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对党建工作的领导要在“六个基本”上下功夫,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要在论文,加强对论文,党建工作论文,功夫论文,领导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加强对党建工作的领导,是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推进新的伟大工程的关键。如何加强对党建工作的领导,把党建工作搞得更扎实、更有成效,根据党的十四届四中、五中全会和省第六次党代会精神,我认为应该在“六个基本”上狠下功夫。
一、要深化抓党建工作的基本认识。要搞好党建工作,首先必须在思想上对党建工作有一个正确的基本认识。应该说,这几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以后,各级领导干部普遍进一步重视党建工作。但是对加强党的建设这个问题的认识并不是已经完全解决好了,还有一些同志,特别是刚走上领导岗位的一些年轻干部,对为什么要加强党的建设认识不深,对什么是党建工作知之不多;有的同志甚至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与党的建设割裂开来、对立起来,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出现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使党建工作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忘掉。因此,必须进一步解决好对党建工作的认识问题。一方面,要使各级党组织特别是领导同志,都能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上、战略上看待党的建设问题,真正认识到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使现代化建设更快更好;要保持改革、发展、稳定的好局面,实现“九五”和2010年远景目标,关键在党、关键在人,从而提高抓党建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增强新形势下抓好党建工作的自觉性。另一方面,要使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同志认识到,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对党的建设带来的挑战和考验,看到搞好党的建设的艰巨性、长期性,增强党建工作的改革意识,使党建工作得到改进、创新、发展、提高,体现出时代特点、时代精神和时代要求。
二、要提高抓党建工作的基本素质。对一个领导者来说,如果没有抓党建的基本素质,就抓不好党建工作,就不是一个合格的领导者。提高抓党建的基本素质,首先要懂得党的建设的基本知识。可以说,一个地方党组织领导同志的理论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决定着一个地方党建工作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党的建设能不能搞好。各级党组织的领导同志,都应当立足全局,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学习党的建设的基本理论,学习党章、准则和条规,尤其是要学习邓小平同志关于新时期党的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努力做到能够比较完整、全面、准确地把握邓小平同志的建党思想。现在,各级领导干部普遍都比较年轻,特别是乡镇党委的领导同志,他们在党内的时间都不是很长,理论水平与工作要求有一定差距,同时又肩负着抓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责任,更有必要在学习上下功夫,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提高抓党建的基本素质,还应注重实践锻炼。一方面,要勇于实践。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同志要能够根据党的建设的总要求和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理清党建工作的思路和方法,着力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敢于到问题多、困难多、条件差的地方去抓党建。另一方面,要善于实践。要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努力,既要用理论指导工作,解决具体问题,又要在实践中深入思考,总结经验教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努力实现二次飞跃,在循环往复中求得理论与实践的共同进步和提高。各级党委要对领导干部在理论学习和工作实践两方面压担子,通过教育培训和抓党建工作成效的督促检查,使各级领导干部抓党建的素质有个大的提高。
