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机电设备安装中的综合管线平衡技术论文_王明丰

建筑机电设备安装中的综合管线平衡技术论文_王明丰

摘要: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机电设备的安装,在机电设备的安装时,由于要考虑到电线、信号线等线的铺设,因此要想保证线路铺设布置科学合理,保障机电设备安装正常的同时满足安装工艺需求。就必须要采用综合管线平衡技术,避免出现布线杂乱并且存在隐患等问题,减少工程返工,杜绝工程浪费和拖期。

关键词:建筑工程;机电安装;综合管线;平衡技术

1.建筑机电设备综合管线平衡技术的优越性

建筑中机电设备管线安装施工过程中所采用的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涉及的建筑部分较多,包括采暖、消防、通风、给排水和电气设备的管线安装,虽然它的安装程序复杂,但是其优越性显示出其在建筑机电设备安装中的广泛应用:

1.1控制节约成本

建筑机电管线施工采用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能够对工程的成本做到很好的控制,已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综合支吊架的使用能够使工程结束后的拆改工作量减少,提前对管线做好布置工作也能够减少窝工所带来的经济损失,从而降低了工程施工的人工成本,进而减少了工程的总成本。

1.2利于维修

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是采用使错综复杂的管线施工过程中而变得整齐排列,对管线的正常运行有一定的保证,有利于日后的维修管理工作。

1.3保证施工工期

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的采用,有利于减少由于施工技术不完善而造成返工的问题出现,从而加快了工程的进度,并且还能够减少由于返工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有一定的提高作用,还有利于增加建筑项目的经济效益。

2.建筑机电设备管线综合平衡技术原则

2.1管线平面定位原则

所谓管线平面定位原则为在进行建筑机电设备安装管线布置时应先繁后简、先大后小,先进行建筑重点部位的布置,然后在次要部位的布置,先进行主干的布置,再进行分支的布置,先进行风管的布置,然后进行水管的布置,最后进行电气设备的配管,先进行无压管路的布置,再进行有压管路的布置。同时各类管槽在进行具体的布置时,应控制采用走向同向的布置方式,对使用的构件进行统一的制作,并充分的利用各类组合支架,增加空间的整体使用效率。

2.2管线的排列原则

采用综合平衡技术对管线进行布置设计时,其管线排列的原则应有利于对阀门、管道、电缆桥架、保温层及风管进行检修与安装。具体的排列要求为,因尽量将通风管路安排在上部,而对应的液体管路应尽量安排在下部,保温的管道应尽量的安排在上部,而不保温的管道应尽量安排在下部,冷水管道应尽量排列的左侧,而热水管道尽量排列在右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管线布置交叉避让原则

采用综合平衡技术进行管线的布置时,应尽量的防止出现管线水平交叉的情况,当出现了交叉的情况时,对管线的布置应进行避让,具体的避让方式为:水管与风管出现交叉时,水管应让位于风管;电气管道与水管出现交叉时,电气管道应让位于水管;分支管道与无压的管道出现交叉时,分支管道应当让位于无压的管道;常温管道与低温管道或者高温管道出现交叉时,常温管道应继续拧让位,对于具有特殊功能的管道在具体的安装设计时,应进行优先的考虑,其他的管道在一般的情况下均应当进行让位。

3.某建筑机电设备安装中综合管线平衡技术实例分析

3.1工程概况

某建筑面积约3万平方米,地下一层,为车库及设备房,地上21层,为综合场所及客房。机电安装工程有电气、给排水、消防、中央空调及通风、防排烟、弱电等十几个系统。工程的质量要求高、系统复杂、工期紧,这些特点决定了必须应用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其具体的布置要点如下:

3.2平面定位

管线平面定位要考虑管线外形尺寸、保温厚度、支架尺寸、管线规范要求间距、施工操作空间、预留管线位置、检修空间等诸多因素。

平面定位时,先要确定好部件的位置,再布置管线。例如,走廊天花上的筒灯、喷淋头、消防喇叭、风口等,不允许错位,否则整个天花就很不美观,然而,这些部件又有一定的高度,故要先确定好它们的位置,管线要避开这些部位,否则标高无法达到要求。

3.3标高布置

要求先布置不允许翻弯的管道(如排水管)及大管,后布置小管。对于标高紧张的区域尽量只布置占空间最大的管线层,其它管线通过水平调整来避让或翻弯。

确定标高时,对于存在排水管的区域,因排水管不允许翻弯,且有坡度要求,所以要先根据设计坡度,计算出最高点及最低点的高差,将管道紧贴梁底,在此基础上再布置其他管道。

3.4交叉翻弯

通过综合布置,管线尽量水平避开,减少交叉。管线交叉翻弯一般遵循“小管让大管”、“压力流管道让重力流管道”、“冷水管让热水管”等原则。技术要求主要是考虑规范要求、施工便利等;经济分析是量化的比较,就是“翻弯造价低的管道让翻弯造价高的管道”。

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是以管线布置基本构架为基础进行综合平衡,通过基本构架力求避开大量管线层交叉,尽可能减少协调和管理难度。但具体调整必须根据原图管线情况,结合功能要求、现场状况、施工工序、技术规范等来进行,同时,也要做好经济分析,细化平衡。

3.5难点的处理

该工程中,走廊梁下与控制标高之间仅存在400mm空间,管线综合排布时首先就要让占空间最多的风管单层能满足净空要求,即风管高度不得超过300mm,下部不得再布置其它管线,某些部位还需通过压缩风管高度才能满足标高要求。因此该工程采取以下措施进行解决:

3.5.1通过科学计算和必要的沟通,设计图纸上的某些技术参数、管线规格是可以调整的(前提是得到设计许可)。如本工程就有减少风管高度、缩少排水管规格的做法。

3.5.2达不到标高要求时可以要求建筑功能变化,甚至降低标高要求,不可一味为了满足标高要求而违背工程的客观规律。在本工程中同样有调整卫生间位置、降低电梯前室标高的做法。

3.6应用效果

3.6.1在管线综合平衡中考虑了各个子系统的施工空间和质量,统一部署,使工程质量得到充分保证。

3.6.2本工程工期紧,管线大面积展开施工后,最大限度减少了窝工、返工现象,保证了工程的工期。

3.6.3走廊要求净空2.3m,而梁底标高仅为2.7m,应用管线综合平衡技术将大量管线都布置在0.4m的空间内,很好地满足了净空的要求。

结束语:

总而言之,机电设备管线的合理布置有利于建筑的使用功能得到充分发挥,还能够增加建筑的使用寿命,因而在建筑机电设备管线安装的施工过程中要做好管线的合理布置,加强施工技术创新,采用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的措施进行施工,有利于保证管线工程的质量,使整个工程的质量达标,促进我国的建筑产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正.建筑机电设备安装中管线综合平衡技术要点[J].安装.2014.

[2]祝贇.民用建筑机电设备安装中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J].施工技术,2011.

[3]陈伟智,袁江,张兴.浅析建筑机电设备安装中综合管线平衡技术[J].中国设备工程.2016.

论文作者:王明丰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9

标签:;  ;  ;  ;  ;  ;  ;  ;  

建筑机电设备安装中的综合管线平衡技术论文_王明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