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苍子栽培技术_山苍子论文

山苍子栽培技术_山苍子论文

山苍子的栽培技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栽培技术论文,山苍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山苍子又名木姜子、山鸡椒、花椒,属樟科落叶乔木或灌木,树高1—8米,我国南方各省区的丘陵、山区均有分布。其枝叶、花叶、树枝均含有挥发性强的山苍子油。鲜果出油率为3.8~4.5%。山苍子油是提制柠檬醛的主要原料,它的柠檬醛含量高达70%~90%。而柠檬醛又是制造特种香精紫罗兰酮、乙位紫罗兰酮和甲种维生素的主要原料。这些香精广泛用于食品、生活用品、化妆品、医药以及烟草工业上。目前,国内国外市场上,货缺价扬。这是因为人们对野生山苍子无休止地索取和人工栽培太少所造成的。

实际上人工种植山苍子投资少、见效快,栽后第二年便可开花结果,3—4年即进入盛果期。是丘陵、山区农家创收致富的重要门路之一。其栽培技术是:

采种:选择生长健壮,树龄在6—8年生的高产单株,在7—8月间不采籽蒸油,留作采种母树。在8月底9月初,当果实表皮呈紫黑色时,即可采种。种子采回后,薄薄地摊在室内阴凉通风处,并经常浇水保湿。经6—7天,当种子完成后熟作用时,拣去果柄和枝叶,装入竹蔑箩筐内,放在小河或小溪水中反复揉搓擦洗,并漂去果皮、果肉。然后用1—2%和35℃的草木灰热水浸泡2—3小时,使其能化解种子表皮蜡质后,再用冷水漂洗干净,使种子表皮乌黑发亮。此时,在阴凉的北坡山场上将坡面挖成垂直状态后,再在垂面上横向挖成一个地窖,窖口要小,窖内要大。再用种子数量3—4倍的细湿河砂拌匀后,平摊在地窖内贮藏,并用木板或砖块封住窖口后,再用泥巴堆满、压紧。以后每隔20—30天开窖检查一次,并筛出种子和清除烂种后,另换细湿河砂拌匀后,继续贮藏。

育苗:选择生长条件较好的土地作苗圃地,于2—3月间在搞好深翻、下肥、耙平后作苗床,并开沟条播,沟宽8—10厘米,沟距20厘米。先用35℃的热水浸种催芽一天后,再将种子均匀撒播或双粒点播后盖土厚1.5厘米,并盖草保湿。播种量5公斤/苗,种子在4月上、中旬发芽出土后揭草。并及时搞好中耕除草、施肥、排灌、间苗等田间管理工作。当年冬初,当苗高40—50厘米时,便可出圃造林。产苗量0.5—0.7万株/苗。

造林:凡土壤肥沃、深厚、湿润的丘陵地以及山区阳光充足的南坡、东南坡、西南坡山场均可选作林地,造林时间在10—11月,在砍除杂草灌木后,按株行距2×2米,166株/亩的密度挖植树穴。植穴规格60×60×40厘米,并在栽穴中施足基肥。因山苍子雌雄异株,无论公树母树都是先开花后长叶的。公树在1—2月开花,长叶,树皮深绿色,母树2月份开花后长叶,树皮为淡绿色。植树时应在圃地留下部分苗木不出圃,供作调剂公母树种之用。以便使公树保持在树木总株数的10%左右,并要分布均匀,可将多余的或分布不匀的公树拔除、移栽,并将留圃的母树苗补栽上去。

抚育管理:造林后每年要及时搞好中耕除草等抚育工作,栽培第二年,在幼树长到0.5—0.6米高处,摘顶,控制树高生产,促进树枝的萌发,有利增产和采籽。第三年进入盛果期后,要在2月、4月、7月及时施好花前肥、壮果肥和产后肥,尤其是结果数量大的单株,更应多施壮果肥,以促其早日恢复树势。防止在下年出现小年现象或树木在高产当年枯死现象的发生。

联系电话:0851-5826351

标签:;  ;  ;  ;  ;  

山苍子栽培技术_山苍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