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饲料工业的发展与趋势_鱼粉论文

中国饲料工业的发展与趋势_鱼粉论文

中国的饲料工业:发展和趋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饲料论文,趋势论文,工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传统上,中国农民把牲畜吃的任何东西都当作饲料,包括低质量谷物、粮食加工副产品、薯类、剩余食物、油料饼粕、酒糟、青贮饲料、瓜类、植物茎叶等。在过去的20多年中,随着畜牧业生产规模的迅速扩大,农民开始越来越多地使用工业饲料,这使得饲料工业迅猛发展。而饲料工业的发展也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

在中国,截止到目前使用工业加工饲料饲养牲畜的做法仍不够普及。工业饲料的使用者主要是那些采用集约饲养技术的生产企业和专业户,大多数普通农户仍采用传统方式饲养牲畜。然而,由于中国消费者对畜产品的需求预期将继续增加,同时传统的农户散养方式将可能逐渐让位给专业化农户饲养和集约饲养场饲养,这势必会增加对工业饲料的需求。

鉴于饲料粮是生产工业饲料的最主要原料,考察中国饲料业的发展状况、分析其未来可能的发展前景,这对于研究中国饲料粮供给和需求问题有重要的意义。

一、中国饲料工业的发展

饲料工业在中国是一个新兴行业,20世纪70年代末期才出现具有现代意义的饲料工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饲料工业体系,在技术上达到了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的水平。目前饲料工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行业,中国的饲料生产规模也跃居世界第二位。

(一)饲料产出 表1列出了中国饲料生产厂家的数量和复合饲料生产能力。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1990年以来,生产能力达到1吨/小时以上的饲料厂数量略有下降,而生产能力达到5吨/小时以上的饲料厂数量平稳增加。饲料厂的加工生产能力快速增长,到2001年底,双班生产能力达到1.5亿吨,是1990年的2.53倍。

表1 饲料生产厂家的数量及复合饲料生产能力

年 1吨/小时以上

5吨/小时以上双班生产能力

数量(个) 增长率(%) 数量(个) 增长率(%)

(万吨)

1990

13287 5555938

1991

9154 -31.1

68523.4

6254

1992

11993 31 87227.3

6862

1993

10762-10 97912.3

7753

1994

11046 2.61126158181

1995

1267814.81424

26.5

9064

1996

12107-4.515035.3

9264

1997

11301-6.615674.3

10761

1998

12435*10 17924.1

10301

1999

12095*

-2 19378.1

12977

2000

12216*1 1764

-8.9

11781

2001

11905*

-2.51955

10.8

15024

2002

13163*

10.62388

22.1 —

2003

13874*5.42172

-9.0 —

说明:“*”包括那些生产能力小于1吨的厂家;“—”因统计口径变化而缺数据;资料来源:中国饲料业统计信息

1990—2003年,中国的复合饲料生产量平均每年增加254万吨,2003年达到了6428万吨,年均增长5.7%。虽然复合饲料在饲料总产量中仍居主导地位,但所占的比例却有所下降,从1990年的97.7%下降到2003年的73.8%。这主要是由于浓缩饲料产量在以更快的速度增长,1990—2003年,年均增长率高达32.4%。在中国,农民为了以尽可能低的成本饲养出质量合格的牲畜,他们常常将自产的饲料粮等原料与浓缩饲料或添加剂混合,配制成营养较为均衡的饲料。这种需求是拉动浓缩饲料生产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1990年之前,大部分饲料企业以猪饲料作为主要产品。1990年后,猪肉在肉类总产量中占的比例有所下降,而其他肉类产品的比例趋于上升。例如,1985年猪肉占肉类总产量的比例高达85.9%,到2002年底这一比例下降到65.7%,同期禽肉占肉类总产量的比例则由8.3%增加到19%。随着畜牧业生产结构的变化及水产业的快速发展,饲料产品构成也随之改变,用于禽类和水产品的饲料产品比例显著提高,而猪饲料产品的比例呈现下降趋势。

(二)饲料原料使用 中国饲料工业使用的原料包括玉米、粮食加工副产品、大豆饼、其他油料饼粕、鱼粉、骨粉、血粉、羽毛粉、玉米蛋白粉、淀粉蛋白、发酵粉、食品加工业废料等。

玉米是工业饲料生产中最主要的原料,通常占饲料产品的65%~70%。因此,饲料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对玉米的需求。中国的玉米产量变化情况见表2。需要注意的是,中国生产的普通玉米常常缺乏赖氨酸、色氨酸等氨基酸,蛋白质含量也较低,尤其是东北地区生产的玉米。因而,利用玉米生产复合饲料时,必须添加其他原料,以保证营养平衡。近年来,中国在改善玉米品质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培育出一些优良的饲用玉米品种。

