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动性 开放性 创新性——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地理试题的设计思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开放性论文,生动论文,思路论文,初中论文,新课程理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新课改试题设计的生动性要求与示例
新课改地理教科书图文并茂,材料新颖,深受广大师生的喜欢。生动的新课改课堂必然呼唤生动的试题与之相适应。试题的生动性表现在命题的思路、试题的形式、解题的方法技巧等诸多方面。试题设计首先应该改变试卷的版面设计,力求图文并茂,新颖多彩。同时,题型应该多而新,包括挑战自我、出谋划策、调查访谈、奇思妙想、各抒己见、异想天开、小试身手、关注生活、情感体验等多种形式。
【例1】读一读
1978年4月8日,我国“团结”号海轮在33°49′N、137°03′E的海面上起火。它马上发出呼救信号,并报告了该船所在的经度和纬度的位置。求救船只立即驶往起火海域,使“团结”号及时得到救援。
(1)在茫茫大海上,救援船只是怎样准确而迅速地找到“团结”号的呢?
(2)请在图上画出“团结”号海轮起火时的大致位置。
(3)你认为经纬网还在哪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例2】画一画
仔细阅读文字后绘图——开学不久,考入某初中学校的小玲同学给在外省的姥姥写了一封信,她在信中这样描述自己的学校:“……学校大门朝南,一进校门穿过一段铺有大理石路面的通道,这就是我们的教学大楼;大楼的后面是宿舍、食堂等生活区;东侧是有400米跑道的运动场……喔!对了,校门的西侧还有厕所,……我爱我的新学校”。姥姥回信让小玲给她画一幅学校的平面图。
请你根据所学的地理知识,按照地图的基本要素,帮助小玲绘制一幅学校平面图(只画横线上的内容)。
比例尺1∶10000
新课改的考试试题的设计还应该改变命题语言,注意语言的情趣性。如用激励的语言或用第一人称的口吻出题,使学生参与到考试中,以调动学生参与考试的积极性。
【例3】挑战自我
下面的两张卡片上,都有描述降水状况的句子。请你用实例或推测的方法,在横线上写出可能给人们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影响。相信你一定能行!
【例4】出谋划策
我国山川壮丽,境内有绵延不绝的山岭,有气势磅礴的高原和一望无际的平原,还有群山环抱的盆地和起伏和缓的丘陵。你的家乡是什么地形?是平原,是山地,还是……请你介绍一下家乡的地形类型或你爬过的一座山,它们在发展经济方面有什么优势?你有何建议?相信你的建议能让父老乡亲们满意并采纳。
【例5】是真是假
当帕米尔高原还是满天星斗的黑夜,乌苏里江已洒满了阳光;当海南岛春光明媚、百花盛开时,黑龙江还是满天飞雪、寒冬料峭。上述说法是真的吗?为什么?请你给出合情合理的理由。
二、新课改试题设计的开放性要求与示例
开放性试题的活力就在于材料的新颖性、题目形式的灵活性、答案的多样性。试题的开放可以就试题的条件、解题的思路而言,更重要的是针对结论的开放而言。开放性试题的活力在于鼓励和激发学生探究的意识,对答案的要求并不拘泥于某一方面,只要言之有理、说明问题即可。
试题设计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与心理特点,注重过程与学生的体验,贴近生活。设计的情境应该是开放的,试题的内容既要反映学科特点,又要生动有趣,让学生在生活的情境中去思考答题,在答题中感悟地理,进行生动的创造。
【例6】问一问
材料A:1975年,我国科学考察队在喜马拉雅山区考察时,发现岩石中含有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化石。
材料B:近年来,人们发现在台湾海峡海底的某些地方, 分布着古代森林的遗迹。
请根据以上提供的信息资料,提出两个地理问题(只提问题、不作答)
【例7】想一想
地球变暖的一个征兆是南北极地区永久冰雪的快速消融。 跟踪考察表明, 在1978年~1996年间,北极地区的冰盖面积缩小了约6%,即每年实际减少约3万平方千米;冰层的平均厚度也由原来的310厘米减少到180厘米。北极熊等极地动物的生存空间变得越来越拥挤。20世纪90年代以来,南极洲冰山脱离南极大陆的速度与日俱增,南极大陆冰盖的体积迅速缩小。
(1)全球气温明显变暖的原因是
(2)全球变暖会产生哪些危害?(至少两点)
(3)你认为应怎样防止地球日益变暖?(至少两点)
【例8】试一试
在一张硬纸板(片)上绘出世界海陆分布图,然后剪下七大洲的轮廓,试着拼合一下,会发现什么现象?由此你会想到什么?
【例9】奇思妙想
世界各大洲的南北成对称分布,并且大陆轮廓多为北宽南窄的三角形,你能解释其原因吗?
【例10】各抒己见
我国的近邻印度和巴基斯坦为争夺克什米尔地区,矛盾不断升级。其中的原因之一是:巴基斯坦的居民多信仰伊斯兰教,印度的居民多信仰印度教,而克什米尔地区近600万人口中,77%的居民为穆斯林,倾向于归属巴基斯坦,20 %的居民信仰印度教,而且地区的统治者也是印度教徒,倾向于归属印度。所以,两国几十年来纷争不断,多次燃起战火,因此,有人这样说:“宗教信仰成了阻挡印巴和平进程的最大障碍”。
你同意这个观点吗?为什么?
三、新课改试题设计的创新性要求与示例
创新能力考查的核心是试题以能力立意,但知识仍然是能力培养的支撑点。应注意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体现“源于课本而跃出课本”的命题原则。让学生跳一跳方可摘得到,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学习由知识向能力转化。
新课改试题设计的创新性要求与目标是能让学生将所学到的学科知识综合性地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当中,试题内容应该涉及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引领和指导。
【例11】小试身手
仔细阅读漫画,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完成下列要求:
(1)你知道漫画所反映的主题是什么吗?
(2)请你用简洁的语言给漫画拟一个名字:
【例12】情感体验
右图是我国节水标志,由水滴、人手和地球变形3部分组成, 象征节约用水是保护地球生态的重要措施。标志图中空白部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水,水是由拼音字母J和S变形而成,寓意节水。
(1)仔细观察图中的标志,手又像一条蜿蜒的河流,象征
(2)根据联合国决议,确定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请你为“世界水日”设计一条宣传语。
要使新课程的理念成为每一个教师应有的素质,还需要在教学的实践中进一步感悟,在新的考试中进一步的检测与体验。生动多元化的新课改呼唤开放的试题与之相适应,新型开放的试题反过来又能推动与促进课堂教学的进一步创新。因此,我们必须对新课改理念下的地理试题的模式、试题的内容进行研究,力求设计的试题体现生动性、开放性、创新性等课改理念。生动性是形式,也是基础;开放性是核心,也是关键;创新性是灵魂,也是目标。相信体现生动性、开放性、创新性的试题必将成为指引新课改课堂教学的方向标,促进教学与考的良性互动,推动新课改在健康正确的道路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