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运营管理的的突发事故防范与解决策略浅析论文_高宝平

地铁运营管理的的突发事故防范与解决策略浅析论文_高宝平

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运营总部运营二中心 广东省广州市 5107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大型城市人口激增,为了缓解交通压力,都在积极地兴建地铁、轻轨等城市轨道交通设施,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技术、管理等方面不完善暴露了许多问题。在地铁轨道交通快速的发展阶段,对于我们地铁的安全运营管理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和巨大的挑战,要求我们必须拥有完善的地铁安全管理运营体系,能够提前预防,避免发生意外。同时,在事故发生,又能迅速完成应急预案,解决相关事故,将损失降到最低。因此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管理的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

关键词:地铁;运营管理;事故防范;解决策略

地铁是一种新型轨道交通工具,因其不占用城市土地面积,价格经济实惠、方便快捷,得到政府与市民的广泛肯定,可有效地解决城市交通压力。我国地铁发展起步晚,在许多技术与管理方面还存在着许多缺陷,在安全运营管理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想要做好地铁安全管理工作,不仅仅是地铁运营工作部门的责任,更应当引起乘客的重视,自觉维护地铁乘车安全规范。相关地铁运营管理部门要依据《地铁运营安全评价标准》准则,贯彻地铁安全管理工作管理标准,规范乘客行为,完善应急预案,优化相关的管理体制,减少突发事故的发生,保障地铁正常运行以及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

1.运营过程中常见的安全事故

1.1火灾事故

地铁中突发的火灾事故大部分是由于地铁本身的电气设备检修维护不到位所引起的设备故障而造成的突发起火。另一部分是乘客所带上车的易燃易爆物品以及恐怖分子故意破坏引发的火灾。在地铁密闭的环境中,一旦发生火灾,必定会造成恐慌引发混乱,不利于完成疏散工作,造成严重的损失。因此地铁运维管理部门需要提高危险意识,用智能化设备探测火灾的发生和报警系统,做好相关的火灾应急预案。

1.2人员踩踏事故

由于地铁中乘客数量密集,比较嘈杂,一旦发生意外,非常不利于疏导工作的完成,极其容易出现踩踏事故。例如,某城市地铁因为一位乘客,突发身体不适晕倒在站台上,造成其他旅客惊恐拥堵。所幸车站立即开展应急预案,疏散拥堵旅客,妥善受伤旅客并及时送往医院救治,车站迅速恢复正常运行。

1.3列车脱轨或相撞事故

引起列车脱轨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几点,轨道设计不符合规范、地铁超重超速行驶、设备没有正常检修更换等等,所以地铁设计人员应结合实际,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设计规划,相关维护工作人员认真履行职责,做好危险因素排查以及设备的正常维护检修工作,采取智能化信号传送系统探测列车前方信息,并对信息分析总结,做出相应的处理。

2.地铁突发事故的主要原因

2.1地铁运营管理不完善

地铁安全的运行需要完善相关管理体系以及提高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随着科技的进步,管理系统逐步完善,地铁轨道交通对突发事故的处理能力不断加强,但仍然存在地铁检修不完善、通讯信号故障、列车失火、电力故障等相关问题还是会发生,对地铁的健康运行以及旅客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影响。所以,不断对地铁运行管理的完善是解决以及预防突发事件最根本的方式。

2.2工作人员以及乘客不安全行为

地铁运营中工作人员的违章作业或者无意失误,都会对地铁的安全运行造成隐患。一方面由于地面安检人员工作态度缺乏制度管理导致工作不严谨,部分乘客携带违禁品进入车厢,对地铁运行的安全造成潜在威胁。随着设备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一旦事故发生,就可能引起更严重的后果。因此,在对管理人员的选拔过程中要严格把关,培训过程要严肃对待,工作过程要奖惩分明,不断增强员工工作责任心、提高专业业务知识和技能。同时一些乘客的不安全行为也对地铁运行造成威胁比如携带危险品上车、卧轨自杀、聚众闹事等行为也会引发可能的地铁运行事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线路与线路之间受到的影响大