表2 1991—2003年玉米产量的变化 (万吨)

年份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产量 9877 9538 10270 9928 11199 12747 10431 13295 12809 10600 11409 12131 11583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3)

在饲料工业使用的蛋白质原料中,大豆饼粕所占比例最大。大豆饼粕的营养价值仅低于鱼粉,但由于鱼粉的价格较高,大豆饼粕成为最廉价的蛋白质来源。20世纪90年代之前,农民曾将大豆和其他油料饼粕直接用作饲料,为了将这些蛋白质原料用于饲料,政府采取了用化肥与农民交换饼粕的做法,直到1994年才停止这一措施。1998年以来,黑龙江(中国最主要的大豆产区)开始将大豆饼粕作为主产品之一来生产,而不当作是一种副产品。

随着市场对饼粕和植物油需求的不断增长,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大量进口了大豆、大豆饼粕和豆油。1996年后,中国大豆和大豆饼粕贸易均由过去的净出口转变为净进口,尽管大豆和大豆饼粕产量仍保持增长趋势(见表3)。

表3 大豆和大豆饼粕产量的变化 (万吨)

年份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大豆

970

1030 1530 1600 1350 1320 1470 1520 1430 1540 1600

大豆饼 360

410

620

660

660

720

800

900

1300 1480 1410

资料来源:大豆的产出来自中国农业年鉴,大豆饼的产量来自中国粮油信息中心

随着油料饼粕解毒技术的发展,其他一些油籽饼和棉籽饼也可以用于饲料生产,从而增加了饲料生产中的蛋白质原料供给。

鱼粉是饲料生产中重要的蛋白质来源,主要用于水产养殖业饲料的生产。在20世纪80年代,用于生产饲料的鱼粉是中国最重要的进口商品之一。1990年,中国的鱼粉产量小于5万吨;到2000年,产量增长到68.5万吨,但之后鱼粉的产量开始下降;2003年,产量已回落到54.2万吨。值得注意的是,国产鱼粉的质量在不断改进。1999年,生产鱼粉的企业达到500个,脱脂生产线达到300多条,鱼粉生产能力达到了100万吨。脱脂鱼粉是最重要的产品。

骨粉和肉粉是蛋白质、磷酸盐和钙的重要原料。从1991年起,中国对骨粉和肉粉生产实行了许可证制度。到1999年末,共有180多个企业获得了生产许可证。1991年,骨粉和肉粉的产量仅为9.2万吨,2000年达到53.4万吨,但之后产量出现波动,2003年骨粉和肉粉的产量为51.7万吨。

磷酸盐和钙是牲畜生长所必需的营养要素。从1990年起,饲料生产中使用的磷酸氢钙盐得到快速发展。目前中国已经有100多个生产磷酸氢钙盐的企业,总生产能力超过了100万吨,其中规模最大的10个企业年生产能力都超过了1万吨。2003年,磷酸氢钙盐的产量达到了230万吨,基本满足国内需求。四川省的生产能力最大,2003年产量高达135万吨,已成为中国的钙磷酸氢盐生产基地,其产品已经出口到其他国家。

在20世纪90年代,新饲料原料的开发利用受到高度重视,如蚕蛹粉、昆虫蛋白质、单细胞蛋白质、皮革蛋白质、种子粉、草粉、甜菜饼等一些饲料资源都被用于饲料生产。这些饲料资源得到开发利用不仅增加了饲料生产的原料供给,而且还有利于保护环境。

(三)饲料企业的经济类型 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那些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的国有饲料企业由于未能及时适应新的市场环境而逐步被淘汰,其占有的市场份额从1990年的95%降低到2003年的不足10%。大部分国有饲料企业都负债累累,但其中也有一些通过合并、租赁或合资等方式实现了转制。与国有企业相比,非国有饲料企业发展更快,特别是一些私营企业,已经发展成为饲料行业的主力。2003年私营企业的数量是1992年的12.5倍(见表4)。

