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技术负效应的哲学反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负效应论文,高技术论文,哲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 303
文献标识码:A
高技术是指以最新科学成就为基础,主导社会生产力发展方向的知识密集型技术,也是基于科学发现和创新产生的技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高技术领域,主要有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空间技术、海洋技术等。我国则把电子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航空、航天、海洋等方面的高技术列为重点开发的高技术领域[1]。
高技术在20世纪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高分子材料、生物技术、遗传工程、新型建材、先进的交通工具和通讯技术等,影响、改造着人类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面对异彩纷呈的现代科技文明,人们很容易对高技术产生一种宗教般的崇拜;高技术像万能的上帝一样,百变神通。如果它现在无能为力,那肯定是因为它还不发达,只要继续发展高技术,人类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就会越来越强,人类的生活就会越来越美好。然而,在正视高技术的正面效应的同时,不可忽略的是在高技术获得巨大成功的背后,一个潜在的危险正在显露出来:这就是科学技术也是一把双刃剑,它也有负面效应。
一、高技术带来的负效应
任何重大技术突破在带来福祉的同时也会带来负面效应,在信息技术领域尤为突出。信息高速公路联网的国际化使国家乃至个人的安全观念发生深刻变化,出现许多预想不到的问题。信息的公开性、信息传播的快捷性、信息存取的方便性不可避免地对个人隐私和社会通信安全造成威胁,这就迫使人们要变更安全和保密的观念。在互联网的社会中,保密的概念也将重新理解。
人类基因组作为21世纪的关键技术,和所有的高技术时代的高技术一样,一方面将极大地改变着我们的社会,另一方面也会带来很大的负面效应。21世纪将是生物工程的世纪,遗传学在抗病虫害及各种药品中发挥积极作用,但也存在着人造生物制品具有使生命彻底毁坏的可能性;转基因技术的利与弊我们还并非完全清楚,甚至可能导致新疾病与传统伦理的冲突;克隆技术推动器官移植技术的发展,但也可能带来副作用,比如对人类自然生育传统就构成冲击;人类基因组计划刚刚完成,可以说进一步揭示了生命的秘密,将极大地延长人的寿命和防治各种遗传病,但也存在依靠生物基因技术的发展干预生命的问题。生物基因技术将有助于维持生物多样性,使濒危物种再生;同时,生物基因技术关乎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等问题,它将影响人类未来的发展,这将引发技术的负面效应[2]。
材料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人类在原子的基础上,制造出某种性能迥异的产品,比如,制造出体积很小的智能机器。它有许多可能的应用领域,如置入人体或人脑中,这是智能技术在新材料面前的诱人前景。但这些技术也可能带来无法预料的灾难,如同原子能技术一样。如果人类能够预见出技术可能带来相反的结果,我们就应该理智地控制技术发展的方向。如果我们不能明确高技术的发展方向,是否应该停止这种无规划的创新,以避免可能会带来的毁灭性的危险。
二、对高技术负效应的哲学审视
如果从哲学层面分析一下高技术的负面效应,可以加深对高技术基本属性的认识。首先,高技术的正面效应与负面效应相互依存、相伴而生。本质上看,高技术本身是正负效应的矛盾统一体,它既对于人和社会有积极作用,又同时具有消极作用。一般来说,技术的应用会产生自然后果和社会后果,人也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所以对技术发挥的作用,既可从自然方面,也可从社会方面分析其利弊关系,但不论技术后果对人产生哪方面的影响,最终都会导致社会方面的问题。如医疗技术的进步,保证了人类的健康,减少了婴儿死亡率,延长了人的寿命,这是医疗技术的自然后果。这种后果又导致了人口增加等社会问题。当同时考虑技术的两种后果,或由一种后果所引起的连锁反应时,可以说任何技术的利与害都是同时伴生、相互依存的。高技术把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加速了社会的发展,然而机器却要消耗很多能源,能源消耗速度的增加又反过来威胁着机械化所支撑的工业社会。现代交通工具,对人和社会来说是有积极作用的,但同时它们不仅消耗能源,又带来了空气污染和噪音危害。就像任何药物既可治药又会带来一定程度的副作用一样,完全没有负面效应的技术恐怕是没有的。世界上既然没有绝对有利而无害的技术,因此,我们只能在权衡利弊的过程中来选择技术。当然,与其说是选择技术,毋宁说是在利与弊的权衡中做出妥协。如果拒绝这种妥协,任何技术都会被排除在社会应用之外,这不符合人类利益的基本要求。
面对技术的负面效应日益明显和严重,对人类和社会的危害日益加剧的现实,技术悲观主义思潮有所发展,以至于有人干脆打出反技术的旗帜。他们认为,技术的发展会造成人类文明的衰落,人性的毁灭,为了挽救人类,消除技术发展所带来的消极后果,只能阻止技术的发展。技术悲观论者虽然并不否认技术的发展确实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他们认为技术的社会后果则是“一事成功,事事失败”。技术乐观论者也并非没有看到技术的负面影响,他们认为尽管技术的发展可能产生消极后果,但这些消极后果最终可由技术的发展所消除。显然,悲观主义者夸大了技术的负面效应,乐观主义者夸大了技术的正面效应,二者都有片面性[3]。技术悲观论者,反技术主义者,不了解技术的利与弊的辩证关系,以至于拒绝任何技术的发展。他们以为世界上应该有一种绝对的完美技术;而当他们看到技术既然会有危害人类的一面,就主张阻止这种技术的发展,这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其次,高技术的正负效应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无论是技术乐观主义者还是技术悲观主义者,从根本上说都是技术决定论者。在他们看来,技术的发展及其后果不是来自外部因素,而是由技术本身决定的,因此技术后果的好与坏是由技术本身的好与坏所决定的。这种技术决定论显然是把问题简单化了。技术的发展固然有其内在的逻辑必然性,但技术的应用则是由人决定的。技术毕竟是人的有目的的创造性活动,它体现着人的社会目的,具有社会属性。因此,并不是技术决定社会的一切,而是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决定技术的发展和它的社会应用。技术作为人与自然的中介,作为人类认识、改造和利用自然的重要手段,其本身是中性的,但技术的应用并非是中性的。技术虽无好坏之分,但技术的应用目的及应用结果却有好坏之分、善恶之别。
