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前列腺增生是增生的前列腺压迫致膀胱尿道口梗阻,出现尿频、排尿困,甚则尿液无法排除的病证。其发病年龄一般在50岁左右开始,发病率为30%-50%,60-70岁发病率高达75%,目前我国前列腺增生的发病率在明显上升。笔者采用中医治疗,均得满意疗效。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辨证辨病 中医治疗 大剂量用药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3-0255-01
前列腺增生症属中医”癃闭“之范畴。其排尿不利、点滴而短出为癃,其急性尿道潴留为闭。闭者,点滴不通,病势较急。
前列腺增生是男子进入50岁之后,肾气虚衰,肾之阴阳不足所致。病在膀胱、精室,但与肺、脾、肝、肾及三焦密切相关。
前列腺增生症可分为下列类型(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总结):
1、湿热蕴结型:肾气虚弱,不能化气行水或饮食不节、外阴不洁、湿热流注致前列腺充血水肿等。
2、脾肾两虚:不能温养脾土,致脾肾气虚,推动乏力,前列腺增生不大,多见肥胖之人。
3、气滞血瘀:肾气虚衰,气血运行不畅,阴血凝聚于前列腺,增生肥大、变硬。
4、肾阴虚型:由于阳气偏盛,出现内热,多为前列腺增生较大者。
5、肾阳虚型:肾阳不足,膀胱气化无力,而见排尿困难,甚则尿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由于前列腺增生病因复杂,但临床大体多见于湿热蕴结、气滞血瘀和脾肾两虚三类。肾的阴阳不足是前列腺增生的病理基础,其发病有急有缓。在治疗中应本着“缓则治其本,急则治其标”的原则,以调和阴阳,软坚化结为主,防止前列腺增生进一步发展。
对于中医治疗前列腺增生,本人在三十年的临床实践中作了认真总结和论治。特别是在发病初期,可在癃证辨证的基础上加用缓解挛急之品,如地龙、苡仁、冬瓜仁、芍药、甘草等,选用活血化瘀通络之品,如王不留、穿山甲、三棱、水蛭、路路通、桂枝等:也可配合中医外治法,针灸等治法。调整肾的阴阳平衡尤其重要。对于肾阳虚者,主要运用温肾助阳,化气行水之法,并且药量和方药必须加大量使用。
结合本人临床用药的观察,大剂量使用活血化瘀、温肾助阳之品,对治疗前列腺增生起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如对治疗肾阳严重不足者,笔者大剂量使用附子60g、人参10g、西洋参20g、桂枝30g、吴茱萸20g、起到了极为满意的效果。在治疗气滞血瘀前列腺增生中,笔者大剂量使用莪术30g、水蛭20g、牡丹皮60g、桃仁20g、海藻60g、昆布60g、冬瓜仁60g,效果满意。
总之,中医治疗前列腺增生应遵循以下三点,第一是辨证和辨病;第二是明辨寒热虚实,第三是详察疾病转归。
一、明辨寒热虚实
肾气虚,由于体制不同,可表现为肾阴偏虚,肾阳偏虚。肾气虚,不能化气行水,导致水湿内停,酿生湿热或气血不运,气滞血瘀。故临床辨证必须根据体制及病理变化之不同,明辨寒热虚实,前列腺质地较硬,但增生不太明显者,多为虚实夹杂之气滞血瘀:平素怕冷,前列腺体大而软着,为虚寒之肾阳虚;体质偏瘦,前列腺增生明显,小便排出较迟者,为气阴两虚之虚热证;体质丰盛,素体气虚,前列腺增生不大即排尿困难者,为脾肾气虚之虚证。
二、详察疾病转归
中医治疗前列腺增生的目的是保证小便排出通畅。小便排出较难,尿量减少,小腹胀满,为下尿路梗阻加重,甚则小便点滴不出,出现尿潴留,病情较重;若失治、误治、损害肾功能,则出现饮食减退,头晕目眩,恶心呕吐,再甚者可出现昏迷等“关格”现象,需及时抢救。
笔者在三十年的临床工作中,认真总结中医药在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效果,在大量的前列腺增生患者中,辨证辨病同施,以活血化瘀为主,以温补肾阳为辅,大剂量使用化瘀药,收到了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琦.王琦男科河南科技出版社,2007年.
[2]戴锡孟.男科疾病诊断与治疗.2000年,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
论文作者:郝峻峰
论文发表刊物:《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3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1-10
标签:前列腺增生论文; 前列腺论文; 中医治疗论文; 湿热论文; 虚实论文; 寒热论文; 活血化瘀论文; 《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33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