表4 饲料企业的经济类型

年份 国有 集体经营 国有和集体 国有和个体 集体和个体 合资企业 个体 其他

合作经营合作经营合作经营

1992 6352462666 32 86110 62497

1993 55953260

148 15 181108 87106

1994 56403493

248 52 1671521038241

1995 53193867

152 109 2641821630356

1996 55863508

184 119 3582881795269

1997 38643602

139 212 1683322621363

1998 39882260

197 230 3123683680915

1999 36562161

118 158 24339036711249

2000 23301660

116 237 46436049111386

2001 14021001 5633 443 154557 202767

2002 954 979

7459 409 2119

115 239889

2003 717 789

7814 572 2929

139 256658

资料来源:中国饲料业统计信息各种版本,该表为从2001年开始使用的新统计口径

很多外国公司认识到中国饲料行业发展的巨大潜力,通过直接投资、入股等方式,在中国建立了合资或独资的饲料生产企业。1991年,中国仅有78个涉及到海外投资的饲料企业,其中有67个中外合资公司、7个外国独资公司和4个由海外华人建立的公司。到2000年,这类企业的数量增加到360个,包括260个中外合资企业,87个外国独资和13个由海外华人投资者建立的企业。从总体情况看,涉及到海外投资的公司规模通常都很大。例如1997年,有海外投资的企业占中国饲料企业总数的比重不到3%,但共生产了1073万吨饲料,占中国饲料总产量的19.6%。

二、中国饲料业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一)小规模企业缺乏竞争力 如前面所指出的,中国大多数饲料企业的生产规模均很小。根据有关统计,截止到2003年底大约有13874个饲料生产企业,但生产能力高于5吨/小时的企业只有2172个。2000年中国的饲料总产量为7400万吨,2003年总产量进一步提高到8712万吨;但同样在2000年,美国仅300个企业的饲料产量就达到了1亿吨左右。

中国的饲料生产依赖众多的小型企业,这一情况反映出中国的饲料企业总体上缺乏国际竞争力。中国加入WTO后,海外饲料企业将在中国市场上全面参与竞争,这势必使中国的饲料企业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

(二)低利润率使很多公司难以生存 每个省都有一些饲料企业出现亏损。在有统计数据的24个省份中,有13个省份亏损比例大于20%。饲料行业整体利润率低是导致大量企业出现亏损的主要原因。2000年,在国际市场上饲料工业原料价格(主要是饲料粮)仍处于低谷的同时,中国市场上的饲料原料价格却由于政府实施支持国内生产和限制进口的政策而出现上升,导致本来已经很低的饲料业利润率进一步下降到0.5%,尽管该年中国的工业饲料价格仍然高于国际市场价格。

(三)饲料企业生产能力利用不充分 目前中国饲料生产能力相对过剩,平均利用率只有50%。在31个省、市、自治区中,仅天津、广西、北京、福建、河北、海南、广东、重庆、云南、安徽、山东、四川等地的生产能力利用率超过50%,利用率超过70%的只有天津、广西、北京和福建。生产能力利用率最低的是辽宁和贵州,仅为26%和25%。产品质量差、成本高是这些地区企业的生产能力无法得到充分利用的主要原因。

(四)生产技术落后导致产品质量低劣 饲料工业作为一个年轻的行业,还没有发展成熟一套先进的生产技术。现行的技术标准仅仅相当于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的标准。落后的生产技术导致饲料产品的营养不太符合动物需要,产品质量不够稳定,饲料工业尚不能够生产畜牧业所需要的所有类型的饲料产品,某些特殊饲料产品不得不靠进口来解决。

(五)行业管理制度的缺乏导致饲料安全备受关注 随着饲料工业的发展,饲料生产中越来越多地使用了各种饲料添加剂。然而很多科学依据表明,残留在畜产品中的某些添加剂会影响到人类的健康。由于中国尚缺乏健全的饲料产品技术标准和相应的法律和法规,在饲料生产中滥用添加剂成为较普遍的现象,使得饲料产品和动物产品的安全性成为令人担忧的问题。这种状况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健康意识强的消费者减少动物产品的消费,而且影响到中国畜产品的出口,特别是对发达国家的出口。因而饲料产品的安全性问题影响着中国畜牧业的发展,这反过来又限制了对工业饲料的需求。为解决这一问题,中国政府于2001年1月1日启动了一个国家饲料安全计划,通过多种措施来增强饲料企业生产“更加安全”的饲料产品的意识。

三、中国饲料工业的发展前景

(一)加入WTO对中国饲料工业的影响 加入WTO为中国饲料工业的发展带来了一些新的机会,但同时也使饲料工业面临更严峻的挑战,其中特别突出的是海外饲料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后进一步加剧的竞争。

