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也得到了飞速发展,其作为保证电网安全、经济、高效运行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受到重视。加强对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学习和研究,掌握其发展走向,利用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功能与优势,更好的适应当前电网需求的发展。本文对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以期对该领域同行有所借鉴。
关键词: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应用;发展
1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概述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内部结构形式较为复杂,指的是直接为电网运行服务进行数据采集监控处理系统,通过系统运行应用软件,在线为各级电力调度机构生产运行人员,提供电力系统运行信息、分析决策工具和控制手段。在实际应用中,要根据使用范围对自动化系统结构进行适应性调整,要参照相关调度职能的范围、自动化形状和基础设备的运行状况,根据由高向低、由简向难的发展变化趋势,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也就是说,通过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可以及时向调度机构和管理人员提供调度信息,为整个电力系统的数据分析和运行控制提供参考依据。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主要包括实时数据库管理、报表生成、统筹数据、管理库存、安全管理、实时记录、人员培训等基本功能。从构建系统层面的角度来说,系统在应用时要通过人机操作平台界面的有效借助,使整体交互画面呈现的内容更生动、丰富和形象,融合了动画、文本、角度、颜色、大小及位置等不同类别的综合特性,全面优化改进电力自动化调度系统,为操作者提供高效、实时的画面刷新变换机制,使各类图形元素的属性在变量作用下改变自身属性。同时,系统中自带的各类不同空间具备故障报警功能,根据监控点中包含的变量高效连接数据,使操作者能及时查阅使用数据库中的信息资源。当前国外使用的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多数采用了RISC工作站、UNIX操作系统和国际公认的标准。我国主要应用的是CC-2000、SD-6000等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
2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作用
随着电力工业和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电力供应越来越复杂化,变电站要安全、高效运行,各个电力部门之间需要更好地协调,及时将电力及电站的变化情况汇报给上级部门,要加强变电站的可控性,运用更多的远方集中控制、集中操作和反事故措施等,来实现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控制。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与综合自动化系统关系密切,综合自动化是电力调度自动化的一部分,由远动装置和调度主站系统两个部分构成。电力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具有数据、调 度、设备的自动化控制功能,对系统要求标准较高。调度自动化系统主站能实现对相关社别的监控和管理,减少违规操作发生,及时阻止错误操作行为,简化操作流程,实现对电网的自动化调度,确保设备高效运行。在系统软件方面,要求软件不仅具有比较全面的功能和扩展性,也要求具备人机交互界面,使运行人员操作更加便捷,不仅满足了电力对系统的功能要求,又为以后的二次开发和软件升级奠定了基础;在系统数据处理功能方面,主站系统负责整个局部电力控 制,对内部电力各变电站经某端口传送的信号量、测量量和保护信息及外部系统传递的数据信息,具有加强的敏感性,快速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较强,所以能能够及时准确的搜索实时数据并进行分析处理。调度人员要实现有效的电力控制,可以对电力安全运行状态实现监控,对电力调度运行实现经济调度,对电力调度的运行实现安全分析和事故处理,通过电力自动化系统的调度让电力更安全有效地运行,减少事故发生频率。
3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应用注意问题
3.1 电力调度自动化评价标准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从当前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实际应用角度分析,建立较为客观的科学的合理的富于操作性的电力调度自动化测试评价体系十分重要而关键。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总体测试评价的标准和方法应该有效结合,为电力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测试提供科学的依据,使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的测试评价程序进一步简化,减少测试评价程序的随意性和主观性。随着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硬件配置参数与软件设计开发平台悄然发生着变化,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标准要根据实际工作需求和计算机技术的的发展,调整必要的数据标准,不能落后于电力调度自动化实际工作需求。根据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调整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标准周期也就显得至关重要。另外,电力调度自动化实际工作中所应用的系统配置不不是完全相同的,也就不能用同一个系统配置来评价所有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必须建立一套标准的系统配置模型,再进行测出同步的技术参数,但往往不系统全面。相关的技术人员要加强软件的开发和利用,根据发展变化及时调整电力自动化系统的评价标准。
3.2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应用问题。随着电力系统的逐步发展和完善,调度自动化系统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到变电所全自动化作业、无人值班作业中,部门单位和工作人员对电力调度自动化的调控愈加严格,新的技术和手段不断引进和利用,使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发展成为集电力测量、控制、保护、经济运行、指标考核等为一体的多方面的综合性管理系统,设立实时数据收集到集成调度员培训仿真系统,实现调度员潮流负荷预测。调度自动化系统实际应用时,技术人员专业技能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电力调度系统正常功能的发挥,必须要加强调度人员的培训和培养力度,以更好的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
3.3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安全防护问题。随着信息技术、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各部门之间的数据控制、调度愈加频繁,这就要求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必须具备较高的可靠性、安全性和实时性。从电力系统整体上考虑,电力调度自动化安全防护方案实施,需要电力系统各部门之间的统筹协作和密切配合,结合电力工业的特点和相关规范流程调度。一般整个电力二次系统分为四个级别的安全区,根据各个区域地域性差异和不同特点,对于不同的安全区来说,就要设定不同的安全防护和安全等级,实现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安全防护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4结束语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作为电力供应的重点组成,发挥着较为完善的配电管理功能,通过融合先进的电子计算机技术和各类信息技术,可以实现数据的实时共享。从目前的技术发展角度分析,我国的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已经完成了从“经验型调度”到“分析型调度”的转变,随着各种先进的的调度自动化技术的不断涌现,未来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正在阔步迈向“智能调度”的方向。我们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保持清醒认识,加强学习培训和创新,根据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发展方向,充分利用和发挥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一切优势功能,探索开发出更加适应现代电网发展的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并科学处理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中存在的相关问题,促进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应用再上一个新水平,更好的保障电力调度自动化技术的加快发展。
参考文献:
[1]谢栋.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应用与优化[J]. 机电信息,2017,(03):83-84.
[2]曹铁生.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分析[J]. 硅谷,2014,(23):74+76.
[3]曹国伟.浅析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3,(35):40-41.
[4]高宜升.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应用[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3,(05):105.
论文作者:李慧英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8
标签:电力论文; 自动化系统论文; 系统论文; 数据论文; 功能论文; 高效论文; 实时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