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改革与上海保税区建设的关系及其意义_利率市场化论文

利率市场化改革与上海保税区建设的关系及其意义_利率市场化论文

利率市场化改革与上海自贸区成立的关系及其意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上海论文,意义论文,利率市场化论文,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利率市场化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经济体制的角度观察,它包括两个相辅相成的含义:一是在微观上由金融企业自主定价,二是在宏观上它是一个市场。换言之,金融企业是竞争性定价的,这个竞争还不是机构之间的竞争,而是产品的竞争。市场决定的利率水平不是一个单数,而是各种各样的利率,这意味着金融产品的多样化和丰富化。同时,金融市场是受监管的,市场利率是可以被调控的,从而形成围绕着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核心的市场利率体系。

随着利率市场化提速和中国经济发展,中国金融正在发生深刻转型,出现了金融脱媒。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随着经济发展,企业需要有长期负债来源,出现了债券融资替代贷款的现象。这个现象就是贷款端的金融脱媒,并由此推动着金融结构由间接融资转向直接融资。从收入增长的角度看,中国社会基本进入中等收入社会,储蓄行为变成了投资行为,愿意承担更高的风险去获得更高的收益。所以很自然就出现一种新现象,银行的存款被理财化了,存款端的金融脱媒正在普遍发生。这种变化构成了下一步金融体制改革的基础,预示了金融体制改革深化的方向。而上海自贸区恰为这一改革提供了试验场所。

建立上海自贸区的意义是什么?我觉得有三条:第一条以开放促改革;第二条是建立服务业的制高点,引领中国产业结构变化;第三条是向更高标准的开放靠拢。

一、以开放促改革

中国目前的经济体制的症结,在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利率要素市场化,说的就是资金价格该由市场决定,政府不应该参与价格形成。“十八大”报告提出,理顺政府和市场关系,是下一步改革的核心问题。怎么理顺呢?新一届政府说要减少审批。上海自贸区以开放促改革,它的核心是两点:一个是负面清单管理,一个是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就是说凡是政府没有禁止的,企业就可以自由从事,不需要政府审批。如果上海自贸区负面清单管理实施成功,就意味着政府过去那种正面清单式的许可制度开始失效。而上海自贸区的经验是可复制可推广的,推广到全国就是政府职能真正的转变,是从过去的建设性政府、参与经济活动的政府,转变成一个公共服务政府。

二、建立服务业的制高点

中国经济很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服务业不太行。根据2011年温家宝总理在全国人大做的“十一五”计划总结报告,14项中有3项没有完成,就是服务业增加值、服务业比重和研发经费占GDP的比重。这3项都跟服务业相关,凸显了中国经济的结构特征。其集中表现为两点:一是目前的经济结构以工业为基础,制造业、工业占了我们GDP的极大比重;二是工业,尤其制造业是高度外向,是出口导向型的。由于这两个特征,构成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说由于以出口为导向,它一定是投资主导型的,一旦出口疲软,产能就会过剩。因为投资比例过高,消费就上不去,过剩反过来又需要更多的投资消化。为解决这些问题,“十二五”规划以及“十八大”报告都说得很清楚,一、二、三产业要均衡发展,重点是发展服务业;内外需要共同提高,核心是扩大内需。而扩大内需的重点是扩大消费,扩大消费又需要发展服务业。因此服务业是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方向。金融业是服务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发展金融业就成为调整结构的主要内容。

要靠中国金融业自身探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能不能加速它的发展?回顾改革开放的经验,这是可以做到的。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当时我们干了三件事:引进资金、引进技术、引进管理经验。我们的服务业发展是否也可以参照深圳的经验办理。请外国的服务业、金融业进来,看看它们怎么做,学习它们的做法。上海是个金融市场,外资进入这个市场带来金融产品的创新和交易,我们就来学习这种创新,学习这种交易,我们就会自然而然地跟随市场一块成长。这是中国服务业走向高端的希望所在,而且这个高端具有国际意义。

三、向更高标准的开放靠拢

目前,世界经济的一个新现象就是TPP、TTIP的出现。我们抛开政治和意识形态不谈,如果和WTO做个比较,TPP、TTIP则代表更高标准的开放要求。WTO是国境间的,它要求的是开放市场,关税减免,或者非关税壁垒减少。而TPP、TTIP则涉及境内事务,比如说竞争中立,政府不应该保护任何企业。中美谈判中,美国人提出,为什么中国的国有企业不分红?你不分红就有更多的资本可以投资,你就比别人有更多的竞争优势。对于劳工保护问题,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机制是自由组织工会,这样才能进行劳资对等的谈判。还有环境保护、清洁贸易机制,开征碳税。加税不是反倾销、反补贴的惩罚,而是鼓励你更好地环保。这些都是更高标准的开放要求。这些要求中国在短时间内是难以做到的,所以我们要搞个试验区先试试,努力向新标准靠拢,否则中国有可能被世界边缘化。请大家记住李克强总理的话,这叫作“第二次入世”。第一次入市是2002年,我们明白了加入WTO是与国际惯例接轨,按国际惯例办事。上海自贸区是第二次入世,我们就要按新的开放标准办事。先拿到试验区试验一下,如果试验成功,就复制并推广到全国。