新的机会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入世会增加中国畜产品出口到国际市场的机会。如果中国能够改进畜产品的质量,那么畜产品出口有望增加,特别是周边的东亚地区市场,进而对工业饲料的需求出现增长。另外,加入WTO也可能带来扩大饲料出口的机会。目前,中国出口的饲料只占工业饲料总产量的1%。(2)原料价格可能降低。入世后中国将扩大农产品市场开放程度,这使得饲料企业可以直接从国际市场进口所需要的原料,从而降低饲料生产成本和增加盈利,饲料产品的竞争力将得到提高。中国特别缺乏鱼粉和大豆饼,大部分都需要从国际市场进口。随着扩大贸易开放,进口鱼粉和大豆饼的价格会出现下降。此外,由于目前中国市场上玉米、大豆和小麦的价格都高于国际市场价格,因而入世后这些产品的价格预期也会下降。(3)入世有利于更多地引进外国资本、技术和管理,从长期看,这将使中国的饲料工业从中受益。

在另一方面,入世后饲料工业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有:(1)原料价格可能出现较大的波动。入世后饲料原料的国内市场将与国际市场更紧密地联系起来,国际市场的价格波动将会传递到国内市场,从而影响到原料的价格及其生产。这会进一步影响饲料企业的稳定发展,特别是那些小型企业。(2)政府对饲料工业的保护和支持受到限制。根据WTO规则,政府将不再能够支持和保护本国的饲料企业,例如,饲料工业一直享受的豁免附加税必须取消。(3)与外国饲料企业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目前一些大型外国饲料企业在中国实行策略性投资,它们并不急于获得利润,而是更多地夺取市场份额。这些企业的背后常常有海外强大的金融机构提供支持,它们使用更先进的技术生产饲料产品,因而产品质量更高。在此情况下,中国的小型饲料企业将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4)中国削减肉类产品的关税和取消非关税措施会使进口肉类产品的价格下降,这将导致国内消费者更多地消费进口产品,从而可能影响到对饲料产品的需求。

(二)中国饲料工业的展望 影响中国饲料工业发展前景的首要因素是对工业饲料的需求。饲料需求受畜产品生产规模和饲料转化率的影响。近期内,中国国内市场上对畜产品的需求预期将继续保持增长势头(Wang,Zhou and Cox 2002),畜产品的出口量也可望增加。从总体上看,对工业饲料的需求预期将增加,但是用于不同畜种的工业饲料需求增长会呈现不同的趋势。

预期复合猪饲料的需求将不会显著增长,除非猪肉出口出现猛增。目前城市居民对猪肉的需求几乎已经饱和,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人均猪肉消费量事实上出现了轻微下降。另一方面,农村居民对猪肉的需求会继续增长。两者综合起来看,预期猪肉总需求量将基本保持稳定。此外,由于农户的饲料原料相对较为充裕,今后农民可能更多地购买浓缩饲料,然后与自产原料混合配制成营养均衡的饲料,因而对浓缩猪饲料的需求可能继续增加。

目前鸡肉和禽蛋供给相对过剩,这会影响到对肉禽和蛋禽饲料的需求。从长期看,中国国内市场对鸡肉和禽蛋的需求仍将增长,并拉动对家禽饲料的需求。预期禽类饲料需求将继续快速增加。

在工业饲料中,预期增长最快的将是鱼、虾和其他水产品饲料,在今后一个时期内需求可能出现大幅度增加。这是由于中国消费者的收入和健康意识都在不断提高,对水产品的需求预期会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影响中国饲料工业发展前景的第二个重要因素是饲料业的结构调整。预期饲料工业结构可能出现的重大变化有:(1)适者生存。激烈的竞争会迫使企业降低成本。那些未能进一步提高效率和削减成本的企业将会被淘汰。(2)纵向一体化。加强纵向一体化将可能是一条削减成本的途径。(3)强化行业标准。政府将加强饲料行业的法律法规建设和执法力度。这将促使企业严格遵守行业规则,生产安全的饲料。只有那些能够使自己的产品达到质量标准的企业,才有希望在市场上生存下来。

四、结论与建议

在过去20年中,中国的饲料工业实现了快速发展。今后饲料工业的发展前景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饲料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饲料工业的发展将受到畜产品需求变化的影响,包括国内市场需求和出口需求。然而,即使对畜产品的需求会呈现强劲增长,饲料工业未来的发展仍面临很多不确定性。主要包括中国的牲畜饲养将会以多快速度从传统家庭饲养方式转变为现代集约饲养方式,外国饲料企业将会在多大程度上进入中国市场参与竞争,国内外市场的饲料原料价格将会如何变化。

假定中国的饲料企业能够获得与外国企业相近的竞争能力,那么如果对中国畜产品的需求增加,对中国企业的饲料需求也会相应增加,从而使本国企业继续占有绝大部分市场。因此,了解中国饲料工业过去的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其未来发展的因素,对于判断中国饲料粮量需求将如何变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标签:;  ;  ;  ;  ;  ;  ;  ;  

中国饲料工业的发展与趋势_鱼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