三、要明确抓党建工作的基本要求。这就是要求党的各级领导同志对新时期党的建设的基本方针、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基本工作要求都要很明确。党的十四大以来,中央根据加强党的建设和改善党的领导的历史性任务的要求,已经陆续就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作出了具体安排。十四届四中全会《决定》则把党的建设提到新的伟大工程的高度,进一步明确了加强党的建设的目标、方针、任务、要求和一系列重大措施,为把我们党建设得更好指明了方向。五中全会在提出“九五”和2010年宏伟目标的同时,也对加强党的建设提出要求。这样就形成了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的整体部署。我们抓党的建设,推进新的伟大工程,就必须继续深入学习党的十四大和十四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把思想认识进一步统一到这些精神上来,按照党的建设的方针和总体要求,来设计和安排本地区、本部门的党建工作,自觉地按上级党委的部署,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作风上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狠抓各项任务落实,把新的伟大工程扎扎实实地推向前进。
四、要增强抓党建工作的基本自觉性。这种基本自觉性,主要是体现在抓党建工作的主动性、经常性上,体现在能否把党建工作渗透到各项工作中、能否把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现在有不少干部讲经济工作头头是道,但讲党建工作就知之不多,甚至不知其所以然,这就是缺乏基本自觉性的表现。当前,全党全国的中心任务是发展经济,为实现“九五”和2010年的宏伟目标而奋斗。发展经济需要政治保证,需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衡量一个地方、一个领导同志是否有抓党建的基本自觉性,就是要看其是否能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关系,“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使党的建设与经济建设相同步。要增强抓党建的自觉性,我认为各级领导同志在工作中要抓好四个方面:一是在设计任务目标时,两者要同步谋划。就是在确定经济发展目标、发展规划和部署经济工作的同时,也要确定党建工作目标、工作规划和部署党建工作任务,把党的建设与经济建设的目标任务放在同一起跑线上,为运作中的合拍同步打好基础。二是在研究方法步骤时,两者要同步运筹。就是在研究抓经济建设办法的同时,也要研究抓党建的办法,使党的建设与经济建设相互接轨,克服单纯就党建抓党建、就经济抓经济的“两张皮”现象,达到党的建设与经济建设互为推动、相互促进的目的。三是在具体组织实施时,两者要同步进行。就是两个方面的工作都要建立责任制、建立运行机制、建立奖惩制度,做到不脱节、不断档,使两项任务都能同时得到落实。四是在检查工作时,两者要同步考核。就是既要有经济工作的考核标准,也要有党建工作的考核标准,检验一个地方和一个领导干部的政绩,不仅要看其抓经济建设的情况,还要看其抓党的建设的情况,用党的建设与经济建设两把尺子一起来衡量。
五、要建立抓党建工作的基本机制。主要应有四个环节:一是要有机构。党建工作内容广泛,任务繁重,有不少任务是互相交叉的,这就需要一个综合、协调的办事机构。从目前情况看,市、县两级在这一方面都还不够完善。最近,省委已就党建工作的机构和职能的合并、调整作了部署,我们应结合机构改革,尽快做好这项工作,进一步完善机构,理顺职能,加强力量,以便更好地承担起党建工作的综合、协调任务。二是要有制度。没有制度的工作,是没有目标的工作,也是没有责任、没有效率的工作。近年来,各地各部门对党建工作都制订了许多制度。实践证明,这是完全必要的,而且成为卓有成效地开展党建工作的有力保证。但还有些地方制度流于形式,有的制度可操作性差。因此,应本着管用、可操作的原则,建立和完善多层次、全方位、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协调配套的制度,用制度保证党建各项工作同步发展,形成抓党建的合力。三是要有一支队伍,尤其是要有一支骨干队伍。从我市看,目前这支队伍临时的多,不稳定的多,弱的多强的少。为此,应把党务干部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重要的任务来抓,把队伍进一步健全起来,稳定下来,并加强对他们的培养、教育、提高总体素质,使其成为抓党建工作的专家,成为优秀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四是要舍得投入。抓党建工作看不到直接的经济效益,不能因此而舍不得投入。要注意解决好“没钱办事”的问题。各级财政对党建工作经费要给予积极支持,每年应拨出专项经费用于党建工作。我想以上这四个方面解决好了,就能形成党建工作的基本机制,就能保证党建工作的有序开展。
六、要形成抓党建工作的基本格局。这个基本格局,就是领导格局,就是要形成领导抓、党员干部抓;党委部门抓,政府部门抓;条条抓,块块抓;点上抓,面上抓;阶段性抓,经常性抓的格局。要形成这个基本格局,最关键的是各级党委要牢固树立“党要管党”、“党要议党”的思想,切实把党建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要定期分析本地区、本部门党的建设形势,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和对策,做到常抓常议。党委的主要领导应对本地区、本部门的党建工作负总责,当好第一责任人,不仅要抓工作部署,更要注重督促检查抓落实,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材料,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把工作不断推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