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影视资源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浅谈论文,课堂教学中论文,高中历史论文,影视论文,资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在关于“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中指出:“凡是对实现课程目标有利的因素都是课程资源”、“历史音像资料包括图片、照片、录音、录像和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等。充分利用历史音像资料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历史理解能力。”可见,历史题材影视作品已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列入新课标。“随着信息技术与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发展,影视消息作为动态的图像,在多媒体教学资料库中有着重要的位置。”[1](p.7) 然而,不是所有的自称历史影视剧都可以引入历史课堂教学。有学者认为,引入历史课堂教学的影视资料主要有以下几种:一种是文献记录片、教科片、专题片,另一种是历史题材的故事片。[2](p.9)[4] 那么,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应该如何运用不同种类的影视资源呢?
一、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影视资源的基本做法
1.利用影视,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开始几分钟是人的注意力最易集中的时候,成功的导入如同乐章的序曲,使学生一开始便受到强烈的感染,对于激发学习的兴趣,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由此,教师应该精心设计每一次导入新课。历史影视作品具有形、声、色、情、意相结合的特点,很容易吸引学生,有助于引发学生的兴趣与注意力。利用影视作品创设情境导入是常用的较好的手段。
将记录片、科教片、新闻片作为学习重大历史事件的导入。它们能冲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将本来不能再现的真实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活动场景展示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历史现象和情景,能正确地理解和体验历史。例如,学习人教版必修2·第三单元的第一课《经济建设的曲折和发展》时,播放1958年9月18日新闻《人民日报》报道广西环江县红旗农业社水稻亩产65217公斤的报纸材料以及加入人民公社的欢呼场面。学生看后大为惊讶,教师及时提出下列问题:(1)《人民日报》作为我党的宣传喉舌,为何会登载这样严重失实的报道? 世界舆论会如何评价?(2)人民公社真的如此令人振奋吗? 它发生的根本原因和反映的实质又是什么?此时,学生已欲罢不能,急于想从新课中获得答案。
学习丰富的文化生活史专题时,形象立体的影视作品在引起学生的兴趣方面更是具有无法替代的优点。比如,学习人教版必修3 ·第二单元的第二课《辉煌灿烂的文学》时,利用《红楼梦》、《水浒传》等文学作品改编的电视剧作为学习“明清小说”的情境导入,比干巴巴的讲授文化史,效果不知好多少倍。可以截取专题片《历史长河》中的“唐代服饰篇”和科教片《洛阳唐三彩》来直观地欣赏唐代服饰的多姿神韵与陶器的精湛艺术,不仅弥补语言表达鉴赏的缺陷,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强烈兴趣,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物鉴赏能力。
可见,利用影视作品设置一种情境导入,会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贴近历史,置身于再造历史的场景中,于是产生认知冲突,进而引发问题意识,从而使学生乐于探究主动学习历史。[3]
2.解读影视,佐证历史,增进学生理解历史
传统的历史教学,不仅范围狭隘,内容枯燥,而且传授形式单调,基本上是采用满堂灌的方式进行的。[4] 在这种课堂上学生被动地听取通过语言和文字传授的知识,教学效果极差。借助现代影视媒体为课堂的历史教学服务,这是富于形象,易于接受也易于实施的教学方法。因为,“好的历史剧对于历史教育或历史教学所产生的作用,往往胜过好书,视听媒体所带来的感官和心灵之感动是空口白话或白纸黑字无法比拟的。”[5](pp.147—148)
国外学者认为,在当今这个大众传媒极为发达的时代,以历史为题材的影视作品是塑造学生的理解历史的极好工具。[6] 笔者常用记录片、专题片、科教片等史料价值高的影视作品作为教科书的补充材料,不仅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与史料分析能力,而且还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例如,学习人教版必修1·第二单元的第一课《列强武装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一课时,插入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中国近现代史》纪录片中关于甲午战争的片段作为分析甲午战败原因补充材料,既激发学生的兴趣,又使学生懂得论从史出的方法,更全面地理解甲午战争的历史。
更重要的是,利用影视素材设计问题,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解读影视资料中隐含的深刻的历史内涵,提高学生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记得一次上县级公开课《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备课时绞尽脑子,仍觉平淡无味,后来还是电影给了我灵感。上课时先播放视觉效果很美、艺术感染力很强的美国故事片《佐罗的面具》片段,学生目睹西班牙殖民者的残暴统治和拉美人民的英勇反抗后,要求学生分组合作讨论以下问题:(1)西班牙总督卸任前为了消灭佐罗,准备杀死3个无辜的平民以引诱佐罗出现,这说明了什么问题?(2)佐罗出现时,在场群众有何反应?又说明了什么历史现象?(3)佐罗这个人物在历史上是否存在?你的判断理由又是什么?学生个个都积极地投入思考,发表自己的看法,课堂氛围十分活跃。这样,把影视资料的使用与学生的思维认识较好地结合在一起,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也得到听课老师的好评。
总之,影视作品的恰当运用,不仅增强课堂的生动性和趣味性,调节学生的情绪和注意力,提高教学效果,而且还使学生通过电影解读历史,从而更好地理解历史,也提高了电影的解读和赏析能力。
3.基于影视,探究学习,培养学生批判思维
