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我国建筑发展趋势下,建筑企业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进行强有力的成本控制、扩大项目经济利益是当前很多建筑企业增强自身实力的重要措施。在建筑项目中做好造价预算编制管理工作,确保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与前瞻性能够提升工程造价管控的效力,有利于优化建筑单位的经济收益。本文首先分析了建筑工程预算编制的作用,而后探讨了预算编制与管理中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对策。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编制;影响因素;改善措施
引言
建筑工程通常体量巨大,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其造价也相对较高,针对建筑工程进行科学严谨的造价预算编制能够保证预算合理,为工程造价管理效力优化打好基础,更有利于工程建设中开展成本控制,在建筑工程项目中要根据建筑情况进行造价预算编制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工作,并采取措施优化预算编制的严谨性。
1建筑工程中开展预算编制工作的意义分析
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就是建筑单位产品产出的一个过程,在项目建设中落实成本控制也就是建筑单位进行生产成本控制的重要程序,而项目建设中的成本控制,最重要的数据依据就是工程预算。在当前的建筑行业竞争形势下,建筑企业要想提升自身经济实力就必须从成本控制下手,切实提升企业内部成本控制能力,保障项目建设中各组织之间的协调性与材料、人工、设备的利用率,从而降低成本,提升建筑项目给建筑企业带来的经济收益,预算编制作为项目成本控制的最基本依据,其编制过程中就需要对建筑工程推进中所要消耗的材料、人工、设备等费用进行预估,同时还要对建筑施工所需消耗的水电等资源进行估算,从而得出建筑项目建设的预算编制数据,由于在当前的建筑行业中,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周期通常较长,在预算编制后到建筑施工完成这段时间内各项资源的价格可能发生波动,针对其进行前瞻预算还能够帮助建筑企业调整材料购入时间、人工投入频率以及设备租赁周期,以有效降低成本,为建筑企业谋得更好的经济回报。
2建筑工程项目中造价预算编制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2.1原材料价格波动
由于在建筑项目建设当中,原材料作为最重要的基础物料,其成本占到建筑项目总成本的一半以上,因此如果原材料价格发生波动就会导致预算编制不准确,而原材料波动其实非常常见,预算编制人员要积极关注市场,对原材料价格的未来波动走势进行预估,降低其对于预算编制的负面影响。
2.2预算编制人员的技能水平
这是最主要的影响预算编制准确性的因素之一,预算编制工作的执行者就是编制人员,而预算编制工作涉及多个分项的预算分析与估算,不仅要求预算编制人员对建筑项目的建设计划有所了解,能够根据各项建设分项的建设材料、人工等进行定额套用,同时还要求预算编制人员对于建筑材料、技术市场价格有深刻的认识,编制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对于预算编制的总体效果影响较大,当前预算编制人员的总体技术能力相对较差,并且很多要素编制是由不同人员来完成的,多要素中编制不准确因素叠加就会导致预算编制的不精确,加上编制环节的衔接存在差错问题,就会导致预算整体效果较差。
2.3建筑项目中存在变更情况
很多建筑工程推进中由于一些外界因素影响,或者设计方案存在不科学、不准确的问题,就会导致工程变更,工程变更后工程进度控制节奏、工程材料与人工需求等都会发生变化,必须因此进行变更量预算以及预算编制数额的调整,但是实际中由于工程变更本身就有不确定因素,加上预算调整工作的计算依据较少,导致发生变更后预算编制变得更加不准确,造价控制的指导意义就更低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限额设计的科学性
建筑工程项目开展建设之前必须做好工程限额的设计工作,这与工程决策、投资都有直接的关系,但是部分建筑单位存在限额设计不科学、限额设计不执行的情况,限额的设置不科学就会降低其对预算的限制,从而导致预算增大,如果在施工中发生了变更问题,同时限额设计又不够严谨,就会导致施工中成本控制失效,成本与投资失调就会导致建筑企业损失惨重,影响建筑企业未来的发展。
3建筑项目造价预算管理优化措施
3.1设计人员要对建筑施工图纸进行深入了解
工程项目建设中图纸是施工的重要依据,也是开展预算编制的重要依据性资料,预算编制人员必须根据建筑施工图纸的规定情况进行编制,开展预算编制前设计人员首先应该做好图纸分析,了解施工图纸所显示的工程情况,并结合当地政策、外在环境因素等进行工程量测算,这样就能够为开展精确预算编制提供依据,进而保证建设单位能够在项目中获取赢得的经济利益。
3.2在建筑企业中积极运用信息化技术进行预算管理
在我国各领域都在积极运用信息化技术的背景下,建筑项目也在积极运用信息技术进行项目各项信息数据的管理与分享,当前的建筑工程建设中,安装项目不断增加,导致编制预算的工作量与工作难度都有所增大,基于此建筑企业出现的状况是,企业财务核算的进度已经不能适宜企业发展的速度,但技术的发展延伸出计算机技术,并且在社会发展中逐渐应用,以实现企业内部的信息化管理。在预算工作之中,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是拓展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步骤,不仅能实现预算管理工作的高效化,还能保证预算管理工作的整体质量。并且结合信息化管理模式,更有利于促进建筑企业成本预算的动态管理,进而从侧面来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3.3 对市场经济变化的规律进行分析
伴随我国经济市场的深入发展,建筑行业中的造价预算也会被市场的规律所影响,对此预算管理工作人员在进行工作时,要根据市场的具体行情来对市场进行深入的了解。并且在一个具体的工程项目之中,施工所需要的材料以及设备是工程造价中的主要组成条件。对此,在进行造价管理工作时,造价预算工作人员就必须对材料的价格与质量进行详细的考量,对施工中储存较为复杂的材料,要根据工程的实际需求量进行购买。加上当前我国建筑行业普遍开始使用增值税模式进行缴税,需要建筑项目预算编制人员能够了解税收筹划的相应知识,能够科学安排项目建设材料与设备等费用的支出,以此来进一步降低预算成本。
结束语
总之,在预算编制过程中,有很多因素会影响工程预算的编制成果,预算编制人员要对工程建设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解,并根据市场中材料、设备以及人工的价格波动情况进行预算余量的设置,以便保证预算编制在后期施工中进行造价控制指导时能够有一定的前瞻价值,预算编制人员进行预算编制与估算的时候还应对建筑区域政策情况有所了解,尤其是空气、噪声污染治理要求较高地区的建筑周期控制政策,预算编制工作中必须考虑这些外在因素,才能保证预算科学,才能提升工程造价控制的效力。
参考文献
[1]张冰娥.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编制的影响因素及改善措施[J].居舍,2018(23):28.
[2]李文军.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编制的影响因素及改善措施[J].门窗,2018(03):62.
[3]秦永刚.浅析土建工程预算控制项目管理的有效措施[J].居舍,2017(36):127.
[4]张娟娟.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编制的影响因素及改善措施[J].中国住宅设施,2017(11):110-111.
[5]李云峤.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编制的影响因素及改善措施[J].工程技术研究,2017(11):157-158.
[6]王建凤.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编制影响因素及改建措施探讨[J].低碳世界,2016(18):236-237.
论文作者:杨萍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0
标签:预算编制论文; 建筑论文; 预算论文; 造价论文; 项目论文; 因素论文; 就会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