随着城市的发展,地铁线网规模变得更加地繁多且复杂,各个线路之前的联系变得更加的紧密,牵一发而动全身。一旦其中的某一条线路遇到了突发状况停运时,那些和它相交叉的线路也会受到它的影响。两个站之间的乘客换乘情况较多,对于那些非故障线路运营造成了一些影响。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地铁的应急管理。

3.提高地铁运营安全管理的策略

3.1完善地铁安全管理机制

地铁发生不安全事故在一定程度上与地铁运行安全管理机制不健全有关,因此,要提高地铁运营的安全度,首先要建立全面、科学、完善的地铁安全管理机制,落实人员管理制度,制定安全管理的细则,加强对地铁工作人员的培训和安全教育,责任落实到人,提高工作人员处理突发事故的能力。其次,是建立起严格的检查监督体制,定期及时对地铁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抽检和监督,保证工作人员随时在岗,保证地铁运行的安全有序。再次,做好各部门的联络工作,保证发生紧急情况协调有序,避免因反馈不及时而耽误补救的最佳时间。

3.2完善应急预案,强化应急管理

要想让地铁运行的安全得到保障,就必须建立系统完备的应急预案,同时需要优化应急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在突发意外出现的时候,及时作出反应、妥善作出处置,将事故的损失做到最小。比如说在发生地震、火灾等危险发生时,工作人员按照应急预案紧急处理,乘客也可根据平时地铁危险自救知识的宣传进行逃生,降低人身危险的发生。另外也可以开展消防安全月的主题活动,对于城市轨道交通消防知识进行宣传,同时定期针对恐怖袭击、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进行演练,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提高工作人员进行紧急事件的处理能力。

3.3做好基础设备保护工作,提高地铁运行安全性

地铁的安全运行需要包括地铁工作人员、调度人员以及基础设备建设人员各司其职,协同合作。地铁的基础设备是地铁正常运行最基本的保障,一旦这一环节出现问题,其他一切工作都没有任何意义。首先,对地铁的铁轨要做好检修防盗工作,因为地铁操作人员在密闭车厢里基本无法及时观察到运行铁轨的状况,这就需要基础设备保障人员要认真检修维护铁轨的安全性能。另外,基础设备维护人员还需要及时对列车自身进行安全性能检查。地铁每天的行驶总里程以及载重都是十分巨大的,而列车本身是的设计十分精密的,一个螺栓的松紧就可能威胁到整个列车的运行安全。因此,检修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做好对列车基本性能的检修以及设备的保养,确保列车能够平稳安全运行。同时,在突发事故出现时,检修人员要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对列车的性能作出评估,及时的进行维修与处理,尽快恢复运行,将事故损失降到最低。ꎮ

4.结语

地铁是我们城市进步的产物,对缓解交通压力,促进低碳出行有着重要的作用。我国的地铁行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很多技术以及管理尚不完善,是现阶段我们地铁运营管理的最大问题。因此,地铁运营管理部门要强化员工的责任感,了解并认识地铁事故的危害,优化管理体制,建立完善的应急处理系统,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对地铁中出现的安全隐患做排查工作,逐步完善各站点安全隐患应对措施,做好对地铁运营安全管理措施,从而有效地避免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参考文献

[1]王鑫.地铁运营管理的突发事故防范与解决策略浅析[J]管理科学:109-110.

[2]张琪琪.地铁突发事件应急预防与处置策略探究[J].商品与质量,2016(42).

[3]李立莹.浅谈南京地铁如何预防和应对突发运营事故和灾害[J].大科技,2016(8).

[4]杨艳红.昆明地铁运营应急管理与对策研究[J].消费导刊,2017(29).

[5]朱达.武汉地铁应急管理研究[J].楚天法治,2017(4).

[6]曾小旭.天津地铁网络化运营应急预案管理系统研发[D].天津大学,2012.

论文作者:高宝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8

标签:;  ;  ;  ;  ;  ;  ;  ;  

地铁运营管理的的突发事故防范与解决策略浅析论文_高宝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