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梁波论文_梁波

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梁波论文_梁波

(广东电网茂名化州供电局 5251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发展迅猛,电力系统取得了较大进步,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得到了普遍应用。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引入,确保了电力工程的实效性,并实现了监督与控制的自动化发展趋势,从而提高整个电力系统的有效性。本文简要概述了电力自动化技术的要求及其作用所在,并探讨了电力工程中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具体应用,以期促进电力系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电力工程;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

前言

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发展迅猛,为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支持。电力系统结构复杂且地域分布广泛,运作过程中涉及到变电站、输电线路、发电厂及终端设备等多个部分,保证其协调统一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引进,实现了调度与运行的协调统一,并对整个电力系统开展自动化监督与控制,有效地缓解了电力运行中的多种问题,推动了我国电力系统的长远发展。

1.电力自动化技术的要求

电力自动化技术在发展过程中融合了现代电子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电力自动化技术能够能够为其提供监控管理等技术支持,从而保证为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基于电力自动化技术的重要性,在电力系统应用过程中对其提出了相应的要求:首先,其必须为电力系统各部分正常运转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撑,在各项设备运行过程中,电力自动化技术要保证设备运行效力最大化,并协助作业人员完成相应的操作任务;其次为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性能,尽量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降低其造成的经济损失;最后为收集、检验并处理整个系统中的数据资源,以此保证各系统运转的正常性,并且也要在一定程度上确保经济效益最大化。

2.电力自动化技术作用所在

2.1在电网调度系统中的作用

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于电网调度系统中有利于实现信息收集、计算和分析的自动化,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系统化操作。电网调度过程中,通多使用电力自动化技术可对电网进行实时监控,保证电网运行正常和供给电量充足,满足广大居民用电方面的需求。除此之外,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能耗,实现了环保供电,节约了更好电能,为能源资源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

2.2在配电网络系统中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我国电网技术发展迅速,在此基础上配电系统日益实现网络化发展趋势,实现了主站、子站、光纤终端三层结构模式,为自动化发展模式奠定了基础。在自动化技术支持下,配电系统的安全性得到有效保证,有效地减少了停电面积较大造成的不良影响,并完善了故障处理机制,缩短了故障处理时间,改良了故障处理方式,降低故障发生与处理过程中对生产装置造成的破坏。除此之外,对于管理人员而言,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引进一改传统值班模式,实现了全自动化的监控形式,保证了相应的工作效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在变电系统中的作用

现阶段变电系统运行中,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应用广泛,电力自动化技术基础扎实。在变电系统中应用电力自动化技术有利于提高二次设备监控与测量的实效性和准确性。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能够优化相关设备功能,对相关设备运行信息的获取提供便利条件。

3.电力工程中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3.1现场总线技术的具体应用

现场总线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较为广泛,其可实现总的用电量的收集,并对相应信号实施控制后再集中到控制计算机中,然后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进行计算和分析判断。其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主要连接现场的自动化装置与仪表控制设备,在此基础上融合计算机、传感器、通信设备等终端,形成一个综合的自动化控制体系。例如在煤炭供电监控系统建设中应用现场总线技术,有利于实现对电网矿井的监测,在节约资金的基础上保证了煤矿运行的安全。在监控系统建设过程中基于现场总线技术的要求,传输介质主要选取矿用阻燃光缆,并将光电隔离应用于井口下端网络传输端口。同时,该监控系统中监测电器的安装中需要对原供电回路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以此保证即便监测系统存在一定的问题,井下能够得到正常的供电保障。

3.2光互连技术的具体应用

将光互连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之中,主要表现在继电和控制系统之中,能够有效地避免磁场的干扰,从而提高通讯数据的处理能力,对整个电力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形成一定的优势保障。除此之外,光互连技术还有数据采集、处理、分析等功能,为电网分析提供清晰的画面和灵活的技术处理,从而提高整个调度工作的重要性。基于此,光互连技术在电力工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整个电力系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光互连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的具体运行之中,依靠光互连技术对强磁场的抗干扰能力,提高处理器对数据的干涉能力,从而提高数据的通讯能力;另一方面,利用光互连技术可以将集成电路微型化,以及良好的电路兼容性(不受电容性或者电抗性负载的影响),提高探测器的探测功率,这些对于监控系统的简化都非常重要。与电力工程中,传统的铜互连技术相比,在带宽、损耗、串扰、匹配、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尤其是在框架间、板间、短途机柜间的相互连接中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光互连技术的连接方法可以分为光纤连接方式和自由空间光互连。但是光纤互连方式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存在一定的困难,即如何将光电转换器和控制器的CPU芯片集成在一起。而自由空间光互连技术将成为未来电力自动化工程技术应用的主流方向,理论上将不会受到任何引脚的限制。

3.3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的具体应用

近年来,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在电力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相对于一般数据库,其支持数据的主动功能,该技术主要应用于监督体系的建立过程中通过利用对象函数实现自动化处理功能,在此基础上实现监控系统的建立与控制。例如在电力工程的自动监视和控制中,首先定义设备类,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定义主动触发子,最后设定程序由数据库独立执行完成。设备类的定义与要按照生产过程进行划分,电力系统一般可以分为:变压器对象、发电机对象、开关设备对象以及线路对象。触发子即设定的某种极限报警信号,一旦超过设定的极限值,触发子就会发出信号使得程序执行相关命令。数据库的工作流程为:数据库的管理系统不间断检查事件是否发生,如果发生就判断条件是否满足,在条件满足的情况下,触发子就会工作,触发报警功能。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自动化技术综合性较强,将其应用于电力系统之中实现了监督控制与管理的自动化,有利于提高整个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我国电力自动化技术起步较晚,还有很多不成熟之处,因此在电力工程具体应用过程中要注重技术创新与完善,并且在使用过程中充分发挥现场总线、主动对象数据库和光互连等技术的具体应用效力,以此提高其整体水平,更好地为我国电力事业发展提供有效地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刘小平.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探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8):2000-2000.

[2]辛长利.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5(31):768-769.

[3]张海龙.浅谈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20):8486-8486.

[4]朱祖杰,朱振海.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探究[J].商品与质量,2015,(41):210-210.

[5]叶航.浅谈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5(12):584-585.

论文作者:梁波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6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1

标签:;  ;  ;  ;  ;  ;  ;  ;  

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梁波论文_梁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