由上,我们不能小看上海自贸区这样一个试验。上海己经开始试验负面清单的管理机制,尽管市场对上海已公布的负面清单不满意,说这和发改委的正面清单没有什么区别,只是把它反过来写了一遍。但是,它的变化是在理念上,意味着只要不在我清单之列,那些事都是你可以干的,不必再找我。与此同时,上海自贸区负面清单还有一个动态管理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条件的成熟,负面清单会越变越短。在准入前的国民待遇方面,按照国际上的标准,企业在准入前也应该是公平的,准入前不应该受到任何前置条款的限制。换言之,国民待遇就是国民待遇,而不是现在的准入审批。目前上海自贸区企业注册不再需要你先有项目后办理注册,而是你把企业注册了再去找项目,注册资本金也可以慢慢到位。这就是简化行政审批,是和国际接轨。

四、相辅相成的金改与上海自贸区

上海自贸区的试验主要是服务业,服务业主要是金融业。金融因此变成上海自贸区的关注热点,热词也就成为利率市场化、汇率自由化、资本项目开放和人民币的国际化等等。

利率市场化我们已有了讨论。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速,一定要求汇率自由化,因为利率是汇率的平价,利率是资金的价格,汇率是外汇资金的价格,这两件事是平价关系。而在资金自由出入情况下,资金供求关系决定的汇率水平才是市场汇率。因此汇率机制的形成一定涉及资本项下的开放。根据IMF的定义,资本项目一共有43个科目,目前中国85%以上的科目都是开放的。管制的仅剩三个科目,但是这三个科目非常重要,我们称之为资本行为主体管制科目。第一是外商直接投资需要审批,中国对外投资也需要审批;第二是中国居民不得对外负债,对外负债需要进入外债规模管理;第三是中国资本市场不对外资开放,如果外资要进入中国资本市场尤其是二级市场,需要通过一种特殊的机制安排,即合格境外投资人机制。这也构成目前中国资本项目管制的主要内容。

为什么资本项目要管制,大家都说是亚洲金融危机带来的经验教训。十五年前的亚洲金融危机表明,如果资本项目畅通无阻,外资自由出入,一会儿冲进来一会儿流出去,会使宏观经济不稳定,并可能带来金融危机。很多专家学者听到资本项目开放,有很深的担忧。从国际经验上看,这种担忧是对的。但我想说的是,中国的情况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一深刻变化意义不在于资本项目能不能开放,而是以什么开放、怎样放开。目前人民币在国际上被广泛使用,即人民币在国际化。这意味着中国的资本项目可以用本币开放,从而大大不同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在那些国家,资本项目开放意味着本币和外币的可兑换,外资可以自由出入这个国家,而本币的开放则与这种开放不大一样。我们可以对外币依然保持管制,但对本币可以在资本项目中放开。比如说第一个科目,外商直接投资虽然可以以外币进行,但是我们更鼓励其用人民币进行,且以人民币对华投资条件优于外币,例如不需要外汇逐笔审批;同时也鼓励国内企业对外以人民币投资。再来看第二个科目,目前深圳前海可以进行人民币跨境贷款,中国居民和企业可以在香港借人民币,这是中国居民对外以人民币负债。这表明尽管中国居民目前不能对外以外币负债,但可以以人民币对外负债,不仅可以在香港发人民币债券,也可以在香港以人民币借款。至于第三个科目,中国资本市场目前对外币不开放,但是对人民币是开放的,或者是半开放的。典型的例子就是人民币RQFII。从这个角度观察,中国资本项下开放是本币开放,但是本币对外币依然保持不兑换。请注意今年的体改方案中间有这样一句话——探讨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操作措施。换言之,目前人民币在资本项下己经实现了开放,只是在资本项下人民币与外币还不可兑换。所谓操作措施,我理解就是,今后外币资本项目使用条件将比照人民币的使用条件逐渐靠拢。

从上面的讨论中可以看出,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已初显了一个路线图,而这个路线图正在上海自贸区试验。上海自贸区的试验是一个市场一个账户:一个市场就是人民币市场,一个账户就是在上海自贸区注册的企业有一个自由贸易账户。这个账户中有一个本外币额度,不管你有什么用途,这个额度逐渐放大,放到最大,这就是可兑换。这个可兑换过程也是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在上海自贸区如果大量外资机构都使用人民币,就意味着人民币的国际化。外资没有人民币怎么办?可以拿美元买,在这个买卖关系中人民币的汇率就自由化了,汇率的市场机制就形成了。而人民币调用到境内来,市场的利率自然会影响上海的同业拆借利率,影响国内的利率,利率就更加市场化。由此,上海自贸区便通过开放促进了金融体制改革,而且这一试验在操作上也是可行的。上海自贸区建立的意义是中国经济不要与世界经济脱钩,我们要努力挂在经济全球化的列车上,更加深入地融入经济全球化之中。这就是中国第二次入世的含义。如果上海自贸区试验成功并向全国推广,中国的金融体制会成为更高质量、更高标准的体制,从而支持中国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标签:;  ;  ;  ;  ;  ;  ;  

利率市场化改革与上海保税区建设的关系及其意义_利率市场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