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模式的研究分析论文_吕印崇,荆蕾,姚晶晶

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模式的研究分析论文_吕印崇,荆蕾,姚晶晶

(国网河南孟州市供电公司 河南孟州 454750)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网逐渐实现了智能化发展,同时也要求电网企业能够采用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进行管理,以提高管理电网工作效率,促进电网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智能变电站结合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以及信息共享标准化要求,通过系统集成优化,实现运行监视、控制以及操作、智能警告以及运行管理等功能。基于调控一体化的智能变电站运行管理模式的应用能够大大提升变电站的运行管理水平。望此次对调控一体化模式的介绍,能提升现今电力工程企业的管理质量和水平,进而为广大民众提供更好的供电服务。

关键词: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模式

1 引言

电网在互联形式上十分复杂,其在用电负荷方面也与日俱增,电源启停与电网运行手段的调整频率十分快,而且当前用户正在逐渐提高对供电系统的可靠性要求,在此形势下,电网的传统运行管理模式就无法与现下电网的发展相适应。因而我们必须对电网的传统运行管理模式进行创新,以使其适应当下电网发展的新趋势。其中的“大运行”体系是指通过各种举措,使电网建设在现有的基础上增强,具体举措包括:对电网调度与设备的运行资源进行优化,将电网调度运行与输变电设备的运行业务进行进一步的融合,使调度的功能得以增强,电网调度业务得以转型成功,进而使电网的安全稳定水平与调控能力得以增强,最终使“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得以实现。

2 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的作用

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的应用对于推动电网运行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首先,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所谓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指的是由调度部门直接对电网进行监控和管理的运行管理模式,其能够将电网监控和设备的调度结合在一起,既能够优化业务流程,又能够方便调度部门及时掌握电气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有助于提高调度部门在设备调度和电网监控工作方面的效率;其次,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能够帮助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的应用要求调度人员不仅能够掌握专业的设备调度知识和技能,还要具备较强的电网监控能力以及对电力运行过程中各种问题的发现和解决的能力。因此,采用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可以有效提高调度人员的专业素质,促进工作人员的自我发展。

3 调控一体化管理模式的优势

该种新型的调控一体化模式主要具有以下几种优势。①提升电网运行管理效率。调控一体化模式有助于调度运行与设备运行之间的融合,摒弃电网管理和运行中一些相对烦琐的环节,缩短了电力在分配过程中耗费的时间,为工作人员处理业务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处理信息的精准度,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以此提升了电网工作运行的效率。②增强调度人员的综合素质。调控一体化模式能辅助调度人员及时准确地掌握电网实际运行的状况,调度人员通过对上述资料和信息的掌握,能准确并有效地把握工作的重点,更加有助于保障电网安全运行与工作的顺利开展,从这一角度进行分析得知,调控一体化模式的应用,能提升调度人员的综合素质。③提升电网运行技术装备水平的提升。在现今的电网管理模式中采用调控一体化模式主要是为了更加适应电网设备和技术水平的提升,同样新模式的采用能提升电网技术与设备水平,这样相互促进的方式能使电网在实际运行和管理中得到不断的提升,进而促使技术装备的水平得到相应的提升。

4 调控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实施策略分析

4.1 配电网故障监测

想要做到对配电网故障的准确监测,就必须对数据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一般利用通道的底层ONU数据。通过GIS数据依据,在地图上分层显示出各个设备的所在位置,利用设备编号的方式,增加设备的逻辑关系加强方便设备的管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利用设备逻辑关系自动生成连接拓扑图,为故障预防措施采取奠定良好的基础。利用通信底层数据是变压器CT供电的特性,实时扫描通信ONU的在线状态。通过对故障范围分析、拓扑关系中节点数据变化进行研究,对其故障范围进行初步的断定、推屏。根据停电计划库、台户关系库的查询,总结出故障影响用户数量,以及出现故障的原因。第一时间向用户发出故障调整通知,同时下达抢修工作布置信息的通知,展开维修的工作。

4.2 注重电网运行管理水平的提高

采用调控一体化管理方式主要的目的是更好地促进电网系统的正常工作,进而为广大的民众提供更优质的供电服务。基于这样的状况,电网项目工程在我国电力工程系统中显得尤为重要。作为电力工程项目系统较为烦琐的一种,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应注重全局的实施效果。因此,在实施的前期、中期和后期,应注重与电力工程企业发展和建设实际的状况现结合,从我国整个电力工程企业制定长远发展战略的角度着手,从整体上提升电网运行企业对电力工程项目的管理水平,进而增强其竞争力与业务流程优化的提升。在实际的工作中,可以通过和各个部门工作的有效联合,对项目的可行性和合理性进行反复的斟酌,对出现不可取的部分果断摈弃,这是由于在国内由于各个区域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导致电气设备和技术人员的配备存在很大的差别,因地制宜才是提升电网调控一体化管理水平的重要方式。

4.3 建设配网自动化

基于智能电网模式下,建设配网调控一体化,则需要实现配网自动化,基于智能电网建设的目标以及相关思路,开展配网自动化建设,则需要建立配电网络,描述配电设备参数与状态特征等。集成信息系统,配电网调控一体化的实现,其信息系统建设则需要集成OMS系统、ERP系统、GIS系统,实现中心数据共享。不断扩充ERP系统与OMS系统等,运用信息化技术,为生产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利用系统设备图与台账管理模式,能够实现电气设备运行管理以及故障检修,进而加强了PMI系统与GIS系统的应用,其业务应用集成如图2所示。总的来说配网调控一体化系统的构建,要运行信息技术,建立集成子系统的系统架构,并且建立功能模块,实现分化管理。

4.4 停电计划管理

停电之后,可利用调控一体化功能对电网系统进行地理位置和数据综合分析,进而对设备检修范围有一个初步的测定,以便于及时的做好相关工作和应对措施。SG186数据可将故障维修信息在第一时间内发送到顾客手中,如果感觉不方便想要取消关联设备,可按照以下方法操作:先选出已关联设备,然后点击移除按钮,这样就可以取消关联设备。想要向用户以短信方式传达停电通知,需要找到停电管理页面中的停电通知按钮,点击按钮然后编辑短信,完成后直接点击发送按钮就可以了。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的应用和实施对于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发展以及保障电网运行装备有着重要的作用,要求电力企业能够加强对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的重视,并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采用适当的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进行管理,促进本企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 吕洪波.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

[2] 楼华辉.浙江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4.

[3] 王军峰.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3,09:119+122.

[4] 李翔.南方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

[5] 苗增强,李婷,殷雄.广西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模式研究[J].广西电力,2015,03:19-22.

论文作者:吕印崇,荆蕾,姚晶晶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8

标签:;  ;  ;  ;  ;  ;  ;  ;  

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模式的研究分析论文_吕印崇,荆蕾,姚晶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