以往的课程实施存在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问题。现代教学策略的构建,追求的目标是:倡导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7](p.8) 而利用学生对影视的兴趣,基于影视开展研究性学习, 既能降低影视作品的负面影响,又有利于批判性思维的养成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任何历史题材的影视剧,只要合理的解读,还是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历史。正所谓,史书有真伪,伪书也有价值。甚至戏说类的影视剧也有助于学习历史,虽然它经过艺术加工的虚构,不能作为真实的历史现象,但可以作为学习历史的研究性学习的好题材。例如,学习人教版必修1·第一单元的第四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后,利用学生对影视剧《康熙王朝》、《戏说乾隆》的兴趣,要求学生自己动手查阅正史资料,认真审视、甄别影视剧情的真伪,完成探究性练习。记得一次正值《康熙王朝》的热播之中,学生也很喜欢讨论剧情,我趁机给同学们出了一道多项选择题,并说明选择的理由:在《康熙王朝》中,以下剧情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有:(1)孝庄太后一口一个“我孝庄…”;(2)康熙将自己与荣妃所生的女儿嫁给噶尔丹;(3)康熙四十八年,明珠与索额图参加千叟宴;(4)施琅向康熙投降。结果学生主动查阅资料,不仅找到正确的答案,而且还初步培养了批判性思维,不再人云亦云,养成了严谨的治学态度,从而降低了影视作品给理解历史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可以通过剧情让学生写影视剧的观后感或影评,或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课题,组成研究小组,查阅相关资料,进行筛选评价整理,然后写成研究报告,提出对策。通过研究性学习,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潜能的开发,使学生学会如何处理,利用信息,找到学习历史的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为以后继续学习打下基础。
4.运用历史,撰写剧本,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生不仅是知识的消费者,也应该是知识的创造者。我们引导学生学习历史,不仅是学习历史的知识,而且应该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高中学生不仅有着旺盛的求知欲,而且也有极强的创造力。根据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的理论,老师及时引导学生运用历史,撰写历史剧本是对影视作品运用的深化。这不仅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更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我们在学完《五四运动》一课后,引导学生观看《五四运动》的记录片,给出撰写历史剧本的基本常识,然后请同学撰写以“五四的烈火”为题的话剧,学生们个个有着很高的创作热情,写出了许多老师始料不及的好剧本。在此基础上,老师选出其中较为优秀的一个剧本,再引导全班同学进行修改,最后在学校组织的五四文艺汇演中组织全班同学参与表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二、高中历史教学利用影视资源的基本原则与要求
1.影视作品辅助历史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
凡是能够帮助历史教学实现课程标准所规定任务的学习资料,都应当被历史教师所重视。[8](p.51) 影视信息进入历史课堂将改变教科书为唯一信息源的教学状况,是教学手段改革,教学环境改善的重要内容,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1](p.89) 历史音像资料是一种较为现代化的课程资源形式, 它们往往能够在不同的感官层面上给学生展现某一段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这对学生理解和掌握历史有不可替代的作用。[9](p.247) 当然,我们在运用影视辅助历史课堂教学,还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内容的教育性。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说过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 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有目的恰当地选择和使用历史影视作品,切不可只为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而忽视客观效果。所运用的影视作品应围绕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联系密切;针对学生身心特点,兴趣爱好,寓教于乐。尤其要选择教育性与趣味性相结合,且有益于学生真善美素养提高的影片。
(2)时机的适度性。影视作品辅助历史课堂教学时不能矫枉过正,不分时机。应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课内与课外结合,发挥历史影视作品的积极影响,获得最佳效果。如果过多引用影视作品,反而喧宾夺主,弄巧成拙,无法完成学习任务。据笔者实践,一节课内观看影视作品一般不宜超过10分钟,一个月内课外观看影视作品要适当控制频度,效果比较好。
(3)问题的思维性。陶行知曾说“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问能知新,问能解惑。”影视作品引入课堂时,学生处在形象、直观的教学情境中边观看边思考,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更好感知、理解历史上的人和事;或者精心设计问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讨,有助于分析能力、思维能力、鉴赏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4)思维的批判性。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有些历史影视作品过分追求艺术化效果和市场化效应,从而难免忽视历史的真实性。运用于教学时,千万不能全盘拿来,要查阅一些历史文献资料分析影片的内容、背景和创作意图,进行去伪存真。尤其要引导学生发现影视作品中的历史错误,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质疑精神。
(5)方法的灵活性。教育界有句行话“教育有法而无定法”,聂幼犁教授也说教学模式“行云流水”,只有“一切为了学生而教”才能“以无招胜有招”。[10](p.146) 影视教学也不例外。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学因素复杂多变, 运用教学方法不能死板,而要根据学生需要,遵循教学规律,将影视作品的独特优势与学生的多方面学习能力相结合,达到学习方法、效果的最优化。
2.影视作品辅助历史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
影视作品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在开发的过程中历史教师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教师的自身素质状况决定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范围和程度。因此,教师应具有广博的知识,这不仅仅包括历史学科知识,还要更多地了解电影理论、电影史和电影的叙述方法。只有这样才能读懂电影故事、镜头连接和每个镜头内部的含义,进而把握电影拍摄者的立场和态度。教师要不断地吸取、融合其他人文学科知识,广泛阅读和观看历史影视剧,并且与历史史料作比较,敢于发现问题,不可人云亦云。还要有较好的计算机多媒体教育教学素养。
另外,学校要经常性开展历史影视剧赏析讲座,普及历史影视知识,提高师生的电影解读能力;建立影视素材库和优秀的教学软件,实现历史影视教学资源共享。社会要有多种正规的影视教科片出版,加快历史影视教学步入正轨。
综上所述,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的今天,影视作品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之一,对学习历史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若能充分发挥学生和教师开发影视资源的主体作用,相信影视资源的优越性会更加发扬光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