核技术既可用作发动战争,也可用作工业能源;空间技术既可用于太空科学研究,也可用于星球大战;微电子技术既可用于自动化信息处理活动,也可用于电脑犯罪;生物工程技术既可以用于解决多种科研和医疗难题,也可用以制造细菌武器。所以,技术应用的结果如何,完全取决于人所要达到的目的。既然技术的应用对人类社会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的作用,既然技术应用好坏与主体的人的动机有关,那么,人类就应当积极发挥技术的正面效应,努力减少其负面效应,或设法把技术的不利作用转变成有利作用,实现负面效应向正面效应的转化。许多原为战争目的而发明的技术,后来被转用于和平生活目的,即是一类变害为利的典型例子。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技术创造的最高成果总是首先用在军事上。被称为现代技术三大标志的原子能技术、电脑技术、火箭与空间技术都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诞生并开始应用的,但后来在满足军事需要的同时,都逐渐转化为民用了[4]。当然,同样也有许多民用技术被用于军事目的。大量的事实表明,许多技术发展所造成的不良和消极的社会后果,往往是技术在社会中误用、滥用、恶用等人为因素造成的。
再次,高技术阻碍人类的社会化。人类基于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必然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以满足人的各种社会需要。如果说高技术是中性的,则高技术的社会应用不可能是中性的。高技术对于社会包括人的社会化带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对人的社会化过程产生消极的影响。网络技术对社会的负面影响是多方面的,仅就它对个人社会化的影响而言,如何理智地对待它的负面影响则是一个十分现实而又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历史上高技术的进步总是加速人的社会化的进程,扩大人的认知范围,从印刷术、电报、电话、电视到以电脑为核心形成的网络技术都是如此。但网络技术与历史上信息技术所面对的历史背景却不尽相同。印刷术、电话和电报的发明和应用往往经过了上百年、几十年、十几年才在社会上得以应用,甚至电话的发明人贝尔不得不在街头作魔术式的表演以求得别人的支持[5]。高技术的社会应用则与此完全不同。如网络技术从其诞生起就由国家推动,并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政府普遍推行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措施。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迅猛异常,加之对网络技术的片面夸大,导致对技术的过度崇拜,使许多人被搅到网络的漩涡中,变成“网虫”,实质上是对网络的盲从,可以称之为网络上的“盲虫”。这里没有丝毫否定网络技术的意思,而是说应该理性地对待它。
由于现代技术本质上是复杂的,并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再加上对于技术正负效应的评价也会因认识主体社会立场和观点的不同而不同,因此技术正负效应之间的关系相当复杂,需要作全面系统的深入分析研究才能正确揭示其基本内涵。
三、正确应对高技术的负效应
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高技术负效应。高技术负面效应是一种历史现象,不同的社会体制和历史条件下,造成负面效应的外界因素也各不相同。因此,应当注意研究不同社会背景下高技术负面效应发生和演变的规律。
第一,弘扬科学精神,强化价值观念变革。提到科学精神,一般都是指讲求实效、批判、创新。从现代实际情况来看,科学应是一种渗透价值观念的、大众积极参与的社会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说,自然史和人类文明史从来都是相互制约的。高技术正在增强我们的生产、生存的能力,但我们似乎不是在能力增强的同时变得聪明;相反,我们似乎难以为实现长期目标而采取适当的行动。因为技术发展得太快,而我们的价值观是长期积淀而成的,我们的传统思维方式具有延迟性。高技术的进步将迫使整个社会直面一些新出现的问题,我们必须加强价值观念变革,调整价值观念,适应高技术发展趋势。
第二,加强科技管理,提高科学管理水平,防止出现高技术负效应。我们不能要求全社会每一个人都能及时识别出新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的重要意义,但却有理由要求加强科技管理,提高科技管理水平。作为科技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必要的制度,通过制度创新、制度建设防止出现高技术的负效应。
第三,必要的法律手段也是正确应对高技术负效应要予以充分考虑的。例如,针对网络技术的负效应,在充分认识黑客及黑客技术的基础上,针对网络安全进行立法是必要的。Internet的开放性和国际性,决定了不可能像管理枪支弹药一样制约黑客介入。所以,应基于保护用户利益进行立法,利用法律手段打击那些从事破坏活动的人。
发展高技术是人类通向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我国社会经济从较低水平向更高阶段跃进的一条捷径。权衡高技术的正负效应,在这方面做一点哲学反思是有价值的。
收稿日期:2001-04-30
标签:军事高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