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探讨论文_杨昀顺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探讨论文_杨昀顺

杨昀顺 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张易中学 756000

【摘要】道德与法治是初中教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建立健全法律知识体系及人格的重要途径。教师在进行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的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积极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在道德与法治的学习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道德观念,从而进一步为学生的日常生活起到相应的规范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从学生的基本生活出发,将课程知识融入到生活中去,让学生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接受道德与法治的渗透,培育出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念。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初中道德法中的具体现状及实施生活化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对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具体应用进行研究探讨。

【关键词】初中教育;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6-173-01

一、当前道德与法治教育中面临的具体现状问题

受我国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在进行知识授课时主要以“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向学生进行知识灌输,且由于道德与法治这一课程中主要以理论知识为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面对教师枯燥、无趣的教学模式容易产生厌烦心理,从而降低了学习的兴趣。并且这种教学模式,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学生在课堂上难以对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进行准确的掌握和理解,因此,在道德与法治这一课程中教师必须要创新教学方式,从生活层面出发,以具更具有生活性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在道德与法治中进行生活化模式的重要性

初中教育作为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的课程教学,发挥其课程中的育德育人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育初中生的良好道德与人格,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进行生活化模式的应用是十分必要的。生活化教学是一种轻松、科学的知识教学活动方式,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从实际出发,让课堂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加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巩固,能够让学生在生活的体验中学习和领悟,对其思想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进行生活化模式的教学可以改善教学氛围和环境,对提高学生的课堂兴趣,提升其主动参与课堂积极性具有促进作用。

三、生活化教学模式在道德与法治中的具体应用

1.课堂内容生活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推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最好动力,也是影响学生学习效率的最直接因素之一。而教学内容作为教学中的核心,其本身具有的趣味性影响着学生的主动积极性。因此,在生活化模式的教学中,将教学内容进行生活化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将教学内容知识与生活中的的实物和事件联系起来,为学生在吸收知识的过程作承上启下作用,促使学生能够更简便的去理解知识点,帮助学生破除学习上的难点。并且,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主要时期,好奇心和探索欲都十分强烈,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这一心理特征,对教学内容的教学进行创新和改进,可以让学生的学习更贴近生活,更具有现实意义。以达到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其能够更好的参与到接下的的课堂学习中去的目的。

2.创设情境教学,丰富教学知识点

在课堂中,针对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问题,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学会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学会利用丰富的教学方式为学生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尤其是对于道德与法治这一课程而言,其课程知识内容大多都源于现实生活。基于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充分的利用生活中的素材,再以课堂教学的内容知识集合实际生活案例的方式进行教学创新,设计出丰富的情景环境,加强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提高学生对于道德法治知识的认知能力,从而实现生活化的教学模式。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及事件的等具有生活情景的方式,使其能够在丰富的情景环境中正确理解道德与法治的知识,并对其学习到的知识点进行有效加深印象和巩固。同时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学会拓展思维,对相关案例进行分析延伸,丰富学生脑海中道德与法治的内容知识点,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3.教学实践活动生活化,提升学生道德素养

教学实践活动是学生进行思想与法治课程学习的重要部分。教师想要让课程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要在课堂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加强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知识巩固和课外延伸。因此,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参与课外活动,例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区活动,组织班上学生一起去养老院探望老人,打扫卫生,积极进行社会公益活动,让学生的学习更贴近生活,促使其在实践过程中接受良好到的氛围的熏陶,并在其中进行思考和启发,以培养学生良好到的素养。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课外作业的布置形式,让学生在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之余,在生活之中对课堂知识进行灵活运用,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强化和巩固知识的理解。

四、结语

思想与法治这一课程,是人们通过实际生活中的思想总结而提炼出的精髓,对学生进行开展起教学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正确思想,帮助学生健全人格。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以贴近生活,进入生活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学习,可以促使学生充分的理解对思想品德的认知。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实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来提升思想道德与法治的生活化,让课程从源于生活到回归生活,从而达到提升学生基本道德修养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志明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J].新课程•中学,2016

[2]宋淼.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探讨[J].读与写杂志,2018

[3]彭晓燕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探讨[J].考试周刊,2017

论文作者:杨昀顺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6月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3

标签:;  ;  ;  ;  ;  ;  ;  ;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探讨论文_杨昀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