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信息技术的发展,BIM技术被有效应用于我国多数建筑工程设计过程中,其不仅提高了建筑工程设计效率,还解决了原来遇到的给排水设计问题。利用BIM技术增加了直饮水设计、中水回收设计等内容,提高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本文对BIM在建筑工程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展开分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BIM技术;应用
一、BIM技术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问题
随着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增加,其优势遇到一些问题,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并采取最具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才能充分发挥出BIM技术的最大效用价值。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在于BIM参数过多,导致修改难度较大。BIM这一建筑信息数据库中包含了建筑工程给排水系统中的全部信息,包括预算、施工、管理等建筑工程给排水设计的各个方面,为使用者提供了众多数据。但产生的参数也随之增加,造成层级过多,为方便信息查询,只有强化细分参数,而当BIM出现错误时,修改则成为最大问题。还一问题在于协调设计相对复杂。建筑工程给排水设计中的协同设计包括工作集模式和含链接模式,二者协同使用面临部分问题,当工作集模式应用时,获取和释放权限相对困难;而当含链接模式应用时,调整管道将会遇到一定问题,目前还难以有效解决两种模式的协同设计。BIM在建筑工程给排水设计中遇到的问题,需要由专业施工人员依照实际情况予以解决,并随着BIM系统逐渐完善,而发挥出更大的工程设计价值。具体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点:
1、设计参数庞杂,使得修改困难。在BIM软件平台上进行给排水工程设计,就相当于为该设计项目创建了一个数据存储器,这个数据存储器中所存储的信息数量巨大,虽然调取和分析数据变得方面了很多,但是由于很多参数之间是互相影响的,对于设计错误的参数进行修改就会发生大量的数据变动,信息管理就变得困难了。
2、设计中不易进行协同操作。一般在进行BIM技术设计中,会采用工作组模式进行协同操作,但是由于这一模式下进行数据访问就位困难,因此会影响协同设计的效率,还有一种协同操作模式是链路运行模式,运行该模式时进行全面的设计图纸审查又会出现困难,因此设计方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挑选设计中的协同方式,保证工程设计的效率。
二、建筑给排水设计中BIM技术要点分析
1、参数化设计。BIM中包括Revit模型,其对建筑工程设计和质量维护起到了重要作用。Revit模型中的二维、三维视图、数据表等会根据相同数据库建模,并保存起来,呈现出信息显示形式。BIM在建筑工程给排水设计中的参数化设计下,需要修改Revit模型中的参数时,其引擎可协调不同位置,包括视图、平面设计、图纸等,修改一处后,其他信息实现自动更新。工作人员可以随时修改和完善BIM系统中的设计参数,数据库中的数据可实现实时更新,有效解决了BIM参数过多,导致修改难度较大的问题。BIM的参数化设计体现表达模型形式的同时还可辅助计算机应用。
2、安装模拟设计。安装模拟设计是BIM在建筑工程给排水设计中的重要内容,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给排水系统中管道线路相对复杂,传统的设计模式造成资源浪费现象严重,而BIM设计中的安装模拟设计基于三维设计视角,编制出科学合理的安装进度表,并有效指导了具体施工环节,达到了可视化安装模式设计效果。当安装模式设计结果合理时,得出的检测结果也是合格的,这将大幅简化安装设计流程,降低安装实操成本,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3、可视化设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建筑工程传统给排水设计时常出现信息失真情况,而BIM系统中可视化设计充分发挥出其时效性和观测性强的优势,在设计时提高了信息数据的真实完整性。由于建筑工程的内部特点和实际情况的差异性,其给排水设计也将产生多个设计模式。当前我国主要的给排水设计进行了楼层划分,每个楼层有独立的排水系统,当某个系统出现问题时,整层楼的排水系统需要修改,而BIM的可视化设计模式只需要修改出现问题处,降低了资源的浪费现象。
4、管道综合设计。通过应用BIM可直接得知建筑工程中给排水管道综合后的净空高度,其状态通过三维模式呈现出来,观察效果极佳。施工人员应用BIM技术可直接检查模型中出现的问题,并以此进行绘图设计制作工作,而后进行相关检测验证,以降低管道设计冲突造成的影响系统整体效果问题。BIM技术可将检测结果直接反馈给设计工作者,对其修改管道综合设计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
三、建筑给排水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1、应用安装仿真设计技术。设计方进行安装仿真设计主要是为了为给排水工程安装施工找到一个依据,在进行给排水施工中有一个安装难点,那就是在各种管线错杂的吊顶部位进行给排水管道施工,由于管线较多,且要干湿分开,因此给排水管道施工就变得复杂起来。如果完全引入BIM技术设计,由于BIM设计有过度细化的问题存在,那么就会使设计复杂化,降低进行设计工作的效率。因此我们可以在进行安装设计时在二维设计的前提下适当引入时间维度,为安装施工制定合理的施工节点安排,控制施工进度,这样就会使设计工作变得更有效率和效果。
2、适度应用可视化设计技术。给排水在设计方式方面与建筑主体设计就有所不同,给排水是一个系统性的设计过程,因此哪怕在一个楼层中给排水设计出了问题,对其进行数据修改的话就会影响多个楼层的设计效果。对于BIM设计平台来讲,应用可视化设计技术可以使整个设计系统更加立体、直观,但细节变动就会带来相应的系统变化,修改参数变得更加复杂,因此可以适度对可视化设计功能进行应用,降低数据传输中的错误概率,使整个设计过程更加高效。但BIM技术在数据传输方面的优势还是很大的,信息流转更加简便和安全。
3、优化协同设计过程。当使用CAD绘图时,加载所有复杂的附加内容是不可能的。在设计给排水图纸后,有必要对电力专业和结构专业提供电力负荷与电力承载的信息。然而,在BIM模型,该模型将收集所有的信息,如:泵的大小,电力及质量等。当专业属于跨域时,也能对其进行直接读取。有时对水泵电量进行修改时,负载的计算也可以实时更新。所有的专业人士将用一个模式运作,不仅简化了工作模式,而且还增强协同效应和协同效应的有效性。
4、进行高效的管道设计。BIM模型的使用可以直接反映管道集成后的净空高度。在BIM建立模型的过程中,管道系统呈现的三维模型是管道的最真实状态。设计师不仅能够观察到模型图中发生的碰撞现象,而且能够在绘图制作完毕后,采用碰撞检测的功能,或者利用其它的软件对其进行软碰撞、硬碰撞的检测,其中的硬碰撞所指的是碰撞发生在物理意义上,软碰撞所指的是使用空间、安装以及检修的校核。通过三维模型可以实时监测BIM的三维管道,进行冲突的检测。然后及时向给排水设计师详细反馈,保证修改和调整的及时性,进一步完善管线综合设计。
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应用面逐渐增多,信息技术下的产物BIM技术的应用需要受到更多的关注。本文从建筑工程给排水设计角度出发,分析BIM在建筑工程给排水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并研究其具体应用,旨在全面推广BIM技术,促使其在建筑领域发挥出更大价值。
参考文献:
[1]林华逸.BIM在建筑给水排水设计中的应用[J].福建建设科技,2016(25):452-453.
[2]刘迁.缪楚程.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重庆建筑,2017(14):256-258.
论文作者:刘贝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2
标签:给排水论文; 模式论文; 技术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管道论文; 建筑论文; 参数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