提下,承认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客观必然性与合法性,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有机地结合起来,是为了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同时,这种新的分配方式为实现邓小平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先富带动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大政策”开辟了广阔的途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我国分配理论和制度的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四、提出“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发展开放型经济”、“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新思路
建国以来,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国曾在相当长的时期里处于封闭半封闭的状态,结果导致经济发展缓慢。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认真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果断地提出了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的战略决策。邓小平曾明确指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强调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参见《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64页、第78页)。 我们的开放政策不会导致资本主义(转引自《人民日报》1985年1月20日)。 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参见《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邓小平的一系列论述既指出了时代的基本特征和世界发展趋势,又指出了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必要性。同时,也及时地消除了人们思想上的种种顾虑,极大地推动了对外开放的进程。早在对外开放的起步阶段,国家便根据邓小平的倡议,设立了深圳等经济特区。特区的设立对于全国改革开放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的一个伟大创举。党的十二大明确提出把实行对外开放作为我国坚定不移的战略方针。十三大又根据新的形势提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并在实践中取得明显成效。在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指引下,我国初步奠定了有中国特色的对外开放格局的基础。
第三代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把对外开放推向新的阶段。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对新形势下对外开放的方针作了详尽阐述。他指出:“对外开放的地域要扩大,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开放的格局。”这便第一次全面地勾勒出了有中国特色的对外开放格局,把邓小平的对外开放理论具体化了。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发展开放型经济,与国际经济互接互补的开放目标和指导原则,这就要求我国正在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逐步具有与国际经济的一般运行规则相适应的经济运行机制。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要“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并强调指出:“对外开放是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面对经济、科技全球化趋势,我们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格局,发展开放型经济”。进入90年代以来,在党的对外开放政策指引下,我国掀起新一轮对外开放的高潮。先是提出了实施“四沿”开放战略方针,即除了沿海继续对外开放,形成了沿边境、沿长江、沿主要交通干线开放的方针。除此之外,还提出了沿海省会城市的开放,内陆中心城市的开发开放和中西部地区的开发开放。这次对外开放无论从深度上还是广度上都是空前的。为了给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更有利的外部条件,第三代领导集体还大力推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并取得了重大进展。
五、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深化一系列综合配套改革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第二代领导集体的率领下,我国的各项改革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由于改变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反复探索,不可能一步到位。因而也就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把计划与市场的关系理顺,虽然十四大之前也曾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但对于哪些方面由计划调节,哪些方面由市场调节,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如何衔接等一系列问题却没有给出明确答案,因而使我们的经济体制改革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在实践中也不可能有综合配套的改革方案,这直接制约了改革的进程。党的十四大以来,第三代领导集体不仅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且勾勒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这使我们的改革彻底摆脱了计划与市场的两难选择,从此开始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施一系列综合配套改革。
其一,推进国有企业的制度创新,加快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早在80年代,我们党就认识到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并在实践中开始了对国有企业放权让利的改革。但由于这些改革没有触动传统企业体制的产权等关键问题,因而不能从根本上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解决企业活力不足的问题。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创造性地提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并在全国范围内开始试点,这标志着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已从单纯的“放权让利”进入到“制度创新”阶段。党的十五大在国有企业改革的重大问题上取得了理论上的突破,指出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任务:一是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作为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二是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出发,抓大放小,对国有企业进行战略性改组;三是按照“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探索和发展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四是把改革、改组、改造、加强管理结合起来;五是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和实施再就业工程;六是推进以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为重点的配套改革。十五届四中全会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全面、深入地研究了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进一步指明了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提出一系列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政策、措施,为企业摆脱沉重的历史包袱,提高企业素质,增强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二,提出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邓小平曾指出:“农业是根本,不要忘掉”。(《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3 页)在第二代领导集体领导农村改革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包括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建立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等一系列适应我国现阶段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深受广大农民群众欢迎的基本政策,使我国农村在80年代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农村改革和建设取得了更大成就。第三代领导集体坚持邓小平关于农业战略地位的思想,同时着眼于不断变化的客观实际,提出“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的指导方针,强调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早在1991年,党中央就作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指出农业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自主的基础,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全面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二步战略目标的过程中,全党同志要努力开创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新局面。针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存在的不足,十五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积极探索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具体途径”的思想,为深化农村经济改革,使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指明了方向。
其三,加快市场体系的培育。市场经济要有效地配置资源,就必须有一个完整的市场体系。改革开放以来,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和其他生产要素逐步实现商品化、市场化。对于是否发展资本市场和劳动力市场这个问题,社会各界存在很大的争议,这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障碍。第三代领导集体在这一问题上取得了显著突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发展资本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根据市场发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改革流通体制,健全市场规则,加强市场管理,清除市场障碍,打破地区封锁、部门垄断,尽快建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进一步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完善的市场体系是实现资源合理配置的基本保障,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积极作用的必要前提,是增强企业活力的外部条件,是实现国家宏观调控的载体。毫无疑问,加快国民经济市场化进程,继续培育市场体系,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环节。
其四,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我国原有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以计划经济体制为依托,存在着覆盖面小、实施范围比较窄、社会化水平低、保障功能差、法制不健全、政策不统一等严重缺陷,这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第三代领导集体在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中,把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作为深化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内容。党的十五大又进一步提出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医疗保险制度,完善失业保险和社会救济制度,提供最基本的社会保障。建立城镇住房公积金,加快改革住房制度。这些举措的逐步实施,为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有利于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其五,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宏观调控体系。我国经济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对宏观经济运行的调控主要是通过指令性计划和行政手段,这种宏观调控方式显然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必须进行改革。第二代领导集体从以直接的行政手段为主的调控方式向以间接的经济手段为主的调控方式迈进了一大步。第三代领导集体坚持邓小平关于“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指导思想,在加快国民经济市场化的同时,制定和实施了促进改革和发展的一系列宏观调控的方针政策,保持了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与此同时,党的十五大提出,为了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中西部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和开发,国家要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这一措施的实施,必将极大地促进中西部地区的经济繁荣。十多年来,第三代领导集体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适时地调整并提出新形势下宏观调控的方针、政策、目标、任务,有效地实施了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第三代领导集体还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等若干配套措施,这些综合配套措施相互依托,相互作用,从而全面地、整体地推进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深入发展。
标签:市场经济论文; 公有制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文; 市场经济地位论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论文; 邓小平论文; 经济论文; 邓小平文选论文; 非公有制经济论文; 领导理论论文; 实践报告论文; 按劳分配论文; 所有制论文; 经济学论文; 中共十五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