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对上肢骨折术后患者疼痛及满意度的影响论文_张先莉

湖北省保康县人民医院骨外科 441600

【摘 要】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对上肢骨折术后患者疼痛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中选择2014年1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74例接受上肢骨折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护理差异范围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基础护理和舒适护理形式,对术后患者疼痛症状以及满意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无疼痛、轻度疼痛的患者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中度疼痛和重度疼痛的患者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上肢骨折术患者应用舒适护理干预形式,能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患者对该护理形式的满意率比较高,因此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舒适护理;上肢骨折术;满意率

临床实践证明,骨折患者人数不断增加,对患者自身有严重的影响。骨折类型比较多,其中上肢骨折人数较多,原因趋于多样化。由于上肢是人类活动的重要部位,如果受到损伤,则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现象,考虑到组织形式的具体变化,在临床研究中需要做好各项护理工作,按照临床护理要求进行落实。舒适护理形式是当前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护理方式,从生理上、心理上给予患者帮助,能促进患者恢复。为了探究舒适护理对上肢骨折术后患者疼痛及满意度的影响,选择我院收治的74例接受上肢骨折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护理差异范围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基础护理和舒适护理形式,对术后患者疼痛症状以及满意率进行对比。详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中选择2014年1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74例接受上肢骨折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护理差异范围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的详细资料如下:

表一:两组患者的详细资料

两组患者年龄在年龄和性别等常规性资料方面无明显差异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对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

1.2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应用基础护理方式,按照临床护理流程进行。观察组应用舒适护理形式,详细如下:

1.2.1心理护理

上肢骨折后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才能恢复,在临床研究中部分患者会产生心理压力大的现象,担心预后恢复时间长,影响正常生活。因此医护人员需要给予有效的心理安慰和鼓励,关心和体贴患者,使其掌握临床治疗要点和重点,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此外在沟通和互动的过程中要以亲切的态度和患者进行沟通,缓和医患关系[1]。

1.2.2体位护理

有效的体位护理能促进患者恢复,术后需要采用健侧卧位或者平卧位姿势,患者站立时用前臂吊带屈肘位吊起患肢,以促进患肢血液循环,减轻肿胀,缓解疼痛。

1.2.3疼痛护理

上肢骨折患者术前术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现象,医护人员要对患者疼痛症状进行评分,采用触觉分散法轻轻的对周围皮肤进行按摩,按摩时操作者对伤口进行抗感染治疗。用手指按住周围皮肤,力度适中,患者感到舒适为宜。术后要对患者进行按摩,每次半个小时-1个小时左右。

1.2.4指导训练

有效的指导训练能让患者保持放松的心态,注意力集中。在指导过程中要进行有节奏的呼吸,每日2-3次,每次5-10min。适当预后锻炼能让患者尽快康复,避免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产生干扰。

1.3疼痛评价指标

在本次研究中应用本院自拟的评价指标对患者病情进行分析,分为0、1、2、3级,分别为无痛、轻度疼痛,中度疼痛和重度疼痛[2]。

1.4计学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采用SPSS24.0 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检验,当 P<0.05 说明比较结果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无疼痛、轻度疼痛的患者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中度疼痛和重度疼痛的患者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如表二:

表二: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比较

3.讨论

上肢骨折是当前临床研究中比较常见的骨折类型,对患者自身有严重的影响,基于临床护理具体要求,需要从具体情况,按照临床护理要求进行落实。随着临床护理学的不断发展,舒适护理在整体护理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针对创伤以及外伤口对神经末梢的具体影响,在护理过程中要按照护理要求进行落实[3]。

舒适护理的主旨是以患者为中心,针对患者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和生理问题,采用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避免受到影响。在舒适护理过程中,需要指导患者进行放松训练,包括:深呼吸和节律性呼吸等,让患者能集中注意力,全身放松。骨折患者的恢复期比较长,部分老年患者的心理压力比较大,担心预后恢复时间太长,直接对日常生活造成影响,进而出现焦虑和烦闷的心理。针对患者的不良反应,在临床护理过程中需要从具体情况入手,结合临床护理具体要求进行落实。和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主动进行沟通和交流,患者掌握临床护理的注意事项后,积极配合接受护理。此外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让患者了解临床护理的指标要求,按照护理流程进行。舒适护理阶段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此外可以应用皮肤刺激方式,减少患者注意力,术后疼痛比较常见,部分患者疼痛感比较强,因此有效的皮肤刺激方式优势明显,能减少局部水肿或者肌肉痉挛。按摩是当前常见的物理刺激方式,在缓解患者压力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按摩时通过物理刺激的方式增加局部血流,扩张血管和淋巴管。增强血液和淋巴液的流动,加快组胺、前列腺素等吸收。同时在按摩护理中要缓解血管、肌肉等软组织痉挛症状,使周围神经兴奋度降低[4]。

舒适护理的合理化应用提升了患者的满意率,原有的护理方式忽视了患者的主导地位,患者对于相关保健服务以及评价缺乏了解,因此在服务落实过程中存在很多不良症状。在满意度测试过程中质量评估占据重要的地位,常规护理形式会由于患者的需求或者不适应情况出现护理差错[5]。有效的舒适护理弥补了原有护理存在的不良问题,能让患者感受到来自医护人员的关心和爱护。此外要对患者家属进行适当的指导和安慰,家属要陪伴在患者的身边,根据疼痛程序采用不同舒适护理,解除患者的痛苦[6]。家属要给予患者更多的安慰,让患者保持放松的心理状态接受护理。实践证明上肢和骨折患者的预后恢复和自身心态和护理措施的落实存在必然的联系,整体护理过程中必须给予有效的引导和帮助,将舒适护理体系落实到实践中,满足患者的个性化要求,提升护理依从性,达到理想护理效果[7-8]。

综上所述,舒适护理形式能有效缓解上肢骨折患者的不良反应,提升患者满意率,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尚鑫.舒适护理对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患者疼痛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3,02(01):180-182.

[2]卢玫瑰,林志红,吴新宝.舒适护理对骨折术后患者焦虑情绪、疼痛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3,34(02):126-128.

[3]张洁靖.舒适护理干预对上肢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03(14):204-205.

[4]潘杏玲,冯周莲.舒适护理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4,29(03):89-91.

[5]刘敏.舒适护理减轻上肢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和改善患者满意度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J].黑龙江医药,2014,05(04):1236-1237.

[6]陈志霞,陈翠萍,刘新磊等.舒适护理干预对老年腰椎压缩骨折术后疼痛的影响.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31(11):3525-3526.

[7]王金梅,李建东,张国军,等.舒适护理干预对上肢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50(44):1047-1049.

[8]张文涛,马建梅,李子涛,等.上肢骨折患者术后舒适护理干预后对疼痛及满意度的影响阴中国现代护理学,2015,52(5:5)999-1000.

作者简介:

张先莉(1972-12,23),女,大专,研究方向:骨科临床护理.

论文作者:张先莉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24

标签:;  ;  ;  ;  ;  ;  ;  ;  

舒适护理对上肢骨折术后患者疼痛及满意度的影响论文_张先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